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评价一门课里的教学方法

评价一门课里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04 08:58:47

Ⅰ 课堂评价方法有哪些

问题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评价法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各种类型。如,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表有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评价量表,也有供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使用的评价量表,
(二)量表评价法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量表评价法的基础是评价量表,因此量表评价法的核心也就是评价量表的制订。而评价量表的核心又在于评价标准的制订。
量表评价法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方案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这里,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即评价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望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状态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观念的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构中,核心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展开
2.建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它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依据。这些标准和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唤启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系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即与第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要素包括进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对郑厅于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较少涉及。这些教学要素的缺乏,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对于评价目的而言,不是评价的重点而已。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喊链隐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

问题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方法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关键是要建立作业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每天上交的作业,除了及时批改、采用等级制进行定量评价以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写批语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书写、重视程度进行定性评价。例如:在主动参与、书写整洁而正确的学生作业本画上一个开怀大笑的笑脸,在主动参与、书写较整洁而正确的学生作业本上画一个微笑的笑脸,在主动参与、书写较整洁但有错误的学生作业本上画一个伤心流泪的哭脸,并写上“做错了多可惜呀,快改正吧!”的批语,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写上“怎么忘了做作业,请快把作业补上啊!”等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激励性的标记、语言促使学生自主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问题三: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方法有哪些 因为你找不到话题啊
你是跟喜欢的人说还是和你同学说?
喜欢的人你应该知道你要说什么,让家觉得你幽默,你很会联想。
同学吧...
如果是人家主动找你说话,你应该一笑面对,想想她要说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男生总要女生主动你们才主动,男生对男生说话有说有笑是因为你们有“共同语言”。
男生和女生双方都很害羞,我有深刻体会哦

问题四:课程与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一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编辑本段]教学评价的作用 1、 诊断作用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2、 激励作用 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 3、 调节作用 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4、 教学作用 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 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编辑本段]教学评价的要求 1、 明确多次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以解决评价的方向性问题。 2、 明确每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体目标。 3、 明确为评价而准备的条件。 4、 对评价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 [编辑本段]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步骤是: ①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要点和各要点的层次关系。 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 ③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掌握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划分:(1)目标参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 [编辑本段]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1)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 *** 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设定评价对象以外的客观标准,考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促使学生有的放矢,主动学习,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差距......>>

问题五: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
一、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当前,
教育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由评价主体单一化向评价主体多元化推进。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作出反应时,要及时进行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谓延时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时间适当的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获得顿悟之后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小结的评价方式。它重视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把学生推到问题开始的地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一开始,我们班学生总是喜欢给别人挑毛病、找缺点,结果班上没有几个学生敢来“应战”,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这样的评价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学生:评价别人要先看优点,再提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了评价别人。例如:“我觉得她读课文很流利,如果能把鼻音读准就更好了!”“他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我要向他学习。”就这样学生慢慢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
二、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从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可以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从学生群体而言,可以建立班级学生整体成长记录档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激发其上进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学生成长记录袋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不具有选拔性和甄别性,因而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以有声的语言,丰富而精致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感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励了被评价者,也教育了大家,实现了教育的心理默契。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我一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我的口头评价往往会出现单调、重复、低效的现象,在教学中常会出现“不错”、“很好”这样的泛泛评价。时间一长,这种评价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在这方面,我需要不断积累,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鼓励。口头评价还应与其他手段如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书面评价以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特点而日益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们班学生的练习册、作业本中的一个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朵朵鲜红的“小红花”,都能让学生激励好长时间。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只要教师按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

