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米歇尔的糖果实验采用了什么具体研究方法

米歇尔的糖果实验采用了什么具体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02 00:56:25

‘壹’ 心理学里什么是棉花糖实验结果可靠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喜欢用心理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二两心理学”

让我们一起用问答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吧~

心理学里什么是棉花糖实验?结果可靠么?

先说结果是否可靠,棉花糖实验的结果旨在论述延迟满足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易成功”,但是 这个结论在2018年被三个心理学家推翻了,他们实验证明: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就好比吃苹果有利于身体 健康 ,不代表只吃苹果就能 健康 一样,这个实验仅仅从一个维度去阐明成功的因素,却忽略了延迟满足这一能力背后产生的原因以及保持的方法,还有一点是我们在长期儿童心理发展观察中发现的,延迟满足和孩子某些气质类型的冲突,不区别对待孩子的气质类型就去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或大或小的创伤。

实验者在斯坦福幼儿园内共选择了4-6岁的儿童参与测试,他们在孩子面前摆上棉花糖,并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不马上把面前的棉花糖吃掉,坚持15分钟,他将可以获得两块或是更多的棉花糖,如果孩子提前吃了,就不会获得奖励。

实验人员把孩子和棉花糖放在一间空教室内就离开了,通过摄像机来观察孩子的行为,有些孩子在实验人员走后就拿起棉花糖吃了起来,有些孩子则为了获得更多的棉花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则是忍不住后悄悄的舔了一小口。几年后实验人员对孩子们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 当初能够为了获得更多棉花糖而选择忍耐时间更长的孩子普遍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很多从事教育或者心理学的人们拿着这一条实验的结果纷纷开始了自己的“传教”,很多家长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觉得“孩子不能惯着,要什么给什么”,这样“科学”的拒绝孩子还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多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家长们用的不亦乐乎,“延迟满足能力”由一项能力升级为一种“训练方法”,面对孩子的请求不立刻满足,而是制造一些困难或是条件让孩子多等等,原本正常的一项能力让人们传的变了味儿。只看到了延迟满足孩子的结果,却忽略了,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延迟满足背后其它的包括家庭、 社会 、文化等等这些量变的作用被刻意的忽视,是这一观念信奉者最大的坑。

那么 ,这些孩子优秀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哪里来的呢?

1、 过往经验: 当孩子过去有过通过自制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的经验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2、 家庭环境: 当孩子的父母言出必行,并且总是给予孩子正面引导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也会更好。

3、 安全感: 那些实验人员一走就迫不及待的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担心眼前的棉花糖也会消失,或者,即使等了15分钟,可能连这一块儿都没有了

2002年在美国的另一次实验中,实验人员在棉花糖实验中增加了更多维度的统计,像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孩子的记忆力、沟通能力等等,并从童年起一直进行观察和追踪,直到时孩子的少年期,结果证明, 引入理多变量后,原来的实验结论就不成立 ,了,原来的实验仅在同一所幼儿园,这意味着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可能旗鼓相当,而这次的实验则选择了美国的十个不同地域的孩子,第二次的实验结果反而推翻了第一次的结论: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能不能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和他未来会不会成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只能表明孩子实验当时的自控力水平。

这个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不止在一个场合听到所谓的“专家”宣扬延迟满足这一“ 育儿 理念”,还让一些对儿童气质没什么概念的家长奉为“真理”,其实有些孩子是不适合使用延迟满足的,即使是可以使用在方法上也需要非常的注意

反应强度弱的孩子不适合使用延迟满足

其中 反应强度是指孩子面对事物的反应情况 ,比如,有些孩子什么事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哭闹撒泼打滚闹的不可开交,这些孩子就是反应强度大的孩子,而有些孩子呢,想要的东西即使得不到,也会默默的接受,看起来很乖巧,很听话,很好带,这样的孩子往往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觉得带起来很省心这些孩子往往反应强度小。但在延迟满足上,反应强度小的孩子是不适合使用的,因为当这样的孩子提出一个需求前,可能需要想很久,他们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是非常谨慎的,试想,一个孩子思考了很久,找了一个自己认为适合的场景和时间,提出自己的需求,得到的却是下周妈妈给你买,或者这个你现在不需要……等等父母这样的答案,孩子的内心必然是特别的失望和沮丧的,同时这样的孩子也不会提出更多的反驳意见,从而关上了和父母沟通的大门,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

反应强度大的孩子适合延迟满足吗?

