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研究
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
1、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喜欢科学研究,有兴趣才能做出好的成果。
2、进行科学研究,还要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科研的过程中,要坚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多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根本,再寻找发展的规律。
3、进行科学研究要有好的工作态度,热情,勤奋,认真,乐观,好学,态度是科研的基础。
4、在实验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团结协作,和谐,友好,共同进取,快乐地合作。
⑵ 试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1)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地质条件和岩石类型并且没有明显蚀变矿化的背景区,进行背景区第四系疏松层元素贫化富集规律研究。按照5~20m点距,采集第四系疏松层不同层位土壤、岩石样品,样重500g,加工粒级-40目。研究微量元素在各类岩石、土壤不同层位、不同粒级样品中的分布情况和元素在不同层位的贫化富集规律。
2)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地质条件和矿化类型的已知矿床成矿地段,进行矿化异常地段第四系疏松层元素贫化富集规律研究和土壤测量方法试验。采集矿体、矿化围岩和上覆各层位、不同粒级土壤样品,原始样重:粒度试验样品5000g,加工粒级:-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研究各类指示元素的分布情况和元素在不同层位的贫化富集规律,确定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层位、采样介质和采样粒级。
3)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类型典型矿床成矿地段试验条件较好的水系,进行已知矿床次生分散规律研究和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试验。按照50~400m点距,采集水系沉积物、泥炭、腐殖土等不同采样介质、不同粒级样品。采样质量和加工粒级:粒度试验样品5000g,加工粒级:-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等粒级;其他样品500g。研究各类介质指示元素的富集粒度,研究随着与矿体距离的增大,各类采样介质中指示元素含量的衰减规律;将不同粒级样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最佳采样介质、加工粒级、采样部位和采样密度。
4)水系沉积物测量“漂洗采样方法”试验。选择已知矿床试验条件较好的水系,按照50~200m点距,同点位采集水系沉积物(原始样)样品和漂洗过的样品。漂洗采样方法:用采样勺将水系底积物舀入盘内,加入适量水进行漂洗,尽量除去草木屑、泥炭等杂物,保留水系碎屑沉积物(含细粒级部分)。漂洗后样品重500g。将漂洗和未漂洗的样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5)选择已知矿床成矿地段进行沟系沉积物测量方法试验。横剖面:垂直矿体走向,按照10~20m点距,采集不同层位残坡积土壤样品。样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两种粒级。了解指示元素在残坡积层中横向的迁移情况。纵剖面:剖面布设在矿体物质组分受剥蚀后沿斜坡下滑所沉积的沟谷。自沟脑向下,按照50~200m点距,采集沟谷沉积物样品。样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两种粒级。了解指示元素沿沟谷向下迁移的情况。
6)有机碳对元素吸附富集和对异常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选择有机质影响明显的异常水系,按照200~500m间距同点位采集水系沉积物大样和泥炭样品,水系沉积物大样重1500g,泥炭样品重500g。水系沉积物样品加工为-4~+20目、-20~+60目、-60目等3个粒级,泥炭样品加工成-60目。
7)水化学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出发前,在室内用5%的超纯硝酸将新购的采样瓶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晾干、装箱、封严,备用。水样布置在有地表水或地下水出露的地段,采集的主要是河水和泉水,个别为矿井涌水。采样密度0.65~2.67点/km2。每样采集量25mL。采样时,用欲采水体清洗采样瓶5次,然后灌满采样瓶,盖上瓶盖。在采样点现场用pH计测试水体pH值。回驻地以后,当天用1∶1超纯硝酸酸化水样至pH值≤2以后,保存,备送分析。从采样到测试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8)植物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植物样品的采集按照不同研究区分布的物种的不同,选择采集的植物种类亦不同。在小西林研究区选择桦树根,在天合兴研究区选择桦树皮和落叶松1~2年生枝叶,在塔源研究区选择落叶松树1~2年生枝叶和苔藓,在绰尔研究区选择落叶松树1~2年生枝叶和桦树根。样品采集完成以后,在驻地使用自来水或当地河水(未受到污染)清洗样品,洗掉样品上沾染的泥土。晒干后,直接用无污染碎样设备碎至-80目后再进行分析测试。
9)水系沉积物重砂测量试验。在多宝山铜矿、东安金矿矿化水系通过漂洗采集-10~+20目、-20~+40目、-10~+60目等粒级样品。样品经过缩分、筛分、淘洗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样品矿物组成、矿物特征、矿物含量进行分析。
10)在勘查示范区主要投入1∶10000地质草测、1∶2000地质草测、1∶10000土壤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1∶5000地质-土壤-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激电测深、1∶5000大功率激电剖面、EH4剖面测量等方法,并对异常地段进行槽探、钻探工程揭露,发现工业矿体。
⑶ 你学到了哪些实验研究的方法
模型法
叠加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推理法
转换法
等效法
描述法
类比法
答案: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探究实验现象的方法。实际上,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有控制的观察。
⑸ 实验研究方法的介绍
所谓实验研究方法,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首先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中。
⑹ 实验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控制变量法:
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实验方法。例如,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等实验中都用到了该实验方法。
2、类比法:
例如,在学习电流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与生活中熟悉的水流作类比。有些理论只有在理想空间里才能通过实验得出,此时,可以在现实条件实验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这些理论。
3、描述法:
例如,在生活中是不存在光线的,为了更好地学习光,才引进了“光线”这一词。
4、转换法: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时,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摆动。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5、模型法:
在学习原子结构时,为了更好地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1、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仪器的性能。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2、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实验。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
