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发布时间:2022-02-09 03:50:49

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管理

一、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力度。

一是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沙洋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落实文件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促进全县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均衡发展,形成控辍保学,乐学乐教,高效减负和内涵发展的良性机制。

二是肯定成绩,巩固成果。活动实施半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阶段性成效,初显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已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认识水平得到了提升,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正在形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正在建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方式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习评价体现结果与过程并重。

三是正视问题,反思不足。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比较模糊。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方向不明;二是课堂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部分学校存在等待观望情绪,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不适应,存在着“课改”理念体现不明显,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三是校本教研对“课改”的服务功能发挥的不够充分,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重形式,缺深度。

二、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

(一)构建模式,优化教学。

本学期,各学校要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构其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课堂教学新模式必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主题思想,即在教师启发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依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去开展学习上的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少教多学,精讲多练”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原则,科学安排学、讲与练的时间,规范落实课堂教学三个“三分之一”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三是形式灵活多样。围绕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组织立标学标,观摩交流。通过部分教师“试水”课、全体教师公开课、课堂教学改革开放交流月等活动,集中展示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四是突出校本特色。要立足本校实际,将改革工作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课改模式。

(二)加强管理,评价推动。

各学校要把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用科学的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教师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教师课堂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行动策略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

二是学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变革。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变为评学生参与度;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由评课堂的活跃度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变为评学生练习;由评教师的基本功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是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要有利于改革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要有利于倡导学与思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各学校可参照《沙洋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见附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典型引领,活动促进。

一是搭建教研平台。利用“联片教研”和“主题系列教研”平台,根据实际需要有重点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培训提高”活动。根据学校课堂教学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教研员、优秀教师到学校巡回举办讲座和上示范课,带动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水平整体提高。

二是开展“教学大比武”。通过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大比武”活动,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出A、B等级性评价。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普及和深化,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厚课改氛围,不断增强课改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举办高效课堂展示观摩活动。根据课堂教学改革“分层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工作策略,通过建窗口,树样板,创示范,以此展示部分课改先行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优秀课例及课堂文化建设,引领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四是组织主题论坛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建设”为主题,围绕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探讨、课堂文化培育、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建设等研究性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分享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让教师之间、校际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思维碰撞,促进思想升华、整体提高。

(四)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一是组织优秀成果评比。通过广泛征集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优秀的导学案设计、教学实录、案例和论文等,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聚焦课堂,关注课改,研究教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研活动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成果。

二是加大督导评估工作。通过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和教师参与度及达标情况的督导评估工作,进一步增大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目标考核赋分权重,强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制度建立、方案实施、课堂推进和评价制度创新等工作。

三是开展先进评选活动。对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课堂教学改革先进集体和先进教师的称号。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改革成绩将作为学校绩效考核和评优表模的必要条件。

四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年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各校在课改活动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精心组织,科学部署,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团结协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打造新课程理念下各种优秀教学方法互通、互补、互促、共进的高效课堂,为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Ⅱ 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历史科学具有极其丰富而生动的内容,但是如何运用这些丰富而生动知识来完成我们的历史教学任务,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搞好历史课堂教学,我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具体生动,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课本是我们传授知识的基本依据。目前我们使用的全国部编统一教材比起前几年的教材无论在选材或观点上都有了显着的改进。但课本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如果我们讲课的内容与知识范围仅限于课本上,那对于已经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是不会感到满足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环绕教学目的与教学中心补充一些形象生动而又典型的材料

