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8种数据分析方法
常用的8种数据分析方法如下:
1、逻辑树分析方法。通过逻辑树分析方法,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成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应用场景:年度计划,拆解成技能学习、读书、健身、旅行等这些子问题
2、PEST分析方法—行业分析。PEST分析方法是对公司发展宏观环境的分析,所以经常用于行业分析。通常是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的。应用场答瞎亏景:职业规划、行业分析、产品报告。
3、多维度拆解分析方法。光看整体结果时,神橡看不到内部实际的差异,所以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简单问题,指标构成来拆解从、业务流程来拆解。应用场景: 考察公众号、网络、头条哪个渠道用户来源多。
4、比分析方法—通过两个对比得出最优结果。想要进行对比分析,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和谁比,如清神何比较。
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数据分析过程的主要活动由识别信息需求、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并改进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组成。
例如,设计人员在开始一个新的设计以前,要通过广泛的设计调查,分析所得数据以判定设计方向,因此数据分析在工业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❷ 九大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些干货吧
1、直接评判法
直接评判法即根据经验直接判断数据的好坏并给予评判,通常用于内部过往运营状况评估,如评估近期阅读量是否过低,评判近期销售量是否异常,评估当日文章推送量是否正常。
直接评判法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运营者有一定的新媒体运营经验,能够对跳出率,阅读量等有正确的评估;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足够直观,可以直接代表某项数据的优缺点。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进而揭示这些数据所代表的规律。
对比分析法包括横向比较及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即同一时间下不同总体指标的对比,如今日头条同领域作者文章阅读量对比,粉丝数对比等;纵向比较不同时间条件下同一总体指标的对比,如本月文章阅读量与上月阅读量进行对比,本月粉丝增长数与上月增长数进行对比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到目前的运营水平,一方面找到当前已经处于优秀水平的方面,后续予以保持;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当前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3、分组分析法
分组分析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指标,将对象统计分组并计算和分析,以便于深入了解所要分析对象的不同特征,性质及相互关系的方法。
分组分析法遵循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枚举分析法原则。所谓相互独立,即分组之间不能有交叉,组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每个数据只能归属于某一组;所谓完全穷尽,即分组中不要遗漏任何数据,保持完整性,各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的所有数据。
4、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组内数据与总体数据之间进行对比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分析各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属于相对指标。
例如,新媒体运营团队可以统计粉丝所在的地域分布,统计出各个地方粉丝的占比情况,此情景便属于结构分析法。
5、平均分析法
例如,在分析今日头条的文章阅读量时,借助Excel导出的数据可以快速找到阅读量大于平均值的文章,接下来可以继续挖掘这些文章的标题,排版,配图等规律,便于后续内容质量的提升。
6、矩阵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它是指以数据两个重要指标作为分析依据,并将这两个指标作为横,纵坐标轴,构成四个象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运营者提供数据参考。
例如,某餐饮企业的大众点评评价分析,可以借助四个象限“紧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进行矩阵分析,并重点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事项。
7、漏斗图分析法
漏斗图分析法因展现形式如漏斗,故而得名。漏斗图可以对文章阅读量,产品购买量等情况进行逐层分析,展示整个关键路径中每步的转化情况。
重要强调的是,单一的漏斗图难以衡量各个环节的好坏,运营者可以结合本节介绍的“对比分析法”,对同一环节不同时间对比,评估运营效果。
8、雷达图分析法
雷达图常用于指数分析,即通过对新媒体账号的内容质量,领域专注等不同维度的计算而得出的客观评分结果。分数越高,代表账号的质量越好。可以利用雷达图进行分析的指数,包括今日头条指数,大鱼号星级指数,百家号指数等。
9、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发展走向,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
例如,将今日头条粉丝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对累计粉丝数进行一元线性分析,就可以尝试预测某个时间的粉丝量。
1、对比分析法:常用于对纵向的、横向的、最为突出的、计划与实际的等各种相关数据的。例如:今年与去年同期工资收入的增长情况、3月CPI环比增长情况等。
2、趋势分析法:常用于在一段时间周期内,通过分析数据运行的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帮助。例如:用电量的季节性波动、股市的涨跌趋势等。
3、相关分析法:常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性质以及相关程度。例如:气温与用电量的相关性、运动量大小与体重的相关性等。
4、回归分析法:常用于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变化对一个特定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其关系。例如:气温、用电设备、用电时长等因素对用电量数值大小的影响程度、工资收入的高低对生活消费支出大小的影响程度等。
