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产品竞争力分析
当前,多数企业仍在做着没有价值的产品制造,如果不进行竞争力分析,仅指望通过降价或提升质量等传统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就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低位。再者,就产品创新而言,很多价格适中、品质优秀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并没有获得预期收益,这就是产品缺乏竞争力的表现。因此,进行产品竞争力分析,根据客户需求培养产品优势,已是每个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品最终是面向客户,被客户享用的,它的竞争力直接[张乐飞1] 评价者是客户。因此,在评估产品竞争力要素的时候,需满足客户的欲望和需求,从客户的角度去制定产品竞争力影响要素,正确分析产品竞争力大小。客户需求$APPEALS模型从客户角度来检视细分项目的竞争性,它使用客户欲望和需求框架,通过评价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分析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地位。$APPEALS模型从价格、保证、性能、包装、易用、可获得性、生命周期成本、社会接受程度8个要素进行分析。为了直观的体现产品竞争力差异性,我们可以通过“雷达图”进行呈现,如图4-13所示。
图4-13 产品竞争力分析(客户需求雷达
lS(价格)。这个要素反映了客户为一个满意的产品交付希望支付的价格。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从实际和感觉这两方面来考虑客户能接受的购买价格。将包括以下的数据评估:技术、低成本制造、原材料、人力成本、固定成本、经验、自动化程度、简易性、可生产性等。
lA(保证)。这个要素通常反映了在可靠性、安全和品质方面的保证。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考虑客户在可预测的环境下[张乐飞2] 如何评价整个产品?这可以包括保证、证书、冗余度和强度。
lP(性能)。这个要素描述了对这个交付期望的功能和特性。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从实际和感觉这两方面来考虑有关功能和特性的产品性能。产品工作得怎样?产品是否具备所有的必须的和理想的特性?它是否提供更高的性能?从客户角度来衡量,如速度、功率、容量、功率、尺寸等。
lP(包装)。这个要素描述了期望的设计质量、特性和外观等视觉特征。就软件而言它描述了交付或提供的功能包。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考虑客户对外形、设计等意见,还有这些属性对交付的期望的贡献程度。关于包装的考虑应该包括样式、风格、集成性、结构、颜色、图形、工艺设计等方面。
lE(易用性)。这个要素描述了交付的易用属性。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考虑客户对产品的舒适、学习、文档、支持、人性化显示、感觉的界面、接口、直观性等方面的考虑意见。
lA(可获得性)。这个要素表示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更容易,更有效(即消费者以自己的方式拥有它)。用这个标准来要求供应商时,要考虑在整个购买过程的客户体验,包括预售的技术支持、购买渠道/供应商选择、交付时间、客户定制能力等。
lL(生命周期成本)。这个要素表示使用者拥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用这个要素来评价供应商时,要考虑安装成本、培训、服务、供应、能源效率、价值折旧等。
lS(社会接受程度)。这个要素描述了影响购买决定的其他影响。用这个要素来要求供应商时,要考虑口头言论,第三方评价、顾问评价、形象、政府或行业的标准、规章制度、社会提案、法律关系、产品义务等对购买决定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APPEALS方法涉及到很多内容,首先是要通过用户调查收集具体的用户最关心哪个维度的问题,根据这些调查数据来确定每个维度的权重;其次是要分析自己公司和竞争对手公司的产品在现阶段各个维度的评分,然后是画出相应的雷达图进行差异化分析。最后,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产品创意,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核心功能和核心需求,如何减少自己的弱势并提升自我优势以体现差异化,如何进行竞争定位等。
②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有哪些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分为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是就单项指标对比而采用的方法,它直接用某企业单项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准期数值对比,或用两个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同期实际数值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先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数值得出相应的结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至少在20种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2.1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即从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深刻、越长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直接、越短暂,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也较简单。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数值,例如,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的盈利率、企业规模等。这类指标直接表明企业竞争的结果,可以视为企业竞争力目前的状况,因此,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这类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所以,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而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而在这些属性和因素的背后又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关系环境义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直接或问接的影响。这样,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就会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统计数值,而且,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可能是难以计量的。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
2.2对比差距法
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企业与企业直接比较的方式:假定同类企业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企业间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本企业和最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显示性指标的比较来评估本企业在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选取对比指标;②比较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各指标的差距;③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之间的总体差距。这种方法同前一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进行详细的因素分析和统计数值的计算,不同之处是后一种方法是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进行多指标的直接比较,而不必进行数值的加总比较,因此可以避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2.3内涵解析法
内涵解析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可以采取专家意见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与前两种方法主要分析竞争力的外延性指标不同,这种方法重点分析竞争力的内涵性因素。这种方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进行评价。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因果关系;②通过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③深入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剖析,发现企业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即是否贯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和环节),以判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具有深刻性,缺点是难以全面计量化,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有些因素在性质上是难以进行企业间直接比较的。
