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04 23:42:12

1.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什么内容

研究“情境”。斯金纳是典型代表,在美国享有盛名,华生也是这方面的,也比较有名。他认为“人”是“情境”下的人,改变情境即可以改变人。

2. 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1、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2、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反应的联结构成的。这样心理学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就可以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规律,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后,能预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或者当已知反应后,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

3. 行为主义时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
学迅速崛起,它反对传统的制度研究方法,注重创立经验方
法。7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进入了一个相对萧条的时
期 ,它过分强调技术手段 , 忽视价值因素的倾向受到批判。
人们反省行为主义专注纯 粹 学 术却丧失了价值方向的缺点,
乃提出“政治学的新革命”,即政治学的再理论化、再意识
形态化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政治学进入了后行为主
义时期。

4. 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的表述正确有

E

5.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与早期心理学种的联想主义和机能主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理论先驱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早期主要通过动物的行为来研究动物心理,特别是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试验工具,在对鱼、鸡、猫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认为,动物通过不断的尝试可以偶然获得成功,不成功的反应被排除,成功的动作则由于引起的兴奋而被牢记,因此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他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练习律就是学习需要重复,重复能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巩固和强化,但仅此还不够,因为实行多次的动作不仅不能不一定都会是联结加强。因此,桑代克主要用效果律来解释动物的学习行为,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足的效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效果而减弱。桑代克后来又进一步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并对这些学习定律作了修改和补充。
在现代心理学派中树立起行为主义旗帜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人的行为,他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把作为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之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或内部变化统称为刺激,由此建立起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公式:"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反射。华生提出的这个刺激—反应公式成为行为主义解释学习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习惯性联结。后来华生发现可以把巴甫洛夫和赫切利夫的条件反射观点用作解释学习行为的良好依据,于是便折衷地采纳了其成果。在华生后期的着作中,条件反射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构成习惯的基本单位。
在行为主义发展的后期,对学习理论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认为,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将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刺激—反应—强化。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摸其强度就会增加。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提高这一操作再次发身的概率。斯金纳还对强化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长间歇强化和短间歇强化、固定经常强化和不固定偶然强化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操作反应与学习安排之间的许多规律性问题。斯金纳还研究了与强化相联系的泛化现象,研究饿学习过程中的消退和遗忘,设计了一整套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新技术、新方法。斯金纳还将其操作强化原理运用与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了程序教学,并为此制成用于程序学习的教学机器。尽管程序教学只是风靡了一段时间,但这种思想却为以后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管是早期的"联结说"还是以后发展起来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学习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所发生的特别行为的变化。应用到教学,就是安排环境条件,向学生展示分步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简单行为的集合,分散安排,引导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则可总结为:(1)提供指导学生采取希望行为的提示;(2)要用结果强化所希望的行为,经过强化的行为更可能被重复。首先是选择强化物,为特定环境特定人选择特定方式的强化;合理安排强化物,注意强化的及时性。

6. 行为主义定义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是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的西方政治学思潮和流派。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形成于20世纪初期,50和6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行为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主张对政治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创立完全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主张政治应从国家制度、法律、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研究,转向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反对传统主义政治学历史的、法律的研究方法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7. 新行为主义方法的主要特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 最显着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30年代以后,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8. 行为主义方法的基本思想拜托各位大神