问题六:课堂上激励评价学生的几种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这一主体的发展?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早在课改初期,我校便提出并实践了“阅读教学‘五让’”,即: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学生能想的让学生想,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评的让学生评。然而,学生的“练、想、说、问、评”做得怎么样呢?兴趣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艺术与否。通过几年的思考和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直接式。对于教师的一般性提问,学生易答且回答正确的,对教师基本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得比较好的等。教师可采取直接的方式给予肯定,不必“大惊小怪”、“无病 *** ”地过于夸张评价:“你真是个小天才,你真了不起啊!”则可直接鼓励说:“回答正确,很好。”“回答得不错,看来你听讲满认真呢”就可以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说过头话,甚至做过头事。2、比较式。对教师提出的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或思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句子的含义,人物的形象、情感,作者的写作目的等等,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和认真的思考,能够比较准确或比较全面正确的回答的,教师则可采取对比式的语言予以激励。如:“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你就能答对,这样的句子你就能正确理解,老师小时侯就没有你这么聪明呢!看来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3、修辞式。修辞的激励方式笔者认为比较适宜于学生朗读课文流畅、富有感情、歌唱得动听等,能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的时候应用。如:“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你的表情,比春天盛开的花还美丽;你的歌声,比百灵鸟的歌声还动听;你的情感,让我们能摸到春天花草的勃勃生机;你的语言节奏,似山涧的溪水声在我们的耳旁欢快地蹦跳。假若我们微微地闭上眼时,就像蜂蜜流到了我们的口中,又似甘泉浸入到了我们的心田。”……4、奖励式。对上课思想集中的,作业做得正确的,书写也工整的,回答问题精彩的等等,教师评价时,除了语言奖励和平常老师们常用的奖一朵小红花,插一面小旗,奖一样物品外,老师或全体学生还可为某生唱一支歌、朗诵一首诗或一两句名人名言等以示鼓励。这种奖励效果有时决不亚于对学生进行实物奖励和家长对孩子的金钱奖励。5、理解式。课堂上,理解式的鼓励一般是针对学生在有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答错问、板演做错题、读书不流利等情况而采取。如有的学生小手举得老高,可老师点他回答,其错误的回答有时引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发言的学生也搞得一脸尴尬,此时老师则可先肯定其敢发言就是走向聪明的表现后,再随机给他送去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或者走过去摸一摸他的头,拍一拍他的肩,向他伸一伸大拇指,给学生以自信和力量。6、抒情式。抒情式激励适宜于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或特别出众时而采取。如,当学生的作文写得生动,字写得漂亮,画画得逼真时,老师则可这样予以鼓励:“你真是我班的小作家、书法家、美术家啊!说不定你将来真的能成为这方面的大家呢!我们班、我们的学校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啊!”有时也可运用天真活泼的儿童语予以夸奖:“哇噻,棒、棒、棒,你真棒!”以上谈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然而,在具体情况下,这几种方式的激励不一定是绝对固定的,有时也可交叉运用。在激励学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好孩子有时真的是表扬出来的,聪明的才智是激励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确也能激励出学生五彩缤纷、充满情趣和美好追求的内心世界来!

问题七: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10分 学生状态,气氛。。。。。。。。。。。。。。

问题八: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切实的评价与诊断,帮助教师积极自主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效率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评价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评价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找到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改进的地方,而不仅仅是评判教师的教学过程现状。同时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一就是教师自己,课堂教学评价本身也应该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的批判性的反思,是教师与同行、专家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因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要体现的一个原则。在评价的对象上,主体性原则是指被评价对象对评价活动和过程的参与,包括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采用、评价过程的实施等都要有教师的参与;在评价的内容上主体性原则是指评价中要体现互动和学生的发展,即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通常表现在:(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学习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长的体验;(2)学会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

(三)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率。这往往是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适宜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为了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相应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存在的。不同的教学处理,其效果和效率是不一样的。因此,某些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是否恰当,效益性原则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体现,同时也是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它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四)艺术性原则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是一句公认的名言,但教学艺术本身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难以把握的一个内容。应该说教学艺术体现出了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各种能力之中,也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其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体态语的表现力尤为重要。语言表达不仅要准确、清晰、简练,还要具有感染力。就课堂教学的环节而言,教学艺术包括导入艺术、介绍艺术、提问艺术等,每个环节的组织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而评价过程中对教学艺术性的评价也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过程的评价上。

(五)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评价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主流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往往以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结构和环节来进行评价。第二,它是与发展性原则相生相伴的一个原则。评价既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是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和学生的个体成长与进步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

问题九:科学课程评价方式有哪些 1、 整体入手综合评价
综合评析法就是评课者对一节课从整体上作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通常是先分析后综合。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内容: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教材处理上分析;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从教学哗法和手段上分析;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从教学效果上分析;从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
2、 化整为零单项评价
从自己观察中,体会最深,感触最大,认识最明显里选择一个角度,或侧面来进行评课。或直接选取某一角度评价。这种评课可以避免与别人重复。
3、 沙里淘金寻找亮点
千方百计寻找执教者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所谓教学特点就是教学成功的闪光之处,或是教学有别于他人的创新之处

Ⅱ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对于课堂的教学,有哪些评价 方法 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标准化测验
这是进行学业测试的传统方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标准化测验要经历一系列的基本程序。

1.明确测验目标

只有明确测验目标,才能保证有向性,避免盲目性。通常测验目标就是 教育 目标,它是教、学、评、督、考的共同依据。前面我们已经详细描述了现代教学评价中所依据的一些主要教育目标,这里不再赘述。

2.确定测验内容

通常这是在内容抽样和测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而言,这个过程由双向细目表来确定测验内容中所涉及的每一内容范围的相对比例、测验目标中每一层次目标的相对比重、每一测验目标层次在每一测验内容范围上的相对比重。双向细目表通常由测验目标、测验内容和权重构成。在收集测验材料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测验材料要适合测验目的;(2)测验材料要能够代表该教材的全部内容;(3)测验材料要有普遍性;(4)测验材料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并能鉴别学生的学习水平;(5)测验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3.测验设计

