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需求分析常用方法
行为事件分析
行为事件分析是根据运营关键指标对用户特定事件进行分析。通过追踪或记录用户行为事件,可以快速的了解到事件的趋势走向和用户的完成情况。
以用户投标的行为事件为例,出借人在完成投标过程中,所进行的注册、认证、开户、充值、投资等行为,都可以定义为事件,也是完成投标成功的一个完整事件。
确定投标行为事件后,我们可以根据事件属性细分维度:用户来源、性别、出生年月、注册时间、绑卡时间、首次充值时间、首次投资时间、标的ID,标名、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然后从中找出符合指标的规律,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用户留存分析
用户留存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用户参与情况与活跃程度的模型。通过留存量和留存率,可以了解用户的留存和流失状况。比如用次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等指标来衡量产品的人气或粘度。以渠道访问的用户留存为例,我们对APP端有过访问行为的渠道用户进行留存分析。用户留存一般符合40-20-10法则,即新用户的次日留存应该大于40%,周留存大于20%,月留存大于10%才符合业务标准。我们做用户留存分析主要验证是否达到既定的运营目标,进而影响下一步的产品决策。
漏斗模型分析
漏斗模型分析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描述各个阶段中关键环节的用户转化和流失率情况。比如在日常活动运营中,通过确定各个环节的流失率,分析用户怎么流失、为什么流失、在哪里流失。找到需要改进的环节,要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整体转化率。
邀请人将活动专题页分享给好友,之后进行的注册、认证、开户、充值到投资,用漏斗模型分析一些关键节点的转化率。其中用户注册转化率为68%,实名认证转化率为45%,绑卡开户转化率为29%,线上充值转化率为17%,投资标的转化率为8%。
漏斗模型分析可以验证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经过对比发现,访问到注册的转化率为68%,远低于预期的80%。这次运营策略是用户必须先注册才能领取新手福利。之后采取A/B测试的方式,优化为先领取新手福利再诱导用户注册。经过数据对比分析,注册转化率提升了20%。因此,通过对各环节相关转化率的比较,可以发现运营活动中哪些环节的转化率没有达到预期指标,从而发现问题所在,并找到优化方向。
行为路径分析
行为路径分析就是分析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访问路径。通过对行为路径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和使用路径。并从页面的多维度分析,追踪用户转化路径,提升产品用户体验。
不管是产品冷启动,还是日常活动营销,做行为路径分析首先要梳理用户行为轨迹。用户行为轨迹包括认知、熟悉、试用、使用到忠诚等。轨迹背后反映的是用户特征,这些特征对产品运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记录用户从注册、认证、开户、充值到投资的行为轨迹。通过分析用户的这些行为轨迹数据,来验证访问路径是否和预期指标的一致。
㈡ 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1 需求的背景
需求的背景指的是动机,这一项实质上是换位思考,它能够帮助我们从业务方的角度,从使用场景、用户心理去理解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接收到的“需求”常常是表述不清晰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具有欺骗性的。
一个问题会对应许多的解决方案,找到真正的需求,也正是我们的职责。
1.2 需求的受众
需求的受众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谁是真正的受众;
受众人群是否具有代表性。
需求的来源很多,可能是用户、业务方等。我们需要分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受众。
在一个需求里不同的角色认知和诉求是不同的,当信息带上了主观判断也就被污染了。
其次,则是覆盖度的问题。对于频次不够高或者人群不够有代表性的需求,投入产出比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辨清受众,在评估需求的优先级和制定解决方案时,迷惑性会大大降低。
1.3 需求的目的
需求的目的指需要做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接到的“需求”其实是业务方过滤后的“解决方案”。
以“口渴”为例,此时业务方提出的需求是要制作一台饮水机,然而饮水机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挖掘到背后的动机是“口渴”,那么我们可以从补充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流失来着手提供解决方案。
1.4 需求的目标
在汉语辞典里的解释,目的是期望,而目标是成果。
目标更为具象,并且能够用数据指标来衡量,后续也能够指导需求的改进。
需求的本质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最直白的则是开源和节流。具象到目标,可以用创造的收益,提升的效率以及节省的资源等方面进行量化。
2. 因果关系分析法
、需求优先级的评定
最后一个环节是需求优先级的评定,我常用的方法是选取影响优先级的因素并设定比例,经过加权计算出优先级,分数越高优先级越高。
其公式如下:
优先级=因素1比例*因素1分值+因素2比例*因素2分值+….
