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育课学研究方法反思

教育课学研究方法反思

发布时间:2024-04-08 15:37:29

㈠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的读后感

这段时间精读《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感触很深。对于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教育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我们要研究当代教育,就必须了解当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人类为了自身的教育,都作出过那些努力,走过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进行教育改革,就必须知道已有的课程体系,已有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它们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探讨随着社会新的元素的产生,新的文化的出现我们的教育该如何面对,通古今之变是为了改造现在。

作为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其实只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调查,对于信度效度区分度等统计学指标的要求并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格,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较低水平的问卷,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应该是问卷的格式与表面效度,也就是要让问卷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作答,可以让被调查者很容易弄清楚调查者的意图,准确作答,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基本情况。而在心理学调查问卷中,特别是某些人格问卷中,表面效度过低时不可接受的,不能让被试一眼就看穿调查者的意图,这是教育科学调查问卷同心理学问卷的不同之处。至于问卷的其他具体编制方法的原则,教育学同心理学的差异不大。

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缺乏足够的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因而简单机械地去套用其他地区已有的所谓“成功经验”,势必难以收到良好效果,且难以让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满意,使教育经验推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目前,“实验”这两个字被广泛使用,实验法是一项包含多门学科的综合方法,需要具备测量学、统计学、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大体相当于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类论文的写作方法,即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与掌握,从某一角度切入,整理抽象出属于作者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关键的是理论方法,一定要遵从严格的理论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书中列举了发生学方法、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历史—逻辑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五种方法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http://Gzu521.COm,这些方法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准则,如果按照没有一定的方法,想当然地得出某种结论,必然走入主观主义的误区,使得出的观点缺乏说服力,站不住脚。这部分中,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这是教育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在方法之后呈现我们教育成果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们教育研究的最终结果。从中的主要收获就是结果的呈现一定要规范,遵循约定俗成的体例与格式,做到理论完备、方法规范、解释合理、论证有力、结果可信、文字流畅,并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这本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完整系统的向读者阐释了教育科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书中的某些观点和体例在现今看来或许有些陈旧,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通过研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对如何进行教育学科研究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有一种规范性的认识,这种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本研究方法导论的书籍,作者并不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一本书掌握所有的方法和技能,引导读者思索和进一步学习才是最终目的,本书通过不同的篇幅,有重点地向我们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使读者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不再盲目,能够有条理,脉络清晰地展开研究。

读完这本书,我们不能机械地掌握,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的教育研究中合理运用,有了规范的步骤和方法,才能产生规范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更加规范、合理、科学。

㈡ 试评析我国教育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 问题。

【答案】:(1)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 首先,对教育理论领域内许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探讨不够深入。教育界虽然注意到了时代的变化,积极吸取科学、哲学研究的成果和养分,但总体上还未实现理论基础的更新,理论还缺乏超前意识和对实践的指导力量。 其次,对实践的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 但深度还不够,教育经验的总结还很少上升到足够的理论程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得还不好。 再次,在国外教育理论和思潮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多停留在介绍和阐述的层面,而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讨论,且偏向于欧、美、日等发 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晌液孝重视从总体上看,比较、分析、创造性的吸收不足,存在着忽视对本国教育进行深人研究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21世纪我国的教育理论界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无论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采取的视角、采用的方法,还是提出的理论、观点,得出的结论,都有较重要的突破,充分反埋枝映出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 (2)教育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尽管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教育研究方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重思辨、轻实践、少实验。在思辨分析中,往往把教育问题套人某种既定的公式,单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其结果是,由于不能深人地研究教育实践,宴稿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因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 第二,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在纠正某一种片面观点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观点的情况。 第三,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进行了新颖多样的教学实验,这是我们教育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可惜由于不善于提炼、概括,导致对教育成果的认识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层面,无形中给教育理论研究的深人带来阻碍。 第四,对国外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反思不足,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 第五,教育研究方法中有不少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所以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㈢ 学习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什么有什么体会2000字

教育研究的内涵
1. 教育研究的概念及性质
【多选】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研究用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要素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2. 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3. 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意义
【多选】
(1)是教师自我反思、重新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
(2)是教师与他人沟通交流、扩大视野的过程
(3)是教师挑战自我、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记忆口诀:一选二查三制定,分析整理写报告。
1.选择研究课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有价值
(2)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必须明确具体
(4)必须新颖、有独创性
(5)有可行性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单选】
文献检索贯穿研究的全过程,网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
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制定研究计划
基本要求为: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预计成效
4.即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为: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1)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
(2)理论性的学术论文:案例、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
教育研究方法
1.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单选、简答】
(1)观察研究法:广泛使用
(2)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及其测验等方式
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是问卷调查
(3)实验研究法: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4)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5)比较法
2.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
【单选、多选、判断】
(1)行动研究法
最早提出:勒温
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2)质性研究
“实地研究法”“参与观察法”
(3)教育叙事研究
(4)教育随笔