测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测验形式的确定,即测验采用何种形式的问题;(2)测验题目形式的确定,主要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3)测验具体题型的确定与题目编制,即确定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具体形式并进行相应的题目编制;(4)测验题目的确定;(5)测验时间的确定;(6)测验题目的编排。

4.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

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程序。(1)编写复本与进行预测。前者是重要考试的必要步骤;后者则希望获取考生的信息,作为测验定量分析的依据。(2)测验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分析。定量分析包括题目的难度分析、区分度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3)测验的标准化。在标准化测验中,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应用和设计技巧,后面有专门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是在标准化测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测验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在于评价的方式,也表现在评价对象的灵活性上,替代性评价可以用来评价那些在传统测验中表现不佳或受到限制的学生,以帮助教师作出关于这种学生的有效推论。由于替代性评价通常需要测验学生应用先前所学知识、 经验 解决新异问题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因此通常也被称为表现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替代性评价往往需要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始发行为,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直接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 报告 、 作文 、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因此可以说,替代性评价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

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概念图、量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替代性评价方法,在后面具体领域的评价中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课堂观察与调查
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观察是搜集资料、分析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

课堂观察的内容包括:师生交往的方式;教师提问的次数和问题类型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探索性;教室的空间布局、班级规模等因素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课堂教学录像、录音;以时间标识进行选择性课堂实录;座位表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表;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学习效果的后测分析等。

调查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取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手段。调查是一类方法的总称,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调查方法,而不同的调查方法所适于收集的评价资料也是不同的,即不同的评价内容需要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随堂听课
这是获取课堂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采用随堂听课这种方法,通常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1.事先准备

事先准备一方面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就时间、地点、方式、观察重点等事项进行事先约定,另一方面,评价者需要在听课之前了解所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合理确定听课的重点。此外,事先的沟通也有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焦虑,让其能够尽量保持教学的自然状态,减少人为表演的成分。

2.课堂观察

在课堂观察中可以进行全过程观察和有重点观察。前者是指评价者全方位地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在观察过程中,评价者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一些特殊行为保持高度的敏感,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通常这一类观察的难度较大,要求观察者有熟练的观察技能和丰富的观察经验。有重点观察则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先准备的观察工具。有重点观察还包括评价者事先与教师拟定评价重点,如重点学生、重点事件等,在随堂听课中有意识地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观察。

3.课堂记录

课堂记录是伴随课堂观察进行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事先选择或研制的观察工具进行记录,如弗兰德斯的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等;二是描述记录法,它需要对课堂中的语言和非语言都进行记录,描述记录要求记录时应尽可能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即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当然也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一些非预期事件的记录,这些事件及其处理往往能够更清楚地反映评价者的行为动因。

4.课堂快速调查

常用的快速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简单测试题,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你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等。

5.评价结果的反馈

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往往以课后讨论的形式出现,其主要方法就是评价面谈。一般来说,评价面谈包括下面几个步骤:(1)明确评价面谈的目的,这有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顾虑,让其能够畅所欲言;(2)让被评价者阐述本节课的总体安排、设想及其实现的程度,并对照评价标准进行 自我评价 ;(3)评价者根据听课记录指出这节课的优势和不足,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4)在被评价者对评价者所做的评价和建议基础上,二者就双方存在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5)双方达成共识后,提出对以后课堂教学的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量表评价法
它是指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使用量表评价法时,量表中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评价内容,即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技术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三个阶段。(1)发散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解教育目标,提出详尽的初拟指标。在这个阶段通常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因素分解法。前者是指在专家会议中,各抒己见,即席发言,初拟评价指标。后者是指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在分解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统一的分解原则,而且分解出来的指标在上下层次之间应该相互照应,按照由高到低的层次逐级分解。(2)收敛阶段,即对初拟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归并和筛选。这个过程可以采用经验法、调查统计法和模糊聚类法,同时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即指标应具有重要性、独立性,指标应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本质属性。(3)实验修订,即选择适当的评价对象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的结果,对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定标准进行修订。

2.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指根据各组成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权重代表了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关键特征调查法、两两比较法、专家评判平均法和倍数比较法。

关键特征调查法是先请被调查者从所提供的备选指标中找出最关键、最有特征的指标,对指标进行筛选并求出其权重的方法。两两比较法则是对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并加以评分,然后分别计算各指标得分的总和。专家评判平均法则是对已经确定的指标,分别请专家评判其重要性,然后以专家评判结果的平均数为各指标的权重。倍数比较法则是对已确定的指标,以每一级指标中重要性程度最低的指标为基础,计为1,然后将其他指标与之相比,作出重要性程度是它多少倍的判断,再经归一化处理,即可获得该级指标的权重。