5、描述性分析法:常用于对一组数据样本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描述样本的各种及其所代表的总体的特征。例如:本月日平均用电量、上海市工资收入中位数等。
6、结构分析法:常用于分析数据总体的内部特征、性质和变化规律等。例如:各部分用电量占总用电的比重、生活消费支出构成情况等。
❹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
1)U验 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 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
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 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 :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3、偏相关:在某一现象与多种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
六、方差分析
使用条件:各样本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各总体方差相等。
分类
1、单因素方差分析:一项试验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或者存在多个影响因素时,只分析一个因素与响应变量的关系
2、多因素有交互方差分析:一顼实验有多个影响因素,分析多个影响因素与响应变量的关系,同时考虑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多因素无交互方差分析:分析多个影响因素与响应变量的关系,但是影响因素之间没有影响关系或忽略影响关系
4、协方差分祈:传统的方差分析存在明显的弊端,无法控制分析中存在的某些随机因素,使之影响了分祈结果的准确度。协方差分析主要是在排除了协变量的影响后再对修正后的主效应进行方差分析,是将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七、回归分析
分类: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只有一个自变量X与因变量Y有关,X与Y都必须是连续型变量,因变量y或其残差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使用条件: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Y的关系,X与Y都必须是连续型变量,因变量y或其残差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
1)变呈筛选方式:选择最优回归方程的变里筛选法包括全横型法(CP法)、逐步回归法,向前引入法和向后剔除法
2)横型诊断方法:
A 残差检验: 观测值与估计值的差值要艰从正态分布
B 强影响点判断:寻找方式一般分为标准误差法、Mahalanobis距离法
C 共线性诊断:
诊断方式:容忍度、方差扩大因子法(又称膨胀系数VIF)、特征根判定法、条件指针CI、方差比例
处理方法:增加样本容量或选取另外的回归如主成分回归、岭回归等
3、Logistic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模型要求因变量是连续的正态分布变里,且自变量和因变量呈线性关系,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因变量的分布没有要求,一般用于因变量是离散时的情况
分类:
Logistic回归模型有条件与非条件之分,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区别在于参数的估计是否用到了条件概率。
4、其他回归方法 非线性回归、有序回归、Probit回归、加权回归等
八、聚类分析
样本个体或指标变量按其具有的特性进行分类,寻找合理的度量事物相似性的统计量。
1、性质分类:
Q型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又称样本聚类分祈 使用距离系数作为统计量衡量相似度,如欧式距离、极端距离、绝对距离等
R型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分类处理,又称指标聚类分析 使用相似系数作为统计量衡量相似度,相关系数、列联系数等
2、方法分类:
1)系统聚类法: 适用于小样本的样本聚类或指标聚类,一般用系统聚类法来聚类指标,又称分层聚类
2)逐步聚类法 :适用于大样本的样本聚类
3)其他聚类法 :两步聚类、K均值聚类等
九、判别分析
1、判别分析:根据已掌握的一批分类明确的样品建立判别函数,使产生错判的事例最少,进而对给定的一个新样品,判断它来自哪个总体
2、与聚类分析区别
1)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逬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
2)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也知道分几类
3)聚类分析不需要分类的历史资料,而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需要分类历史资料去建立判别函数,然后才能对样本进行分类
3、进行分类 :
1)Fisher判别分析法 :
以距离为判别准则来分类,即样本与哪个类的距离最短就分到哪一类, 适用于两类判别;
以概率为判别准则来分类,即样本属于哪一类的概率最大就分到哪一类,适用于
适用于多类判别。
2)BAYES判别分析法 :
BAYES判别分析法比FISHER判别分析法更加完善和先进,它不仅能解决多类判别分析,而且分析时考虑了数据的分布状态,所以一般较多使用;
十、主成分分析
将彼此梠关的一组指标变适转化为彼此独立的一组新的指标变量,并用其中较少的几个新指标变量就能综合反应原多个指标变量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
十一、因子分析
一种旨在寻找隐藏在多变量数据中、无法直接观察到却影响或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潜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与主成分分析比较:
相同:都能够起到済理多个原始变量内在结构关系的作用
不同:主成分分析重在综合原始变适的信息.而因子分析重在解释原始变量间的关系,是比主成分分析更深入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用途:
1)减少分析变量个数
2)通过对变量间相关关系探测,将原始变量进行分类
十二、时间序列分析
动态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研究随机数据序列所遵从的统计规律,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间序列通常由4种要素组成: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主要方法:移动平均滤波与指数平滑法、ARIMA横型、量ARIMA横型、ARIMAX模型、向呈自回归横型、ARCH族模型
十三、生存分析
用来研究生存时间的分布规律以及生存时间和相关因索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1、包含内容:
1)描述生存过程,即研究生存时间的分布规律
2)比较生存过程,即研究两组或多组生存时间的分布规律,并进行比较
