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聋校律动课教学方法

聋校律动课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08 00:20:46

A. 音乐课常用教学方法

音乐课常用教学方法

导语:音乐这门课程,往往因为它的互动性和欣赏性深受师生的喜欢。但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辅导老师并不能因为课程的愉快轻松而懈怠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地学习课程建设方法,而改变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同时作为一门课外必修的活动课程,自然它的教学方法也因它的活动性质而多种多样,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极为关键。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的拓展有所帮助。

1、讲授法

教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提示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两种。

优点:

a、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

b、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所有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识;

c、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展唯梁宴示食物、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的演唱、演奏,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练习法

练习法是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的教学方法。

4、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提问法”,是师生通过相互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启发式谈话和问答式谈话。

5、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解决教学中某一问题,相互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

6、欣赏法

欣赏法式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体验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借以陶冶情感和培养审美感的教学方法。

7、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是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指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8、情境法

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

9、参观法

扩大学生的视野,从现实生活中受教育,音乐表演与欣赏,音乐与姐妹艺术、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各年级应有的传统的音乐艺术活动及定点参观访问的项目受学校射去经济文化条件限制。

10、律动法

发展学生多种感观通道对音乐感受体验的能力,增强身体的动作协调性赏与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以小学低中年级为主,不限其他各年级足够的教学活动空间受音乐学习空间的制约。

11、创作法

发展学生音乐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即兴创作与表演,在教师知道下的.作曲学各年级无具有多向、活跃、随机性强的特点,驾驭有一定难度。

12、游戏法

发展学生节奏感、动作协调性及对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动作形象的模仿、创作为主要内容以小学低中年级为主足够的教学活动空间活动内容与儿童年龄联系密切,受年龄特征及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的限制。

幼儿园音乐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中融入音乐,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他们活泼好动,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再合适不过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被游戏所吸引,从而乐于接受游戏中所包含的一些。教师教授音乐也可以利渣清用游戏的形式来感染和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快乐地体会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扮成“小兔子”,教师弹奏音乐,音乐节奏快,孩子们就像小兔子一样快快地蹦;如果音乐节奏慢,孩子们就慢一点蹦;听到高音就让小朋友拍拍手,如果听到低音就让小朋友跺跺脚。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二、发挥幼儿想象力,用多种方式来展现音乐内涵

音乐看上去好像只是需要幼儿认真听的一种艺术,但是实际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和感官,让幼儿去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音乐转化为其他方式,例如写的方式、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可以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数鸭子》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学习儿歌中展现的画面: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用绘画的方式去展示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就会成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小河、画出大桥、画出鸭子、老爷爷……。孩子们绘画的能力不一定很高,但是他们却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当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促进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陶醉在音乐之中。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促进幼儿主动探究音乐情感

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和启发孩子,让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地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先范唱的形式,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让幼儿可以沉醉在教师的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例如在学习《健康歌》的时候,教师给孩子进行范唱并且教师可以加上一些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音乐欢快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会吸引孩子,教师在第二次范唱的时候,还可以让幼儿根据教师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幼儿去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透过歌曲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在观看和倾听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非常渴望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来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什么魔力。这样幼儿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动力十足,信心百倍。

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加全面去认识和欣赏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引导他们。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感到新奇和好奇,他们有时对于音乐的认识可能并不是十分理解,但是他们幼儿一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说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可以更快地感悟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增加了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自己给幼儿展现音乐外,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去动手创造音乐,进行音乐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进行打击和体会,孩子们感觉就像是在玩一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它他们会听出什么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这种做法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

四、科学创设好问题,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音乐节奏

教师是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幼儿。“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思考起来了就会促进幼儿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给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思考和体会,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我是粉刷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去思考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从歌曲中你学习到了什么?幼儿在思考中会感受到歌曲曲子风趣、活泼,通过简单的旋律刻生动的刻画出小小“粉刷匠”的性格特征。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快乐和喜悦,表达了他热爱劳动的一种精神。同时他也非常认真,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了白灰的顽皮神态。这是歌曲中的形象展示,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让幼儿对于歌曲的思考让幼儿了解到要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幼儿发展和学习的方式去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当幼儿有了学习音乐的欲望后,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就会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B. 音乐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音乐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音乐课程常用的 教学 方法 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小学语文相关内容推荐↓↓↓