猜你喜欢:

1. 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2. 对老师的教学评价范文3篇

3. 关于有效的教学评价心得总结

4. 课堂评价学习心得

5. 教学质量评价范文

6. 有效的教学评价心得总结

Ⅲ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评价法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各种类型。如,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表有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课堂教学参与者之外的评价者使用的评价量表,也有供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使用的评价量表,
(二)量表评价法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量表评价法的基础是评价量表,因此量表评价法的核心也就是评价量表的制订。而评价量表的核心又在于评价标准的制订。

量表评价法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方案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这里,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即评价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期望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状态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观念的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构中,核心将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展开
2.建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它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依据。这些标准和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系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即与第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要素包括进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对于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较少涉及。这些教学要素的缺乏,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对于评价目的而言,不是评价的重点而已。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方面,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则强调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师生间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等。这类标准明确地将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依据活动对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理想教学状态的理解,规定了教学双方应该有的一些行为。

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体系建构的主要方式采用将课堂教学区分为不同的要素来进行,不同的评价可根据不同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要素。

(2)就课堂教学行为而言,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互动行为和生生互动行为四种。

(3)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一些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前、中、后所采用的预备性测验(不管是课堂教学进行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形成相应认知、情感等教学目标时应有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之后主要通过作业、考试等来进行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一种量化的评价。而我们这里提到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一种质性的评价方式,即评价者或者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反思来获得相应的评价结论。通常这种评价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教的内容了吗?学生在认知、情感或技能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学习内容的巩固性与持续性怎样?学习内容的迁移性如何?

(4)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上述几种评价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如,课堂教学评价要素中涉及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的行为标准中也有可能涉及教学过程的因素。

(5)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实质上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下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如,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那么,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评价指标就是不一样的。基础层次的评价行为有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学生学懂会用,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等;而素质教育的评价,也使得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开始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

3.制订评价指标的操作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通常会显得比较概括和抽象,因此对于一些不太熟悉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师而言,还具有一定的模糊程度,所以需要制订一个专门的、针对评价指标的操作说明来具体规定相应的指标在评价时的操作要点。下面我们以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制订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的“参与交往状态”为例来说明如何制订操作说明。(北京市教材编审部:《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内部资料。)

参与交往状态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课堂,是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要为学生的参与交往提供适宜、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交往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具体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观察。

A.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理解、平等

主要观察学生在进行各种交往的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是相互尊重的。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被耻笑的现象。

B.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C.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是否能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

交流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是否能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主要观察课堂上是否有适合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氛围,有能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足够的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与空间。

D.学生是否踊跃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可通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员性和全程性的大致统计以及主动性情况,了解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踊跃程度。统计时最好把少数人的情况作适当记录,以便最后作综合判断。

E.学生是否有主动合作的意识

学生是否能主动合作,主要表现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地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F.是否有的学生还能参与教的活动

这里指有的学生在参与交往的活动中能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或方法告诉、帮助别人,将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这说明学生的参与交往活动已达到一定深度。可以对具有这种表现的学生的人数、次数作适当记录。

(1)操作说明的内容。从上面的操作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操作说明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对评价指标的解释,即这个评价指标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有这个评价指标,它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等;二是每个具体指标的观察内容,这个观察内容实际上是对达到指标的状态的描述,而这种描述通常是用行为指标来表示的。除了相应的行为之外,还可以对具体观察时需要获得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定和建议。

(2)注意事项。操作说明是对评价指标的细化,其目的是为了让评价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评价指标的含义,以及评价指标所描述的状态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因此,在制订评价指标的说明时,应该尽可能清楚地标明评价指标的相应含义和具体的反应行为,其实质类似于给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概念下一个操作性定义。所以制订操作说明的关键是说清楚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概念及其相应的行为指标;在给出相应的行为指标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过于琐碎,也不宜建构一个过于大而全的东西,只要让评价者知道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就能够判断这个评价指标的等级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将其细化为进一步的三级,甚至是四级指标。

4.制订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规划,在制订评价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评价的具体目的是什么;评价的对象是谁;评价者是谁;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何;要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将用在什么地方。

通常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即为什么要制订这个评价方案,大体上是对价值、应用等的一个简单描述。

(2)评价原则,即整个评价方案的制订、指标的建构、评价的实施、结果的解释、应用等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在有些评价方案中,不直接提评价原则,而是提相应的评价思路或理念。从某种角度上看,评价的思路、评价的理念和评价的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评价的理念和评价的原则之间。评价原则是评价目的的重要保证,因此,评价原则不应过于虚幻,而应该根据具体目的提出一些相应的指导原则,如坚持发展性的原则、可行性的原则等。