反应强度大的孩子往往遵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受益原则,拿哭闹来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无奈很多父母在教养上是没有底线的,总是看孩子哭一会觉得很可怜开始心软“好了好了,就这一次啊!下不为例”说是下不为例,反到是开了先例, 这样的孩子适合用延迟满足,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防止孩子用哭闹当武器威胁父母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延迟满足不是晾着孩子不管,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在态度上“不怀敌意的坚定”,在行动上“立即回应,延迟满足”

妈妈,我就要那个 汽车 !

好的,妈妈知道了

妈妈给我买!

妈妈知道你特别想要这个小 汽车 ,可是你出门时候答应过今天不买玩具哦!

通过语言回应孩子,但是不满足,避免孩子被晾着感觉到被漠视。

以上就是我对棉花糖实验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元性,尤其在教育上,孔子在3000多年前就宣导 “因材施教” 至今,这一理论都是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方法,唯一因材施教,方能适材适所!全面的看一件事才能把效能发挥到极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心理学中着名的棉花糖实验是指196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幼儿园进行的一系列关于自制力的实验。

被试者是4~5岁的小朋友,实验中他们可以选择棉花糖作为奖励,但他们如果能够等待一定时间后,就可以获得两块棉花糖。

结果当然是有些小朋友忍不住直接吃掉了,有些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抵抗住了诱惑,最后得到了双倍的奖励。

在大约三十年后,米歇尔对这些小朋友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相比之下能够经受住诱惑的小朋友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这个实验证明了自控力和延迟满足能力是对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 随着心理学越来越普及,这样实验的效果被过于夸大了 。似乎延迟满足能力成了个人成功的唯一要素。于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在接触到这个知识点后,就开始刻意的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其最坏的结果就是导致小朋友从小就缺乏安全感。

2018年, 美国纽约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推翻了棉花糖实验的结论 。 他们认为孩子能否在将来取得成功,并不是取决于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简单来说就是小朋友选择不在第一时间吃掉棉花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等待之后一定会有第二块, 但在不稳定的家庭中,小朋友会产生质疑和不确定 ,于是他们自然会选择先吃掉棉花糖。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无可厚非,但仅仅只靠某一种能力,将来就能取得成功的概率是及其渺小的。相反, 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否 健康 ,可能才是影响孩子将来获取幸福最根本的要素。

以上,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最近,赫赫有名的心理学经典实验遭遇“信任危机”:2018 年 5 月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一直以来被认为能够预测儿童未来学业与发展状况的“棉花糖实验”,实际上并不能决定孩子们未来的命运。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被一颗棉花糖决定的命运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等待。小时候,父母可能会要求我们安静地坐着等他们回来,或者是将正在播放动画片的电视机关掉几分钟,或者是在客人来之前不要吃摆在桌子上的零食。耐心地等待,以期望获得更好的奖励,是个体成长中的必修课之一。

这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并且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delay ofgratification)。

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在 1970 年,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首次将延迟满足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内容进行方法上的 探索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棉花糖实验。

在棉花糖实验中,研究人员将 1 颗棉花糖放在儿童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忍住不吃这颗棉花糖的话(研究人员会离开 15 分钟),就能得到第 2 颗棉花糖。如果他们吃了这颗棉花糖,就只能得到这 1 颗棉花糖了。

