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1万小时定律训练方法

1万小时定律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4-11-27 18:07:42

❶ 一万小时定律

万Sir在《学习是什么》中写过,“一万小时定律”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训练的方法。它有四个条件:

只在你的“学习区”练习。

将训练内容划分为针对性的小块,重复练习。

练习过程中随时获得有效反馈。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你看,“一万小时定律”可不是低效的去“数时间”,更不是简单的做加法。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人群中传着传着就过度简化了,记得核心观点,但相关的一些条件往往会被忽略。比如:心流。

心流有全神贯注、内心评判声音消失、强烈的自主感、有明确目标、有即时反馈、技能与挑战的平衡等九个特征,但传着传着,好像只要符合“全神贯注”都算陷入心流。

人际关系更不能过度简化、胡乱归因,看一件事情要看整个系统,如果简化成“ta这样对我,是因为敌意”,这样的推论可能会给关系带来毁灭性灾害。

我们都要警惕过度简化。

万小时定律,名词,源自畅销书《异类》。意思是一个普通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家,需要持续不断地自我锤炼10000小时,才能达成这种转变。

*

一万小时定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概念,这大概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个人成就和个人努力时间之间建立起明确的数量关系。我个人在写作领域内投入的时间远不止10000小时,不过我依然没有成为顶级作家,这是个悲哀的事实,也可能是一种人生常态:你知道了一个道理,你也付出了时间和努力,但是你依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分析任何人都显得不够礼貌,也显得太过傲慢,所以最为合适的分析对象就是我自己。而且,我的每一位读者对我的写作生涯都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再加上我的亲身经历重新分析一遍,这样在两重视角比较之下,也许能得出一些对个人有所帮助的结论。

首先,我的确在写作上投入了20000小时以上,但这些时间起码有一半被我成功浪费掉了。原因在于我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打算成为一名作家,写作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消遣。这和立志写作的朋友相比,在一开始的出发点上就存在着差异。有明确目标和明确意愿,要比我这种漫无目的、游戏心态要好。既然是当作一种消遣来看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并没有任何自我提升的意愿,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是典型的把个性当成才华来用,把兴趣当成目标来用。

这立即就会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10000小时定律当真成立,它意味着一个人要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持续前进10000小时。既然我是完全由兴趣主导,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方向。没有所谓的方向,那么就没有建立一套评价标准,这是个相当致命的问题。如果我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在一开始起码应该有一个学习的方向。而学习谁,学习什么,背后是一套标准,我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好文字,它又好在哪里?明确了标准,才可能有努力的方向。

我没有标准,我只有兴趣。这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个人阅读兴趣取代了文学水准的判断。我喜欢的文字就是好文字,至于说文学史它并不重要。如此持续了十年时间以后,我突然觉得难以为继,因为我突然不知道如何写作了。觉得自己会写的都已经写了,想写的也写了不止一遍,接下来我应该写什么呢?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的确,我写满了十年,也有百万量级的输出。但是那一刻的我和十年前的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相比,究竟有了多大进步?我不敢去想,因为我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写,写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罢,还是相同的一套东西,都是我熟悉的东西。我写起来不费吹灰之力,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提升。

从第二个十年开始,我才把注意力转向文字表现手法,抛弃了好看不好看的标准,而是关注文字的独特性和表现力,试图弄清楚作家们是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去做。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算是问对了关于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好在这十年间我读了许多,也写了许多,多少有些基础。当我拿起以前那些我碰都不愿意碰的文学理论书,在相见恨晚的同时,又怅恨惋惜不已,因为发现自己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把文学当作了一种纯粹的消遣,却不肯稍微花一点时间深入研究一下。我所谓十年间的各种尝试和个人感悟,所有灵光一闪觉得自己是天才的瞬间,别人在书本里,在很多年前,早就已经总结为理论,而且要远比我的个人总结深入而完备。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大概明白文学是怎么一回事,一名作家通过他的笔墨到底可以做点什么。很自然地,根据这条线索,所有的作家在历史和成就上都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重要程度,在这张作家地图上都清清楚楚。于是,我所处的位置也变得非常清晰,起码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继续前进,还需要学习和提升哪些知识技能。相比之下,自己的兴趣或者好恶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文字上的精准。

到了这个时候,一切推倒重来,从扎马步开始练习已太迟。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每天一篇,在每一篇里做一点点改进,如果不确定自己能做到改进,那就尝试一点点改变,看看读者会有怎样的反应,是否能够感知到这一点点变化所带来的不同。当我开始有意识地写作之后,写作水平是否有上升我不敢说,但是对于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的确是随之增强了。因为到了这个阶段,我终于开始像一个真正的作家那样去思考,也像一个真正的作家那样去解决问题,那么拿起任何一本书,我比普通读者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也更容易找到作家真正用力的地方。也因此有读者评论我说,我的文字从绚烂复归平静,却反而拥有了更强的力量。哪里有什么更强的力量,我只是观摩过许多作家怎么从地基开始搭起他们的摩天大楼,知道哪里应该加固一下,哪里又需要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

一万小时定律在我身上得到了部分验证,不是这个定律不够好,而是我做错了太多事情,浪费了太多时间。我唯一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二十年间几乎不间断地写作,这满足了一万小时定律的最基本要求——持续。但是剩下来的几个要点我完成得实在是不怎么样,在出发点上我没有明确的个人意愿,主观上并没有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在训练上也没有做到有意识地累积改进,微小提升。更不用说在我写作的头十年里,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行当里有哪些人,具体是什么状况,大家究竟是怎么干活的,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当然,世上永远没有太晚的事情,晚一点明白道理总比从来没有明白要好。现在如果要让我用自己的话来陈述一遍一万小时定律,我想我会这么说:

一开始要毫无愧色地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且决意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在尚未了解目标所在领域的全貌前,先采取直接行动,并且把行动变成一种长期行为习惯。在习惯形成之后,根据行动中遇见的问题,快速汲取和完善基础知识,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一旦确定前进方向,就秉承日拱一卒的精神,每天、每次提升一点点,做不到提升也起码做到变化一点点,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时间,以及运气的好风何时吹到。

坏消息是即便完成了10000小时,也未必能够做到超一流选手,只是比普通人要强一些而已。好消息是一旦达成首个10000小时,那么下一个目标也许就不再需要那么长时间,因为你已经有了固定的学习和提升模式。然后,面对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时,即便你两手空空,你也会拥有一样叫做信心的东西。

❷ 什么是一万个小时理论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研究来源: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

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每天3小时的练习只是个平均数,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

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阅读全文

与1万小时定律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虫草花的最佳食用方法煲汤 浏览:374
宝鸡扶风种植方法 浏览:676
目前术后疼痛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浏览:967
衣柜空心横杆的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847
梨花烫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659
人参的鉴别方法和原理 浏览:251
红米6手机麦克风权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52
失眠晚上耳鸣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271
测定hiv的最简便方法是选择题 浏览:742
elf冰淇淋妆前膏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686
炸鸡架子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152
孕期口臭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5
快速冷却方法 浏览:286
苹果4s的模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51
24乘205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340
1万小时定律训练方法 浏览:604
快速让肉溶化的方法 浏览:313
刘邦快速脱单的方法 浏览:250
红芸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238
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