3)分析危险因素,即研究危险因素对生存过程的影响
4)建立数学模型,即将生存时间与相关危险因素的依存关系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2、方法:
1)统计描述:包括求生存时间的分位数、中数生存期、平均数、生存函数的估计、判断生存时间的图示法,不对所分析的数据作出任何统计推断结论
2)非参数检验:检验分组变量各水平所对应的生存曲线是否一致,对生存时间的分布没有要求,并且检验危险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A 乘积极限法(PL法)
B 寿命表法(LT法)
3)半参数横型回归分析:在特定的假设之下,建立生存时间随多个危险因素变化的回归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是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法
4)参数模型回归分析:已知生存时间服从特定的参数横型时,拟合相应的参数模型,更准确地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十四、典型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一般分析两个变里之间的关系,而典型相关分析是分析两组变里(如3个学术能力指标与5个在校成绩表现指标)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相似,它将一组变量与另一组变量之间单变量的多重线性相关性研究转化为对少数几对综合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相关性的研究,并且这少数几对变量所包含的线性相关性的信息几乎覆盖了原变量组所包含的全部相应信息。
十五、R0C分析
R0C曲线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二分类方式(分界值或决定阈).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
用途:
1、R0C曲线能很容易地査出任意界限值时的对疾病的识别能力
用途
2、选择最佳的诊断界限值。R0C曲线越靠近左上角,试验的准确性就越高;
3、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诊断试验对疾病识别能力的比较,一股用R0C曲线下面积反映诊断系统的准确性。
十六、其他分析方法
多重响应分析、距离分祈、项目分祈、对应分祈、决策树分析、神经网络、系统方程、蒙特卡洛模拟等。
❺ 数据分析的方法
数据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数据收集:获取需要分析的数据,可以是从各种数据源收集数据或者自己采集数据。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异常数据、格式转换等操作,使数据能够被更好地分析和利用。
数据探索: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探索数据的分布、特征、关系和趋势等。
数据建模: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或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用于预测和分析未来的数据情况。
数据解释: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而对于更具体的数据分析方法,我将依次列举:
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离散程度和对称性等特征。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等。
假设检验:用于检验某个假链旦设是否成立,例如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显着。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检验、ANOVA分析、卡方检验等。
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卡方检验等。
回归分析: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多元回归等。
聚类分析: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子集,每个子集内部的样本相似度较高,不同子集之间的样本相似度较低。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等。
分类分析:用于根据已知样本的特征,对未知样本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分析方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
时间序列分析: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常用于经济、金融和股市等领域。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以上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
❻ 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数据清理:收集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清洗和转换以便有效分析,数据清理主要包括完整性检查、格式转换、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将复杂的数据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可视化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平行坐标图等。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查找隐藏信息的技术,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有关联规则挖掘、分类、聚类、异常检测等。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通常用来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情况,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预测未知数据的一种技术,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决策树、贝叶斯分类器、支持向量机、K-means聚类等。
t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一个样本的平均值是否与总体平均值相同。举个例子,假设一家公司想要知道女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否与整个公司的平均工资相同,于是他们抽取了20名女员工的工资数据,然后计游庆算出了女员工的平均工资。接下来,他们使用t检验来检验女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否与整个公司的平均工资相同。首先,他们需要计算样本的t统计量,然后计算出p值,最后根据p值来判断他们的假设是否成立。如果p-value小于某个显着性水平(通常设定为0.05),则可以拒绝原假设,即女员工的平均工资与整个公司的平均工资不相同。