Ⅲ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目前的课堂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
2.导学案的编制问题。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预测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组间安排有的没有做到同质。
6.反馈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7.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8.课堂教学的监控问题。没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细节上的明确要求,对课堂管理还比较宏观,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备课组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尝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们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替代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记忆。而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传统教学就好比是教师把做好的馒头直接交给学生;现在要求教师们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自己来做馒头。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低,只要自己会“做馒头”就行,而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不但自己是“做馒头”的内行,还必须具有组织调动、指导服务、协调沟通等方面的“领导人”的能力。“高效”的本质意义不在于单位时间内多完成了几道习题,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自信心是否得到增强、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意志品质是否得到锻炼、行为习惯是否得到养成”,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占多大比例。高效课堂更看重的是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是否有趣、是否深入、是否专注、是否愉快等。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2.导学要坚持四个“必须”。一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必须体现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过程,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铺垫性、诱发性、过度性问题;三是引导过程必须体现学法指导,导学案的语言表达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收集、联想、记忆、思维、交流、合作、探究、自测等;四是必须体现教学目标的分步达成、学习过程的分层要求、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并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时间上的要求。提供给学生的导学案主要内容是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铺垫性和引导性问题以及学习过程安排,需要补充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可利用多媒体、学习卡片等方式进行呈现。
3. “四学”要注重落实。建议对学生预习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开始阶段和新知识的学习阶段,并建议按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师导学。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设置悬念、激活思维、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等。学生自学。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按照导学案钻研教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安静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学生互学。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相互帮助,尽量解决不懂的问题和探究问题。互学的小组学生相对固定,并提出帮扶目标。组内群学。组内群学的主要方式是展示。首先要求组长对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然后确定组内展示的内容,安排小组展示活动,重点解决还太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要鼓励人人参与。同时,组长要及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部分小组的活动中来。
4. “主导”作用要在展示中发挥。一般来讲,全班的展示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挖教材,培养能力,所以,对都会了的和都不会的问题不展示。需要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挑战性问题,四是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五是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善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发现新问题,能非常机智地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形成思维碰撞,这是最能体现“展示意义”的事情,每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时,教师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争论中激发兴趣,锻炼思维。在新授课上,教者要在“新观点、新发现”上做文章,而不是知识的难度,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资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同时,展示活动占用的时间不能太多,要防止只有表面的热闹,内容选择要精准,展示过程要精彩。
5. “小组”建设要切实重视。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学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Ⅳ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师生关系: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趣味化教学:教师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巧施教学方法: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用“活”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Ⅳ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较好。但是,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尽可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学生保持认认真真地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学习,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没有语文、音体美等学科那样充满情趣,它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怎样使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看到数学中的美,被数学的奇妙所打动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快乐自觉地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形状》时,可以分组准备好各式各样的药盒、杯子、弹珠、皮球、魔方等等,让他们一边玩玩具一边把形状相同的东西放在一堆。这样一个简单而愉快的游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通过诸如此类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现实的情境里提炼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我经常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可联系本校召开的运动会作为素材,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堂上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小红家离体育场有多远?”“莉莉家离体育场有多远?”“两家相差多少米?”“莉莉家比小红家离体育场远多少米?”……对于本课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出解题方法;对于用已有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口头解答,使学生感到“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需的,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教师要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通过老师的合理启发引导,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从而找到规律,发现问题,理解新知,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才能感受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它激励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让学生能自己寻找生活素材,集体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最高阶段,就是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及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潜力。
总之,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方式、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精心策划、巧妙安排,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和技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Ⅵ 怎样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怎样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一切从学生出发,做到教学恰当,引导有方,讲课生动有趣,作业适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展开。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师,只有认真转变“应试教育”观念,苦练教学基本功,改革考试评价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展开。怎样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呢?关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改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切从学生出发,做到教学方法恰当,引导学生有方,讲课生动有趣,作业适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获得全面发展。
教学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了解学生。因此,教师应把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放在首位。了解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了解他们容易犯哪些概念性和计算性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揣摩学生思想状况,智力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精心备课和组织教学。有的生说老师上课讲的是头头是道,下来自己却不知如何着手,其原因就是教师上课时只按自己的意图去讲,并没有按学生认识规律去组织教学。因此,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改革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改革教学方法目的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必一一加以交代。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规律,就要让学生积极探索,教师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共同探索的朋友,师生互换角色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恰当的教学方法应是既要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又要适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古今中外创造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更积累出许多教学经验。但是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长期照搬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是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即是指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但在教某个内容或某个章节,甚至在教某节课,某个班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是“良法”。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现学生感兴趣,费时少、收获大的教学方法就是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进程中的主体作用,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引导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起着积极作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好的引导就应该多设疑,设好疑,以疑引思。以疑激思。引导还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迸出思维的火花,虽然有时这些思维的走向不一定符合老师所设定的路线,但不要轻易地否定他,而要引导他继续“钻”下去,看到其结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意志力还不够稳定,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愿意努力去做,对不感兴趣的事往往不愿做。有趣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从而解除他们学业上,心理上的负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有趣的教学过程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应把对学生的爱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了爱心,话语就会亲切温馨,有了爱心,对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就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有了爱心,对后迸生就能给予耐心帮助和热情鼓励。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温馨的课堂气氛,这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氛围。在数学过程中,适当讲些学生喜欢听的趣人趣事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同时还应经常挖掘教材中的一些“笑料”,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能适时适当地会心地笑一笑,能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有趣的教学过程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恰到好处设疑,能使学生即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从而激起学生不断探索、进取的学习兴趣。“自学法”使学生学习有了较大的自主权,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旧引新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的乐趣。联系实际的形象教学,能使学生更好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的数学思想。由此可风,多“变”才能多“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天的作业量是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个原因。因些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适量,要尽可能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做到:1、课堂上能完成的,决不留到课外去做,尽量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提高。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外作业。例如教科书上的问题、填空题、选择题可在课堂上采用口答,或直接填在书上的方式完成。2、作业的选题要有目的性和代表性,既要适合初中生的记忆规律,又要注意减少重复题型的布置。3、注意因材施教,因为同样作业,程度不一样的学生所花费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既可加强对好学生的训练,又可减少中差生的负担。总之,适量的作业应该“少而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改进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为师之道,贵在善学。只有善于学习,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并通过教学实践,将这些方法、经验“活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学科,才能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实施素质教育。当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永无止境的探索课题。