实验并没有在这里结束。大约 10 年后,研究者们又与其中一部分孩子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小时候越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也就是俗称“美国高考”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成绩越高,问题行为越少。

之后,研究者们又做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与其之后的认知发展、 社会 性发展、 健康 、甚至是大脑结构有关。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它被大多数人解读为:如果我们能够教会儿童更有耐心、进行更好的自我控制,他们之后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教育研究中,延迟满足常常被称为“非认知因素”。

研究者们认为,提高孩子们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平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功。棉花糖实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该观点,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比如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然而,棉花糖实验的结果也一直饱受争议。

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点是,这项开展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研究中,这些面对棉花糖诱惑的小家伙们都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那么,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那么优秀的孩子来说,之前的研究结果是否依然有意义?毕竟,他们的生活常常充满不稳定的因素,等待对他们来说可能存在什么都得不到的风险。

推翻经典

基于早期棉花糖实验的局限性,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Tyler Watts和同事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大型测试中 1000 名 4 岁儿童的数据,试图重复该实验,并且 探索 简单的延迟满足实验结果是否能够预测儿童未来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成就。

研究者将儿童分为两组,一组儿童的母亲至少完成了大学的课程(有学位组),另一组儿童的母亲则没有(无学位组)。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母亲有学位组的儿童在实验中等待时间更长、未来表现也更好。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研究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儿童 4 岁时棉花糖实验的测试成绩与其 15 岁时的成就之间的相关性只有早期研究的一半。当研究者控制了家庭背景和智力等因素后,它们之间的相关几乎消失了。

这意味着,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并不能影响其之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影响儿童未来的,可能是更宏观、更难改变的因素,例如儿童的智力和其所处的环境。

此外,在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延迟满足和儿童的行为结果间也不存在相关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棉花糖实验的复制失败了。” Watts 说。

这并不是说延迟满足对儿童来讲不重要,它仍然是一项需要儿童掌握的、重要的生活技能。只是,在谈及孩子的未来发展时,我们需要将家庭 社会 经济地位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纳入考虑范围内。

“目前很难找到家庭 社会 经济地位无法解释的心理因素。”密歇根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Pamela Davis-Kean 说。

金钱可以买到美味的食物、安静的社区、安全的家庭、更少的压力、更 健康 的父母和更多的亲子时光。Davis-Kean 指出,教孩子如何等待或者是变得有耐心“可能并不是改变他们境况的主要因素”。

儿童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希望能够通过干预儿童某方面的发展来影响其未来的全面发展,这似乎是不可行的。

“人们正在拼命寻找一个简单、快速并且明显有效的方法,来改变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生活。”人格心理学家 Brent Roberts 说,“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人性的另一个特点是,我们过于在意用快速而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了。”

人类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可能来自生理因素或环境因素,可能来自 历史 或当代,可能来自文化或个体。

毫无疑问,人是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越复杂,研究方法就要更加严苛。那些快速、简单发现的积极的实验结果,往往需要进行更严格的验证。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通常需要长期的实验研究。

令人振奋的是,研究者已经开始对以往奉为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进行反思,并且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实验的科学性,包括对 P 值、效应量的讨论,公开研究数据,对心理学实验进行可重复性检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网络等。

简言之,心理学正遵守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蓬勃发展,而真理也需要一个愈辩愈明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典实验或理论遭到质疑或推翻,说明了心理学正在变得更好。而我们作为旁观者,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给它一点时间。

PS:秦老师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状元出自于经济环境优越,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哪怕是身在哈佛,剑桥的学生很多都拥有属于不同的圈子。或许取决于成功的因素更多来自于资源和认知水平,但是努力和勤恳永远都是我们突破自我的不二法门。哪怕是普通人,或许做个拥有更高平台和格局的普通人,也不错。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我们自己,我也相信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改变某种规律。

心理学棉花糖实验是想表达延时满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孩子无法忍住自己即时的欲望,从而损失长期更多的收益。延时满足是成年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忍耐中短期的痛苦,获得长期更为丰富的回报。

