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受体的研究方法

受体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05 03:00:27

‘壹’ 膜表面糖蛋白研究方法

天,这不是一个网络知道可以回答的问题,如果你是做科研的话.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研究所有膜受体.
你的分子是蛋白还好办些,购买它的抗体.然后有几种方法可以参考,western先确定是否存在该受体;用Ab-蛋白联合的柱子去抓目的蛋白,然后做质谱,可以拿到部分序列,再搜索是否存在符合度高的已知蛋白;有了已知蛋白,查找其抑制剂或抗体,用竞争阻断的方法反过去确证你的问题.
如果是非蛋白分子,那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分子能否进入细胞?它引起什么变化?是否能量依赖等?这些有助于确定方向.

‘贰’ 受体是如何被发现的

高浓度的CO2可以通过植物关闭气孔来减少气体交换和CO2的吸收。但是,目前为止,我们仍不知道植物如何环境中感知CO2,以及植物对高浓度CO2响应的分子机制。2020年5月10日,BioRxiv预印本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波兰波兹南大学的 Łukasz Gałgański课题组题为“Mitogen-

该研究研究表明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是植物CO2的受体蛋白。这个结论还是有些意外的,毕竟MAPKs激酶研究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从未有报道表明该激酶是CO2的受体。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结论仍然在预印本上,还有待同行评议正式发表。

气孔由叶片表面上的成对保护细胞形成,以控制蒸腾水分损失和光合作用的CO2利用。植物需要精确调节气孔,以适应环境压力并在各种环境压力下生存。气孔的打开可以由蓝光和红光、叶片的细胞空间中的CO2浓度降低及相对空气湿度增加触发。而脱落酸(ABA)(见下图1),黑暗,[CO2]升高和相对空气湿度降低又能触发气孔关闭。气孔关开的变化受到保卫细胞中离子浓度和渗透活性溶质的变化的控制,这些溶质驱动渗透水吸收或从保卫细胞流出(见下图1)。

CO2浓度升高触发气孔关闭的传感和信号转导机制仍然不太清楚。其中参与该过程的分子成分,包括βCA1和βCA4、HT1、OST1/SnRK2.6、SLAC1和ALMT12 / QUAC1阴离子通道等被鉴定为参与气孔CO2信号转导(见下图2)。但是这些组件之间的详细互动和调节机制以及包括未知CO2/HCO3-传感器在内的其他关键组件仍有待确定。

之前研究表明,ABA调节高浓度的CO2诱导的气孔关闭,而CO2又能影响ABA诱导的气孔闭合。然而,在没有ABA和ABA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的情况下,高[CO2]浓度仍然可以诱导气孔的关闭。之前研究表明,MPK12和MPK4激酶是通过HT1失活而促进SLAC1介导的高CO2浓度诱导的气孔关闭途径的重要上游介质。此外,烟草中的NtMPK4沉默会破坏高[CO2]浓度和黑暗诱导的气孔关闭运动。

该研究表明MPK4激酶在体内和体外都能被CO2激活,并且能够结合CO2。此外,与与细菌感染引起的MPK4激活不同,CO2诱导的MPK4激活独立于上游调节激酶MKK1和MKK2。此外,研究还表明一旦被激活,MPK4容易被碳酸氢盐失活。

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将应激反应性MPK4作为CO2受体,为植物将各种环境信号的整合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该文认为MPK4是调节光合作用CO2可用性的主要枢纽,可能有助于寻找增加植物吸收CO2的新方法。不过该文章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并不能作为确认的研究结果来讨论。

‘叁’ 常见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及过程

1,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其中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Ti质粒上的T-DNA上)常用于双子叶和裸子植物。
基因枪法;单子叶植物。
花粉管通道法;剪掉柱头
2,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注射到受精卵中)
3,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或钙离子处理法(用含有钙离子溶液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肆’ 什么是受体有何特征和类别简述一种分离提纯受体的方法、原理。

受体是细胞内或细胞表面的一种天然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分子(配体) 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绝大多数 受体为蛋白质,极少数是非蛋白受体。 受体与配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亲和性、饱和性 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甾醇类激素)和细胞外受体(离子型通道受体、G 蛋白偶联型受体、具有酶 活性的受体)。 分子克隆技术提取微量受体:从细胞中提取所有微量mRNA 逆转录成cDNA,将其重组入载体质粒 子,继而让其转染缺乏受体的培养细胞群,其中少数细胞可能还有能编码受体所需的 cDNA,并表 达成表面受体。

