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段锦教你如何养脾胃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以形体活动为主的动功,古人将其之珍贵比作上等丝织品“锦”,这就是着名的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八段锦是由古代导引术总结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养生功法,通过对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得以舒展,经络得到疏通,气血得以畅通,达到强身健骨、防病治病的作用。
八段锦在宋代已流传于世,后世广泛传播并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至清末,八段锦经过不断调整有了较为固定的动作套路,其歌诀为: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练习要领
1、 选择安静的环境,保持身体和心情的放松,排除杂念。
2、 初学阶段采取自然唿吸方法,着重身型和动作的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再尝试使用逆腹式唿吸。最后,将唿吸和动作结合,达到动作和唿吸配合自如的状态。
3、练习的量以自身感觉为准,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整体状况良好,表明运动量是适宜的。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一式或几式来练习。
传统医学认识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胃升降失常,会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出现其他脏腑的疾病。传统功法中,认为双肩为中焦气血流通的要津,《医学入门》中“开关法”和“起脾法”均是用松肩的方法以调理脾胃之气。该动作通过两臂交替上举下按,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肩胛骨开合有序,腹肌也随之松紧交替,动作中唿气配合,使中焦脾胃二脏得到按摩与疏通,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同时,这个动作也能刺激位于胸、胁、腹、背部的相关经络和穴位,尤其是脾经、胃经、肝经、胆经。五行学说认为木克土,而肝属木,脾属土,当肝胆出现问题就会克制脾胃。练习此式不但能对脾经、胃经进行有效的刺激和疏通,还通过牵拉疏通了肝胆经,进一步增强对脾胃功能的调理。
现代医学认识
该动作上下抻拔充分打开胸腹,配合唿吸使膈肌上下起伏,腹腔胸腔内的脏腑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拉,改善腹腔胃肠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器管蠕动,增强消化酶腺体分泌功能,同时协调唿吸运动,动静结合调节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当人们关注于和缓的运动时,交感神经就会放松,体内内分泌系统就会分泌内啡肽物质,而使身心产生愉悦的感觉。另有研究表明,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可以对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产生积极影响,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对抗病菌的能力,提高胃肠道生理功能,起到健康促进作用。
无论是简单的跑步,还是大家稍稍陌生的传统功法,都贵在“坚持”二字,希望大家从一点一滴去感受运动对您身心的益处。另外,传统功法中还有很多其他功法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太极拳、五禽戏、瑜伽等,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并坚持。
② 脾胃不好如何调理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存在有一些脾胃问题,而脾胃又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所以许多人为了脾胃健康,往往就会采取很多方法来调理自己的脾胃,例如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等等,那么脾胃不好如何调理?脾胃不好怎么样健脾胃?
1、八种健脾胃方法
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二、吞唾液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四、推腹法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
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
六、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七、捏脊法
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发热为止。
八、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2、健脾胃吃什么
(1)荷兰粥
用料:粳米50克,薏仁、扁豆各30克,荷叶、佩兰各15克。
制法:薏仁、扁豆用温水浸泡2~3小时,再与粳米、荷叶一起煮半小时,收锅前加入佩兰。
(2)鸡骨草炖猪横_
用料:鸡骨草10克、蜜枣2个、猪横_100克、生姜1片
制法:将猪横_洗净切块,鸡骨草拣去杂质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3)陈皮粥
用料:陈皮10克、大米小半碗。
制法:将陈皮用温水洗一洗备用,大米洗净后用水泡30分钟;陈皮加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煎20~30分钟左右。捞出陈皮,只取这个陈皮水熬粥;将米倒入陈皮水里,熬至米烂即可食用。
3、如何调理脾胃
在脾胃虚弱的调理期间,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当然,如能在日常生活就注意这些问题,则可事半功倍。
1、少吃油炸食物: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多吃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脾胃虚弱偏内寒者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冷饮等,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芋头、南瓜、薏米等养胃食物;少吃油腻生冷之品。
4、规律饮食:规律进餐,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同时还要定时定量,做到每餐食量适度,不可暴饮暴食。
③ 脾胃乃后天之本, 3年调理最全经验总结, 适合每个人
调理之功法篇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每天大便都基本成形了,而且也不再粘马桶了。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