2.4综合指数评价法
综合指数评价法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其评价的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评价项目的权数。由于本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的,所以既要求一级系统的权数之和为1,又要求各子系统内部各项目之和为l,确定权数的方法目前多采用专家咨询主观定权的方法。第二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标,用事先确定好的项目权数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第三步对各子系统的平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平均指数。包括反映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统计指标W、反映企业产出水平的统计指标O、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状况F、企业资产运营状况A、企业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D、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统计指标P、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I、企业服务能力S等8个子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l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l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③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有哪些~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分为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是就单项指标对比而采用的方法,它直接用某企业单项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准期数值对比,或用两个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同期实际数值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先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数值得出相应的结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至少在20种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2.1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即从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深刻、越长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直接、越短暂,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也较简单。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数值,例如,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的盈利率、企业规模等。这类指标直接表明企业竞争的结果,可以视为企业竞争力目前的状况,因此,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这类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所以,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而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而在这些属性和因素的背后又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关系环境义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直接或问接的影响。这样,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就会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统计数值,而且,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可能是难以计量的。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
2.2对比差距法
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企业与企业直接比较的方式:假定同类企业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企业间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本企业和最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显示性指标的比较来评估本企业在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选取对比指标;②比较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各指标的差距;③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之间的总体差距。这种方法同前一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进行详细的因素分析和统计数值的计算,不同之处是后一种方法是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进行多指标的直接比较,而不必进行数值的加总比较,因此可以避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2.3内涵解析法
内涵解析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可以采取专家意见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与前两种方法主要分析竞争力的外延性指标不同,这种方法重点分析竞争力的内涵性因素。这种方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进行评价。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因果关系;②通过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③深入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剖析,发现企业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即是否贯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和环节),以判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具有深刻性,缺点是难以全面计量化,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有些因素在性质上是难以进行企业间直接比较的。
2.4综合指数评价法
综合指数评价法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其评价的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评价项目的权数。由于本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的,所以既要求一级系统的权数之和为1,又要求各子系统内部各项目之和为l,确定权数的方法目前多采用专家咨询主观定权的方法。第二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标,用事先确定好的项目权数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第三步对各子系统的平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平均指数。包括反映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统计指标W、反映企业产出水平的统计指标O、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状况F、企业资产运营状况A、企业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D、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统计指标P、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I、企业服务能力S等8个子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l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l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3 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的实证分析