(3)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我们已经对这个部分作了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4)操作说明,是评价指标的具体细化、应用与评价范围的说明,是判断哪些行为、情境适用于评价指标的具体说明和解释,是对评价指标特征的说明。

(5)评价表的使用说明,主要需要说明应用评价表的方法、步骤、程序等,也可以包括对一些评价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加以提醒。此外,还通常包括对评价表的评价结果或者等级的判断和应用进行说明。

5.实施

量表评价法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前。评价者应该认真阅读评价方案表,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必要时,应该对评价者进行相应的培训。评价者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要点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效度,因此在评价之前应确保评价者掌握和熟悉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和相应评价要点与行为,对于不太熟悉方案的评价者可以采用教学录像评价的方式进行培训。

(2)评价中。评价者应该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除了那些按照教学过程来组织的评价指标之外,对于评价指标的判断和评价往往需要跨越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阶段,甚至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说明。因此,往往需要根据评价要点,在评价过程中作好相应的听课笔记,听课笔记可以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从课堂教学的导入开始,以教、学和师生之间的活动为主要内容,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相应的感受。要注意的是:听课笔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没有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所有东西都记录在案;同时要熟悉整个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随时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评价指标的实际情况。

(3)评价后。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对课堂教学作出一个等级评定,其主要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因此在评价等级的判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需要考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相应意见,能够跟上课教师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量表评价法主要由评价者和上课的教师来进行,通常可以将上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评价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再根据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等级评定。在评价时,最好能够再写出简要的、有针对性的评语。

6.评价信息的整理分析与撰写评价报告

采用量表评价的方法不是简单地进行评价量表的填写,相反,评价等级的判断还需要综合来自教学各方面对象的信息,而这个过程就是指评价信息的整理分析,即评价者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综合,在此基础上获得评价的结果,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形成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是针对评价对象的进一步发展而提出的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来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结论应该包括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意见及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评价结论中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尽可能具体和有针对性。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直接观察,获取有关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特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等第一手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随堂听课评价法的作用

1.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目前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尽管课堂教学评价在向专业化、系统化、量表化、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不过,由于随堂听课评价法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随堂听课评价法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评价者往往是由具有较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教师或者管理者来担任,其自身对课堂教学有很高的造诣,评价意见往往中肯、具体、有建设性;其次,随堂听课评价法相比于量表法,自由度比较大,容易实施,也有利于发挥。

2.随堂听课评价法是了解教改动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尽管听课的性质、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竞赛式的交流课、有研究式的示范课、有预约式的汇报课等,这些课常常能够展现教师教学的最好水平、课堂发挥的最佳状态,是新理念、新策略、新信息的集合点,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心准备的汇报课而言。同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在其教学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积累的。在随堂听课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不仅有共同关注的评价内容,而且评价过程中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的气氛非常适宜于教师的成长。任课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够获取有效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信息,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的基本原则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被评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要防止出现只听课不评课的现象,这样不仅执教者心里没底,听课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要防止在随堂听课评价中出现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现象。不能够出现即使有的课评了,但碍于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应打破评课时的虚假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打破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只有三言两面,评课冷冷清清的局面。

2.零距离的原则

这是要求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应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听课和评课气氛,作为听课人员,评价者要特别注意评价对象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应该让评价对象意识到这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同时随堂听课和课后的信息反馈也应该建立在评价双方的积极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3.针对性原则

评课不应该面面俱到。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绝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侧重。应该根据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胆提出改进。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执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让执教者听了评课后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以后的教学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是让他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信心,甚至于怀疑自己是否是教学的这块料。在具体操作时,应该充分肯定执教者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也应该让其有解释和申辩的机会,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能够给出明确的应该如何做的信息,不能只破不立。

(三)随堂听课评价法的设计和应用

1.课前的充分准备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收集、了解与即将要评价的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召开预备会议,向被评价者介绍评价的目的、内容,了解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为评价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熟悉教学目标、充分把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有针对性,而这个针对性来源于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理解和把握,应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2)了解被评价课的教学设计。听课评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师拓展的空间,甚至可以针对所教的内容在自己头脑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即评课者自己如果来上这堂课,应该如何上?此外,还应该充分了解评价对象的教学设计,以便在随堂听课和课后的讨论中进行相应的评价;同时了解教学设计,也能够使得听课和评价时做到有的放矢。一般而言,对于评价对象的教学设计,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随意改变。

(3)确定听课方式。随堂听课评课中,评价者可以选择充当旁观者和参与者,而这两种角色决定了将会有两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经验丰富的评价者往往交叉使用这两种听课方式。当评价对象进行课堂讲解时,评价者往往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融入班集体但并不参与教学过程,而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当开展小组活动时,评价者可以在教室中四处走动,观察小组活动或者参加小组活动,必要时还可向小组提供帮助。