‘伍’ 什么是受体结合分析

体结合分析nbsp;nbsp;nbsp;nbsp;一、直接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4℃下脂蛋白与LDL受体结合,nbsp;但脂蛋白受体复合物尚未内在化(internalized),脂蛋白与LDL受体处于平衡状态,因而可进行平衡结合研究。此项研究的数据可用Scatchard分析来测定脂蛋白与LDL受体的亲合力及每个细胞受体结合脂蛋白的量。所用脂蛋白浓度取决于平衡解离常数(Kd),nbsp;应采用大致与Kd数值相等的浓度。以下是常用的放射标记脂蛋白浓度范围:nbsp;人类LDL,nbsp;0.25-12ug/ml;nbsp;人类III型β-极低密度脂蛋白(β-VLDL),nbsp;0.2-10ug/ml;nbsp;狗Aponbsp;Enbsp;HDLC,nbsp;0.01-1.2ug/ml;nbsp;狗β-VLDL,0.54-4ug/ml;nbsp;及Aponbsp;E-双十二酰磷酸胆碱(DMPC)复合物,nbsp;0.005-1.0ug/ml。(所有浓度基于Lowry等人的蛋白测定法)————————————————————————————nbsp;nbsp;nbsp;nbsp;方案4:nbsp;用于研究125I-标记脂蛋白与完整细胞表面LDL受体平衡结合的方法nbsp;nbsp;nbsp;nbsp;(1).nbsp;实验前,nbsp;将带细胞的培养皿置一大盒冰上的金属托盘上预冷10-15分钟。nbsp;nbsp;nbsp;nbsp;(2).nbsp;在15ml塑料锥形管内制备并在冰上预冷15分钟后的脂蛋白溶液组成是:DMEM-Hepes-LPDS[N-2羟乙基哌嗪-N‘-2磺酸乙烷(Hepes),nbsp;(代替重碳酸盐)pH7.4缓冲的DMEM,nbsp;含10%LPDS]。它含有为双份培养皿准备的6-12种不同浓度的125I-标记脂蛋白。每种浓度的125-I标记脂蛋白的第三块培养皿内的溶液通过加入20-100倍过量非标记配体来测定非特异结合。nbsp;nbsp;nbsp;nbsp;(3).nbsp;当细胞培养皿在冰上时,nbsp;弃去细胞培养基,nbsp;用含放射标记脂蛋白的培养基替代。可采用在16mm皿内加0.25ml,nbsp;22mm皿内加0.45ml,nbsp;35mm皿内加0.95ml,nbsp;60mm皿内加1.9ml。从每管中取两份(每份20ul)测放射活性,nbsp;他们用于Scatchard分析法的计算及确定有放射活性脂蛋白的浓度。在冰上孵育并轻摇冷浴中的细胞3-5小时。(4℃下多数脂蛋白的受体结合在5-6小时内达到平衡,nbsp;但对多数情况而言,nbsp;孵育3-4小时足以达到平衡)。nbsp;nbsp;nbsp;nbsp;(4).nbsp;孵育终止时,nbsp;仍置细胞于冰上,弃去培养基,用冷的PBS-BSA(每mlPBS含2mgnbsp;BSA)洗涤单层细胞三次。继之用相同缓冲液孵育10分钟,nbsp;并用冷PBS快速洗涤,nbsp;先后重复两次。洗涤细胞时,nbsp;用与重复分配器相连的长管进行。洗涤液沿孔壁流下,nbsp;覆盖所用细胞。细胞与培养皿的附着力差别很大,nbsp;所以对一些培养物必须十分小心。nbsp;nbsp;nbsp;nbsp;(5).nbsp;将细胞从冰上移开,nbsp;用重复分配器(加样器)在每孔中加入0.1Mnbsp;NaOHnbsp;0.5ml,nbsp;用手轻摇平皿,nbsp;以确保整个平皿都被NaOH覆盖。封盖,nbsp;在室温下孵育10分钟使细胞溶解。nbsp;nbsp;nbsp;nbsp;(6).nbsp;将已溶细胞移入12×75mm管内,nbsp;用0.5mlnbsp;NaOH洗各孔一次,nbsp;将洗液倒入管内。nbsp;nbsp;nbsp;nbsp;(7).nbsp;塞好试管,nbsp;在r-计数仪上进行125I计数。现在多数计数器可进行重复实验平均取值,nbsp;消除背景以及计算100%对照的百分比,nbsp;这可节省手工计算的时间。nbsp;nbsp;nbsp;nbsp;(8).nbsp;在测定蛋白浓度之前将试管置4℃保存,nbsp;可使用根据Techniconnbsp;Lowry方案设计的Technicon自动分析II型仪,nbsp;用BSA作标准。此自动分析仪直接从12×75mm原管中自动取样。当采用的是单层细胞且属接触抑制(如成纤维细胞)或为接近汇合时,每孔中的细胞蛋白几乎完全一样,nbsp;因而只需进行抽样测定。但当使用非接触抑制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或在培养中有不分化的细胞(如巨噬细胞)时,nbsp;因各孔之间变化大而需逐管分析。nbsp;nbsp;nbsp;nbsp;(一)、Scatchard分析nbsp;nbsp;nbsp;nbsp;平衡结合研究得来的数据可通过Scatchard分析进行线性化。根据这一分析可确定125I-标记配基与受体结合的亲合力常数(Kd)和受体饱和时受体结合脂蛋白的数量。通过在X轴上标出“毫微克结合量(B)及在Y轴上标绘结合/游离比(B/F),如果在平衡时配基与受体均为纯体,nbsp;并且呈简单的双分子反应(如LDL与LDL受体的平衡结合),nbsp;那么就可得到一条直线。现有一种用于称为Scatdata的IBMPC的