在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基于众多评价方法思想,又衍生出了诸多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如密切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等等。但从对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许多评价都掺杂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比如在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赋权重就经常带有人为的主观判断色彩,这就很难反映问题的实际情况。鉴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竞争力评价大多归结于可计量的指标予以考察,本文以会计中国际通行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为基础,并结合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结合统计学科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统计学科中一种比较科学完善的统计分析方法。它运用数学工具,借助统计方法,能比较科学的反映事实原况,并且其方法的思想有助于使问题得到简化,有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完善的对所选企业样本竞争的评价。
3.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根据变量间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其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又尽量不减少信息的丢失,在进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抓住这些主要因子有助于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
3.2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我国股市流通盘中占相当部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包括钢铁、银行、通讯、航运等重要行业。运用因子分析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价,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亦可从个侧面看见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由于潜在竞争能力(如公司文化、公司品牌价值、公司管理、创新精神等)很难获得实际数据,即使得到,其主观因素也非常显着,为简化问题,本文暂不考虑这些指标。竞争力的正确评价,数据的采集应尽量取自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上市公司年报,显性指标是各种因素在市场竞争中的集中体现,其数据也容易从公开媒体得到。本文以会计中国际通行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为基础,并结合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股本扩张率、可持续增长率。会计理论中,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投入资本形成企业资产,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便是通过运营其资产而获得盈利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体现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了企业在资产的周转的过程中,其拥有的净资产的获利能力的大小,它们体现了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企业广义的资产亦包括其债权人投入部分,由于债务契约的存在,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便承担着偿债的义务,背负财务风险,企业的负债与其资产的的比率则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反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选用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予以反映;而资本积累率和股本扩张率则分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增长与吸收资本的能力,体现了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资产增值率与可持续发展率则很好的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反映了企业持续的发展能力,8个指标详见表3.1,20家上市公司的8个指标样本数据如表3.2所示。
表3.1 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群落
指标名称
计量方法
指标的性质及主要含义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总资产
衡量企业的生存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净资产
衡量企业生存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衡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
衡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资本积累率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衡量企业规模扩张能力
股本扩张率
股本增加额/原总股本数额
衡量企业规模扩张能力
资产增值率
资产增值额/原资产总额
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1-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
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 竞争对手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一、总体思路
总结一句话就是:研究、模仿、超越。
我们研究竞争对手,并不是为了了解他最后得到的数据结果,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对手,你要清晰的知道你要花精力投入哪些工作,才能取得不错的回报。
对手主要花精力在什么地方?怎么做的?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们该如何才能跟上对手的脚步,如何学习他的模式?乃至创新超越他。
二、清楚研究目的和对象
首先你需要对自己研究对手是为什么的理由要很清晰,是为了新产品上市营销?更新迭代?具体工作等等;另外必须清楚知道你要研究的对象是谁?
首先你要非常清楚你的研究目的是为什么。为了新产品上市营销?更新迭代?或者更具体的某项工作效率的提升方法?那么要从研究哪些对象入手?
全面的营销分析7工具 - MBA智库文档
1.环境分析:PEST、市场分割与集中;
2.竞争分析:守门人的五种力量分析、基准分析、竞争机会空间;
3.市场分析:消费者群体分割、市场分割;
4.消费者分析:消费者Pareto分析、消费者调查、消费者价值驱动因素、消费者的声音;
5.自我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系列分析、产品系列分析;
6.战略位置:战略定位、增长/份额矩阵、市场分割增长、适合对吸引力模型、竞争定位矩阵;
7.市场战略发展:战略远景描述、市场利润率模型。
公司发展史(人员数、销售额历年),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宗旨使命、组织结构(总部,营销网络),分权、集权,重要事项协调方式
员工队伍:按营销人员(销售与市场)、技术人员(专门研发与运作分开),教育结构
产品和服务构成,市场定位
主要市场(主要客户,主要产品,最大的盈利点在哪)政府关系,客户关系(有无特殊共同利益结合)形象推广(投入,方式)
售后服务(口号,机构,人员,方式,客户评价)
财务能力(盈利能力,资金渠道,财务管理水平)
薪酬激励:构成(固定与浮动,年终,员工持股方式),如何考核,大致水平,各级之间的差别,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激励
人员流动率
技术合作
核心优势(为保持核心优势而采取的政策)
⑤ 竞争力分析法有哪些
竞争力分析工具有很多种,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还有swot模型,定标比超,等等
⑥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技术革命决定了一个产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兴衰,它不因一国一地的特殊情况而改变其总的演变趋势;一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个国家那些产业存在比较优势,容易产生有竞争力的企业,那些产业的企业要想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条件还不具备;国家相关资源的余缺决定了有潜力成为有竞争力产业的发展顺序和发展路径;产业政策能够影响、促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个产业有竞争力或丧失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则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最终竞争潜力。这五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⑦ 竞争对手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在确立了重要的竞争对手以后,就需要对每一个竞争对手做出尽可能深入、详细的分析,揭示出每个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基本假设、现行战略和能力,并判断其行动的基本轮廓,特别是竞争对手对行业变化,以及当受到竞争对手威胁时可能做出的反应。