卡方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独立性检验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独立性。举个例子,假设一家公司想要知道员工的性别是否与部门之间存在独立性。于是他们抽取了200名员工,并分别记录了他们的性别和部门信息。接下来,他们使碧磨举用卡方检验来检验员工的性别是否与部门独立。首先,他们需悔碧要构建一个2X2的混淆矩阵,然后计算出卡方统计量,最后根据卡方统计量计算出p值,然后根据p值来判断他们的假设是否成立。如果p-value小于某个显着性水平(通常设定为0.05),则可以拒绝原假设,即员工的性别与部门不独立。
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一个样本的数值型输出变量,可以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假设一家公司想要知道员工工资水平与工作年限之间的关系,于是他们抽取了100名员工的工资和工作年限的数据,然后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探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他们需要计算出拟合函数的参数,然后评估拟合模型的精度,最后根据拟合模型的精度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精度高,则可以认为员工工资水平与工作年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方法,通过识别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
2. 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是一种用于识别企业可利用的产品和市场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市场营销策略。
3. PEST分析:PEST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外部环境要素中的机会和威胁。
4. 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表现情况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5. 五力分析:五力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市场的竞争态势,并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❼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列了九种供参考:
一、公式拆解
所谓公式拆解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
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培吵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
二、对比分析
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
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比如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配闭侍、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类别之间的对比、特征和属性对比等。对比法可以发现数据变化规律,使用频繁,经常和其他方法搭配使用。
下图的AB公司销售额对比,虽然A公司销售额总体上涨且高于B公司,但是B公司的增速迅猛,高于A公司,即使后期增速下降了,最后的销售额还是赶超。
三、A/Btest
A/Btest,是将Web或App界面或流程的两个或多个版本,在同一时间维度,分别让类似访客群组来访问,收集各群组的用户体验数据和业务数据,最后分析评估出最好版本正式采用。A/Btest的流程如下:
(1)现状分析并建立假设:分析业务数据,确定当前最关键的改进点,作出优化改进的假设,提出优化建议;比如说我们发现用户的转化率不高,我们假设是因为推广的着陆页面带来的转化率太低,下面就要想办法来进行改进了
(2)设定目标,制定方案:设置主要目标,用来衡量各优化版本的优劣;设置辅助目标,用来评估优化版本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3)设计与开发:制作2个或多个优化版本的设计原型并完成技术实现。
(4)分配流量:确定每个线上测试版本的分流比例,初始阶段,优化方案的流量设置可以较小,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流量。
(5)采集并分析数据: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有效性和效果判断:统计显着性达到95%或以上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实验可以结束;如果在95%以下,则可能需要延长测试时间;如果很长时间统计显着性不能达到95%甚至90%,则需要决定是否中止试验。
(6)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发布新版本、调整分流比例继续测试或者在试验效果未达成的情况下继续优化迭代方案重新开发上线试验。
流程图如下:
四、象限分析
通过对两种及以上维度的划分,运用坐标的方式表达出想要的价值。由价值直接转变为策略,从而进行一些落地的推动。象限法是一种策略驱动的思维,常与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管理、商品管理等。比如,下图是一个广告点击的四象限分布,X轴从左到右表示从低到高,Y轴从下到上表示从低到高。
象限法的优势:
(1)找到问题的共性原因
通过象限分析法,将有相同特征的事件进行归因分析,总结其中的共性原因。例如上面广告的案例中,第一象限的事件可以提炼出有效的推广渠道与推广策略,第三和第四象限可以排除一些无效的推广渠道;
(2)建立分组优化策略
五、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法则,源于经典的二八法则。比如在个人财富上可以说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而在数据分析中,则可以理解为20%的数据产生了80%的效果需要围绕这20%的数据进行挖掘。往往在使用二八法则的时候和排名有关系,排在前20%的才算是有效数据。二八法是抓重点分析,适用于任何行业。找到重点,发现其特征,然后可以思考如何让其余的80%向这20%转化,提高效果。
一般地,会用在产品分类上,去测量并构建ABC模型。比如某零售企业有500个SKU以及这些SKU对应的销售额,那么哪些SKU是重要的呢,这就是在业务运营中分清主次的问题。
