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你好!我是长沙普济肾病医院的专家:
这种情况应该及早进行治疗,因为蛋白尿是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如果出现蛋白尿症状应及早进行治疗。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非固醇类消炎药:此类药物(消炎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2产生,减少肾脏局部炎症性、通透性,有较肯定的减轻尿蛋白作用。但由于PGE2减少,影响肾内血流分布,肾皮质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故不提倡应用此类药降尿蛋白。而且此类药物降尿蛋白效果很不稳定,停药后数周即反复。
2、免疫抑制剂:国内有介绍应用卡介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者,不仅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可改善淋巴及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3、静脉免疫球蛋白:此药作用机理可能在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体状态,从而促其溶解,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抑制了B
淋巴细胞合成抗体。
上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了几种蛋白尿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何进行治疗建议您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❷ 蛋白高应该怎么降低
从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少食用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制品如海参、鱼、虾等;豆制品,如黄豆,黑豆,豆腐,豆腐脑,豆腐干等;蛋类鸡蛋,鹌鹑蛋,鸭蛋,鹅蛋以及各种家禽肉类,如鸡肉,鸭肉,牛羊肉等要少食用。患者平素可多食用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促进蛋白的吸收消化。
拓展资料:
尿蛋白偏高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偏高,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
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尿蛋白<0.1g/24h:-;尿蛋白为0.1—0.2g/24h:±;尿蛋白为0.2—1.0g/24h:+;尿蛋白为1.0~2.0g/24h:++;尿蛋白为2.0—4.0g/24h:+++;尿蛋白>4.0g/24h:++++。g/24h表示24小时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患者出现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考虑最多的应该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出现尿蛋白偏高。
血尿、蛋白尿虽然是判断肾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是肾病患者不能一叶障目。数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转。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自然会降下来。所以要想真正恢复健康,治病于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彻底治愈肾病。
❸ 其他降尿蛋白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免疫刺激剂。自80 年代以来陆续有用左旋咪唑的报道,近年又有报告对频繁复发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型患者给予此药(2.5mg/kg,隔日一次),112 日后在激素撤药过程中,保持蛋白尿完全缓解者显着高于对照组。有观察发现,如果疗程太短(12 周)
则无效。国内有介绍应用卡介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者,不仅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可改善淋巴及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
(2)静脉免疫球蛋白。此药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免疫球蛋白与肾小球的免疫复合物相结合,改变其晶体状态,从而促其溶解,或封闭了巨噬细胞和B 细胞的Fc 受体,从而抑制了B 淋巴细胞合成抗体。
近年屡有应用该疗法的报道。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近些年来,用此类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治疗非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可降尿蛋白30% ~ 50%,而降蛋白尿有效组其肾功能也较稳定。不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有报告用药达12 ~ 18 个月,比较安全。
(4)非固醇类消炎药。此类药物(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2 产生,减少肾脏局部炎症性、通透性,有较肯定的减轻尿蛋白作用。但由于PGE2 减少,影响肾内血流分布,肾皮质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故目前不提倡应用此类药降尿蛋白。
而且此类药物降尿蛋白效果很不稳定,停药后数周即反复。
(5)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治疗。此类药物可能有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凝血的功能,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无肯定结果。但近年有报告应用双嘧达莫每天300mg,静脉注射3 个月,经双盲随机对照发现于膜性肾病可降尿蛋白60%,IgA 肾病65% ~ 7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效果比较明显。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