1、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对竞争对手长远目标的分析可以预测竞争对手对目前的位置是否满意,由此判断竞争对手会如何改变战略,以及他对外部事件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日本摩托车企业在20世纪70一80年代的战略目标很明显,就是要全面占领美国这块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市场。因此,像本田公司,在遇到关税壁垒时就可能采取到美国直接建厂的办法绕过美国关税壁垒的限制。
2、竞争对手的战略假设。每个企业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其根本是基于他们的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竞争对手所信奉的理论假设。例如许多美国公司所奉行的理论是短期利润,因为只有利润,才能支持发展。而日本企业信奉的是市场占有率和规模经济理论,他们认为,只要能占领市场,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利润自然滚滚而来,然后才有秋天的黄金收获。
其二,竞争对手对自己企业的假设。有些企业认为自己在功能和质量上高人一筹,有些企业则认为自己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名牌产品企业对低档产品的渗透可能不屑一顾,而以价格取胜的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削价则会迎头痛击。
其三,竞争对手对行业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假设。哈雷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不仅对摩托车行业充满信心,而且对日本企业过于掉以轻心,认为他们不过是在起步学习阶段,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然而,日本人一边低头哈腰地表示:“我们是小学生。”一边却对美国人小觑自己刻骨铭心:看谁笑到最后。经过20年的修炼,日本摩托车终于在美国修成正果。
⑧ 怎么分析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无非从资源、产品、市场以及政策几个大的方面进行细化的分析。
这个回答太笼统
这几项是一个企业经营必须的条件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相对和绝对方面;亚当斯密分析的相对贸易优势和绝对贸易优势
如果你的企业是做医药的,一下开发出一个癌症或者艾滋病克星的药物,你在行业就是NO.1,这就是绝对优势
还是假设你的企业是做医药的,现在市场上有两家能生产艾滋病克星药物的企业,你是其中一家;你在北方,另一家在南方,因为地域,市场,公关等方面的原因,对方在不进入北方市场时,你在北方市场就有绝对优势;对方在北方市场占据少于50%市场份额时,你就具有相对优势
这个分析比较麻烦一些,一般是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分析
另外,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往往都是一些难题,对你的成长和知识有很多帮助,也建议楼主以后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分数;这样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促进。
⑨ 对竞争对手的几种分析方法
一、竞争对手跟踪分析 主要内容 (1)如何辩识未来的竞争对手,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2)如何构建竞争对手战略的分析框架 (3)如何认识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4)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目标 (5)如何预测竞争对手对企业行动的反应 竞争对手跟踪分析 分析竞争对手战略——价值链分析 二SWOT分析 基本概念 通过具体的情境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各种主要的内部优势因素(S—strengths)、劣势因素(W—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threats),分别识别和评估出来,依据“矩阵”的形态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各种主要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的方法。 三专利情报分析 专利情报分析的含义 是指对来自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的大量的、个别的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加工及组合,并利用统计方法和技术使这些信息成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的功能。 由于专利具有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特点,专利信息成为社会和企业科学研究成果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信来源。通过专利信息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开发息水平和实力,而且可以用于竞争情报研究使专利信息转换为有价值的情报。 专利情报分析的意义 专利情报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四、合作竞争 合作竞争从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势缺陷的反思中产生,认为,企业不仅需要与供应商、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可以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 Brandenburger和Nalebuff认为,现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要取决于两种技巧: 其一,Cooperation:在开拓市场时合作; 其二,Competition:在瓜分市场时竞争。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竟合”。 五、竞争对手分析的发展趋势 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 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竞争的国际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持久的竞争优势已不存在,创新和创造未来成为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超级竞争。 超级竞争的核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快速地从一种优势转到另一种优势,能否紧跟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向更高阶梯递进。 企业生态系统互动(BusinessEcosystemCoevolution)理论 提倡要将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资源与能力因素相结合来考虑企业的竞争战略。
⑩ 用三种竞争力分析法分析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市场“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1世纪,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电信垄断被逐渐打破,中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如何获得竞争优势,保持长期发展,是每个企业苦苦思索的问题。在经历了价格战,企业ARPU值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之后,各大电信运营企业都认识到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随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认识空前提高,各个电信运营企业纷纷铸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和特征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及电信运营企业的特点,本文把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电信运营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表现为建立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基础之上的核心能力体系。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一)延展性。