Ⅶ 如何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和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教育实际,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成为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先导。通过讨论,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有所改革、适应形势;通过讨论,要在全体教职工心中进一步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并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推动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面对课改新形势,最难适应的还是教师。尽管大多数教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到了教学实践中,马上就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与不适,仿佛不再是执教多年的“老将”,经验与体会变得不再实用,面对新鲜的理论和新奇的教法,一下子成了初入教坛的“新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以“主人”身份自居,教师既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者”,也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协调者、合作者、帮助者、分享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时候比知识更新更难以适应。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帮助教师摆脱迷茫、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好办法。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教师更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交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失败的教训供同行借鉴,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自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习型小组会议,请大家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分析现有的教育行为的利与弊,对于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律剔除或改正,并通过学期初的教师提案,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方案设计等活动请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以推进、探索、效益为主题,求实、求恒、求新,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大踏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选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
2、积极进行考试内容改革,研究和制定实验小学考试改革方案。
学校要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笔试与口试、听试、动手实践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分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制度,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研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在非工具性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考查上要加大力度,在提高试卷出卷质量,体现能力考查上也应多作探索。
3、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
平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
4、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仍要舍得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应把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推动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继续深入,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决心、才能有能力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校。

Ⅷ 课程的教学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 角色的转变
2. 课堂操作的转变
3. 课堂用语的改变

一,角色的转变

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归纳法、演绎法、综合法,又有启发式、灌输式、以及填鸭式等,近来又出现了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无论什么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多年来我一直都在试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方法,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但我根据多年的经验,觉得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方面做得较差。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所讲的东西没有兴趣,你再多的再好的方法都是徒劳。而最近,我在一些娱乐节目中得到了一点启发。为什么那些节目主持人和歌星们能调动数以万计的歌迷们整齐划一地手舞足蹈呢?我发现,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歌星,他们都很好地抓住了观众或听众的心理,观众或听众对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在听或看的时候都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参与其中。
于是我想,如果要让学生的心神跟着教师走,我们必须得让学生对我们所讲的东西感兴趣。我觉得,我们教师也应该成为课堂上的主持人,尽量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设计得更加有趣,特别是要精心设计主持方法,来调动学生,让学生随着教师的调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以前,我们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由此看来,当今的课堂教学,就学习一方而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就课堂操作来说,教师应该是主要的。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则成了课堂的重中之重。若欲教之,先则引之。若不引之,则必失之。由此可见,现在的教师最重要的“技术”就是要修炼“吸引之术”。据我多年的观察,“吸引术”高的教师,就像唱功好的歌星,魅力强的主持人一样,能够“呼风唤雨”,如鱼得水,也很受学生的爱戴。相反,如果“吸引术”练和差或者是根本没练的教师,就只能是要风没有,要雨难求了。他的学生也对他说东道西,不尊不敬。可见吸引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多么的势在必行了。