小学生语文趣味故事

小学语文常识大全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生语文有哪些自学方法

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 音乐欣赏 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 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 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 的方法。

(3)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

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语言 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 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 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

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 法。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 辩论 进行学习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音乐课程的特点

1、音乐性。音乐性问题,就是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这是音乐本身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关注音乐本身的特点,关注音乐本体。无论是欣赏教学还是 唱歌 教学,都要始终贯穿音乐的语言;

2、审美性。另外一个学科特点就是它的审美性,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修订后最为突出的一个课程理念。审美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来完成的。音乐学科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老师面对一群有情感的学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形成了一个音乐的审美过程;

3、过程性。音乐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同,音乐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它强调教学过程。教学要体现教学过程特别重要。教学过程即是教学目的,是统一的。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 兴趣 爱好 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了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人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感。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对音乐感知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在演唱、演奏等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 想象力 和创造意识。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学科的综合可以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木的理解,让学生想象和表达音乐。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项目,这样才可以有普遍性,才可以进行普及。而尊重个性,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音乐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来将普遍的音乐与独特的个体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发展空间。


音乐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常见的音乐课教学方法

★ 音乐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 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 幼儿音乐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C.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研究音乐教学的理论及其运用。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阐述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教材编选原则,研究音乐教学规律,探讨乐理、视唱、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教学的步骤与方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文章

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审美、修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光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音乐素质等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譬如:在进行歌唱技巧训练的时候,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就要指导他们逐步从胸式呼吸转向胸腹联合式呼吸,学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级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能力,为从本能地歌唱进入艺术歌唱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发声方法的训练,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确。律动教学则应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可能性的示范,并且大量采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到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不管在器乐、欣赏或音乐常识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为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讲授法相比较可多用。

学生的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音乐素质较好的班级,可适当加大音乐知识和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也可更加充实。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就可采用视唱法。而对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就应以听唱法、跟唱法为主学新歌,教学进度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

此外,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乐教学中,不仅要采用示范法、练习法,还要穿插运用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们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适当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各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互相配合,合理运用,会有相辅相成之功效。

总之,选择音乐教学方法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在选择的同时,既要正确对待经长期教学实践检验至今任然适用的各种教学方法,还要科学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创造出切合音乐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的总结

介绍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具体来说,每一门课程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

目标

课程标准的 “课程目标”同教学大纲的 “教学目的”有所不同,目标虽含 [2] 有目的、里程的意义,但目标不同于目的的那种总体性、终极性和普遍性价值,它更体现为具体性、阶段性和特殊性价值。因此,对于课程目标,可大致理解为: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和达到,因此,在某一方面、领域和学时的教学中,还有着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如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教学目标。

目标功能

从音乐课程的角度来说,其目标具有的功能有:明确音乐教育发展方向,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提供音乐学习经验方法,确定音乐教育评价基础,等等。这四者的关系是通过明确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为学生提供达到目标的最优的音乐学习内容、方法与经验,并以此确定为评价音乐教育活动结果的标准。

作用

而对于更为明确和具体的音乐教学目标来说,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明确音乐教学方向,提出音乐教学任务,确定音乐教学方式,主导音乐教学过程。

(2)规划———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规范音乐教学进度 ,提出音乐教学要点。

(3)调控———调节与改进音乐教学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4)评价———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分类

在音乐新课程中,课程目标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表述清晰地说明了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内涵。新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体现了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体现了在人的发展中多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核心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把课程视为知识,视为学科。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支配着课程的构建、设计与实施。这种单一、片面的课程观所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它加重了基础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造成了课程结构突出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等一系列问题。而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 “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 “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具体来说有下列内涵: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它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第二,突出课程的整合

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识性目标。过去,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均被排除于课程目标之外,其价值成为知识的附庸。而新的课程观在体现由 “知识本位”向 “人本位”转变的同时,必然导致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