㈣ 如何做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重庆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美国着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经验 + 反思 = 教师的成长。如何促进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分析了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历程,旨在进一步探索教师的教学反思规律和寻求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学者Collier与Lewin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1] ,主张教师以“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分,针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证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可以改进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
(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个体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是教师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为依据的解析和修正,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3] 。研究发现,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和反思的影响因素等议题 [5] 。
(三) 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的关系
研究发现,教学研究是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重要形式,能够提升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教师的反思能力。张德锐和李俊达的研究发现,教学研究在教师的反思态度、反思内容、反思策略等方面均有显着作用 [2] 。
综上所述,教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大量文献证明,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活动,包括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反思内容即反思历程,为此,提出以下具体研究问题:
1)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包含哪些内容?
2)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反思历程为何?
2. 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与研究对象确定
本文研究者受中国南方某高职院校之托,为该校28名教师设计并实施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研究者以“教师即研究者”为理论基础,为该校设计了一个为期半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本研究为上述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一部分,在此部分的课程中,研究者让研究对象尝试撰写教学研究计划(研究计划1.0),并在课程中向其他老师分享此研究计划1.0,其他老师及导师对此给出建议;研究对象根据以上建议及课程中学到的内容,修改教学研究计划,形成研究计划2.0;导师在研究计划2.0上批注修改意见,在课程中重点点评三位老师的研究计划,并就每位老师的研究计划进行单独辅导后,老师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研究计划3.0。部分老师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整上交以上研究计划1.0,研究计划2.0和研究计划3.0,本研究将研究计划1.0、2.0、3.0全部上交的15位教师及其上交的45篇研究计划为研究对象。
(二) 资料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编号为T01~T15,相应地,将研究对象撰写的研究计划依次编号为P1-1、P1-2、P1-3,P2-1、P2-2、P2-3...P15-1、P15-2、P15-3,并对此45篇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
3. 结果
(一)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主题
研究者通过对15位研究对象提交的45篇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后,从中所抽取出4个教学反思主题和9个子主题。
大部分研究对象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A)作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他们首先看到问题的表象(A1),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学生学业成就低”等,接着部分老师进一步探索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A2),如“传统授课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少”、“手机游戏的实时反馈效应”、“课程内容都是老师事先决定,不符合学生需求”、“教材内容碎片化”等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对象提出新的教学方法(B),在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致描述后(B1),部分研究对象进而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这种新教法的具体实施细节、利弊、在相关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在本课程中的适用性等(B2)。如T11在P11-1中提出拟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持久的问题,在P11-2中通过查阅文献进一步阐述了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定义,并分析了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做作用。T10在P10-1中提出拟在《市场营销》科目中采用翻转教学法后,进一步分析了翻转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与效果。
课程设计(C)是研究对象将上述新方法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也是研究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看到两种情形,一种是比较初步的课程框架(C1),包含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及对应的教学方法等,另一种是较为详细的课程设计,体现为具体教学环节和实施细节(C2)。
效果的验证(D)是教学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大多会先确定评估课程效果的指标,如“学习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满意度”等(D1),接着探讨这些效果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法(D2)以确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部分研究对象提交的研究计划中已经涉及了具体的试题或量表(D3)。图1显示了以上教学反思的主题及这些主题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二)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历程
通过对研究对象提交的研究计划1.0、研究计划2.0和研究计划3.0的对比发现,从研究计划1.0到研究计划3.0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教学反思呈现出两个趋势。
1) 反思主题增加。
如表1所示,在研究计划1.0中,研究对象提及的教学反思点为51人次,研究计划2.0中为89人次,研究计划3.0中为108人次。以教学问题的原因(A2)为例,研究计划1.0中,只有4位研究对象提到此问题,而在研究计划2.0和3.0中,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人数分别增加至8人和10人,在其他反思主题中也都出现这种增长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教学研究的推进,研究对象考虑到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多。

