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15:45:06

Ⅰ 毕业论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折旧计算的方法 从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作中,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或少数因素起决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则可以略而不计。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一般来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生产企业、船舶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2.2 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4〕。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2.2.1 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由于以上各项因素的不确定性,要使任何折旧方法对所有各种因素都考虑到是有困难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适当抵消,通常都认为直线法最为适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维修费用的增加,恰好为收入的增加及保险费和财产税的减少所抵消。此外,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但同时直线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2.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

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折旧更为重要。

因而,如果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尽管在资产的服务价值随使用而降低的情况下,工作量法看来还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缺点:(1)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2.2.3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各项条件是:(1)在不考虑资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况下递减每年的服务贡献;(2)操作效率的降低会导致其他业务费用的增加;(3)资产价值早期降低很多,后期降低较少;(4)即使早期和后期耗用的服务价值相同,其折现价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务价值成本要比后期大;(5)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6)现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于存在着折旧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

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主要论据是资产净收入贡献的递减与操作效率是相互关联的,并对各期应负担的折旧费具有同样的。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可能是由于资产在后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时间和修理费用,或过度使用易于发生事故,因而减少使用,也可能是由于操作效率降低而产量减少。操作效率降低还会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较大的浪费。所有这些均说明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因而,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也证明使用加速折旧法是合理的。

预期现金收入的递减也是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理由,可以认为,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

修理和维修费是逐年递增的,为了补偿递增的修理和维修费,应采用加速折旧法。修理和维修费用与折旧是相关的,应该包括在服务的总成本或净收入的计算中。

折旧费分配中最难处理的一个因素是不确定性。预期使用年限、预期净收入和未来的修理和维修费用,均具有不确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可根据风险选择所调整的期望值,将不确定数值转化为单一的确定数值。收入的不确定性为加速折旧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因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开始指定投资决策时,对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应当更大些,所以,应将大部分资产成本分配于早期。虽然这些不确定因素不足以证明加速折旧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对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旧是最趋于现金收支的一种方法。

Ⅱ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 提纲

1,什么是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折旧的原理。
3,直线折旧法与工作量折旧法(如何确定净残值)的优缺点。
4,加速折旧法的种类和原理,怎样能使税收部门认可?
5,当前是科学技术爆炸时代,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应采用什么样的折旧方法,使企业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6,在新形势下,个人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浅见。

Ⅲ 国外会计学者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研究的着作那里寻找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涉及定义、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减值、处置等诸多问题。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既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信息的质量,又会影响到利润表反映信息的质量。我国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行。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固定资产准则的比较

(一)初始计量

1.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资产拆卸、搬移费及场地清理费。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其成本入账。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资产拆卸、搬移费及场地清理费,我国现行实务中的做法是,不将其包括在固定资产成本中,而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将上述费用放在预计净残值中考虑。

而国外其他组织、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与我国现实实务中的做法明显不同。根据IAS16和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有形固定资产(FRS15)》的规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资产拆卸、搬移费及场地清理费是包括在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中。从核算的最终结果来看,就利润表而言,其对企业净损益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做法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但是,就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而言,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确认的资产、负债金额一般比我国现行做法所确认的金额大。

2.采用赊购或分期付款方式购置的固定资产。对于新购入的固定资产,不论是即付现金还是采用赊购或分期付款方式,我国均以企业实际购置时支付的全部价格加上为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支付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原值。国际会计准则则对采用赊购或分期付款方式购置的固定资产,以“现销价格”作为原值,对现销价格小于将来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作为财务费用。IAS16规定:“当不动产、厂场和设备项目的价款延期支付超过正常赊销期限时,应以现销价格为其成本。该项金额与总支付金额之间差额,应作为赊销期内的利息费用,除非它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所允许选用的方法进行资本化。”我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处理规定,仍以实际支付的价格及相关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原值。

3.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的计量。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企业会计制度》中“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而IAS16规定“管理费用和其他一般间接费用,不是不动产、厂场和设备成本的组成部分,除非这些费用与购建这些资产或与使这些资产达到使用状态直接相关。类似的,启动费和类似的生产前费用,只要不是为了使资产达到运行状态所必须支付的,就不能作为资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在资产达到预期绩效之前发生的初始经营损失,应被确认为费用”。我国在这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不同。

4.非货币性交易中取得的固定资产。IAS16中明确地将非货币性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分为两类,即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相交换和与相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相交换,然后分别规定其价值。而在我国,1999年首次颁布的准则中采用了区分同类交易和非同类交易的做法,实际中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趁机虚构利润,新修订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取消交易类型的区分。因此我国非货币性换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定价只笼统地规定为“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以其重置价值作为原值”,并未作细分。

(二)折旧

1.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1)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资产的有形损耗;(3)该资产的无形损耗;(4)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从国外其他组织、国家或地区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没有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只是给出一些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需要考虑的因素。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我国固定资产准则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年限平均、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或者年数总和等折旧方法”。IAS16规定:“将资产的应折旧金额在其使用寿命内系统地摊销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以及工作量法。”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未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标准,一般由企业自己确定,但因税法对固定资产的类别规定了折旧率,在税法上是固定资产,而在会计上不是固定资产的情况不多见,所以,税法上固定资产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美国,企业在会计上普遍采用直线折旧法,而纳税申报时采用加速折旧法,会计上较为复杂的业务不是固定资产折旧本身,而是因会计和纳税申报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而出现的时间性差异。

英国的固定资产折旧普遍采用直线法,有一些企业采用余额递减法,而年数总和法很少采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对那些租赁期超过50年的且残值较高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倾向于不提折旧。

日本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普遍采用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允许采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产量法,普遍用的方法是余额递减法。