表1-需求评估加权表
这张表,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项:投入产出比以及重要程度。
投入产出比个人认为是必选的,而重要程度中的维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增加、减少。同理,加权中比例的设置也是如此。
㈢ 需求分析方法有哪些
问题一:需求分析有哪些方法 三种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是传统的分析法,它的好处是在需求阶段可以不需要精确地定义系统,只需要根据业务框架确定系统的功能范围,以及每个功能的处理逻辑和业务规则,功能需求规格书等。因为不需要精确描述,因此描述系统的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图表、示例图、文字等等方式来描述系统。在系统开发以前,一般还可以采用更为直观的原型系统方式和最终用户进行交流和确认,因此对业务需求的要求会低一些,业或冲务需求阶段的周期相对容易控制;通过业务全景图,最终用户也能了解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活动图和业务规则的描述,也可以相对精确地描述业务系统;因为没有严格的标记语言,可以采用适当的篇幅描述适当的系统。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可能缺乏共同语言,机器不能识别业务需求书,在设计阶段还需要继续和用户确认一部分功能。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陪团如的最大好处是在需求阶段,就能够非常精确地描述一个系统,采用程序语言的方式和最终用户交流(最终用户必须要熟悉这种语言),能够在项目一开始就发现很多问题,避免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需求的反复,而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不需要最终用户参与。在实施上,一般可以采用场景、业务功能等方式来描述,比较适合于业务流程环节多的系统,或者软件产品的开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应用系统都很难在需求阶段就可以被精确地抽象化定义,所以这种方法的缺芦启点和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用户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最终的业务系统应该是什么样,或者采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能够确定最终的应用系统;其次,因为最终用户不需要参与设计和开发阶段的工作,所以双方确定业务需求的过程也会比较长;同时,因为是精确描述,因此描述系统的语言是非常逻辑化的,一般通过某种方式可以使机器识别业务需求,采用这种方式写的业务需求是非常格式化的,一方面描述一个系统需要的信息非常多,可能使需求说明的篇幅非常长,不便于理解和阅读;另外由于通过抽象的方式来推演最终系统的运行方式,对业务人骸的要求非常高。
问题二:项目需求分析的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强调原型化方法,其它的方法如:结构化方法,动态分析法等(个人认为,对初学者不必深究这些方法,实际上我也从来没用过这些方法)在此不讨论.原型化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是软考等常考的知识点).原型就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某些或全部功能.原型化方法就是尽可能快地建造一个粗糙的系统,这系统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但是这个系统可能在可靠性,界面的友好性或其他方面上存在缺陷.建造这样一个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某一方面的可行性,如算法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或考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等.如,为了考察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可以用某些软件工具快速的建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系统只是一个界面,然后听取用户的意见,改进这个原型.以后的目标系统就在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原型主要有三种类型(软考考过):探索型,实验型,进化型.探索型:目的是要弄清楚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希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实验型: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前,考核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进化型: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而是将系统建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逐步将原型进化成最终系统。在使用原型化方法是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废弃策略,追加策略.废弃策略:先建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系统反复进行修改,形成比较好的思想,据此设计出较完整,准确,一致,可靠的最终系统.系统构造完成后,原来的模型系统就被废弃不用.探索型和实验型属于这种策略。追加策略: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作为最终系统的核心,然后通过不断地扩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发展成为最终系统。进化型属于这种策略.
问题三:如何做好需求分析,需求调研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从广义上理解: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获取、分析、规格说明、变更、验证、管理的一系列需求工程。
狭义上理解需求分析指需求的分析、定义过程。
原因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精力,开发一个软件,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要重新开发过,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比如:用户需要一个for linux的软件,而你在软件开发前期忽略了软件的运行环境,忘了向用户询问这个问题,而想当然的认为是开发for windows的软件。当你千辛万苦地开发完成向用户提交时才发现出了问题,那时候你是欲哭无泪了,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他具有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他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一定要对需求分析具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他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程序设计。
任务
简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过程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
问题识别:就是从系统角度来理解软件,确定对所开发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该达到的标准。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做什么)、性能需求(要达到什么指标)、环境需求(如机型、操作系统等)、可靠性需求(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安全保密需求、用户界面需求、资源使用需求(软件运行是所需的内存、CPU等)、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预先估计以后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
分析与综合: 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功能,找出系统各元素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他们是否满足需求,剔除不合理部分,增加需要部分。最后综合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给出要开发的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做什么的模型)。
制订规格说明书: 即编制文档,描述需求的文档称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请注意,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向下一阶段提交。
