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中学经济学教学方法

中学经济学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4-03-18 13:20:51

❶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
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❷ 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建议

目前我们对于学生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平时上课出勤和课外作业为辅。这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考核方式,就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学生对于课堂上所讲的经济学知识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在考试之前通过对名词解释、计算、论述等内容的死记硬背,基本上都能在考试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卷面上的高分成绩并不是我们进行经济学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吸收经济学知识,理解经济学中所讲到的各种规律,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这才能体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2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2.1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前文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灌输式教学,上课时主要是老师在给同学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吸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高校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封闭被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单纯的教师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进行讨论和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那些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天性的扼杀,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高校教师逐渐的意识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式,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气氛良好的课堂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交流保持平等客观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❸ 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论文

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论文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通过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强化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

目前,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以介绍理论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主,在对理论方法的实际经济应用方面强调不足。如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不同的专业,如何在教学中以实际经济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模型和应用模型建立的讲解相对比较少。而更注重理论参数估计、检验理论和理论方法等内容的讲授。虽然教师在讲完理论课程之后也会列举一些实例,通过案例对所讲授的理论加以说明,但多数仅限于对模型的计量分析,缺乏通过实验对计量经济学的建模步骤、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和前瞻性等进行深入分析。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少合适经典的经济案例,或者较少结合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应用分析,学生在学习理论方法之后,却不清楚怎样应用到实际经济问题中,更不知道如何对模型或计算的结果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这种培养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计量经济学丧失了作为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其经济分析方法的功能也无法施展,甚至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失去兴趣。许多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之后,不知道如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开设对象不明确,层次划分不明确

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专业及层次类别,与过去相比有较大提高。在本科教育阶段,不仅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对定量分析要求较多,大都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随着经济学对各个学科的日益渗透,其他学科专业也都相继开设。由于专业不同和学习层次的差异,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应不同,有些专业应该以理论方法的讲授为主,有的专业则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不同的专业类别和层次的教学难度系数也应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内容体系、基本要求、课时分布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上述要求相距甚远,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内容时有交叉,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上层次模糊、课程功能没有根据开设对象进行区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僵化

灌输式、填鸭式模式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讲授为主,以一定的作业练习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教学互动的作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课程考试又是以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和理论考试为重点,侧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公式等知识接受度的考查,忽视学生对其中理论、公式、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知识接受度的考核,除了课堂教学和练习以外,学生课外的实践和课程论文训练相对比较薄弱,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论文设计要求和考核,在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和模型时往往感到吃力,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四)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不合理

许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感到晦涩难懂,尤其是数学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同学,还有目前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中,课时被压缩的越来越少,学生深入学习以及强化应用的时间无法保证。在以往的教学计划安排中,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课时曾分别设置为72学时和54学时。在这么少的课时中,要学好并掌握经典计量模型的内容都不容易,更不用说非经典模型了。目前实行的54学时,很难进行大量的经济案例分析和实验,课时数偏紧,加上多媒体教学授课的限制,很多应该用板书展开分析的问题也无法进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受教学各类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实验的统一。当前大多数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到实验室进行软件的应用教学,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时间间隔较长,使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强调专业教学,提高针对性

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教学,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了解计量经济学在本专业哪些领域应用,如何应用,怎么实践等,区别对待不通过的专业类别,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从而克服计量经济学“难学”、抽象而模糊或无从下手的局面,又将所学计量经济的内容融会贯通,并且一个案例的分析还能启发、衍生出新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跟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本课程的兴趣。

(二)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实验教学从主题选取、文献检索、数据搜集、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论分析到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都赋予学生极大的主导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空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来设计,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潜力和探索意识。

(三)注重培养课程论文写作,提高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课程论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理论相结合分析问题;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获得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也让学生对不同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教学手段,强化师生互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多媒体的应用更加紧密。把专业知识讲授与电子计算机应用结合起来,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并通过上机练习,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验和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互动模式,学生直观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并且通过网上视频教学和资料共享,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软件、参考文献、思考练习等教学资源以及任课教师的邮箱、电话等放在网络上,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老师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强化实验设计环节,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相比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验前不但要编制好实验教学计划和软件使用说明,精心挑选试验题材,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实验成绩,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演示教学,讲好例题,做好示范,督促实验室经常对学生开放。就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而言,主要从编制实验教学计划和软件说明书入手,设计一套合理的符合专业要求的实验计划,检查、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以及评定实验成绩,并且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考核方式,培养应用能力

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理论考试、出勤率、期中测试、作业等为主。将课程论文作为考核方式虽然有利于强化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水平,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抄袭、偷懒等现象。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核方式应该多元化,比如除了采取考勤、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试之外,上机实验、课程论文和案例分析也相应加大比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但目前受客观条件限制,上机考试仍难以有效地开展。为了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又能克服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程论文的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代替了个人拽写,这样既能够达到考察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避免抄袭,还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规范课程论文写作,提升理论应用能力

目前和大多数课程一样,学生的课外作业和练习很少,一是老师很少布置课外作业和读物;二是即使布置了学生也是完任务,但作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来讲,适当地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课外作业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学生通过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和整理数据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的主要方向尚未确定,对于实际项目的选择和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研究项目指南供学生挑选。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完成,提高其应用能力。

(四)加强案例讨论分析,巩固理论基础

教师在实际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清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尤其是案例讨论,而不是为了完成理论教学放弃案例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设计一些具有特色的经济案例,将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案例巩固理论,通过理论强化案例分析效果,积极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基础理论。

;
阅读全文

与中学经济学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各个季节的白菜种植方法 浏览:889
宝宝高烧如何降温方法 浏览:325
解决无赖老板可用的方法 浏览:169
怎么在控制台执行main方法 浏览:756
房贷利率计算方法中lpr是什么意思 浏览:360
提取鸡血清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12
犬瘟热的快速的诊断方法 浏览:192
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酮 浏览:731
大米白酒的手工方法步骤 浏览:487
垂直度公差测量方法步骤 浏览:283
机器人学习简单方法 浏览:585
同步到苹果手机的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5
做饺子皮的简单方法不用鸡蛋 浏览:457
摩托电喷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浏览:648
热敷贴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435
冷冻肉的正确解冻方法 浏览:332
割伤紧急处理方法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31
手机清理垃圾方法的小视频 浏览:107
蝎子培育方法有哪些 浏览:717
熏肉的制作方法视频大全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