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今不一,而且多变!
列举下:
一、文学观念本身的嬗变,比如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休验说。
二、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与其它化形态的互动,包括与科学,历史和其它艺术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四、文学的语言组织
五、文学的形象系统
六、文学的风格特征
七、文学创作,接受和源流,另外还有文学的流派。
大体上应该全了!
当然每项都可以括展很多,也可以相互综合!
Ⅱ 文学类论文的研究方法
文学论文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综合比较与社会调查法
(1)综合法涉及“综述”与“述评”两种类型。“综述”要求总结某一问题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涵盖一定时间范围或特定场合的“全部”资料。“述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成果,并给出有据有理的见解。
(2)比较法要求对象间具有可比性,分为历史比较(纵比)和条件比较(横比)。纵比关注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横比则比较不同事物在相同条件下的异同,探寻原因。
(3)社会调查法强调论文应服务于社会实践,选题应基于社会需求和实际调查,从实践中搜集资料,提炼并服务于实践。
2. 材料提取、拟想验证启发法
(1)材料提取法提倡广泛阅读,动手整理资料,归纳分类,弄清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争论焦点,从而形成选题。
(2)拟想验证法是先有初步想法,再通过搜集资料和验证来确定选题,如研究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启发学生选题。
(3)启发法通过教师授课结合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思路,帮助找到合适的选题。
3. 回溯法
此法从结果或现状出发,逆向寻找问题的根源,如研究《红楼梦》中的脂砚斋批语真伪问题,通过追溯甲戌本的发现经过和胡适的研究,引发对脂批真实性的探讨,形成具有探究性的选题。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研究情境,文学论文研究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Ⅲ 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
文学论文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社会背景、美学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篇好的文学论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处:
1.提升学术水平:一篇好的文学论文需要有充分的研究背景、深刻的思考氏档旁和精湛的表达能力,这可以促进作者自身的学术水平提升,并且对所在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2.传递价值观念:一篇好的文学论文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探讨和阐述某种价值观念,从而传递正面的思想和理念。
3.推动文化交流:一篇好的文学论文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文化差异和共性,增强人们的文化认知和交流。
4.带动学科发展:一篇好的文学论文对于某一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为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Ⅳ 文学类论文的研究方法
文学类论文的研究方法介绍如下:
(1)材料提取法。阅读材料是多多益善,要勤于动手、认真思考、归纳分类。要弄清哪些属于本学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属于本学科争论的焦点问题。经过反复琢磨和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选题。
(2)拟想验证法。是指先有拟想,而后通过阅读资料并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根据自己平素的观察和学习,初步确定选题范围,再阅读大量资料,了解学术界的探讨。如有一位研究生以《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为题探讨国企怎样摆脱困境问题,这个选题就是在搜集大量有关国企资产重组成败案例的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3)启发法。教师在讲授中,将课堂知识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就某一问题论证的观点、依据、方法给研究生以启发,开拓思路,使其找到合适的选题。如教师讲授市场营销理论时,学生深受启发,联想到某企业加强品牌管理的成功经验,由此确定《关于企业名牌战略再思考》的课题。
3、回溯法
这种方法是从事物结果或现状着手,进行逆向思维,追根究底,寻找矛盾的根源,确定选题。比如《红楼梦》的研究论文,大多以脂砚斋评语为论据。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这些评语有可疑和自相矛盾之处。如目前已知最早的手抄本干隆甲戌(1754年)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批语写道:“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
余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其口气显然出自与“作书者”不同时代的后人。但据大量脂批推断,脂砚斋又是比作者年龄大的至亲好友,参与小说的修改、校定和誊清等工作。
如第十三回末批语写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因命芹溪删去。”其中“芹溪”即曹雪芹。1754年曹雪芹30余岁,而批书者已自称“老朽”。这是其自相矛盾处。可疑之点如:甲戌本第一回末批道:“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直至30年后的干隆甲辰(1784年),才出现第一个全书以《红楼梦》命名的八十回手抄本。在此前所有手抄本均题名《石头记》。但在甲戌本第五回却出现这样的脂批:“设言人亦应如此法看《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
如何解释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回溯法”,追究甲戌本发现的经过。1928年2月,胡适发表文章,宣称他买到甲戌本,并公布他研究甲戌本的结果。但此后30余年,胡氏对此书及其来历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61年台湾影印此书时,他说:“我当时太疏忽,没有记下卖书人的姓名住址,没有和他通信,所以我完全不知道这部书在那最近几十年时的历史。”
据此,有的红学家提出脂批的真伪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如果选这个题目,不妨定名为《脂批疑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