常见的做法是将产品SKU作为维度,并将对应的销售额作为基础度量指标,将这些销售额指标从大到小排列,并计算截止当前产品SKU的销售额累计合计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百分比在70%(含)以内,划分为A类。百分比在70~90%(含)以内,划分为B类。百分比在90~100%(含)以内,划分为C类。以上百分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ABC分析模型,不光可以用来划分产品和销售额,还可以划分客户及客户交易额等。比如给企业贡献80%利润的客户是哪些,占比多少。假设有20%,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知道要重点维护这20%类客户。
六、漏斗分析
漏斗法即是漏斗图,有点像倒金字塔,是一个流程化的思考方式,常用于像新用户的开发、购物转化率这些有变化和一定态卖流程的分析中。
上图是经典的营销漏斗,形象展示了从获取用户到最终转化成购买这整个流程中的一个个子环节。相邻环节的转化率则就是指用数据指标来量化每一个步骤的表现。所以整个漏斗模型就是先将整个购买流程拆分成一个个步骤,然后用转化率来衡量每一个步骤的表现,最后通过异常的数据指标找出有问题的环节,从而解决问题,优化该步骤,最终达到提升整体购买转化率的目的。
整体漏斗模型的核心思想其实可以归为分解和量化。比如分析电商的转化,我们要做的就是监控每个层级上的用户转化,寻找每个层级的可优化点。对于没有按照流程操作的用户,专门绘制他们的转化模型,缩短路径提升用户体验。
还有经典的黑客增长模型,AARRR模型,指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ral,即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收益以及用户传播。这是产品运营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模型,结合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位置,来关注不同的数据指标,最终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
从下面这幅AARRR模型图中,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来整个用户的生命周期是呈现逐渐递减趋势的。通过拆解和量化整个用户生命周期各环节,可以进行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从而发现对应的问题,最终进行不断的优化迭代。
七、路径分析
用户路径分析追踪用户从某个开始事件直到结束事件的行为路径,即对用户流向进行监测,可以用来衡量网站优化的效果或营销推广的效果,以及了解用户行为偏好,其最终目的是达成业务目标,引导用户更高效地完成产品的最优路径,最终促使用户付费。如何进行用户行为路径分析?
(1)计算用户使用网站或APP时的每个第一步,然后依次计算每一步的流向和转化,通过数据,真实地再现用户从打开APP到离开的整个过程。
(2)查看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路径分布情况。例如:在访问了某个电商产品首页的用户后,有多大比例的用户进行了搜索,有多大比例的用户访问了分类页,有多大比例的用户直接访问的商品详情页。
(3)进行路径优化分析。例如:哪条路径是用户最多访问的;走到哪一步时,用户最容易流失。
(4)通过路径识别用户行为特征。例如:分析用户是用完即走的目标导向型,还是无目的浏览型。
(5)对用户进行细分。通常按照APP的使用目的来对用户进行分类。如汽车APP的用户可以细分为关注型、意向型、购买型用户,并对每类用户进行不同访问任务的路径分析,比如意向型的用户,他进行不同车型的比较都有哪些路径,存在什么问题。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算法,基于用户所有访问路径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访问路径的相似性对用户进行分类,再对每类用户进行分析。
以电商为例,买家从登录网站/APP到支付成功要经过首页浏览、搜索商品、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支付订单等过程。而在用户真实的选购过程是一个交缠反复的过程,例如提交订单后,用户可能会返回首页继续搜索商品,也可能去取消订单,每一个路径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与其他分析模型配合进行深入分析后,能为找到快速用户动机,从而引领用户走向最优路径或者期望中的路径。
用户行为路径图示例:
八、留存分析
用户留存指的是新会员/用户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仍然具有访问、登录、使用或转化等特定属性和行为,留存用户占当时新用户的比例就是留存率。留存率按照不同的周期分为三类,以登录行为认定的留存为例:
第一种日留存,日留存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2)第3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第3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3)第7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第7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4)第14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第14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5)第30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第30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二种周留存,以周度为单位的留存率,指的是每个周相对于第一个周的新增用户中,仍然还有登录的用户数。
第三种月留存,以月度为单位的留存率,指的是每个月相对于第一个周的新增用户中,仍然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留存率是针对新用户的,其结果是一个矩阵式半面报告(只有一半有数据),每个数据记录行是日期、列为对应的不同时间周期下的留存率。正常情况下,留存率会随着时间周期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下面以月留存为例生成的月用户留存曲线:
九、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属于探索性的数据分析方法。通常,我们利用聚类分析将看似无序的对象进行分组、归类,以达到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目的。聚类结果要求组内对象相似性较高,组间对象相似性较低。在用户研究中,很多问题可以借助聚类分析来解决,比如,网站的信息分类问题、网页的点击行为关联性问题以及用户分类问题等等。其中,用户分类是最常见的情况。
常见的聚类方法有不少,比如K均值(K-Means),谱聚类(SpectralClustering),层次聚类(HierarchicalClustering)。以最为常见的K-means为例,:
可以看到,数据可以被分到红蓝绿三个不同的簇(cluster)中,每个簇应有其特有的性质。显然,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是在缺乏标签的前提下的一种分类模型。当我们对数据进行聚类后并得到簇后,一般会单独对每个簇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更加细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