20世纪60年代末发端于美国的一种政治学革新思潮和运动。它以批评、修正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政治学与现实政治相关联,加强应用性研究为要旨。因与行为主义政治学密切联系而得名。代表人物有D.伊斯顿、G.格雷厄姆、G.卡瑞尔、E.桑道斯、J.普莱福德等。 20世纪6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美国国内反对侵越战争、反对贫困和种族歧视的斗争浪潮日益高涨,行为主义政治学对这种现实无力解释,暴露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缺陷。美国政治学界在“新左派”运动和“反文化”思潮影响下,纷纷抨击行为主义政治学。一批青年政治学者组成“新政治科学核心小组”,以表示他们对现存的政治学理论的不满。1969年,新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伊斯顿发表题为《政治学的新革命》的就职演说,标志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以现象学认识论为基础,认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客观存在于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祛除”不过是掩盖其保守主义倾向。政治学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评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不能将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政治学研究应着重“关于统治目标的系统的考察”,注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肯定“规范”在经验政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复杂性与迫切性,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批评行为主义政治学局限于抽象的分析和描述,使政治学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强调政治学必须关心人类所处的环境,关心社会政治问题,注重政治和社会目标与行为的关联。呼吁政治学者承担社会责任,将自己的特殊知识付诸改造社会的实际行动,即政治学要“政治化”。针对行为主义政治学“宁可错误,也不可含混不清”的口号,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提倡“宁可含混不清,也不可于世无补”,指责行为主义政治学过分注重方法与技术的精确,狂热地追求科学主义,忽视了政治学存在的意义;认为实质性的内容比高深严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更为重要,提倡政治学要向应用性方面发展,加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价值和科学方法的结合。在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推动下,欧美政治学逐渐向政策科学过渡,运用决策分析、理性抉择、博弈论、政治心理学等方法研究可行的公共政策。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自诩为“取向未来的革命”,是“理智与道德觉悟的运动”,它并不完全否定行为主义政治学,只是在研究方向与内容上对行为主义政治学加以修正,赞同行为主义政治学要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并在以下两点上与行为主义政治学意见一致:所有与政治有关的事物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对同政治有关的问题作出概括性的论述。行为主义政治学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善的学说或流派,内部意见也不尽一致,但基本方向为伊斯顿所称,要使政治学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更富有想象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有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的趋势。 网络里面的看看!