要根据听课目的(汇报课、研讨课、指导课、检查课)确定侧重点,针对教师业务层次和水平进行评议、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听课的重点将集中在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和薄弱环节上。在随堂听课之前确定听课重点,将使随堂听课更为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并通过课后讨论提高评价对象的教学能力,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2.课中的仔细观察和翔实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评价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同时评价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在听课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1)仔细观察。由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听课也是看课。

具体听些什么呢?首先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仔细思考评价对象是否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其次是听评价对象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清晰;三是听评价对象的提问和教学启发是否得当;四是听学生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恰当、富有创造性;五是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看些什么呢?首先是看评价对象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学法指导是否得法,实验的安排及操作是否合理,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即看评价对象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其次是看学生:观察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即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2)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应全面、具体、详细。其中可以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可包括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

总的来说,听课记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实录;二是课堂教学评点。通常在听课记录本上的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课堂教学实录中,首先是教学的基本信息,包括听课的时间、学科、班级、评价对象、第几课时等;其次是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第三是板书内容;第四是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第五是学生活动情况;第六是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实录有三种记录方式: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实录,即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的所有情况都记录下来。

课堂评点是评价者(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据此提出的相应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课堂评点往往是在听课过程中的及时点评,这种点评不是听课完成之后的回顾式点评。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3)认真剖析,归纳小结。

Ⅳ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标准,通过系统的蒐集资讯,在标准与资讯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时,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技术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做出判断,使之对学生的学习产出导向、鼓励、批评、纠正、改进等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会通过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我对学生的爱。以往我常运用的教学评价有以下几种: 1、即时口头评价的方法;2、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3、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4、学生完成作业的评价;5、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在学习了本专题后,我认为顾志跃院长所讲授的提问与评价值得一试。 提问与评价,这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就是需要问一些问题,就是所谓的提问。首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了解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掌握的差异性。其次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追溯答案,从而引发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就要小结,这个小结就是评价。但不能只用对或错做简单的评价,教师要用一定的鼓励性或引导性的语言来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鼓励表扬,进一步引导其思考的方向。尤其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引导性语言比批评更有用,学生虽然回答错了,也要让他得到有效的补偿,这种补偿可以是认知上的、也可以是动机上的,通过补偿来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是要经常用到的,不提问就不了解学生,而了解是学生学习的开端。不评价学生就得不到有效补偿,而有效补偿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引导学生健康前行。在今后的教学,我会合理运用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量表评价法、随堂听课评价法。
拓展资料:
一、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直接观察,获取有关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特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等第一手资讯,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拓展资料: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诊断作用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激励作用
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
调节作用
评价发出的资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资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教学作用
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
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物件,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络,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资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公开、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和谐高效课堂建设。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习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求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目标。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1.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
2.建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它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依据。这些标准和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络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即与第一种型别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第一类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要素包括进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对于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较少涉及。这些教学要素的缺乏,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对于评价目的而言,不是评价的重点而已。
(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方面,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则强调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师生间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等。这类标准明确地将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依据活动物件分成了两个方面,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理想教学状态的理解,规定了教学双方应该有的一些行为。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直接观察,获取有关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特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等第一手资讯,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随堂听课评价法的作用
1.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目前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尽管课堂教学评价在向专业化、系统化、量表化、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不过,由于随堂听课评价法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随堂听课评价法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评价者往往是由具有较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教师或者管理者来担任,其自身对课堂教学有很高的造诣,评价意见往往中肯、具体、有建设性;其次,随堂听课评价法相比于量表法,自由度比较大,容易实施,也有利于发挥。
2.随堂听课评价法是了解教改动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尽管听课的性质、型别和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竞赛式的交流课、有研究式的示范课、有预约式的汇报课等,这些课常常能够展现教师教学的最好水平、课堂发挥的最佳状态,是新理念、新策略、新资讯的集合点,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心准备的汇报课而言。同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在其教学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积累的。在随堂听课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不仅有共同关注的评价内容,而且评价过程 *** 同讨论、共同研究的气氛非常适宜于教师的成长。任课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够获取有效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资讯,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的基本原则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被评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要防止出现只听课不评课的现象,这样不仅执教者心里没底,听课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要防止在随堂听课评价中出现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现象。不能够出现即使有的课评了,但碍于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应打破评课时的虚假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打破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只有三言两面,评课冷冷清清的局面。
2.零距离的原则
这是要求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应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听课和评课气氛,作为听课人员,评价者要特别注意评价物件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应该让评价物件意识到这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同时随堂听课和课后的资讯反馈也应该建立在评价双方的积极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3.针对性原则
评课不应该面面俱到。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绝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侧重。应该根据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胆提出改进。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执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让执教者听了评课后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以后的教学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是让他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信心,甚至于怀疑自己是否是教学的这块料。在具体操作时,应该充分肯定执教者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也应该让其有解释和申辩的机会,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能够给出明确的应该如何做的资讯,不能只破不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数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资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资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资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资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例项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资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物件,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络,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资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中职实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专案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
中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固然可以借鉴,但是在专业教学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实用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好处。由于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路子和风格。不同的教学特色和授课风格可以并行,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只要是效果好,质量高,就是好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小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络,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有哪些方面