表述

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要素。

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清晰

音乐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不同于音乐课程目标,更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中的 “教学目的”。音乐课程目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而音乐教学目标则是从微观的角度,预计某一时段、某一环节音乐教学所要获得的结果,是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其音乐学习活动具体的行为变化表现。目标虽含有目的、里程的意义,但目标不同于目的的那种总体性、终极性和普遍性价值,它更体现为具体性、阶段性和特殊性价值。因此,表述音乐教学目标的首要一点,就是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清晰。然而,一些音乐教师由于对此认识得不够清晰,加上传统大纲的影响,往往把 “课程目标”或 “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来对待,目标表述得非常宽泛,笼统。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音乐文化素养,热爱祖国,成为 ‘四有’新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学习这首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共产主义道德风尚”,“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学习和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这些又虚又空的所谓目标对音乐课堂教学没有指导意义,也没有评价的价值。

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以往,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例如,“学习sol,mi两音,能够唱准它们的音高。用sol,mi两音及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掌握大合唱的有关知识,了解作曲家冼星海的生平”,等等。上述目标缺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晰,主要突出了 “知识与技能”维度。正确的目标确立方式应该是三个维度的表述。

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图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图片

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过去在“教师中心”和 “学科中心”的传统观念里,音乐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歌唱能力”这样的句式,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了从教师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的特点,即教师要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上,判断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是学生想在课堂上获得哪些音乐方面的进步,而这恰恰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愿望能够实现的。如此看来,像 “通过……使学生……”, “通过……培养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这类在传统音乐课程 “教学目的”中经常使用的行为动词,已不符合音乐新课程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相反,由于音乐新课程是从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目标的,因此其行为动词多为 “对”、“在”、“用”、“能够”、“感受”、“体验”、“了解”、“掌握”等。

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自主行为,不必过于追求统一,千篇一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音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就形不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传统音乐教学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统一,强调共性,过于追求标准化与规范化,许多教师都是一个模子,一个套路,这种缺乏实效的表面文章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音乐新课程则首先关注一个 “新”字,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必然会精彩纷呈,焕然一新。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设计中,传统的 “教学目的”同现在的 “教学目标”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带有浓厚的 “学科本位”和 “教师中心”痕迹,其设计体现为 “教什么”,“怎样教”,“通过教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后者则体现了从 “教师中心”到 “学生本位”的转变。“教学目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设计目标要求及目标水平。

课程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引导人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基石。

传统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的功能,致使该项目标形同虚设,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隘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和单调,甚至恐惧、苦恼,丧失了学习兴趣,而且极易造成学生的 “情感营养不良”、“情感偏枯”等现象。

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例如,情感,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在表现为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在对生活的乐趣、进取、向上的态度;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等等。这三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要素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科,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和内涵是不同的。在音乐课程中,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必须突出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特点。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过程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存、生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人的发展,它使一个个鲜活的人成了一架架机械、呆板、只会接受与记忆,不会思考与评析的学习机器。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过程与方法所以对音乐学习非常重要,是由于音乐教育多体现为一种 “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涵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 “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音乐新课程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细化为五个具体目标:即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综合。

1、体验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之一,它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做,用自己的脑去思考。一句话,就是学习者要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它重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视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习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参与、活动、探究、实践,将教学过程变为整合、转化间接经验成为学生直接经验的过程,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学习者个人经历、感受、见解、体验为一体,从而自我解读、自我操作的过程。

对于 “体验”,《音乐课程标准》中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表述:“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这句话所以重要,是由于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须采用一种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方式———体验的方式。原则上,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的方式与学习者自身的音乐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以施教者的体验代替学习者的体验。

2、比较

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等音乐内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

3、探究

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是指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与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在新课程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独立的持续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合作

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和实现共同的学习或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撑和配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小组成员有效沟通,妥善解决组内矛盾;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合作学习的方式目前在音乐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着,其共性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按音乐素质、能力和性别划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充分交流,研讨,协作,例如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由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演唱形式,编创表演动作,制作表演道具,选择伴奏乐器及音型、节奏型等。融合游戏、竞赛因素,促进小组间的竞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器乐演奏学习中,分成若干小组 (各组演奏水平均包括上、中、下三个层次)进行游戏式的竞赛,让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机会均等,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5、综合