3、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4、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5、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⑺ 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法的优点与缺点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设来决定研究的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自然状态”。但其他研究方法则要按现有数据和观测值给出假设。第二,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纵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可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问卷调查等,只有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直接观测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第三,它能够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计因果关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因果关系永远不能被肯定地证实,只可能不断地逼近。实验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实验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立控制组来判断操纵的强度。第四,实验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响,从而分离出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第五,实验方法下,可以通过调整变量和实验条件观察到常规状态下很难出现的极端值和交互作用。第六,实验方法是可以重复的,这是研究科学性的中要体现。第七,实验法的成本通常较低,因为控制变量、样本数都比较小,持续时间较短,而现场研究、问卷等方法的出差费、访谈费都比较大。
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为地营造实验条件,使其远离现实情境中的“自然状态”,会导致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样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组时做到了随机化分派,也会使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于当前问题,对过去问题和将来问题的研究,实验方法不太可行。第四,当研究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成本会急剧增加。第五,管理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大多是人,人类行为变异相当大,较难控制,同时也使实验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难以找到合适测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
实验法的应用条件
结合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大致总结出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条件:第一,对现状的研究。进行历史研究或预测研究,单独使用实验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难的。第二,需要对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实施严格的限制才能凸显研究变量。第三,客观条件允许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实验不会违反当地的伦理和法律规范。
尽管实验方法可以独立地取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但为了谨慎起见,研究者通常将实验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⑻ 什么叫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方法,是根据化学实验目的,实验者运用实验仪器、设备、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科学事实以探究化学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⒈按实验的直接目的分:探索性实验方法和验证性实验方法。
①探索性实验: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其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
②验证性实验: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实验。
⒉按实验中量与质的关系分: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分析实验。
⒊按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分:
对照实验、析因实验、模拟实验。
①对照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样,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其余是试验组,通过某种实验步骤,判定实验组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影响。
②析因实验:为了寻找、探索影响某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而安排的一种实验。这种实验的特点是: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结果的因素特别是其主要因素是未知的。进行析因实验,首先要尽可能全面掌握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为此,就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可疑线索。因为有时恰恰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即是造成某种结果的重大原因。如果有两个因素影响,可采用对照实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有多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可采用逐步排除的方法,即每次在控制几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以确定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影响,最后找出其主要原因。有时造成某种变化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哪一个因素单独起作用的结果,就要同时进行多变因素的析因实验。
③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为了取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人们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选定研究对象的代替物(即模型),模拟研究对象(即原型)的实际情况,对代替物进行实验。
〔示例〕(全国竞赛试题)Mn2+离子是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催化剂。有人提出该反应的历程为:
Mn(Ⅶ) Mn(Ⅵ)Mn(Ⅳ) Mn(Ⅲ)
Mn(C2O4)2n3-2n —→Mn2++CO2
请设计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个历程是可信的(无须给出实验装置,无须指出选用的具体试剂,只需给出设计思想)。
〔解释〕据题意,要证明以下两点:一是Mn2+离子是催化剂;二是催化历程中反应是分多步进行的,中间过程有Mn(Ⅵ)、Mn(Ⅳ)、Mn(Ⅲ)等生成。可提出以下几种思路:
①做对照实验:在一H2C2O4溶液中加入Mn2+离子,另一H2C2O4溶液中不加Mn2+离子。再分别滴加KMnO4溶液时,观察比较加Mn2+离子的溶液中反应速率有无加快。
②设计实验证明Mn2+离子能否与Mn(Ⅵ)、Mn(Ⅳ)、Mn(Ⅲ)反应。
③寻找一种能与Mn(Ⅵ)、Mn(Ⅳ)或Mn(Ⅲ)生成配合物或难溶物的试剂,把这种试剂加入含H2C2O4、Mn2+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KMnO4溶液,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