评审: 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它需求给予评价。评审通过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否则重新进行需求分析。
方法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强调原型化方法,其它的方法如:结构化方法、动态分析法等,从来没用过这些方法在此不讨论。
原型化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原型就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某些或全部功能。
原型化方法就是尽可能快地建造一个粗糙的系统,这系统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但是这个系统可能在可靠性、界面的友好性或其他方面上存在缺陷。建造这样一个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某一方面的可行性,如算法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或考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等。如:为了考察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可以用某些软件工具快速的建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系统只是一个界面,然后听取用户的意见,改进这个原型。以后的目标系统就在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
原型主要有三种类型:探索型、实验型、进化型。
探索型:目的是要弄清楚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希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型: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前,考核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
进化型: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而是将系统建造得易于变化,在改进原型的过程中,逐步将原型进化成最终系统。
在使用原型化方法时有两种不同的策略:废弃策略、追加策略。
废弃策略:先建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系统反复进行修改,形成......>>
问题四:请问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有哪些? 结构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法
问题五: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组织资源分析
如果没有确定可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就难以确立培训目标。组织资源分析包括对组织的金钱、时间、人力等资源的描述。一般情况下,通过对下面问题的分析,就可了解一个组织资源的大致情况。
组织特质与环境分析
组织特质与环境对培训的成功与否也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当培训规划和组织的价值不一致时,培训的效果则很难保证。组织特质与环境分析主要是对组织的系统结构、文化、资讯传播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系统特质指组织的输入、运作、输出、次级系统互动以及与外界环境间的交流特质,使管理者能够系统地面对组织,避免组织分析中以偏概全的缺失。
文化特质。指组织的软硬体设施、规章、制度、组织经营运作的方式、组织成员待人处事的特殊风格,使管理者能够深入了解组织,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资讯传播特质。指组织部门和成员收集、分析和传递信息的分工与运作,促使管理者了解组织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特性。
问题六: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哪三种 1. 需求分析是准确的理解用的需求将其转换成需求定义,然后由需求定义转换成形式化的功能规约。需求分析的困难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交流的障碍、不完备和不一致性、需求易变性。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3. 数据流即数据通过一个系统时的变化方式。输入数据首先转换成中间数据,然后转换成输出结果数据。在此期间可以从已有的数据存储(如磁盘文件或内存缓冲区)中引入附加数据。对数据进行转换是程序中应有的功能或子功能。两个转换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递就确定了功能间的接口。 4. 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子功能,并确定这些子功能与父功能的接口,就属于横向分解。 5. 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子功能,并确定这些子功能与父功能的接口,就属于横向分解。但如果继续分解,把某些子功能又分解为小的子功能,某个小的子功能又分解为更小的子功能,这就属于纵向分解了。 6. 数据流图是用来表示系统的功能的工具它表示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了数据流在系统中流动的情况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问题七:如何做需求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网站功能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今网站项目的设计已经不能再仅仅简单地利用静态Html文件来实现,与前几年网站设计由一两名网页设计师自由的创作相比,网站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越来越像一个软件工程,也越来越复杂,网站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进入了需要强调流程和分工的时代,建立规范的、有效的、健壮的开发机制,才能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
网站项目管理(WPM)的含义为Web-based Project Management,即以Web 应用程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架构来进行的项目设计及管理,这样的架构中包含了浏览器、网络和Web
服务器等关键主体,主要体现在网站设计、以浏览器为客户端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例如信息类网站、网上商店、虚拟邮局、客户关系管理。)等项目管理中。
按照笔者的经验,网站项目管理可以分为以下l六个阶段进行控制:
1. 需求分析及变更管理
2. 项目模型及业务流程分析
3. 系统分析及软件建模
4. 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及程序开发
5. 系统测试和文档编写
6. 客户培训、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并非完全隔断的,例如需求变更管理和测试工作、文档编写都是贯穿整个项目过程的,许多工作时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的。
(一)如何做好需求分析及变更管理?
业务员与客户进行的沟通,撰写需求分析报告是项目展开的基础。项目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为技术而迁就需求。
一:让客户畅所欲言,罗列出所有的需求
让用户将所有的想法尽可能的阐述清楚,并把所有的要求罗列出来,不要遗漏。这时候不应该害怕“勾引”起客户的潜在需求而增加设计开发的工作量,从而被今后客户无止境的变更拖入泥潭,直接明白地跟客户把问题和要求一条条地列出来,把条理、归纳、分析先都扔到一边去,将用户最原始、最完整的要求准确地记录下来就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作。
很明显,假如客户的需求做的都不完整,随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之外的变更,甚至这个变更会破坏已经做的模型及结构,那么这个项目从开始就注定了会失败;比如站点所有的功能都实现了,本地测试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你却不知道客户的系统是要承受每天100万独立IP的访问,而你原来想当然的以为了不起就是1万独立IP访问的访问流量,稍微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都会明白这样的设计是个灾难,无论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还是程序全部要重新开发!
