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唱歌的真假声转换技巧!
真假音的转换
1、首先气息控制的要到位,真声发出的时候口腔有辅助用力,然而转化为假声的时候,就只能靠气息支撑。
2、真假音中间的那层分界线一定要把握到位,到真音换假音的时候,声音向上鄂冲击,下巴微抬,到假音换真音的时候,微压下巴,声音向下冲击。
3、能够完美的控制真假声转换的,不需要多余的动作,直接转换,但是那是需要练习掌握的。
(1)换声区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
当然现在很多关于声音这一方面的职业都会用上假音,比如说歌手、配音员、话剧等等。
当我们在唱低音的部分时(女生通常是F以下)会用真音(也就是白音)。
可是唱到高音,有些人的音域没到达那么高时...就会装一个声音飙上去。
你现在讲话就是真音,假音就是仅由身体的部位来发声。
参考资料
网络-假音
❷ 男生在C4处开始怎么练习换声
方法如下:
第一点,在E4开始撕扯的感觉消失,代表你声带工作的比例这才进入到了比较合适的混声比例。同时撕扯的感觉也和你咬字比较靠后有关。因为咬字靠后侍梁带舌根会相对更僵硬,你平时轻咬一个铅笔做训练,还有就是吐舌头发声训练,习惯之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E4比例比较好的话,推测降B应该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换声了,这样你可以多做从A4到低音的下行音阶训练。这样可以让你以更合适的混声比例来唱E4以下的音。不过这个需要你能有伴奏,可以考虑自己拿水果软件做一个练声伴奏,或者自己老芦找朋友帮忙。
下行练习的话,优先考虑练窄元音,比如E和U,练好之后再过渡到宽元音,比如A。
第二点的话,我曾经在一个回答探讨过横着唱竖着唱的问题,就和口腔状态有关。这个主要是会厌的影响关系。你嘟嘴的时候,有助于会厌竖起,带来更多的头腔泛音。这个可以考虑保持。
解决咬字的问题主要还是渣返得练,换声区过后,B4以上,多做元音的转换练习,E到U到O到A这样转换,注意口型要保持接近,习惯后可以解决换声区的咬字问题。
❸ 浅谈如何解决声乐学习中的换声问题
什么是换声点?不少人都觉得可能没有这个东西。可能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解决了,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就有不少人错误的定位了自己的声部。我注意到有不少的学生,定言自己是某某声部。不少老师也觉得也应该是如此,从而耽误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教导方法的错误,以及忽视了换声区的解决造成的。
关于换声,很多专家教授们说法不一、教授方法不一,但我认为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分析着同一个问题:如何使声音从中低声区自然地过渡到高声区而没有痕迹。关于换声区有些教授主张训练中尝试告诉学生有之,过渡时做到心中有准备;有些则主张不告诉学生,怕心理上有负担。我个人主张分析给学生听,因为我认为从中低声区过渡到高声区,从歌唱生理学上分析不可能没有任何变化,所谓的统一,是歌唱者通过调整声带紧张度和声音的共鸣比例等手段来进行了“掩盖”,使听者从听觉上觉得声音的过渡平滑,而觉察不出声音过渡中“坎儿”的存在。
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曾经说了三点:良好的气息支持;完美的打开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而且,这三者要密切配合,互相依存,成为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1、气息支持的问题。即用腹式呼吸。贝基还很强调呼吸的弹性,做一些快速音阶练习,并多次让学员做“快吸(惊讶式呼吸)— 保持— 慢呼”,呼气腹部一定要有动作。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原动力。练气息要自己注意这样三点:吸的要深,吸气动作要夸张,要大; 呼吸的弹性,就是不能僵;吸气一定要快,快吸慢呼。