㈤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结合实例谈谈运用行动研究反思教学的过程。

网上直接搜索 结合实例谈谈运用行动研究反思教学的过程。

一、涵义
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
二、基本特征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编辑本段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主要特点
1、实践导向 2、协同研究 3、反省思考
编辑本段三、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编辑本段四、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个完整单元来讲,无论哪一种对行动研究过程的理解, ,“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一、问题
“问题”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与分析问题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明确问题 1.明确问题的方式 (1)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2)理论学习受到的启发。 (3)他人成功经验的启示。 (4)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问题。 2.确定问题的原则 (1)实践性。 (2)可行性。 (3)科学性。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向题,用自我追问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
二、计划
计划就是拟研究问题的可能策略。 总体的计划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一)计划的内容 1.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研究目的; 2.行动的步骤与时间的安排; 3.行动研究涉及的人 ; 4.准备将要使用的问卷或其他收集数据的工具 ; 5.对课程实施改变的因素以及如何观察或监控这些因素; 6.如何实施已修改的策略 (二)计划的要求 1.计划要具有可行性 ; 2.计划要明确具体; 3.计划要具有灵活性
三、行动
行动环节是指行动者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步骤。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行动阶段包括两个方面:行动及对行动的考察。 (一)行动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行动)的问题,改善实践(行动)的质量。行动是不断调整的、灵活的、能动的,包含着行动者的认识和决策。 (二)考察 考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考察。 1.考察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4)文献分析法 (5)三角分析法。 (6)日志法。 (7)个案描写法。 2.考察的要求 在考察中,要注意按计划,但不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困难的干扰,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 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到具体分析。
四、反思
反思是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的思考。 (一)评价 评价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 计划与结果的不了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 (二)总结 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描述,即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研究的循环过程与结果。 总之,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编辑本段五、教育研究的途径
一、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二、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三、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四、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㈥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如下:

1、个案研究法: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判枯穗释。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教育的价值:

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价值在于解决受教育人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的原始启蒙。促使和帮助受教育人群具备接受和接纳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随后的中专、大学等中高等教育,价值在于解决受教育人群具备基本的科研、实践、实验、试验、仿制、创新启蒙。促使和帮助受教育人群具备和接纳科学发明创造等专业化、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生产实践的基本技能。

㈦ 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方法研究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类型方法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小学教学方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集体反思的提出及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反思的意义
1、认识和改变自己
这种学习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如何改变性格这个议题基础上思考的,通过对思想的追本溯源可以达到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目的,集体反思学习最终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和下意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认知、理解、学习、行动、习惯的过程。集体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过程,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2、培养良好思维模式
集体探讨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的有效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这是我们的成长、教育、经验、学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一旦拥有就会固化从而变得根深蒂固。有时候大家不能理解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而这种不一样的想法就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智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通过反思学习可以修正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世界应该是多元的,也允许不同的声音,我们应该包容各种思想和思维。
3、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这种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做法毫无疑问可以锻炼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我们循着这种思路可以彻底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以及找出预防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与企业中所倡导的全员持续改善的管理手法也不谋而合,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是一脉相承,只是集体反思学习有更进一步的深入。
4、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反思作为哲人们的工作方法,越来越被我们普通人来使用,特别是管理者。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反思,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反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中,但对思想的思考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集体反思的局限分析
1、对学习的理念方法认知不够
当今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组织和个人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学习和适应这种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个人学习已经延伸为终身学习、组织学习,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在实践中、新事物中快速学习,向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对象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在不停地更新,除了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网络媒介的学习更是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方向。认识不到学习的这些变化就给集体反思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2、难以超脱自我意识
摆脱不了自我意识的束缚,想法和行动经常还是笼罩在“自我意识”的阴影下。本来是要求大家把“我”置之度外的,可是还是跳不出“我”这个怪圈,自我潜意识的影响太深了。难以进行自我主观判断,无法理认清客观事实,这种客观事实包括客观事实的人和客观事实的事,大部分人在集体反思学习时仍然夹杂个人情感的因素和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集体反思学习严重障碍。
3、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够
现代社会充满了信任危机,不信任的社会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戴上了面具,努力伪装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愿意轻易表露真实的自我。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步自封,每个人心理上习惯于设防,如何克服组织防卫心理,也是组织性行为学的研究重点,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足会限制每个人内心的开放程度,从而影响集体反思。
4、学习成果难以跟踪和检验
集体反思学习成果在工作层面的绩效是可以衡量的,而个人修养层面却是很难度量的,而且时间是长期的,并非短期就能看得到效果,也就是存在很长的“时滞”。学习的心得成果只有经过长期调整修正,才能变成习惯,才能根深蒂固在思想里,也才能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而这些都是难以跟踪和检验的,而对于人的本性,则比较倾向于能看到短期好处,不太重视长期影响,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阅读全文

与教育课学研究方法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漏电检测仪使用方法 浏览:376
什么方法可以治前列腺增生 浏览:301
怎么学好心理学的方法 浏览:421
睡眠唤不醒的解决方法 浏览:795
教学口语训练方法 浏览:663
打开苹果手机id的方法 浏览:232
八角椅使用方法 浏览:869
咽喉炎最佳的治疗方法 浏览:658
管理实践中常用的不确型决策方法 浏览:486
一级棉花和二级的鉴别方法 浏览:120
二清机鉴别方法 浏览:217
制做蛋糕方法视频 浏览:503
苍耳子怎么用治风湿骨病方法 浏览:398
散热器组装电脑方法 浏览:427
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方法 浏览:141
新手带货开直播有哪些好方法 浏览:7
中国原油的计算方法 浏览:382
鼻饲管实验方法与步骤 浏览:363
直肠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651
远距离路由器连接方法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