二:透过现象分析潜在的需求
很多情况下客户并非专业人士,在他们滔滔不绝的描述中不能指望他们帮助我们整理出重点和技术难关,这需要我们去为客户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尤其是客户谈的不多却又是技术上实现难度和强度很高的地方特别值得注意。
客户往往对需求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时候给出的需求都是笼统而且尺度难以控制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在倾听了客户的详细说明以后,帮助客户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预测客户在开发过程中变更及今后应用中可能进行修改升级的潜在需求。
比如在为客户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也许就要为客户预留将来与他们的业务单位进行交互的通道;在设计邮件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可能会需要广告管理服务器;设计网络电子商店时今后增加库存产品进销存统计分析等等;限于时间财力的考虑,客户通常能够接受分阶段实施的开发过程,在需求分析时,提早为客户设想到今后的需求变更除了使项目开发更加顺利以外,也为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深入打下......>>
问题八:软件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内容 1. 问卷调查法, 开发方就用户需求中的一些个性化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需求,通过采用向用户发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达到彻底弄清项目需求的一种需求获取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开发方和用户方都清楚项目需求的情况。因为开发方和建设方都清楚项目的需求,则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的需求就比较少,通过采用这种简单的问卷调查方法就能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2. 会议讨论法 ,开发方和用户方召开若干次需求讨论会议,达到彻底弄清项目需求的一种需求获取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开发方不清楚项目需求(一般开发方是刚开始做这种业务类型的工程项目)但用户方清楚项目需求的情况。因为用户清楚项目的需求,则用户能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需求,而开发方有专业的软件开发经验,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一般都能准确地描述和把握
3. 界面原型法 ,开发方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用户需求,描画出应用系统的功能界面后与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界面原型”这一载体,达到双方逐步明确项目需求的一种需求获取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开发方和用户方都不清楚项目需求的情况。因为开发方和用户方都不清楚项目需求,因此此时就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加快对需求的挖掘和双方对需求理解。这种情况下,采用“可视化”的界面原型法比较可取
㈣ 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及适用条件
一、定性预测方法
1.管理评价法。
管理评价法,是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最常用的一种主观预测法。它是由高层管理者、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专员等人员一起预测和判断企业在某段时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管理评价法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下级估计法和自上而下的上级估计法两种。下级估计法是首先由基层管理人员根据其生产能力、员工流动等情况预测人员需求,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上级估计法是由高层管理者根据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经营环境等的变化预测人员需求。利用管理评价法预测人陪搜雹员需求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目标、生产规模、市场需求、销售或者服务规模、人员配置及流动性等。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受判断依据以及判断者经验的影响较大。该方法通常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在预测中将下级估计法和上级估计法结合起来运用。
2.现状预测法。
现状预测法是一种适用于短期预测的最简便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假定组织的员工总数与结构完全能适应预期的需求,管理者只需要安排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间内去补缺即可,如替补晋升和跳槽者的工作岗位。
3.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是一种利用现有情报和资料,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对企业未来员工需求进行预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与芦帆某种次要因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假设。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依靠预测者的经验和能力,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得不到保证,通常只能用于短期预测。
4.情景描述法。
情景描述法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组织未来的战略目标和相关因素进行假设性描述、分析和综合,并作出多种人力资源需求的备选方案,以此适应和应付环境与因素的变化。情景描述法通常用于环境变化或者组织变革时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析。
5.微观集成法。
使用微观集成法,是组织的各个部门根据自己单位、部门的需要预测将来某时期内对各种人员的需求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人员就可以把各部门的预测综合起来,形成总体预测方案。这种方法由上而下布置预测工作,由各直线部门经理根据本部门的业务发展需要,预测出将来对某种人员的需求量,然漏搏后再由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报、预测和汇总。它适用于短期预测并且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比较稳定的情况。
6.工作研究预测法。
工作研究预测法,是企业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在假设岗位工作人员安全适岗的前提下,确定其工作量,最后得出需要的人数。工作研究预测法的关键是首先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编写出准确的职务说明书,制定出科学的岗位用人标准。当企业的结构比较简单、职责清晰的时候,工作研究分析预测法比较容易实施。
7.德尔菲法。