‘陆’ 如何去寻找分泌型蛋白作用的受体

有多种方法。可以正向的筛一些突变的细胞系;也可以根据蛋白共表达,互作等线索来挑出候选基因,然后进一步验证

‘柒’ 简述激素受体的研究方法

从分子上面做起,很大的。现在国外用得比较新的使基因挑除。也可以用单抗。总之比一个博士论文差不多。大工程啊。去专业外文文献数据库查一下吧。

‘捌’ 归经的研究方法

归经指中药对人体某部分具有选择性治疗作用的特性。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研究的思路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药的归经;二是根据药理效应选定某些特异性的药理观察指标研究中药的归经。
1.对确定归经的依据进行探讨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确定归经。如能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能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能治疗阳痿、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等。二是以药物的自然属性确定归经。如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质之轻者上入心肺,质之重者下入肝肾。如质地重坠之牡蛎、磁石能沉坠入肝肾;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此种标定方法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不足以反映归经理论的普遍规律。
2.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
该方法就是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在多数情况下,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其药效有直接关系,运用此种方法能从一定层次上反映药物的归经。
3.微量元素法
不少研究者认为中药的某些作用与微量元素有关。提出微量元素“归经”假说,认为中药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并从中医“肾”功能方面探讨,认为微量元素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常用的21味补肾助阳药进行微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微量元素Zn、Mn、Fe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实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控制而呈现整体效应。明目类中药富含Zn、Mn、Fe等微量元素,其含量与眼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浓度相关。
4.环核苷酸测定法
cAMP、cGMP普遍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且是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而且对多种信息尤其是药物的刺激非常灵敏,各脏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基本可以反映细胞功能的某一动态平衡状态,许多中药都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含量起作用。用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水煎剂分别给鼠灌胃,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脑、心、肺、肝、脾等组织中cAMP、cGMP含量,发现各组织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变化与各药物归经有关。
5.受体学说研究法
归经与受体学说均强调药物选择性作用。不少学者认为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受体是归经的物质基础。对于中药来说,其作用来自于某种有效成分的结构、构象符合了某种受体的要求,从而结合产生作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和选择性。而中药所要说明的就是这种限定性和选择性。从受体学说来看,药物对作用部位的选择性就是受体对药物的选择性。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和可逆性,某些受体的分布可以跨器官、跨系统。中药进入体内后,由于受受体性质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表现为某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而非其他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上的归经极其相似。如细辛含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β1受体作用,而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肠壁组织,因此细辛可治疗心脏疾病,即古人言的归心经;槟榔含有乙酰胆碱,为心脏受体接受产生抑制作用,为胃肠受体接受产生兴奋作用,从而验证了《本草经解》所云槟榔归心、胃、大肠经的论述。

‘玖’ 如何来做配体受体的结合实验

衡量受体的存在一个主要标志是受体的饱和性,即绘制出特异性结合的饱和曲线。原理是根据活性物质与标记的活性物质竞争同一受体的原理测定活性物质和含量,属饱和分析法一类。实验中总结合减去非特异就是特性结合,然后绘制出饱和曲线和竞争曲线,算出Bmax和Kd值。
要注意的是放射性标记的配体要纯

‘拾’ 什么是受体试用受体学说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必须与机体内的“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结合,才能发挥药理作用。
一种学说。受体是一种假想的概念,目前认为受体必须符合以下四相:(1)有高度选择性的激动剂;(2)有高度特异性的拮抗剂;(3)有高度敏感性的生物效应;(4)不是酶的作用底物或酶的竞争物。
受体学说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关概念
“受体病”就是一个应运而生的新概念。受体病是由于受体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异常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种病人对外源性胰岛素不敏感,用通常的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很难奏效。
意义
“受体学说”不断推动着药理学的发展,现已成为药理学研究不可动摇的基石

阅读全文

与受体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冠检测标本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622
纸条保存方法视频 浏览:358
肌内锻炼方法 浏览:19
有什么方法可以克制吃手指 浏览:971
调查方式及方法有哪些内容 浏览:656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692
小儿去甲肾上腺素计算方法 浏览:303
幼儿身高测量方法 浏览:42
证券技术分析最基础的方法 浏览:946
衣服的裁剪方法简单 浏览:624
有没有竹笋怎么看的方法 浏览:576
小鸽子鉴别方法 浏览:230
梧桐子跳绳的安装方法 浏览:873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计算方法 浏览:638
早期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方案 浏览:169
公积金贷款利息计算方法 浏览:947
清洗洗衣机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346
认知能力训练方法 浏览:252
你好邻居第一章通关快速方法 浏览:100
测量人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