9. 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着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30年代以后,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然而,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斯金纳从1930年代至1950年代主要是从事实验性的比较心理学,但他一直是依然在世的行为主义理论家中最知名的,直到他于1990年去世为止。他发展了一套不同的行为主义哲学,被称为基本教义派行为主义(radical behaviorism)。在他出版了《生物个体的行为:一种实验分析》(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后他被归功于创造了另一种新的心理学变化形式—被称为行为分析学(behavior analysis )或行为的实验性分析学(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斯金纳对于基本教义派行为主义的定义有很大影响,依据分类的法则他的研究被命名为行为的实验性分析学(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简称EAB),EAB和其他行为研究在许多方法和理论上都不同。与方法论的行为主义相较,方法论者认同对于触觉的实验,并认为心灵和内省是存在且可以用科学解释,而基本教义派行为主义则否认这些看法。
斯金纳行为分析
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划他的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他的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就是他的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斯金纳用他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他把条件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式的条件反射;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即他自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那种条件反射。前者是由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刺激引发起来的,而后者则是在没有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外来刺激的情境中发生的,后者比前者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
1、习得律
斯金纳认为,塑造动物行为的过程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他把学习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这里所说的强度的增加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而是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他认为使条件作用的速率增加,关键的变量是强化,练习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只是为进一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
斯金纳还对不同的强化程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的间歇、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的时间安排对行为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2、条件强化和泛化现象
斯金纳指出,当用强化物强化某一动作时使用某一刺激,这一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条件强化物,和以前的强化物一样,可以用来强化这个动作其他一些操作。
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和许多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那这个条件强化物就被泛化了,如金钱就是最好的泛化强化物。
3、消退和遗忘
斯金纳认为,消退是由无强化引起的,而遗忘则是随时间消逝而逐渐衰退的。 在新行为主义中分化成两派,一派是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激进派,一派是以班杜拉为代表的主张采用更“温和”态度的阵营。
班杜拉提出四个主要理论,分别为: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行为矫正理论。
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被称之为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共同特点: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具体表现(特点):
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也可改变人的信念、期待等认知过程。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新的新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的影响。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强调要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班图拉(1925- )美,观察学习理论。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思想: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特点: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基本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也称行为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者会表现出能体现这些规则或原理的行为,却不需要模仿所观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应方式。
【创造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班图拉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如何是由外界环境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评价交互决定论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人的行为与认知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知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在行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地位。此外,这种观点视环境、行为、人的认知因素为相互决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为及其认知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行为主义的机械环境论的倾向。
▲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论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它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
评价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无疑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
▲自我效能原理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①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情绪的唤起;⑤情境条件。
▲对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2、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的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3、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方法论上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现象的错误倾向。
4、他的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资料的基础上,其实验方法比较严谨,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局限]
1、由于班图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2、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班图拉的观点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即它忽视了儿童在多大程度上能独立进行学习,以及发展阶段在多大程度上对儿童的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3、班图拉在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难以让人苟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4、班图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他以研究行为为重心和目的,实际上并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位置。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说服了许多的学院研究者,使他们相信在心理学的实验上研究行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比较心理学上,更早时便有人于这方面提出警告,批评当时有些研究者的研究越来越偏向拟人化。例如罗意德·摩根(C.LloydMorgan)便曾批评乔治·罗曼(GeorgeRomanes)在他的研究中竟直接地形容动物的心理过程。爱德华·桑代克也曾做了类似的研究(研究猫咪逃离迷箱的反应)。 然而,大多心理学家采取了他们称为方法论的行为主义(methodologicalbehaviorism)的立场,他们承认“行为”是唯一的、或最简单的用以观察心理的方法,但认为它可能只是表现了精神状态运作后的结果。支持这样立场的知名行为主义者,包括了自称为新行为主义的克拉克·L·赫尔(ClarkL.Hull),以及稍后发展了认知主义的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C.Tolman)。托尔曼的实验发现,老鼠即使在缺乏奖励条件的情况下也能自行探索出迷宫的分布,他主张刺激与反应(S->R)之间还有第三者作连结—生物个体(organism),因此整个步骤应该是(S->O->R)。他的理论和其他一些理论一起被称为“有目的行为主义”(purposivebehaviorism)。
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到今天仍是最强调实验的心理学流派,包括许多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人,只要行为被定义为包括言语在内——至少非内省的言语都有研究价值。自从19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动物认知研究,以及一些非正统的观点如唐纳德·格利芬(DonaldGriffin),在讨论动物的心理时也出现越来越多包括讨论意识的心灵性的用词,比较心理学与动物心理学,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并不会出现矛盾。 关于行为主义路线分别到还没有一定的共识,以下只是简略的分别:正统(Classical):华生所论述的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行为,否定心理的过程和内部状态。
方法论(Methodological):以第三人称的客观观点观察行为,观察到的心理数据必须以主体间(inter-subjectively)可检验的方式记载,而不是理论上的方式。此方法被运用于一般的实验中,并为认知心理学所吸收。
基本教义派(Radical):斯金纳派的行为主义,因为扩大了行为主义的原则至有机体内的过程,与方法论相较,并不需中介观察者的认同,不经过机械化或简化,假定“行为”并不是(心理的)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行为现象至少必须由他自身所体验到。
逻辑式(Logical):由牛津大学哲学家吉伯特·赖尔(GilbertRyle)在他所着的TheConceptofMind(1949)一书中所建立。
目的论(Teleological):后斯金纳派,目的论的行为主义,接近微观经济学概念。
理论派(Theoretical):后斯金纳派,允许观察内部状态(“在皮肤内的状态”曾经被认为是“无法观察的”,但现代的科技技术将有可能办到)的心理动力学,但在理论的架构上采折衷路线,强调实验上的谨慎。
生物学(Biological):后斯金纳派,注重于知觉和运动神经架构的行为,理论上属于行为主义之一。
内部派(Interbehaviorism):由J·R·坎特(J.R.Kantor)在斯金纳提出理论前就已创建,正由L.Hayes、E.Ribes、S.Bijou等人继续研究。注重生物个体内部的过程,对行为广泛研究,重点在人的行为上。
另外两派普遍却不太典型的是新-:克拉克·L·赫尔(ClarkL.Hull)派和后赫尔派,属理论性的、聚集数据的非心理动力学,偏向生理学。和有目的地: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C.Tolman)的预测行为的认知心理学。

10. 下面哪些方法属于行为主义方法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是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的西方政治学思潮和流派。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形成于20世纪初期,50和6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行为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主张对政治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使用定量方法,旨在创立完全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主张政治应从国家制度、法律、政治权利的性质的研究,转向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反对传统主义政治学历史的、法律的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治疗扁平疣土方法 浏览:468
珍嗖啦跟米昔使用方法 浏览:204
如何学会拉筋方法 浏览:755
回忆技巧与方法 浏览:940
怎么快速补血方法 浏览:164
p型管连接方法 浏览:396
训练胯下击球的方法 浏览:118
声音调整方法有哪些 浏览:355
食用香菇种植方法 浏览:5
插座箱套的安装方法 浏览:640
如何用复利的方法辨认金子 浏览:571
怎样治疗肝病的最好方法 浏览:411
唯唯诺诺的教学方法 浏览:50
腐蚀防锈方法有哪些 浏览:626
水笼头管子快速安装方法 浏览:147
加快网站被百度收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22
渔获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683
ps水果人物方法步骤 浏览:888
oppo手机换主题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51
怎么检验醇基的准确方法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