又称为专家预测法,是指邀请在某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或小组面谈的形式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比较严格,在实施时需要注意: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问卷的返回率不低于60%,以保证调查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实施该方法必须取得高层的支持,同时给专家提供充分的资料和信息,确保判断和预测的质量;问卷题目设计应主题突出,意向明确,保证专家都从同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调查对象既可以是个人或面对面专家小组,也可以是背靠背的专家小组。面对面的方式,专家之间可能相互启发;背靠背的形式可以免除某一权威专家对其他专家影响,而使每位专家独立发表看法。德尔菲法的整个过程可以用图4—4来表示。
3.工作负荷预测法。
工作负荷预测法,是指按照历史数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先计算出某一特定工作每单位时间(如一天)的每人的工作负荷(如产量),然后再根据未来的生产量目标(或者劳务目标)计算出所需要完成的总工作量,然后依据前一标准折算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这种方法的考虑对象是企业工作总量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关系,考虑的是每位员工的工作负荷和企业总体工作量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未来每年所需员工数=未来每年工作总量/每年每位员工所能完成的工作量=未来每年的总工作时数/每年每位员工工作时数
因此,工作负荷预测法的关键部分是准确预测出企业总的工作量和员工的工作负荷。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稳定的时候,这种预测方法就比较方便,预测效果也比较好。
4.劳动定额预测法。
劳动定额,是对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量的规定。在已知企业的计划任务总量,以及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的基础上,运用劳动定额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该方法可以运用公式:N=W/q(1+R)进行计算。式中,N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W为计划期任务总量,q为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R为部门计划期内生产率变动系数。R=R1+R2+R3,其中,R1为企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2为由经验积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3为由与员工年龄增大以及某些社会因素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系数。
㈤ 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是
目前,软件需求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较多,一些大同小异,而有的则基本思路相差很大。从开发过程及特点出发,软件开发一般采用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发方法,有时采用开发原型以帮助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分析与设计时,自上而下由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然后逐步设计实现。
从系统分析出发,可将需求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功能分解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信息建模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功能分解方法。
将新系统作为多功能模块的组合。各功能义可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及接口,子功能再继续分解。便可得到系统的雏形,即功能分解——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
(2)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是结构化方法中重要且被普遍接受的表示系统,由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构成并表示。此分析法又称为数据流法。其基本策略是跟踪数据流,即研究问题域中数据流动方式及在各个环节上所进行的处理,从而发现数据流和加工。结构化分析可定义为数据流、数据处理或加工、数据存储、端点、处理说明和数据字典。
(3)信息建模方法。
它从数据角度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大型软件较复杂;很难直接对其分析和设计,常借助模型。模型是开发中常用工具,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实质上,也可看成由一系列有序模型构成,其有序模型通常为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数据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有序是指这些模型是分别在系统的不同开发阶段及开发层次一同建立的。建立系统常用的基本工具是E—R图。经过改进后称为信息建模法,后来又发展为语义数据建模方法,并引入了许多面向对象的特点。
信息建模可定义为实体或对象、属性、关系、父类型/子类型和关联对象。此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实体和关系,基本工具是E-R图,其基本要素由实体、属性和联系构成。该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从现实中找出实体,然后再用属性进行描述。
(4)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识别问题域内的对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类模型,即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面向对象主要考虑类或对象、结构与连接、继承和封装、消息通信,只表示面向对象的分析中几项最重要特征。类的对象是对问题域中事物的完整映射,包括事物的数据特征(即属性)和行为特征(即服务)
㈥ 需求分析的十个步骤
1、概念明确----2、需求分析目的------3、如何识别需求---4、判断需求真伪----5、分析[ 用户故事评估框架、马斯洛框架、营销框架定位]---6、评判价值----7、砍需求能力---8、分类----9、排优先级----10、提升需求分析能力
一、什么是产品需求?
1、想要 vs 需要 vs 需求
“想要”(Want)是用户外在表达出来的,而“诉求”(Need)是用户内在的心理预期。产品需求满足的是用户的内在诉求,这是根本。
想要(Want)是外在的、具体的、有指向性的解决方案。
需要(Need),或者如我们前面说到的“诉求”,是内在的、原始的最终动机。
需求(Demand)是满足内在需要的同时,在可控成本内实现外在想要的解决方案。
二、需求分析的目的
需求分析,本质是动机的分析,目的在于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出 物,需要回答用户要什么、为什么要,还要回答以后什么情况下还可能要类似的东西、这种情
况有什么特点、如何人为的制造这种情况、
需求重要,是因为它是用户行为的动机;需求是分层的,说出来的一个样,实际是另一个样。
用户需求分析,是为了通过分析动机,准确预测用户的行为。不同的需求,代表 了不同的动机,注定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应当看做不同类型的用户。
在需求分析中考虑竞争性,是为了比竞争对手预测得更准确,这是我们在后面要说的。
【知识点】需求= 购买欲望 + 购买力 = 需要 + 目标产品 + 购买力
三、如何识别需求?