作为音乐课程目标之一,它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其根本的要义在于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完善化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具体地说,综合包括音乐课程内部学习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姊妹艺术 (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美术、书法)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 (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等三种方式。例如, “鉴赏”和 “表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不仅会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再如,充分发挥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与线条表现音乐的明暗及相同与不同等。此外,通过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例如,同语文结合,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亦可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抒情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同史地学科综合,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同体育学科综合,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

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同数、理、化学科综合,可以联系 “黄金分割线”将美学概念与数学概念整合起来,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声音性质同物理学的频率、振幅等知识联系起来;等等。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是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诚然,基于综合理念的贯彻,音乐课中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一些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涉及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如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或艺术门类的方向,用文学、政治、历史、地理、舞蹈、美术、戏剧等内容作为学生音乐课学习、探究的主要对象,那音乐课的自身功能必然会受到削弱和损害。这显然是同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相悖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高中音乐课程来说,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在音乐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以往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存在误区,单纯地以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作为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体,并过分强化了知识的理性色彩和技能的技术作用,从而导致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片面化倾向,造成了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恐惧与厌倦心理。

基础教育中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观认为: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还包括音乐基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还特别包括音乐创作、音乐历史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音乐技能不仅仅体现为视唱、练耳、识谱等方面,也不只是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唱歌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把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或歌唱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将其视为音乐表现活动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有利于构成基础音乐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整体体系。

此外,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上,也须作根本的改变。既要改变音乐教学中单纯传授音乐知识,以讲授代替体验的理性方式,又要改变机械训练音乐技能,以枯燥练习代替探究、研究的倾向。应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D.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着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是什么?
一、达克罗士教学法:

内容概述:“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特色为教师以钢琴即兴方式教学,学生则以身体律动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达克罗士教学法是瑞士集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舞蹈家及诗人于一紶的艾弥尔.杰克-达克罗士(Emile Jaques - Dalcroze, 1865-1950)于1905年在日内瓦音乐院实验成功而公诸于世旳教学法。

其教学方式有:1.律动教学 2.听音训练 3.即兴创作。1.律动教学:这是借着身替肢体最自然的律动,表达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这种教学模式常用在我们幼稚园、国小低年级的韵律、唱游…。它经常以肢体的动作:如走步、跑步、弯腰动作来代表拍子;或借着拍手、脚踏来分辨不同的音符;或借着游戏的规律节奏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这种以肢体的节奏感,导引学习音乐基本能力的潜能发挥可说是最符合认知、思考的一种音乐教学。2.听音训练:达克罗士认为以首调唱名来训练歌曲教唱,对于音乐欣赏的听音或记忆较有助益于能力的发挥,尤其音程间的认知,简单歌曲的仿唱,一定要配合身体的律动以达到“内在听觉感受能力”的音乐薰陶3. 即兴创作:这是借着任何乐器的弹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性的舞蹈动作来揣测音乐的动机及意境。另一方面达克罗士也鼓励对旋律与和声方面的创作与尝试,他认为节奏、韵律的配合是不能疏忽的。

达克罗氏教学法教学特性:

1. 重视以儿童之体律动的节奏配合音乐教学。

2. 舞蹈与律动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

3. 教材应取之于自然界中的节奏素材,是儿童音乐学习最自然的感受。

4. 非常重视儿童对“视觉”、“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

5. 即兴的舞蹈表演动作可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

6. 音乐教学应以节奏教学作为基础。

二、高大宜教学法:

内容概述:根据高大宜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可说是最理想的全民音乐教育。

高大宜的教学法可以用歌唱教学法作为其教学宗旨其主张所有音乐活动有:

1.歌唱教学、2.节奏的配合教学、3.视唱与歌曲练习、4.手语教学。

1. 歌唱教学幼儿时期的歌唱以听唱仿唱为主开始已‘念’歌方式,用童谣民歌与生活之谚语作为题材,从小三度音程开始教唱,并以五声音阶的音域为主,选择适当的教材配合实施教学,采渐进的教学方式,由两小节到四小节,再扩大为八至十二小节的乐句,每次上课以20分钟为原则。

