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肉眼可见物分析方法

肉眼可见物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4-03-02 15:35:05

㈠ 岩石肉眼鉴定的标志与方法

三大岩类野外观察描述定名总结: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如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如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若以斜长石为主,暗色矿物又多为角闪石,属于中性岩;若暗色矿物多系辉石,则属基性岩。对于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要的是描述主要矿物形态、大小及其性质。其次,要对次要矿物作简略描述

第四步是为岩浆岩定名。在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确定岩石名称。请注意在岩石名称前面冠以颜色和结构,比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浅灰色粗粒花岗岩。

另外,在野外还要注意查明岩浆岩体的产状,即岩体的空间分布位置、规模大小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结合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推论岩石的形成环境。也要注意不同侵入体或同一侵入体之间的岩性变化、时间顺序及相互关系。

(二)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着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
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 —0.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0.5毫米)中砂岩(0.5—0.25毫米)和细砂岩(0.25—0.05毫米)。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钙质滴稀HCI起泡。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碎屑岩中可见化石,但一般保存较差。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粘土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粘土岩的主要依据是其泥质结构。粘土岩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仅能按其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来鉴定。它多具滑腻感,粘重,有可塑性、烧结性等物理性质。若是纯净的粘土岩,一般为浅色的土状岩石。层理是粘土岩中最明显的特征,因此,人们就按粘土岩层理(倘层理厚度小于1毫米称页理)及其固结程度进行分类,将固结程度很高、页理发育,可剥成薄片者称作页岩。页岩常含化石。粘土岩中以页岩为主。将那些固结程度较高、不具页理,遇水不易变软者称泥岩。最后,再根据颜色与混入物的不同进行命名,如可称作紫红色铁质泥岩、灰色钙质页岩等。
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肉眼鉴定

此类岩石中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有碳酸盐岩、硅质岩、铁质岩和磷质岩,尤以碳酸盐类岩石分布为广。有无生物遗骸是判断属于生物化学岩或是化学岩的标志。化学岩成分常较单一。它们多为单矿物岩石,故此,可按其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定。
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即结晶粒状结构和鲕状结构等;生物化学岩具生物结构,即全贝壳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
综合上述,在观察和描述沉积岩时应注意:

要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区分岩石是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或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等;

据其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颜色上的差异,观察岩石的层理,注意层面上波痕、泥裂等构造特征;

要描述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碎屑物及胶结物等成分。

对砾石的形状、大小、磨圆度和分选性等特征要描述,并要确定胶结类型,以及胶结程度。

对沉积岩命名时应遵循“颜色+胶结物+岩石名称”的法则。此外,还需注意沉积岩体形状、岩层厚度及产状、风化程度、化石保存情况及其类属。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我国区域变质岩系十分发育,时代自太古宙到期中生代均有出露。其变质岩石类型十分复杂,主要有片麻岩、粒状岩石(变粒岩、浅粒岩)、片岩、千枚岩、变质硅铁质岩、大理岩、变质铁镁质岩及区域混合岩等。有关原岩建造主要有超基性到酸性喷出岩(包括熔岩、凝灰岩)、硬砂岩、各种沉积岩及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上述变质岩类均属不同的原岩建成造经受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区域变质作用的结果。区域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地壳演化早期造盾阶段的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及造盾阶段之后与造山运动有关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和埋深变质作用。不同成分的原岩经受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在一定的温高压力条件下,形成各具特征的矿物和常见矿物共生组合,并因之分别构成不同温压条件的麻粒岩相、角闪岩相(高角闪岩 、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蓝闪石片岩相(蓝闪绿片岩相、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及次绿片岩相(浊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我国区域层状变质岩系按大地构造运动可分为12期,从太古宙迁西期—新生代喜马拉期变质岩系均有。所以,变质岩系的发生和发展与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全球构造位置上,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度板块的结合部位,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造成变质岩石类型复杂,岩石相对难以识别。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http://ke..com/view/2934607.htm