2、打开喉咙的问题。打开喉咙的方法很多,打哈欠是一种简便而收获快的好方法,轻轻地张开嘴, 用鼻与口同时快速地吸一口气贮存到腹部,想象自己鼻子在酸涨,然后向我们平时困了像打哈欠一样,把气吐出来。经过多次练习,将体会到吸气喉咙打开,喉头也下放到最低点,打哈欠时体会这种感受。这个练习有声、无声均可。
3、面罩共鸣问题。呼吸是基础,打开喉咙是保障,面罩共鸣简直就是美声唱法的灵魂。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与保障,单独强调面罩共鸣,那发出的声音往往是挤和卡,音量小,声音也薄,这时的喉咙很容易上提。同样,如果只强调气息与喉咙状态,忽视甚至避而不谈面罩共鸣,声音出来“假大空”, 咬字含混不清,缺乏光泽。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同样是令人不快的。
为了解决换声问题,必须采用科学的混声训练方法:
1、哼鸣练习。在良好的气息支持和打开喉咙状态下进行哼鸣练习。哼鸣很容易进入面罩。人像喝醉酒一样, 头哼得仿佛都在振动,声音从喉咙底部发出,顺畅地通过口咽腔,鼻腔,并进入那些窦室,这一过程要在一刹那就完成了,声音就像雾一样, 在这些空间里回荡。为了上下贯通,喉咙有一种向下吞的感觉,如果说明确些,那就不仅是向下的感觉,而且是从心理上、生理上都要进行这个动作。
2、“于”音练习。“于”这个音是我老师所使用方法,这种发声的练习能更好的混合真假声。因为我就是混合的不好,所以我对换声时的状态格外的了解,到了不得不换的那个点的时候总是觉得有股气要送出去。“于”这个音正好是送气音,能格外体会到这个时候要想发好这个音就要特意的去琢磨。但是等到了那里气已经送出去了,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换声。这个音的练习主要还是要靠学习者自己的体会,所以在u元音练习的基础上,再练习“于”音,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没有明显换声点体会的学生,也可以使其真假混声合的更好。
4、采用戏曲喊嗓的办法。戏曲喊嗓时,声音位置高,而且采用混声去喊。所用我们这里借用,但所用的原音是“li”、“le”和“ai”。要求咬字要干脆、清晰有力。舌尖抵在下齿后面,舌根不能用力,舌面放松放平、不使劲,平放在口腔里。口腔做半打哈欠的状态,找轻咳的感觉。之后在老师的示范下摸索的找到混声的位置向外喊出,直接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声音的质量。因为不用顾忌音准,所以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声音的质量上,感觉更集中。这种方法可以极好的提高自己声音的连贯性,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换声点,甚至音高的问题。
5、“两个模仿”。一是元音的模仿。例如,我i元音较好,而且能唱得很高,a差一些,我就用来模仿i,用Ia来练声。I找到好的面罩,保持住,并延长;然后轻轻放开一些软颚与后咽壁间的空隙,小心谨慎地从i转为a。此时好像有一个钩子,把易从口腔溜走的a元音也拉上了面罩的位置。这样唱,声音不破不裂,明亮统一。更有意义的是,这样也正符合美声唱法音色上下统一的要求。二是音高上的模仿。像元音一样,在音高上也总能找到自己最有光彩的几个音来,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我发现几位学生这几个好的音都在换声点下方的二三个音。把关闭提前了两三个音, 即一切状态是我们练习u时一样。声音乍听好像暗了一些且细了,其实,只要我们面罩中那个可爱的小亮芯依然存在,那即使弱唱的声音依旧是明亮的,提前进入关闭,是在自己准备更充分的情况下,把难题难度降低了。而且以这几个我们能较易唱好的音去带那些讨厌的换声的音,换声也成了一个容易的事情。
混声练习作为声乐教学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掌握换声区的唱法,才能解决好声区之间的统一。因此,掌握了换声区唱法,也被称为“歌唱家掌握了自卫保护嗓音的手段”。
[1] 刘灵:浅谈换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南方论刊2005年第9期。
[2] 王鸿俊:浅谈歌唱换声点的解决,教学研究。
[3] 佚名:歌唱中换声区的处理浅述,浅谈歌唱教学中的"换声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