电信运营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它为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平台。按照树型理论,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能力。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好比树根,树干主枝是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树叶是最终产品。在整个延展过程中,关键是树干有足够的养分,即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电信运营企业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业务,以较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当前需求及潜在需求。核心竞争力能不断为电信运营企业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
(二)难以模仿性。
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为企业所特有,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个性化发展的产物,是电信运营企业独特的技术、技能、组织特征、特殊的企业文化、规制制度、员工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并被复制。难以模仿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企业的不同效率和收益及发展潜力的差异。
(三)不可交易性。
核心竞争力是电信运营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高度融合,它与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不同,很难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它是一种隐形知识,可以被感知,但却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四)整合性。
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综合体,是对电信运营企业整体而一言的。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使电信运营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发挥效用,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对于对手的显着优越性。
(五)动态性。
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电信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高度相关的,随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以后,面临再培养和提升的问题,电信运营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资源变化及市场变化的情况,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的发展和培育,以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中国电信市场的五种竞争力分析
美国着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在行业中有五种力量发挥作用,这些力量共同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潜在盈利性。这五种力量是: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供方的讨价还价的能力。通过评价其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力量的强弱,使经营者对竞争环境产生新的认识,有助于企业形成更好的竞争战略。
(一)现有竞争者
现今中国电信市场有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基础电信领域,包括国际、国内长途、本地、移动等各类主要业务,都有两家以上运营商竞争;在固定电话市场上,中国电信在南方、中国联通在北方分别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是长途和数据业务市场,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都提供长途和国际电话服务。其中,在长途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并立;在数据业务市场上,中国电信居绝对优势地位,占据57,81%的市场份额;移动通信市场是双寡头垄断结构,但其中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占70%。
(二)潜在威胁者
潜在威胁主要来自广电网络、被禁止提供公众电信服务的专用网络(公司)、跨国公司以及虚拟网络运营商。“三网合一”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电信网络,是以光纤传输网和IP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互联网、电话网(PSTN)、移动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全面融合的网络,Internet将是下一代网络的主体。在2005年我国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政策壁垒的打破将潜在威胁将变成现实威胁。同时,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复建设留下大量的部门专用通信网资源,也想加入电信市场竞争。被禁止提供公众电信服务的广电网和其他专用网加入电信市场竞争指日可待。此外,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进入威胁正在变成现实。
虚拟运营商是又一个潜在进入者。虚拟运营商是指没有基础网络而经营电信或者电信增值业务的厂商。虚拟运营商利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通过业务代理或分销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业务。比如一些小型科技公司对电信运营商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这些软件搭载到一些电信业务中去。
目前中国对虚拟运营的相关政策还不明朗,中国电信虚拟运营处于探索阶段,国内主要的虚拟运营商润讯、TOM、鸿联九五、联想、中关村科技等都是转型而来的。从业务构成上看,这些虚拟运营商只是在部分业务上存在着竞争。
(三)买方(消费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方的竞争方式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获得更多的服务项目,并且从竞争者彼此对立的状态中获利,这些都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自从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以来,电信运营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消费者作为买方所带来的压价的压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提高了中国消费者地位,不断提出要求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日常的电信纠纷和消费者投诉也给电信运营商造成很大的压力。消费者非常关注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电信资费调整,对电信运营企业的意见也较多。
(四)供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供方是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整个国际大环境来看,通信设备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电信运营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电信运营企业往往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品质、可靠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作为选择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主要标准,电信运营企业在设备采购时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扩容性和供应商的后续服务。
(五)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电信业务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不同业务之间的异质竞争日趋激烈,不同业务之间的替代性越来越强,传统固定长途业务先是面临移动长途业务的竞争,后又被快速增长的IP电话所替代。IP电话业务价格低廉是其最大优势,因此对国内长途、国际长途、港、澳、台长途的替代最强。移动电话除对国内长途、国际电话、港澳台长途业务有一定的替代,随着资费的降低,将抢占更多的市场。
无线市话由于价格低廉并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移动需求,对一部分移动业务具有替代性。目前无线市话通话质量与移动通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小灵通不具备漫游功能。因此,对移动业务的替代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本地话音业务方面,移动对固话的替代效应日益增强。2005年固定本地通话量(含无线市话)同比增长仅2,4%,其中传统固定电话本地通话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而同期移动电话本地通话时长增长率高达33,3%,已经在本地通信领域居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