㈡ 变质岩肉眼鉴定和描述

变质岩的肉眼观察和描述方法也与其他岩石相似,其主要内容为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而这些也是变质岩命名的主要根据。

1.变质岩肉眼鉴定观察内容

(1)矿物成分。在观察变质岩时,除含量最多的主要造岩矿物应注意观察外,更要注意对变质矿物的观察。这是因为变质矿物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始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够帮助我们恢复和判断它是由什么岩石变来的,如红柱石(Al2O3·SiO2)的存在说明此种岩石在变质前是富含Al2O3的泥质岩,其次它可以反映出变质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变质作用的性质和变质程度的深浅。如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但蓝晶石一般仅出现在区域变质的岩石中,而红柱石则主要出现在接触热变质的岩石中。

图11-29 千糜岩

(2)结构构造。变质岩结构的观察是根据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自形程度等方面来进行的。在观察时,要注意岩石的结构类型(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等)。这在判断岩石的变质类型和变质作用程度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变余结构和一些特殊结构,对于我们解决变质岩的形成历史和恢复原始物质成分方面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变质岩构造的观察主要根据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分为块状构造与定向构造(如片状、片麻状、眼球状等),其次是矿物成分或结构的不同部分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如带状和斑点状等)。

结构和构造在变质岩定名时起很重要的作用,如具有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叫片麻岩,具片理构造的岩石叫片岩等。此外,变质岩的产状及其上下岩石的特征也是重要观察内容。

2.变质岩肉眼鉴定描述方法

(1)颜色。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如灰色、浅绿色等)。

(2)矿物成分。要描述肉眼及用放大镜可见的矿物成分。如有变斑晶,则先描述变斑晶,然后再描述基质部分。如无变斑晶,则按矿物百分含量多少的顺序先后一一加以描述。其中对变质矿物更要注意描述。

(3)结构构造。如岩石同时具有几种结构特征时,应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综合。例如:某一岩石按颗粒的相对大小而言是斑状变晶结构,但基质部分为鳞片变晶结构,则此岩石的结构应描述为“基质具鳞片变晶结构的斑状变晶结构”。又如岩石是由大部分的鳞片变晶和部分的纤维变晶所组成,则此岩石的结构应称为“纤维鳞片变晶结构”等等。另外,也要注意描述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

(4)岩石的断口(如贝壳状、平坦状、参差状等)、光泽(如闪光的、暗淡的等)。

(5)其他特点。如细脉穿插、小型褶皱、产状特点,风化程度等。

(6)岩石名称。

3.变质岩肉眼描述举例

红柱石角岩

深灰色。岩石为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细粒变晶结构。变斑晶为长柱状红柱石,深灰色,在新鲜的岩石断口处变斑晶和基质很难区别,只有在岩石风化面上由于变斑晶较基质的抗风化力强而显露出来。柱长5~10mm不等,横断面近方形,由于风化光泽暗淡。基质主要由0.5mm左右的细粒矿物组成,因颗粒细小,除黑云母外其他很难鉴别,块状构造。

4.主要变质岩肉眼鉴定表(表11-1)

表11-1 主要变质岩肉眼鉴定表

续表

本章小结

1.具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从低级变质到高级变质的典型岩石类型依次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无(弱)面理构造的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长英质粒岩、角闪质岩、麻粒岩、榴辉岩等。

2.片岩是中级变质程度的区域变质岩,具典型的片理构造。片麻岩是变质程度较高的区域变质岩,粒度一般比相应的片岩稍粗一些,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

3.蓝闪石片岩是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外观呈黄绿、蓝绿色,具片状构造,含特征变质矿物蓝闪石,硬柱石等。蓝晶石片岩也是高压变质岩石,具片状构造,主要由蓝晶石和滑石组成。

4.混合岩以普遍发育交代现象而区别于区域变质岩。混合岩通常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基体一般是铁镁质的,颜色较深,脉体一般是长英质的,颜色较浅。基体与脉体常以不同比例、不同形式,相互混合、交织形成各种类型的混合岩。