分析完需求,那我们如何去发掘新需求呢?这里就涉及如何识别需求。 识别需求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分别是视角、效率、体验。
1、视角
先说视角。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具备多样化的视角来审视需求和产品,分为用户视角和产品视角。
比如:开头我们提到的关于微信朋友圈可见范围的例子,相比于之前三天可见和半年可见,增加了一个月可见范围。
在这个设计里,用户往往会站在自我的角度说,“不想让别人看我的朋友圈”,这是用户视角。而产品视角是考虑群体和整体,是“让用户更小压力去发朋友”。这种视角差异,最终的方案也会有差别。
用户视角满足的是“想要”(Want),产品视角实现的是“需要”(Need)。
2. 效率
另一个识别需求的维度就是效率。在最优效率的前提下,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需求。
我们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用过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的人都知道,如果自己赞赏过作者,那自己的头 像就会始终排在最前面。
如果自己没有赞赏过,那每次进入文章,且赞赏人数超过 24 人后,底部的赞赏头像都不是固定顺序展示的。
3. 体验
最后一个识别需求的维度就是体验,关于体验,做产品的同学就比较熟悉了。体现在信息架构设计、流程设计、交互设计还有文案设计等方面。
体验也是一个很虚的指标,很难量化,每个人的认知和感受都会因为习惯、文化、个人倾向产生差别。任何细节的体验设计,都会给用户传递一个认知,而我们要明白的是,独立个体的认知差异是很大的。
比如:对于“快车”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大众是无认知的,只能找到对标,比如出租车和专车,而快车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服务。
如何更好的设计快车体验呢,其实用价格比专车低、比出租车干净舒服、且车多三个认知来传递给用户,就能让用户快速接受并理解。
四、接收需求判断真伪
真需求要满足三个条件
1. 该用户属于目标用户
2. 需求必须符合产品定位
3. 需求能够实现
五、如何分析需求
1、采用用户故事的方式进行分析
需求是结合用户表达的外在欲望、内在的核心诉求以及可用成本的综合评估。
基于这个定论,我整理了一句话,可以作为需求分析的一个评估框架—— 我们为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在这句话里,“谁”指的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我们需要明确用户画像;“问题”对应的是前文提到的需求,而“方法”就是我们基于需求提供的产品方案。
我们为谁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其实就是在反问我们自己,作为产品经理,你在为哪类人服务,他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你设计了一个什么产品方案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用户分析,我们可以从用户身份和用户特征两个角度出发,用户是什么人群,年龄、性别、地区等都是构建用户画像的基本素材。
目标用户有什么样的特征,比如职业特征、文化特征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用户。
其次是需求场景,说白了,就是用户是在什么环境和状态下来使用我们的产品。
“场”是时间加空间,“景”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情景互动触发并裹挟用户的意见就是场景。
可以用比较通用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评估满足的是哪个层级的
需求,或者是通过用户体验五层模型来划分需求层级。
用户价值是从体验和效率两方面来衡量的,一个需求能改善现有体验,那就能提升用户价值,能提高使用效率,也能提升用户价值。
如何衡量体验是否有提升呢,可以用新体验减去旧体验的方式,例如针对某个体验改进,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新旧体验相减得到的用户投诉率,如果为正,说明用户价值有提升。
而效率则可以通过用户完成某一任务的平均时长来衡量,例如在电商产品中,用新旧总平均成交转化时长的差值来衡量提单效率是否有提升。
商业价值就比较直观了,关乎于成本和利润,互联网传统的商业化方式包括了广告、游戏、会员等。目前也有很多做增值服务和第三方能力输出服务的,这都是商业化手段,同时也会对应到一些产品需求上。
2、马斯洛框架和营销层方式结合起来
做需求调研和分析,最尴尬的结局就是:用户以为自己说清楚了,我们以为自己听清楚了,结果两边就这样整差了。
在产品上线之前,甚至在进入产品设计阶段之前,我又怎么能知道我做的需求分析已经足够深了呢?
行业给出的一般方法是MVP(MinimumViable Proct),利用MVP收集线上实际数据。 但MVP只能告诉你,你是错了还是对了,依然解决不了“为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的问 题。况且MVP还有覆盖度的问题,怎么设计才能让MVP覆盖所有“应该”被测试的场景呢?
到了1959年以后,马斯洛认为“人本”的导向会产生“自由主义”倾向,从而产生自私、不负责任、不顾他人、自我放纵等自我中心倾向。于是,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 ——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并依照“超人本心理学”(Trans-HumanisticPsychology)将需求层次理论拆解为三个次理论:X理论、Y理论和Z理论。
依次为:
Z理论
最高需求(超越性灵性需求)
Y理论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社会需求
X理论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营销学中的需求分层
在科特勒老师的《营销管理》(15th Global Edition)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案例:
表明了的需求:顾客需要一个便宜的汽车;
真正的需求:顾客需要一个养车比较便宜的汽车,而不是价格便宜的汽车;
未表明的需求:顾客希望零售商提供较好的服务;
愉快的需要:顾客希望零售商给装配车载GPS系统;
秘密的需要:顾客希望朋友们将TA看作是懂行的消费者;
有了前面两套框架,我们就守住了需求的来源和表达过程。但是两套框架的用法正好截然相 反:马老师的框架是“5:1”——从五个层次里选一个当前所在的层次;但营销学的需求理论 是“1:5”——拿到一个需求从五个方面来分解。
我们用卖苹果的例子还原一下需求分析的过程:
用户说:“我要买一个苹果”。此时千万不要直接就套上马老师的需求层次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需要,而是一个结合了具体产品——苹果的具体需要。
这时应当用的是营销中的五个分类:
表明了的需要:我要一个苹果;
真正的需要:可能是解决饿肚子,可能是解决馋,更有甚者是解决低血糖的症状等
等;
未表明的需要:如果为了填饱肚子,就需要个大的;如果为了解馋,就需要味道好
的;如果为了解决低血糖,就需要一个更甜的;
愉快的需要:吃饱了、解馋了、头不晕了(低血糖的症状之一)当然开心,如果买一
送一、免费加工成苹果汁、还能额外加点糖,有可能就更好了;
秘密的需要:可能是工作繁忙,接下来还要赶往别处,实在没时间吃别的了;又或者
是最近吃胖了,需要用水果当饭吃;
六、评判需求价值
1. 广度:受众人群以及受众面
2. 强度:用户对于需求的迫切程度
3. 频率:间隔时间及可持续性
七、砍需求能力
1. 对需求进行价值评估和量化
2. 关联性较强的需求进行整合
3. 排列优先级
所有对产品的价值判断,都基于对行业、市场的探知程度;对人性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发现没有,把握人性始终贯穿产品的各个层面)
八、对需求分类
九、对需求排优先级
能用是基本要求,能用的标准是产品功能完整、没有异常、逻辑闭环,如果功能或流程缺失,或者产品有bug,那是达不到能用的标准的。
易用对应一些锦上添花的需求,在满足能用的前提下,做流程优化和交互优化,使产品达到用户体验良好的状态。
爱用是让用户形成习惯和依赖,例如我们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很多内容,随着内容增多,我们的离开成本就越高,并且每次都能收到朋友圈的正向反馈,这个闭环就能形 成习惯和依赖。
传播能力使产品具备价值可扩散的属性,满足用户需求并获得市场认可后,需要将价值外延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是建立在基础功能完备、体验优良,并且满足用户价值 的前提下。
十、如何提升需求分析能力?