二、课堂操作的转变

在进行了角色转换之后,我们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对操作形式进行改变。在以前,教师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师都是课堂的主体。在任务型教学被提出之后,人们大都认为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但我认为,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单从学生学这角度来说的,而并不是从教和学这两个角度来考虑。不可否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好坏,和教师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就整个课堂来说,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就像一支军队,从表面上看,没有士兵,要打仗根本就不可能,更别说打胜仗了。但是,如果真正要打好仗打胜仗,就必须取决于指挥官。指挥官指挥得好,就能够打胜仗,若是指挥不利,则只有抱头鼠窜的份了。
既然如此,那教师如何转变课堂操作呢?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英语课,要实现这一转变,可不是一两句话那么简单。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觉得不管是以往的组、复、新、巩、布,还是后来的任务一环环,教师在运用的时候都很难做到真正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改变都不是很大。到头来,教师们不知不觉地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我在想,我们何不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把要讲解的内容设计成各式各样的节目形式,把学生当成热心的观众或听众。教师在课堂上主持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内容形式都新颖了,师生的关系也就容易融洽。师生的关系融洽了,相互配合也就会默契,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得多。像这样,教师放下架子,不再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少得多了。教师们不会再为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和学生不与之配合而担心。教师们要担心的,就是怎样练好主持技巧,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三、课堂用语的改变

当然,教师若是要更像一个主持人,除了改变课堂操作方法,我认为还应该改变一下教学用语。大家都明白,学生的精神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为什么要改变课堂操作方法,其目的不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一堂课上,有效地吸引住了学生,这堂课肯定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我们整堂课的努力就很有可能烟消云散。在以往,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我们都要煞费苦心地精心设计。有经验的教师和思维活的教师可能会设计得很不错。但不可否认,有的时候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是很难设计得流畅的。比如,听力、阅读、语法就不容易连接流畅,这样的课总是让教师们非常的头痛。在我看来,不一定要花许多的时间在设计环环衔接上,能够衔接流畅就衔接,不能衔接就用另外的方法。
我们教师是不也可以像节目主持人那样用几句口号来提醒学生的注意。像何炅、李维佳和李湘他们就经常用一些口号来激发观众的热情。也不见得就是由上一个节目带出下一个节目。但是我们并不觉得他们的节目就显得很不紧凑。为什么我们教师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用什么样的口号呢?我觉得口号应该是有力度,有节奏而且简单的。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我们不防让学生大声喊:I can learn, not a silly bird.若是要让学生写的时候,则可以喊:I can write, of ten right.如果要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则可以喊:I can do, always true.如果要复习学过的内容,则可以喊:Still remember, never forget.若要比赛,则可以喊:Teamwork, winner forever.等等。这样的口号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让学生感受英语环境;第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第四,每堂课心情地喊几次,可以提神醒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Ⅸ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练掌握教材体系. 教师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教材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办法.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都应该加强对教材的通读,加强对教材的理解.自己先去认真地学一遍教材,然后才决定要采取哪种方法去教学.语文教师,要几乎会背所有的课文,知道每篇课文的生字词,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写作方法,等等;数学老师应该掌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教材的连贯性等. 二、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尤其是备课的质量. 我们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准备学习用品,有些还需要预习,或者开展一些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学好;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前也应该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体力上的准备,还有内容与方法的准备等等.我们可以对每堂课分别对号入座式地自我检查. 三,要投入地上好课.有了充分地准备,我们才能投入地上课.一堂好课,需要教师首先投入,教师置身于课堂之外,淡乎乎地讲课,学生就会木乎乎地听课,最后大家傻乎乎地下课.我们一定要知道,课堂不仅是你的课堂,更是孩子们的课堂,由于教师的不投入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教师是要负首要责任的,如果你要批评学生学得不好,首先要骂自己教得不好.不然就没有资格批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我们才有可能把学生带入课堂,才能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投入到课堂中去,我们才能感受到教育真正的含义,体会到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 四、当堂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好辅优补差的工作. 课堂里的东西,要当堂检查掌握的情况,有些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有些是需要通过作业的形式反应出来的,那么,如果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一份用心,多一些纠正的时间,在他们做作业时一个个地当面批改,及时地订正,就不会需要那么多的课堂以外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解决课堂中的问题,真有的话,那也是个别的问题,而不是需要整班整班地去补课,去重讲或重做.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四十分钟里能解决的问题决不放到课外.教学质量好与不好,就体现在每堂课中,抓住了课堂,你就抓住了一切,只有量的累积,才会有质的体现. 此外,教师应及时地检查教学质量.自我检查效果最好,有时可以在上课时进行,课后及时记录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作业中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意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Ⅹ 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形成主体性、积极性等人格特征。因此,这里以对传统教学批判的方式,论述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设计的要义。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讲述和指点散漫,令人感到不着边际。换言之,焦点不明的教学太多了。不错,教师应当花功夫使班上的差生也能听懂每一节课,但是倘若讲述过于冗长,或是有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一遍,往往难以“聚焦”于学习课题,最终迷失了方向。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密切联系生活经验的教材,引入操作活动固然重要;但若过分强调,也可能导致模糊了本来的学习课题的后果,而学生对学习课题倘若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也就不可能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