5.混合花岗岩是混合岩化作用最强烈的一类混合岩,有人称为混合岩化的极端产物,脉体与基体已难以区分。其岩性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极为相似,其中暗色矿物隐约显现断续定向的构造特征。

6.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变质矿物主要是红柱石、堇青石、硅灰石、石榴子石等。

7.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石。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矿物所组成,具等粒变晶(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8.常见的矽卡岩是酸性或中酸性岩浆侵入到石灰岩中经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主要由石榴子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符山石、方柱石、硅灰石等富钙的硅酸盐矿物组成。

9.蛇纹岩是一种主要由蛇纹石组成的变质岩,是典型的气水热液变质产物。一般呈隐晶质致密块状,质较软,略具滑感,常呈灰绿、黄绿至暗绿色,颜色分布不均匀而显示斑块状或网状构造。

10.糜棱岩是经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在磨碎的基质中有时残留有稍大的石英、长石单个晶粒(或两者集合的碎屑),常构成“眼球”状构造。

1.片岩中的片理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片理的片状和柱状矿物有哪些?

2.片麻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点是什么?与片岩有什么不同?

3.榴辉岩代表什么特殊的变质条件?

4.混合岩中的基体和脉体各是什么特征?

5.何谓网状-树枝状混合岩?何谓眼球状混合岩?

6.什么是接触变质晕?典型的接触变质岩有哪些?

7.大理岩、矽卡岩的矿物成分特点分别是什么?

8.蛇纹岩通常是由什么原岩变质来的?什么矿物最易受蛇纹石化?

9.糜棱岩、千糜岩的结构构造和组分特征是什么?

㈢ 任务明确肉眼矿物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矿物的肉眼鉴定一般应从矿物的形态着手,然后观察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进而参照其他物理性质或借助于化学试剂与矿物的反应,最后综合上述观察结果,查阅有关矿物特征鉴定表,即可初步确定矿物的定名;对有疑问的矿物可将样品送实验室做仪器鉴定。

一、矿物的形态特征

1.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

绝大多数矿物呈固态,固态矿物中大多数为结晶质,少数为非晶质。

结晶质矿物的内部质点 (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列。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结晶质矿物都具有固定的规则几何外形,这就是矿物的固有形态特征。例如,石盐具有良好固有形态的晶体。在自然界中,这种自形晶较少见到,因为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受生长速度和周围自由空间环境的限制,晶体发育不良,形成了不规则的外形,称为他形晶,而岩石中的造岩矿物多为粒状他形晶体的集合体。

2.矿物的形态习性

一向延伸类型 晶体向一个方向发育,形成柱状、针状、纤维状晶体,如辉锑矿、电气石等。

二向延伸类型 晶体向两个方向发育,形成板状、片状晶体,如石墨、云母等。

三向延伸类型 晶体向三个方向发育均等,形成立方体、八面体等晶体,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等。

3.晶面条纹

晶面条纹是指晶体的晶面上呈现的平行而宽窄不一的阶梯状条纹。如黄铁矿的晶面条纹、石英柱面上的横纹、电气石柱面上的纵纹等。

4.矿物集合体形态

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称为矿物的集合体。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以集合体方式出现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单体的形状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常见的矿物集合体形态有:

(1)显晶集合体

柱状集合体——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红柱石 纤维状集合体——石膏、石棉

片状集合体——云母、镜铁矿 粒状集合体——橄榄石、石榴子石

晶簇——石英、方解石

(2)隐晶及胶态集合体

结核状——钙质结核、黄铁矿结核 鲕状及豆状——赤铁矿

钟乳状——方解石 土状——高岭土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光线的反射、折射、吸收等所呈现的光学现象,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

1.颜色

矿物的颜色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矿物的颜色分为自色、假色和他色。自色是指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是由矿物成分中所含的色素离子决定的,因而比较稳定;他色是由带色杂质的机械混入所染成的颜色,他色在矿物中随着混入物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纯净的石英是无色透明的,而含有少量的氧化锰时呈紫色,含气泡时呈乳白色;假色是矿物表面的氧化物及内部的解理、裂隙、包裹体等引起光波的干射而呈现的颜色。对颜色的描述可采取标准色谱法、实物对比法及综合法 (详见学习情境2任务2)

