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费用效益分析特点和计算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强调费用与效益的分别量化和对比,与财务会计核算不同之处在于从社会角度而非企业角度进行衡量。它不仅考虑直接的效益与费用,还包揽了间接的影响,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代价等。费用与效益的对比不局限于货币收支,还涉及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效益与费用,如社会效益。费用的计量应与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相吻合,效益的计量应与政策目标相匹配。
一个方案或项目的费用包括基本费用(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辅助费用(为充分发挥效益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和无形费用(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效益则分为基本效益(直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派生效益(相关活动增加的收入)和无形效益(如国家安全、生命减少、风景美化等社会效益)。在费用效益分析中,市场价格的扭曲(如税收、垄断)需通过影子价格进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投入与产出的社会价值。某些非商品项目(如时间、生命)需通过货币估价来比较,这通常使用影子价格实现。
费用与效益的比较通过贴现(将未来费用与效益转换为基年现值)进行。贴现率的设定需考虑利息率及决策者的观点。计算现值之间的差额或比率,以确定净效益(总效益减总费用)的大小或总效益对总费用的比例,该比例要求大于1,反之总费用对总效益的比例应小于1。这有助于选择最佳方案。
费用效益分析提供了一种全面处理多种因素的逻辑框架,为决策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是一种“次优”方法。它不研究使最优状态存在的条件,而是比较有限行动方案,从中得出优选方案。这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仅在现有方案中进行选择,无法判断方案本身是否最优。
费用效益分析是指通过权衡效益与费用来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分为财务效益与费用分析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两种。
⑵ 什么是费用效益分析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是指通过权衡效益与费用来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分为财务效益与费用分析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两种。
这是对经济活动方案的得失、优劣进行评价、比较以供合理决策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较多地用于工程建设的项目评价中。费用效益分析还被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经济系统分析。因为它所比较的费用与效益都是作为与该经济活动的目标相关的后果而从社会的观点来考虑的,分析本身也是为了提供建议和帮助决策。
费用效益分析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费用效果分析发展而来。它的兴起,从经济实践看,与公共投资的增加、公共事业的发展分不开;从理论渊源看,同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与资源有效分配理论)、工程经济学、运筹学的发展与汇合相联系。费用效果分析只适用于性质相同或目标相同的活动的经济选择问题,而费用效益分析不仅能表明每个项目或方案是否值得执行,而且还能计算与比较几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相应的效益与费用的差额。这是更有力的决策工具。但它对决策的作用,不单纯地表现在分析的结论上,重要的在分析过程中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和反映出来的详细内容上。
http://ke..com/view/1646768.htm
⑶ 费用效益分析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着重于费用与效益两方面的分别计量与相互比较。但它与财务会计核算不同,不是从企业观点而是从社会观点来计量的;不是只分析直接的效益与费用,而是分析包括间接的效益与费用在内的全部的效益与费用;不限于货币收支的比较,还包括不能用货币反映甚至较难数量化的一些效益与费用的比较;不是考虑过去实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而是预期决策后与行动方案选择有关的未来的效益与费用。原则上,费用的计量应与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相符合,效益的计量应与政策的发展目标相符合。具体说来,一个方案或项目的费用包括基本费用(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辅助费用(为充分发挥效益而产生的有关费用)、无形费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代价);一个方案或项目的效益相应地也包括基本效益(能直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派生效益(有关派关活动所增加的收入)、无形效益(增进国家安全、减少生命死亡、美化风景等社会效益)。在计量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因税收、垄断等种种原因不能正确反映甚至极大歪曲投入与产出的社会价值,还由于某些项目(如时间、生命等)不是商品没有市场价格,但为了比较又需要给予货币估价,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和使用了影子价格。他们认为采用影子价格能更好地反映机会成本。在计量中为了使不同时期的费用与效益能在同一基础上加总和比较,还需把未来时期的费用与效益通过贴现、回扣换算成为基年现值。贴现率(或回扣率)的确定,要参考利息率和根据决策者的意见。在计量的基础上比较费用与效益,可以计算它们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看其净效益(总效益减总费用)现值的大小;也可以计算它们的现值之间的比率,或者表现为总效益对总费用之比,一般要求大于1,或者表现为总费用对总效益之比,一般要求小于1,这两种表现方法互为倒数。
假定投资费用I于基年一次支出,经营费用O在使用期间逐年支出,辅助费用已从基本效益中扣除,派生效益已加于基本效益,构成各年的效益 B,无形费用与无形效益均从略,这时比较费用与效益的计算公式有:
同理,有总效益对总费用比率的计算公式:
或总费用对总效益比率的计算公式:
费用效益分析为评价一个或几个行动方案提供了能全面处理多种因素的逻辑结构,可为有效的决策提供经过处理的大量有用信息。它是一种“次优”方法(secondbest method) 。它不同于最优分析,不研究经济中为使最优状态得以存在的那些条件,只是比较两种或有限几种的行动方案,从中得出何者为优的结论,而所有行动方案本身不一定就是好的或最优的。只能在已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这是费用效益分析的局限性。
⑷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一、费用效益的分析步骤
通常,费用效益分析包括4个主要步骤。
1.弄清问题类型和确定分析范围
分析的问题是针对工程项目方案,还是政策手段的设计。确定分析对象的同时,还要确定分析范围。分析的范围要足够大,以便尽可能地包括最主要的、可以识别的结果和影响。从费用效益的观点看,分析范围越大则越包括所有的外部影响。但分析范围选择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分析的财力和人力以及监测布点等。
2.找出各灾害要素或功能的损害关系
地质灾害的物理效果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功能的损害,它们之间存在着反应关系,是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关键。通常可以通过科学试验或统计、调查而获得。
3.用货币表示地质灾害的效果
对于地质灾害用货币表示时,存在很大难度,这是费用效益分析的重点。在项目经济分析中,为了减少不利的影响,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关防治措施,这些措施的费用,也包括在分析中。同时也应计算这些防治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及其损失。
4.综合评价费用和效益
当评价完所有的费用和效益项目后,就需综合计算总效益、总费用和净效益。如果费用和效益发生不在同一年份,则还需计算上述指标的现值。在归类或合并效益与费用时,一般需注意两点:一是费用应包括间接损失费用和直接控制成本,同时减去可能节省的费用;二是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最后,根据评价准则确定最佳方案。
二、比较费用和效益的评价准则
费用和效益的比较评价,通常采用效费比和净效益两种评价指标(或准则)。
(一)效费比
效费比即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记作a:
a=PVTB/PVTC(1-5-9)
如果效费比a≥1,说明社会得到的效益大于该项目或方案支出的费用,项目或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若a<1,则该项目或方案支出的费用大于所得的效益,项目或方案应该放弃。
效费比的实际含义是单位费用所获得的效益,这是十分有用的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应用费效比来作为评价指标。费效比是费用与效益的比,是效费比的倒数。
(二)净效益
净效益是总效益减去总费用的差额,记作PVNB,即为
PVNB=PVTB-PVYC(1-5-10)
若净效益PVNB≥0,表明社会所得大于所失,项目或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该方法的优点可以避免负效益或费用的节约的归属处理不当所造成的错误;若净效益PVNB<0,则项目或方案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