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进行中学语文戏剧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5》中,大量选入了中外戏剧,这对于本来较枯燥无味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讲,无疑是增加了一些新元素,使我们看到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正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当中。但这一改变,也使我们语文教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对于戏剧这类比较新的文本,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展开教学呢?
有人说,既然不知道如何教好,那就不教了,改学生自读。要知道,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把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展示一种风情或社会面貌,它的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语文价值。
戏剧是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平台。戏剧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比如:解读、欣赏剧本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改写剧本、续写剧本、创作剧本、对剧本文本以及表演的评论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戏剧表演则能使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举止需要考虑特定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以及恰切的性格表现等,而当学生进入角色后,他们又可以“换位思考”,尝试着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
正因为戏剧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所以我们不能抛开戏剧教学。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戏剧教是教了,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常常陷入这样几个误区:
一、未能突出戏剧的文体特征,把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讲析。
二、滥用角色朗读,知识传授不足。
三、忽视了戏剧的鲜活性与整体性。
四、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
五、滥用多媒体设备,只看戏剧不讲戏剧。
以上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戏剧教学的健康发展,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戏剧教学改革,以便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较有效的戏剧教学应该是样的呢?我们在展开戏剧教学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注重“个性化语言”的文本解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正所谓“言为心声”,戏剧剧本呈现的基本形式——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矛盾冲突的逐步加剧,进而揭示了具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人文主题。所以,我们进行戏剧教学的基础应该是指导学生解读个性化的语言,找出戏剧冲突。
具体应如何操作呢?首先,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课文,这样学生在听说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获得对于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其次,引导学生去体会戏剧语言所具有的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人性、揭示社会主题等作用,这也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样化的解读。
当然,多样化解读不等同于乱解读。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过:“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的理解和解释。”可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除了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大胆地解读文本之外,我们还需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对文本解读尽量逼近于文本最初始的意义。
二、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戏剧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观赏视频资料对学生理解文本、解读语言有重要的作用。而实践也证明,相应的视频资料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毕竟,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通过声象的形式呈现出来,最能够渲染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视频欣赏绝对不能高于、甚至替代基础性的文本解读。
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才算适度呢?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两点:
首先,视频播放的内容要精选。
其次,视频欣赏引入的时机要恰当。
精选为的是节省时间、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入时机恰当指的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视频播放时间。
那视频究竟何时播放才算恰当呢?举一些具体情况来说,比如:对于节选的课文,可以在教学前播放课本未选的视频,这样的引入方式比教师自己介绍剧情效果好,也容易使学生进入剧情,便于课文教学;对于课文部分,视频资料的引入最好放在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之后,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剧本文本与视频资料之间的差别。
总之,教师要谨记一点:我们播放视频是有目的的,或为引入、或为加深印象作用、或为延伸拓展等,我们应该、也只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凸现出效果。
三、适当拓展戏剧学习形式,如剧本点评、剧本写作戏剧表演等等,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虽然我们不应该将戏剧教学课上成戏剧表演课,但我们还是可以把戏剧表演当成课堂教学的延伸,毕竟戏剧是一门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剧本的理解,而且能够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而这种形式也比较容易操作,可由学生自主准备。
在这多种形式当中,点评剧本最容易操作、最有效的形式。在文本解读或表演欣赏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行创造性地阐发、评论,这不但可以深透地理解文本,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作剧本这种形式难度最大,比较适宜于高年级的学生尝试。教师在组织这种形式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发挥指导的作用。正所谓“语文生活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把握那些能够触动自己情感思维的素材,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练笔形式,才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戏剧的教学要注重有效性,有效的戏剧教学应当抓住戏剧的主要特征,以“个性化语言”的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适当的多媒体设备教学为辅,并且应当适当地开展戏剧表演、剧本创作、剧本或表演的点评等戏剧辅助学习形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⑵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戏剧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阅读与鉴赏
7.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二、选修课程
小说与戏剧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六)关于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以上摘自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