1. 倾听
首先是倾听,面对需求方,不论是用户还是运营还是工程师,首先做到先听,这是放下自我做产品的前提。
什么是事实? 客观的原因和现象是事实,基于现象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基于原因再形成观点。
2. 观察
其次是观察,观察是最好的洞察用户需求的方式,到用户身边去,看他们做了什么,行动往往反映了用户的真实诉求。
3. 同理心
如何切身感受、设身处地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到用户的环境中去,感受用户不如变成用户。
只有切身感受,尤其是感受到了痛,你才真的理解了用户。
附记:
需求沟通:需求中的需求?
至于怎么讲,我们还可以套用前面的框架——老板跟你说:“你做个需求分析”。
那么:
表明了的需要:老板需要你做一个需求分析;
真正的需要:老板可能在策划下一款新产品,或者要把一个竞争对手打掉,或者是老板的老板要求下来的,或者......
未表明的需要:时间呢?质量呢?形式呢?汇报对象呢?怎么,你不知道?快问啊!
愉快的需要:老板可能希望你从不同的视角(员工视角、跨行业视角、年轻视角等 等)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可能希望你直接做成他能用来汇报的ppt格式,可能......
秘密的需要:老板背负着公司巨大的业绩压力需要寻找突破口、老板“可能”也有自己升职加薪的小算盘......
㈦ 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面向过程法(自上向下分解),信息工程法(数据驱动)(数据流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法(对象驱动)。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颂指饥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野返最后应输出什么。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电脑系统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软件逗氏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需要后,他们才能够分析和寻求新系统的解决方法。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功能。
㈧ 软件工程中常用的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一、过滤需求的方法
做后端系统,要学会的第一个技能就是砍需求。也就是过滤需求。
这不是一个贬义词,反而是体现后端产品价值判断的基础。
过滤需求的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判断需求是否是伪需求,应该被过滤掉。
1. 用户场景模拟法
后端产品的出发点就是帮助业务用户,因此在调研需求的时候要模拟业务的场景,分析业务用户提到的需求是否能解决他的问题。
如果不能帮助用户,那么这个需求就可能是伪需求。
以下面的案例说明:
背景:“货到付款”类型的订单会因为缺货而无法发出,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客服就会跟顾客沟通,帮顾客取消订单。
需求:由于这种订单的数量还是蛮多的,逐个取消太费时间,因此业务用户要求在“缺货订单”列表页增加“批量取消订单”按钮。
分析:调研到业务操作场景,是先找到该类缺货订单,然后和顾客沟通,顾客同意删除,才进行删除。也就是逐个沟通确认,再逐个取消订单的,所以“批量取消订单”无法被有效使用。
因此,该需求是个伪需求,应该被过滤掉。
2. 功能归属分析
专门的系统做专职功能,有助于合理的产品体系建设。
因此需求调研的时候,可以通过系统的定位,判断需求是否应该在该系统完成。
如果不属于该系统范畴,那么直接说服需求方更换方案。以
下面的案例说明:
背景:CRM系统(顾客关系管理系统)有一个顾客标签生成功能,就是根据顾客的消费行为数据,自动对应关联上标签,如优质顾客、高潜力顾客、欺诈顾客等。
需求:业务用户提出需求,除了做上述的基础标签之外,还要做出英语版本的标签(就是把标签文案翻译成英文),这样欧美员工可以在英语版本的系统下使用。
分析:调研到翻译之后的标签不是在CRM系统使用的,而是给到SMS(客服系统)使用的。
所以应该由SMS根据CMS提供的基础标签数据,自己做二次的衍生。
之所以这样,首先是为了避免未来更多语言版本的扩展需求或更多系统提出类似的需求;