2. 节奏的配合教学(1)先以感觉节奏的快、慢开始,聆听老师的节奏示范再加上以自己模仿,以拍手或踏步方式实施。(2)采用节奏音节念法实施节奏教学。(3)以歌曲配合游戏动作,尤其让儿童有创造设计的机会以配合唱歌的舞蹈动作。

3. 视唱与歌曲练习高大宜的歌曲与视唱有一系列的教本,大部份取之于民谣,视学生程度而给予适当的教材。视唱训练多以首调唱名法唱谱练习;歌曲练习则以二声部合唱为主,多为民谣,采用五声音阶的调式,节奏较难,适合程度较高的能力者视唱及歌曲演练。

4. 手语教学高大宜的应用John S Curwen的手语以辅助视唱的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是利用视觉,加上身手配合的手语动作,来加深儿童聊解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音程高低的距离关系并使儿童能感受儿童歌唱时曲调所表达起伏的那种音乐性。高大宜教学法教学特性:1. 以歌唱为主的教学法。2. 以传统民谣、儿歌作为主要教......>>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美的薰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审美、修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光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音乐素质等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譬如:在进行歌唱技巧训练的时候,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就要指导他们逐步从胸式呼吸转向胸腹联合式呼吸,学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级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能力,为从本能地歌唱进入艺术歌唱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发声方法的训练,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确。律动教学则应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可能性的示范,并且大量采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到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不管在器乐、欣赏或音乐常识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为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讲授法相比较可多用。学生的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音乐素质较好的班级,可适当加大音乐知识和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也可更加充实。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就可采用视唱法。而对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就应以听唱法、跟唱法为主学新歌,教学进度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此外,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乐教学中,不仅要采用示范法、练习法,还要穿插运用讲......>>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使教学设计艺术化 音乐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情感体验产生于每个教学环节,有强弱之分,有起伏美好的体验会使他们保持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实践。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琴,教师就是弹琴的人,而教学设计就是乐谱。会弹琴的,琴就会发出优美的声音,优秀的教学设计,会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导致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进行教学五一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情感体验做出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调整。课堂教学始终令人昏昏欲睡固然不好,让学生始终处在高度亢奋也不是太好。优秀的课堂就像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开始部分抓住人心,激起兴趣,中间部分精彩分呈,结尾达到 *** ,令人回味无穷,并且所有环节之间的转换是自然、连贯流畅的。因此教师在照顾学生情感体验前提下还要抉择课堂的教学节奏,做到有收有放,把一节课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首歌有着优美的旋律。
幼儿园音乐活动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我想谈谈歌唱活动中教师如何抓住导入环节向幼儿发起互动,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1.言语互动。(1)故事导入。在教学中教师把歌词编成幼儿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新授歌曲的导语,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2)猜谜导入。如歌曲《大雨小雨》,教师用一个传统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 此,认真倾听歌曲。2.范唱感染。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激发幼儿的歌唱欲望。3.动画播放。教师可结合歌曲的特性制作PPT,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只有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上来,才可以引起有效互动。
说明中小学常用的一种或几种音乐教学方法
⑴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①音乐欣赏法:如借助诗歌,舞蹈,戏剧绘画等②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③参观法: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乐器博物馆,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事后进行讨论⑵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①练习法:如教师提出要点进行必要的示范;或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练习,教师加以指导;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分析,小节②律动教学法: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用肌体和心灵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创作教学法④游戏教学法:随音乐的情绪,节奏,有表情地进行律动⑶语言性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发①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教学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⑷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音乐课三拍子教学方法有哪些
自学能力是学生对知识刻苦自学、自我探索、自求得之的能力。它不同于一般认识和感知能力,也不同于那种机械记忆能力,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已有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和利用影响自己学习的各种因素,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展性学力。自学过程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不断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开拓思路的过程。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以至于养成良好的确学习习惯,我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入手。 一、课前 在课前,我让学生围绕目标、收集与学习歌(乐)曲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提前有备、有兴趣而学。包括文字、音响、音像及相关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比如、在教唱《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蒐集当时中国屈辱的历史背景,七子的地理位置等相关的知识。在教唱爱国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收集:今年2008年,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举行的奥运会的精彩镜头、自己喜欢的奥运会的歌曲、运动项目、运动员等。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我尽量根据课堂时间一一在课堂上展示,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培养自学习惯的兴趣和动力。 二、课中 在课中,多让学生享受自学的成功乐趣。在进行新课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除了重、难点部分正确引导外,一些稍浅显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这样学生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也给学生一次自我能力展示和体现的机会。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自学知识的范围,也随之增长。我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歌词部分的教学理解一般都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来分析歌曲的情绪:是歌颂的?抒情的?活泼的?还深沉的?……我在歌曲旋律的教学中,一些较难学习的歌曲,我在歌谱教唱之后,歌词的填唱我会让学生自学。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学唱。让学生同桌两人结伴自学:一人唱曲谱、一人唱歌词;或者教师唱曲谱、学生唱歌词。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会发现自己在会唱曲谱的基础上,再加入歌词就可以自己学会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了!体会到了自学成功的乐趣!也在培养自学的好习惯。 三、课后 课后学习是课中知识的延伸。因为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在课后继续自学探索的欲望。继续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比如,我在教唱《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主题、目标学唱了歌曲的曲谱和歌词,了解了意大利这个多水城市多船歌的特点;也体会了船歌三拍子摇晃的特点;又欣赏了中国的几首船歌。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我最后让学生欣赏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我的太阳》,听完歌曲之后我接着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谁吗?可惜已经去世的一位又是谁?他曾经在我们中国的紫禁城举行过演唱会,唱过许多精彩的曲目,同学们不妨课后去了解……这样,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继续着增长他们的自学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立足长远,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要善于从低年级抓起,从浅显的知识入手,将根基夯实!无论在课前、课中、课后,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肯定!让学生自尝甜果,从而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动力和欲望!日久天长自学习惯便随之形成。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欢迎指导。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音乐教法课是什么?怎么上? 100分
认真仔细!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以欣赏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该模式课堂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师生相互问候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新课导入虽然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却是通向赏析新作品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此阶段导入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预留悬念式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设问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