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1、质量 1.内容的正确性
2.内容的讲解
3.难点的处理
4.重点的处理
教学内容 5.层次和结构
2、容量 6.容量的大小
7.容量和难度的关系处理
8.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的措施
3、应用性 9.内容联络专业联络实际情况

4、教学组织 10.教学组织过程
11.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 12.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情况
教学艺术 13.对传统教学法的改革情况
6、教学手段 1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情况
15.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
7、教学基本功 16.板书
17.语言
18.教态、仪表
8、备课质量 19.内容熟练程度
教学态度
20.课前准备情况
21.治学态度
9、教书育人 22.对学生学习要求情况
23.为人师表
24.结合课堂教学育人情况

Ⅳ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其评价方法

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加强对课堂教学工作的管理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思政部参照学校有关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结合思政部课程教学特色,特制定如下标准.

一、教学基本文件评价标准

教学必备教学纲要、教材、教学计划进度表、教案等四种教学基本文件,思政部制定的《教师教学工作日记》也同时必备,缺一不可.

1.教学纲要由教研室统一制定,经部门教学和学术委员会审定、部门主任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教学纲要要符合培养方案要求,形式规范、内容优化、要求纤轮明确,紧跟教改步伐,及时修订,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

2.教材要符合我校教材质量标准要求,采用国家统一指定出版教材.

3.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纲要和课表的安排以及过去的教学经验拟定教学进度,填写教学计划进度表,经教研室讨论,教研室主任拟定,分管教学主任审批后执行.

4.编写教案.教师要根据教学纲要、教材、教学计划进度表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是深入具体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教案不仅仅是上课备忘录,其主要作用是教师深入细致地构思课堂组织活动方法与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式.教案一般包括下列内容:上次课与本次课程的衔接内容;本次课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讲授的内容纲要;重点、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实施步骤;各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教学手段的使用;本次课小结,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下次课预习要点等.原则上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写教案,在开课前应完成1/2以上的教案.教研室要组织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法.

5.多媒体课件.根据课程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手段进行电化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态度:教学准备充分;仪表端庄、教态大方;讲课富有热情,有激情,有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表达:语言表达简练、准确、生动、流畅、板书工整;教学内容熟练,讲授思路清晰.

3.教学内容:讲授自如,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探索等进行讲解;概念原理阐述准确,剖析深刻,直观、易懂;重点突出,化解难点,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注重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或用实际中常见现象来说明、解释理论问题;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4.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形成教与学毁汪信互动.

5.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效果好.

6.课堂氛围:师生间有交流与沟通,互动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

7.能力培养: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或注重介绍本学科前沿动态或新成果、新思想,开阔视野;或其他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做法.

8.教学效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并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活动对个人及社会的相关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二)、学生课堂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范文(三篇) (三)、课堂教学造句,用课堂教学造句 (四)、2021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范文(两篇) (五)、2021年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评语32条 (六)、2021年对老师课堂教学评价评语(两篇陵友) (七)、2021年数学教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总结 (八)、2021年经济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九)、关于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论文 (十)、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

1.检查评价点

(1)教师课堂行为规范

(2)教师课堂组织

(3)授课质量

2.检查评价办法

(1)检查评价时间

在每学期教学周,组织专家和同行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随机听课或安排集体听课评课.

(2)评价办法

各检查评价点按照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予以评价,并相应赋分,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学生评价占40%,同行和专家评价各占30%. ;