其次,CRM系统已经完成了“接力赛”的第一棒,创造了基础数据,那么其他系统要特殊化使用,完全可以自行进行特殊化处理,无需耦合回CRM系统。
结论:案例的需求本身是真需求,并且实现上也没难度,但是该功能的定位超出了本系统范畴,专门系统做专职功能,化衍生需求应该在下游执行。
否则,耦合性过高只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难以维护和扩展。
二、拆分和聚合的方法
1. 拆分需求法
业务用户提出一个需求,很可能只是短短的一段话。
但是不要高兴太早,可能这一句话暗含了很多线索,因此要善于拆分:
先找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再围绕核心点,理清前、后、左、右、上、下的旁系需求点。
每个需求点再当做一个子需求进行调研,最后再聚合在一起。
以下面的案例说明:
背景:订单业务的类型很多,订单退货之后需要创建售后单据,但是因为数量大,所以花费很多人力,且手动创建有出错的风险。
需求:业务提出的需求是“增加退货订单自动创建售后单的功能”,这是个一句话需求。
该一句话需求,其实包含了多种具体的订单类型和场景,那么我们就要拆分调研,拆分的维度比如:
自营订单、第三方订单、货到付款订单、先款后货订单、部分退货订单、完全退货订单、服装事业部订单、电子事业部订单等,其中每一个维度就相当于一个小需求。
这里不一一展开。
2. 聚合需求法
拆分法是对单个需求分解成若干小需求进行调研,聚合法相反,是找到许多个相互关联的小需求的共性,然后统筹成一个大需求去完成。例如:
由于业务用户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政,于是张三、李四可能都对一个业务流程有相同的需求,或者对同一个功能有相同的优化期望,结果俩人分别提了需求过来。那么产品经理就要找到二者背后的相关性和交叉区。
然后统筹规划,聚合在一起当作一个需求来调研,最终输出一个整体的需求调研结果。
三、利用辅助功能调研需求
调研产品现有功能,可以用来确认原有功能的逻辑,或者确定新需求方案是否可行。
比如业务用户需要更新一个功能,为了避免更新出错或遗漏,产品经理需要知道修改前和修改后是否会能正常运行。
最基础的办法就是自己设计一个测试用例,记录操作方式、状态变化、数据流向等。看看下面的例子:
背景:从销售网站获取到OMS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的订单信息中带着顾客的邮箱。顾客下完单,可能会在销售网站修改邮箱,而此时已经获取到OMS的历史订单中的邮箱是不变的。
需求:顾客若在销售网站修改邮箱,要求已获取到OMS的该顾客的订单中的邮箱也要同步修改。
分析:需求是很明白的,也有它的意义,但有风险。
因为我们知道订单信息贯穿于整个订单流转过程中,牵扯到订单编辑、审核、取消、配货、发货等,而这些环节跳转的触发条件可能就是某个信息更新(这里面就可能包括有邮箱更新)。
因此,更新邮箱是否会影响流程中的某些环节,一时间很难准确知道。
于是,我们可以采用预测试的方式,设计测试用例,在测试机运行一些订单,观察各个环节邮箱变更的影响,然后收集起来分析对策。
测试法就像是探雷一样,主要用来解决未知风险点。这个方式的重点是记录和分析操作前状态、操作位点、操作后状态、操作后触发的连锁反应、数据流向等。
四、“拔萝卜带出泥”的方式调研需求
调研需求时,产品经理要拔萝卜带出泥,挖掘用户没看到的需求点和价值。
举例说明:
背景:公司入驻到销售平台后,销售平台会对入驻的店铺的违规行为进行罚款。
需求:业务用户提出需求,将销售平台的罚款数据抓取到订单系统,关联订单数据,以便进行人工分析。
分析:
第一步,先拆分需求,确定什么是罚款数据,总共有哪些罚款种类,需要对接哪些罚款种类,罚款数据与订单系统关联方式是什么,是否都能关联到,关联不到怎么办,销售平台是否已经提供了公用的罚款接口,Token(请求权限)如何获取,抓取频率怎么样,数据增长幅度多大,获取之后做哪些展示和搜索,用户权限怎么设置,需要和订单系统做哪些交互,该需求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步,挖掘需求:是否需要作分析功能,分析功能的规则是什么;是否需要做监控和预警,是否需要指派负责人;其他业务人员是否也有类似需求,其他平台是否也有类似需求……
通过“拔萝卜带出泥”的方式,连带出更多需求点。将上述调研结果重新组装起来,得到一个系统化的完整需求。
罗列出需求要点和对应的验收目标,这样使得需求具象化,同时又不会遗漏细节,内部充实,外部闭环,并且进行了价值挖掘,做成控制阈值、预警、责任人分派、趋势分析、损失分析等高价值的功能,超出业务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