3.固定资产开始或停止计提折旧时间。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进入或退出企业的固定资产应从何时开始或停止计提折旧,国际会计准则及许多国家会计准则中都未予明确。国际会计准则只是规定“应当在其使用寿命内系统地摊销”。美国企业可选择采用的方法有:(1)按固定资产实际进入或退出正常经营的时间计算,固定资产在上半月进入企业则全月计提折旧,下半月进入企业则当月不提折旧。(2)全年中都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计提全年的折旧费;在年内进入或退出企业的固定资产则需要计提半年的折旧费。

4.折旧费用化或资本化。IAS16中规定“归属于某一期间的折旧通常被确认为一项费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资产中内含的经济利益被企业生产的其他资产所吸收,相应的折旧也就不构成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折旧金额构成其他资产的部分成本,并包括在其账面金额中。例如,制造车间和设备的折旧包括在存货的加工成本中(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类似地,用于开发活动的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折旧,可能包括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确认的某项无形资产的成本中”。而我国固定资产准则未加以规范。

(三)后续支出

对于固定资产入账后的支出资本化的标准,美国和德国有三种:(1)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年限;(2)使产品产量增加;(3)生产的产品质量提高。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准则还包括“使原定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

(四)减值

我国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资产的计量一般以历史成本为主,更注重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淡化公允价值的基准作用,因此在我国的固定资产准则中不存在价值重估问题。遵循谨慎性原则,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已计提减值在以后期间得以恢复的,在不超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以后期间的折旧将随减值准备的波动而波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计量以公允价值为主,从而出现了相关的价值重估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负债表内账面金额将低于其计税基础。其间的差额应被确认为时间性差异,随之将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如果企业不打算处置该资产,其账面金额将通过使用而收回,这就产生低于未来期间计税时可抵扣折旧金额的应税收益。如果该资产的处置收入投资于类似资产,资本利得税将被递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利得税在销售时最终会成为应付所得税。我国固定资产准则并未对这种时间性差异而导致的递延所得税作出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对此规定:“如果已经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通过比较调整后的资产账面金额与其纳税基础,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五)处置

IAS16对于不动产、厂房和设备项目特别规范了一些内容,如对从资产负债表上注销的资产增加一个条件,即“永久地退出使用并且企业已不再从清理中得到未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再如对固定资产清理盈利或损失的处理,对涉及交换、租赁固有定资产清理的处理问题。而我国只是笼统地规定:“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六)披露

与我国会计准则相比,IAS16要求披露的信息更全面。主要体现在:(1)在一个会计期内,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的调整,以反映该期各种不同的变动(IAS16列举九项如增加、处置、由企业合并产生的购置、重估价和折旧);(2)在确定一项固定资产可回收价值时,是否将预期的现金流量折现成为现值;(3)与一项固定资产安装成本有关的会计政策;(4)当固定资产按重估价值记录时与成本有关金额调节。

二、我国固定资产准则的应用

(一)固定资产准则实施的意义

1.有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的比重很大,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利用固定资产操纵利润和虚列资产的情况,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起重要作用。

2.有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现行会计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有一定差异,该准则的制定,缩小了差距,与国际惯例靠拢,增强了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度、透明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对我国固定资产准则的建议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会继续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中国的会计准则也必须是一个能够适应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准则。从这一要求出发,中国的会计准则应该国际化,应尽可能地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如果中国的会计准则不能在国际大环境中应用,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和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脉搏和步伐,使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相适应。

但是,在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比如英、美两个在会计和经济制度上原本同源的国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各自的会计准则出现相当差异。同样,德国和法国之间以及它们与英、美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也与其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建立过程中对国际化的考虑也不能脱离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我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不能追求与国际惯例接轨一步到位。因此,我国的固定资产准则也将面临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网上搜索一下,有很多英文原版的资料供参考的

Ⅳ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背景是什么

研究背景?我没有理解了你想要知道什么。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磨损而逐渐减值的额度。这种减值,有有形的磨损,也有无形的贬值。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没有考虑无形损耗这一部分,或者说是考虑较少,所以采用直线法进行计提。如果考虑无形的贬值的话,就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理论上有各种方法,例如:双培余额递减法等。

Ⅳ 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固定资产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使用期限长,其效益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实现其效益的,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成本是逐期分摊,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中去,这也符合企业所得税中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要求。所以,固定资产需要按照规定计提折旧,以确定企业所实际发生的成本。

Ⅵ 国内外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有统一的方法的,具体你可以参照会计基础里的内容。

Ⅶ 我的会计毕业论文题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有什么文献大侠们给我推荐一下哈。

会计的论文写过蛮多的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可以帮你的

Ⅷ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通常有哪四种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2、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

3、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后两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

4、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8)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扩展阅读: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Ⅸ 求一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的开题报告

我帮你

阅读全文

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鼠标箭头颜色设置方法求回答 浏览:868
电化学方法酒精检测 浏览:291
5孔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594
如何掌握争取的学习方法 浏览:419
电脑qq飞车起步最快方法 浏览:197
解析网页的常用方法 浏览:293
5厘米卵巢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526
钢板测厚仪使用方法 浏览:56
通管道工具使用方法 浏览:525
引流最好的解决方法 浏览:316
东阿阿胶使用方法 浏览:674
汽车长期熄火正确方法 浏览:688
数学背答案教学方法 浏览:609
怎么去除蟑螂最简单方法 浏览:915
手术床使用方法 浏览:161
有什么方法清洗手机屏幕 浏览:788
假装高深莫测的正确方法txt 浏览:295
高效的复习方法有哪些 浏览:275
英国治疗腰痛的传统方法 浏览:652
双钩钓法的正确方法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