Ⅵ 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角度如何评价一节课

一、评价教师的教 (一)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 除了考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之外,应充分考虑到对学情的了解,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评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三者的有机整合和体现学科特点。二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用可以检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描述,是否落实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三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是否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难易适当,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 2.评教学目标的达成,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二)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该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以往评课强调教师要精讲多练,而现在应关注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想讲想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客观审视,传承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扬弃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接受式学习。评课时要善于分析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从课堂中看到教师是否真正用新课程理念上课。 (三)评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事件和教学措施的编排和组合,衔接过渡的设计,详略安排情况。一看整堂课的设计脉络是不是清晰、科学有序,如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等。二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看整堂课安排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出和上下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如教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坡度的设置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容量的确定是否得当等。五看教学结构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渡是否自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密度是否适中。六看教学思路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是否有个性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份好的设计体现在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制定出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有教的过程,又有学的过程。评课要从课堂教学分析中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否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合理。 (五)评教师的基本素养 主要是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评析。包括教态、情感、理念、风格、语言、手段等。一看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二看是否说普通话,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是否适宜,快慢是否适度,是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有感染力。三看媒体的运用,能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运用多种媒体,并将它们有机整合起来。四看教学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 (六)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教的方面来说,看教学方法是否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富有艺术性以及是不是有改革与创新的精神。还要看教师是否关注学法指导,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等。具体说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将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悟、思考、表达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深入思考(防止被动思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情感得到升华。教学中还要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性,能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既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教育学的方式、课时长短等进行适时调整。 (七)评教学的内容 一看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知识性或思想性错误。内容的选择是否凸现学科学习的价值功能。二看教学内容设计的整合度。内容设计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教师是否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必备工具,创造性灵活运用教材,能否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易懂、乐学。 二、评价学生的学 要确立以学论教的观念,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具体说就是教师的教是否有针对性,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现有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来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评价是否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增强信心、提高效益;与此相对应的是看学生的学是否有实效性,看学生的情感是否被调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和谐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课堂上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后,应以学生的参与度为保证,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都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从交流中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首先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欢送、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一堂好课,教师会十分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只要有道理都会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一堂好课,应体现教师教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以及用同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让学生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对多种方法进行异同比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和广度的认识。 (三)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评课时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十分重要。首先,要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什么,有哪些收获,这些收获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的,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跟进行为是否落实,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对于课程生成性问题,教师是否把握住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时学生的小小错误,被教师抓住了,将它看成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发挥课程和学科育人功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以科学合理、全面准确的课堂教学定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体现教学与教育的有机整合,首先要有效落实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上海二期课改中提出各学科要发挥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两个纲要提出的育人功能,同样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为此,一堂好课,必须在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注重方法能力的教学同时,要注意与情感和责任等方面的培养实现有机结合。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条件等方面的预设是成功的基础。上好一节课,预设的功劳不可抹杀。预设体现了一位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追求的价值思想,是长期积累的经验表现。但是预设也不是一帖万能药,原因在于对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与发展性的预测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还要重视生成,给学生生成的权利,留有生成的空间,这也是考察教师在理念基础上的灵气与智慧。如引导学生解答和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前者试图要学生接受预设的答案,而后者是给学生以方向,同时考虑教学应变,体现生成。一堂好课,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 (三)接受与探究的关系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了解到较多的前人经验和文化,这就是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有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好处。我们的课堂文化中,提倡接受式学习是符和国情包括校情的实际举措,也证明了是有效教学之一。现在的问题是在前人经验十分丰富并不断增加呈现知识爆炸的态势下,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课堂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惑和尴尬。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变成课堂教学的新任务。其出路就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注重探究的实践体验,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训练的改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新的课堂应该是接受与探究兼顾。 (四)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在学生学习的层面上,我们很看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和方法,更注重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的素养培养。但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和谐社会”建设注重沟通交流,注重团队合作等素养,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列为培养要素。合作学习应有基本的要求,包括合作的要求,角色的分工,实现成果的共享等。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轻视个体化的自主独立学习,而且觉得应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学习能力,主张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担负起个人责任,这就是实现自主与合作相辅相成。 (五)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传统,就是对课堂教学比较注意观察细节上的科学性、艺术性。象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的指标分解,也是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比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哪些地方是合理的,哪些地方是优缺点甚至是错误的;在充实资料方面哪些是先进的可取的,哪些是无意义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演示试验的操作、教学时间的掌握等等方面,观察和评价的视角很仔细。我们不能说这种传统不对,尤其对那些有可能影响成败的细节必须关注,但也不能忽视整体,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教师能否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有效调控学习方式,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是一种着眼大局的观察与评价。 总之,一堂好课具有在发挥育人功能基础下的学科特征,而不是贴标签,是在效率、效益、效能等方面都体现有效教学的要求,而不是盲目热闹的泡沫课。

阅读全文

与评价一门课里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育舞蹈少儿教学方法论文 浏览:62
采购运营技巧和方法 浏览:242
天才计算方法和技巧 浏览:820
自己灌鸡蛋香肠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699
短视频数据研究方法 浏览:687
泡蜂蜜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511
迅羽使用方法 浏览:940
牛乳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叫什么 浏览:180
快速绑钩方法图解 浏览:756
睑黄瘤的治疗方法 浏览:708
如何找蚝油方法 浏览:278
切断木头最简单方法 浏览:608
ph值的计算方法 浏览:313
手机壳自己制作方法 浏览:288
水泥路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694
汽车发电机检修及测量方法 浏览:382
轻食食用方法 浏览:364
前车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943
搓澡棉的使用方法 浏览:986
白板投影仪使用方法 浏览: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