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训诂学方法研究

训诂学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7 08:59:48

1. 训诂学方法有哪些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御芹,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嫌信“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镇者毕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2.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以形说义

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二、如何运用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

根据字形来说解字义在传统训诂学中很早就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拆字说义了。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分析字形时要有科学的头脑,不能妄加猜测。要对字形做梳理工作,一定要追溯到它的原始形体上去,准确找出字形所代表的最初意义。不能凭现代通行的字型作主观的判断。现代人有一句歇后语:“两个山字重起—请出”。也是今人返盯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作出的误解。出,不是从二山,而是从 ,从止,甲骨文作 ,像一只脚从居穴中走出来,是一个合体象形字。

又如“宿”字。《说文?七下? 部》:“宿,止也。从 , 声。 古文夙。”《说文》解释“宿”的最初意义是“止”,是对的。但是对这个字的字形分析却有问题。认为 是古文夙,是没有根据的。宿,甲骨文写作 ,象一个人在 屋下靠着带有花纹的席子止息的样子,正反映了“住宿”之义。许慎根据形体发生了变化的小篆来分析字形,难免出错。

又如:民,《说文?十二下?民部》:“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但书中没有说明“古文之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只引了一个古文形体: 。对这个形体,段玉裁认为“盖象萌生繁庑之形。”王宁先生认为:“中间的 象女字,上下左右的斜画象捆绑的绳子,因此整个字形表示的是‘奴隶’的意思。”王先生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许慎引用的字型来自孔子壁中书,还不是最早的古文字。“民”在金文中已存在,写作 盂鼎; 王孙钟 看上去像一只眼睛被一尖利物刺中的样子。唐兰说:“民字从目,此铭中初见。”可见,民字像刺目之形是肯定无疑的。刺目是古代奴隶主对奴隶的一种酷刑。“民字”的本义是“奴隶”。《贾子?六政》说:“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民=萌=盲,目被刺成盲人,这是许慎以“萌”释“民”的本意。段玉裁因为“萌”有“草芽”义,所以解释为“繁芜”,并不正确。

以形说义方法探求的是单字的本义,在分析之后,往往要引古代文献中的用例来证明分析的正确性。

三、因声求义

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亩世行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汉语音韵的发展迅哗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声母、声调的演变。

因声求义的方法就是要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历史演变的规律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辨别通假字。其中推求语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联同源词;2、推求事物的得名之由;3、弄清古代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音义联络,进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根词。因声求义时,应遵循两个原则:1以古音为依据。2以文献语言为依据。

四、“因声求义”方法具体运用

1.通假借

如: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害”字《说文》“伤也。”“害”的几个义项“损害、杀害、祸害、忌妒”都解释不通。通过“通假借”的办法,了解“害”借用作“何”,问题才能解决。句意是“哪件要洗哪件不要洗,回家问父母。”

2.明方言

如:人涉昂否。《诗经》《毛诗诂训传》:“昂,我也。”《郑玄笺》:“人皆从而渡,我独否。”有学者解释为:“昂,今北方方言变为俺。昂古与吾通,今转为俺……昂之转为俺,其声音变化之迹是非常清楚的。”另有学者解释为:“昂为 的假借。《说文》:‘ ,妇人自称。’由于昂、 声近而通用,所以成为我的通称。”

3.寻语源

黍,禾属而粘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五、据文证义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说词义。前两种方法“以形说义”“因声求义”都具有主观性,而这种方法则更为客观。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三点:1尽量从本文、本书和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中寻找证据。2所得结论,不能脱离被训词的意义系统。3存在于古书之中的明显的训诂材料,大多是因势立说,随文而释。

如: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怜值得怜悯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瓮》/西北望长安,可怜可惜无数山。