使学生极其明确地意识到学习课题乃是改进教学的首要一步。学习课题通常是由教师来选定的,学生未必都能意识到。让他们自行选择学习课题自然不失为培养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这样做。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课题时,应以尽量具体的方式作出指示,让学生明白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已无法解决新的课题了,然后再告诉学生,今天就来学习这类题目的解决办法,应尽量避免用抽象词语作冗长说明。

再一点,明确对立点与矛盾点的问题提示是有效的。在“发现学习”的教学中就很注重揭示对立点与矛盾点的步骤。例如理科教学,在实验课的导入阶段,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换各自设想的假设,然后明确这些假设中的对立点与矛盾,再进入尔后的假设验证,这样,对立和矛盾之所在明确了,学生就会体验到认知性矛盾,并产生出从这种矛盾状态过渡到均衡化状态的内发性动机。智力好奇心以最明确的形式得以表现的,莫过于这种认知矛盾的场合。

通过上述步骤使学习课题的意识化得以实现,便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出一种紧张感来,而这种紧张感会导致主动学习的欲望。没有这一点,无论怎么高明的指导也是无从发挥其效力的。

改善学习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学习过程的说明不充分,使人感到“冲击力”不够。教师或者仅作简单的交代:“这里重要”,或者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疏干指点。因此,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然而老练的教师非常注意点明学习的过程,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预先提醒注意。学生往往会被教师引人入胜的导语牢牢地吸引住,这种引诱力无疑将导致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无论哪一门学科,在完成一种学习课题的过程中总会包括若干阶段。因此,与其引导学生注意于能否求解,毋宁引导他们注意于课题完成过程中所包含的阶段,这更有助于展开高效的学习。例如,求解数学应用题必然包括下列阶段:了解问题所陈述的状况;选取必要的信息;找出有助于求解的算法;列出算式;演算算式;斟酌得数,写出答案。教师倘若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每一个步骤,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学习的过程。

学生一旦自觉地意识到这种解决过程,借助于“哪些部分懂了,哪些部分还不懂”这一反馈信息,就会形成自我强化。这种自我强化将有助于提高内发性动机,培养学习积极性。主动、积极学习的学生形成了反馈信息的通路,但未能形成这一通路的学生总是占多数,因此必须进行形成这种反馈通路的指导,这一点,作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最重要的。为此,教师逐一地讲解解题的每一个阶段,并加以说明,是有效的。再有,作为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学生注意并报告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步骤。这种自我监视就是控制。好的课堂教学应当允许学生有充裕时间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但现实的课堂教学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学生丧失动机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当创造学生能够自由地叙述自己学习过程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得对不想主动发言的学生施以提问。学生通过这种指导,在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将会发现自身的缺陷与才干,这样感受到的才干,正是现代心理学所强调的反省认知,是构成内发性动机的核心。一般人都有这么一种体验,开始时既有感兴趣的学习课题,也有不感兴趣的课题,然而起初即使不想“搞”的课题,在“搞搞看”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产生兴趣和干劲,这种体验在许多场合似乎是反省认知使然。在课题解决的每一个步骤中控制自己的学习,逐渐形成能力意识,并从这种体验中开始感受到自己的才干,进而产生自信,而自信又能促进自主性学习。

阅读全文

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测玻璃裂痕用什么方法 浏览:895
正确歌唱发声方法 浏览:309
磁石补铁最佳方法 浏览:393
烤鸽子的腌制方法视频 浏览:344
班主任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教资 浏览:900
14天不出屋锻炼方法 浏览:858
三极管电路分析方法 浏览:945
卵巢早衰怎么办调理方法 浏览:677
怎么样制作灯笼的方法 浏览:537
避孕套女孩使用方法 浏览:179
除皱纹好方法是什么 浏览:217
灰脚甲炎治疗方法 浏览:545
问题情景解决方法循环 浏览:108
切菜左手后退方法图片 浏览:404
港中华真假烟的快速鉴别方法 浏览:940
最简单的去污垢的方法 浏览:436
lamysafari使用方法 浏览:813
阳光减肥法的正确方法 浏览:327
肩颈疼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969
石榴种植不甜的方法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