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议程设置理论名词解释
议程设置理论也称为“议题设置”。
主要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建构公众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议程设置理论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
1、借助热点事件进行广告宣传,使产品与热点事件产生联系,提高受众对广告的关注度。
媒体作为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同样也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媒体强调得越多,公众对其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产品广告可以利用热点事件将产品与议题联系起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把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转移到广告的商品上。
2、提出新概念,制造议题,引导受众进入广告议程。广告通过媒体集中报道来“制造议题”,使大众了解并关注产品;企业也能够找到自己产品和议题的关联点,把公众的注意力从议题转移到广告中,使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
议程设置“议题”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密切联系。议程设置的“属性议程设置”,使得企业形象广告或者商品促销广告凸显企业或者产品的某些正面属性,淡化甚至屏蔽它们的某些负面属性。这恰恰是广告宣传的基本手法。
❷ 专题梳理01 || 关于“议程设置”,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议程设置理论,是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里不可或缺的研究焦点,它见证了传统与新媒体时代的理论变迁。在备考议程设置理论时,务必掌握其三个核心层面:传统议程设置、属性议程设置以及关联网络议程设置。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理论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首先,我们从传统议程设置理论谈起,麦库姆斯和肖的教堂山镇研究揭示了其“0/1”、“0/1/2”等效果机制,强调了媒介对公众认知的深远影响。这个理论的基石在于认知影响和社会效果,以及媒介环境如何重塑公众的议题意识。
接着,是属性议程设置,麦库姆斯和肖1997年的理论强调了媒体如何塑造公众的价值判断,它关注的是媒体在公众思考方式中的塑造作用。
然后,我们进入关联网络议程设置,这是媒介融合时代的产物,研究议题和属性之间的关联网络构建。在这个层面,媒介不再仅仅是议题的传递者,而是构建和影响公众议程网络的关键角色。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显着变化。社交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用户选择和内容多元使得单一议题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同时,信息爆炸和网络分群现象导致专业媒体的影响受到限制,需要通过深度报道和贴近公众需求来增强其影响力。
议程设置的主体不再单一,主体泛化现象日益明显,公众的积极参与成为议程设置的一部分。内容多元化和媒体互动成为新的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影响,共同塑造公众议题的视野。
综上,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交融是备考的核心内容。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在新闻事件传播、信息流动和媒体互动中发挥作用,对于把握现代传播的脉络至关重要。参考文献如张丹的《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变革》等,将为你提供更深入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