描述时要注意:矿物颜色应以新鲜干燥矿物为准,如果矿物表面遭受风化而颜色发生了变化时,则需刮去风化表面后再进行观察描述。

2.条痕

条痕能够消除假色,减弱他色,因而比矿物的颜色更为稳定,是鉴定深色矿物的重要依据。条痕色的描述方法与颜色相似。鉴定时需注意:擦划条痕时,用力要均匀;观察测试的矿物应选新鲜标本。

3.光泽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的表现。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越大,光泽就越强,反之则弱。根据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及玻璃光泽 (详见学习情境2任务2)。这四种光泽是指矿物单体晶面或解理面所呈现的光泽。如果矿物表面不平,或者为矿物的集合体,由于光线多次折射、反射而增加了散射光量,常使光泽发生变异,而呈现出各种特殊光泽。如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等。

观察矿物光泽时,一定要在新鲜面上观察,主要观察晶面和解理面上的光泽。

4.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可见光能够透过矿物的程度,观察矿物的透明度时矿物的厚度应以0.03mm为标准。依据光线透过的程度,可将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等级。

观察描述矿物光学性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四者之间的关系。金属光泽的矿物,其颜色一定为金属色,条痕为黑色或金属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的矿物颜色为金属色或彩色,条痕呈深彩色或黑色,不透明至半透明;非金属光泽的矿物颜色为各种彩色或白色,条痕呈浅彩色到白色,半透明至透明。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包括矿物的硬度、解理和断口。

(1)解理

光滑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观察解理等级 根据解理面的完好程度通常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四个等级。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有时难以区分,可写成中等-不完全解理。

观察解理组数 矿物中相互平行的一系列解理面称为一组解理。注意观察云母、正长石、方解石、萤石的解理组数。

观察解理面间的夹角 两组及两组以上的解理,其相邻两解理面间的夹角亦是鉴定矿物的标志之一。注意观察正长石、辉石、角闪石、萤石的解理夹角。

需要注意的是,肉眼观察矿物的解理只能在显晶质矿物中进行。确定解理组数和解理夹角必须在一个矿物单体上观察。

(2)断口

矿物在外力作用下破裂成不规则不平坦的断面,称为断口。矿物的解理和断口是互为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会出现断口,反之,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着。

(3)硬度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所以矿物的软硬程度也不一样,肉眼鉴定矿物时常用摩氏硬度计测定矿物的相对硬度。

野外工作中为了方便,常采用指甲 (硬度为2.5±)、小刀 (硬度为5.5±)等作为标准测定相对硬度。

(4)矿物的其他性质

除了上述性质之外,矿物的其他性质,如云母的弹性,高岭石的吸水性、可塑性,磁铁矿的强磁性,方解石遇盐酸起泡等性质也是我们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阅读全文

与肉眼可见物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薯仔做菜的最简单方法 浏览:866
活性炭法检测氡方法 浏览:885
如何提高数学成绩的最佳方法小学 浏览:121
干锅包菜制作方法怎么样烧才好吃 浏览:429
java如何根据传入参数调方法 浏览:517
用什么方法能缓解口舌干燥 浏览:77
apollo计算方法 浏览:796
有肚子t恤下摆打结方法步骤 浏览:626
4岁幼儿口齿不清晰的治疗方法 浏览:825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小 浏览:77
手机充电器线的正确方法 浏览:493
如何快速生成get和set方法 浏览:683
小孩得了结核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634
比率电化学分析方法什么意思 浏览:410
活塞波浪环的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551
脚上长疣的治疗方法 浏览:115
要用什么方法写字才快 浏览:557
原神中找封神童简单的方法 浏览:667
识字教学第六课画教学方法 浏览:771
浙江防雷检测技术和方法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