第二阶段: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是音乐欣赏课中新授的重要环节。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新授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初次聆听、整体感知(分段赏析)、走进音乐(再次聆听、体会内涵)三个步骤。

1.在初次聆听、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同时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简单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

2.分段赏析、走进音乐是引领学生通过分段聆听对作品进行细致欣赏分析,通过聆听体验根据情绪、音乐要素等的变化判断曲式结构、作品表现内容等,通过聆听、视唱、默模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记忆作品的典型节奏和主题音乐。

3.再次聆听、体会内涵是在学生分段细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欣赏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流派。

感知作品的体裁特点,同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充分体会音乐内涵,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和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

这是欣赏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反馈本节课学生所学知识点,也就是达标情况,同时也是主题音乐及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当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过程的推进分别采用分段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方式进行测标补标。

此阶段所采取的检测方式有:辨听、演唱主题音乐 、听音乐判断体裁、听音乐判断乐器以及音乐知识(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及和作曲家及作品相关知识)抢答竞赛等方式。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本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基本可分为两个步骤:拓展欣赏(创造活动)和课堂小结两种方案进行。

1.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内容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

2.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点,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课堂小结的方式有多种,不但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还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结,甚至也可针对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延伸、德育渗透,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聋校律动课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找蚝油方法 浏览:276
切断木头最简单方法 浏览:607
ph值的计算方法 浏览:312
手机壳自己制作方法 浏览:288
水泥路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693
汽车发电机检修及测量方法 浏览:380
轻食食用方法 浏览:362
前车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941
搓澡棉的使用方法 浏览:984
白板投影仪使用方法 浏览:823
液压油缸安装方法 浏览:605
手机窗口模式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0
怎么填充泪沟好的方法 浏览:190
卷腹控柱力锻炼方法 浏览:96
幼儿情境游戏的研究方法 浏览:656
子宫卵巢扭转锻炼方法 浏览:163
大led屏安装方法 浏览:175
discreet使用方法 浏览:929
圈椅茶几的安装方法 浏览:23
看视频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