3.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

训诂学的声训方法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一个工具,因而仅靠字形来确定字义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这不仅因为古代用字出现通假现象,更因为形声字的产生,形声法的出现,使汉语出现了衍声的现象,而同音字的产生,方言字的分化,更是以语音形式为纽带的。因而声训的出现,就为训诂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释义方法,在训诂学史上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下面我就从声训的定义、源流、理论依据、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声训做一浅显的介绍。

一、声训的定义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也叫音训,即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是一种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换言之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形式着眼,利用语音,语义的关系来推求它的意义解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往往具有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二、声训的发展历史

声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汉、唐、宋、清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声训一法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周、秦时代为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的阶段,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着之中,如《孟子·滕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到两汉、魏晋发展大盛,产生了声训专着,以刘熙的《释名》为代表,得到全面的推广。在晋代出现了声旁兼表字义的学说,晋初的杨泉《物理论》已有“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意识到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的原理。这一时期声训研究成为一门相对较独立的学问,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唐以后声训渐微;发展到宋朝,有学者进一步把声旁兼表字义说深化,如王圣美提出


了“右文说”,“ 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如斯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深远;到清代,声训达到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由于加深了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古音研究有新突破,声训便有了更大的发展。训诂学家明确提出因声求义的主张,并整理出了不同时期的语音声韵特点,注意声训中语音的时代性。把语音相近的字归纳为双声、迭韵两类,而这两类字,都存在声近义通的关系。学者们对于声训的研究特别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语音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晚近章炳麟、 黄侃等先生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

三、声训的方法

古人在训诂实践中常用的声训方法有三种:

(一)同字为训:

1、同字为训:用字形相同而音义、词性并不完全相通的字来训释。《易·序卦》: “物之始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之中的“蒙者蒙也”,前一个“蒙”是卦名,而后一个“蒙”是蒙昧的意思。

2、同音为训:用同音字来解释被释词。《尔雅·释言》:“樊者,藩也。”《释名·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二)音近为训 :用多个读音相近的词,相互训释。《礼记 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注:颠,头顶的意思)《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三)音转为训: 指在双声字之中,韵母相近,主要元音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训释,转换。音转又可分为对转和旁转。

4. 训诂学方法有哪些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说文解字》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靡玻挥靡舱撸�ㄒ玻煌ㄒ舱撸�靡病保�得髡飧觥坝埂弊钟蒙�凳谴印坝谩弊掷吹模��馑际导适恰暗谩钡囊馑肌?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5. 训诂的训诂方法

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6. 训诂学大概是怎样的研究方法现今的那些注释都是怎样得出的请专业人士回答一下,刚接触古代文学,对这

训诂学: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换言之,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谓之训诂。
训诂的方法有:一.据古训,二.破假借,三.辨字形,四.考异文,五.通语法,六.审文例,七.因声求义,八.探求语源

简单讲,训诂主要是通过形训(分析文字形体解释字义)、声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义训(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使词义明晰。

训诂学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萌芽状态,清代到达高峰。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出现很多编撰活动:如《尔雅》(第一部成系统训诂专着)、《说文解字》、《毛诗笺》、《康熙字典》(现存第一部官修字典)等,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工具书。

这个大致了解就好

阅读全文

与训诂学方法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原则 浏览:263
增加糖耐量的最佳方法 浏览:70
x1到2y的计算方法 浏览:192
雷区取水时间计算方法 浏览:927
形容想出好方法的成语有哪些 浏览:951
财智账户卡登录企业手机银行方法 浏览:754
bim构件连接方法 浏览:871
如何用物理方法恢复散光 浏览:683
外螺纹加工方法有哪些 浏览:143
蜂保温最佳方法 浏览:263
冬天电动汽车耗电快解决方法 浏览:171
常用的论证方法和论据 浏览:560
求长方体的面积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浏览:234
蓝莓怎么养殖方法 浏览:329
四年级数学未知数计算方法 浏览:349
已知等式求解方法视频 浏览:393
通大便有什么最快方法 浏览:902
女人如何长高的好方法 浏览:447
手机pin码忘了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570
青岛海珍品食用方法 浏览: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