‘贰’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还原糖: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是还原糖。还原性糖包括所有单糖(除二羟丙酮)、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长范围为:(1)200,400nm的紫外光区(2)400,760nm的可见光区,(3)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400cm<-1>)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源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值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糖含量的检测方法

‘叁’ 定性测定糖的方法有哪些

糖的测定方法
一般有四种方法:
1、 直接滴定法。

原理为 糖还原天蓝色的氢氧化铜为红色的氧化亚铜。缺点: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能对糖的测定造成影响。

2、 高锰酸钾滴定法。

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缺点: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能对糖的测定造成影响,过程较为复杂,误差大。

3、硫酸苯酚法。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缺点:如果水样呈橙红色(大部分水样为黄色),会对比色法造成较大的干扰。

4、蒽酮法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测定。

缺点:,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

综合比较;采用蒽酮法能将最为准确地测定尾水中糖的含量。

(一) 直接滴定法

Ⅰ、原理

v 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标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做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溶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Ⅱ、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式滴定管,可调电炉(带石棉板),250ml容量瓶。
2.试剂

1. 盐酸。

2.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与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4.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6.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L。此溶液相当于1mg/ml葡萄糖(注:加盐酸的目的是防腐,标准溶液也可用饱和苯甲酸溶液配制)。

7. 果糖标准溶液:按⑹操作,配制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1mg的果糖。

8. 乳糖标准溶液:按⑹操作,配制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1mg的乳糖。

9. 转化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26g纯蔗糖,用100ml水溶解,置于具塞三角瓶中加5ml盐酸(1+1),在68℃~70℃水浴中加热15min,放置至室温定容至1000ml,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1.0mg转化糖。

Ⅲ、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⑴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2.50~5.00g固体样品(吸取25~50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边摇边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意:乙酸锌可去除蛋白质、鞣质、树脂等,使它们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如果钙离子过多时,易与葡萄糖、果糖生成络合物,使滴定速度缓慢;从而结果偏低,可向样品中加入草酸粉,与钙结合,形成沉淀并过滤。)

⑵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⑶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10.00~20.00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沉淀。吸取200ml上清液于另一250ml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沉淀,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

⑷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注意:样品中稀释的还原糖最终浓度应接近于葡萄糖标准液的浓度。)

2.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注意:甲液与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应将甲液加入乙液,使开始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重溶),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 ml葡萄糖标准溶液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溶液总体积,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10 ml(甲、乙液各5 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或其他还原糖的质量(mg)。(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3. 样品溶液预测:吸取5.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 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褪去,出现亮黄色为终点。如果样品液颜色较深,滴定终点则为兰色褪去出现明亮颜色(如亮红),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注意:如果滴定液的颜色变浅后复又变深,说明滴定过量,需重新滴定。) 当试样溶液中还原糖浓度过高时应适当稀释,再进行正式测定,使每次滴定消耗试样溶液的体积控制在与标定碱性酒石酸酮溶液时所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液的体积相近,约在10ml左右。当浓度过低时则采取直接加入10ml样品溶液,免去加水10ml,再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与标定时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液体积之差相当于10ml试样溶液中所含还原糖的量。

4. 样品溶液测定:吸取5.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在2 min内加热至沸,快速从滴定管中滴加比预测体积少1 ml的样品溶液,然后趁沸继续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操作两至三份,得出平均消耗体积。

5. 计算
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以某种还原糖计)按下式计算。
X=〔A/(m×V/250×1000)〕×100
式中:X--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以某种还原糖计),单位 g/100g;
A—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液各半)相当于某种还原糖的质量,单位 mg;
m--样品质量,单位 g;
V--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 ml;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

滴定结束,锥形瓶离开热源后,由于空气中氧的氧化,使溶液又重新变蓝,此时不应再滴定。

(二)高锰酸钾滴定法

v 原理 将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经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氧化亚铜的量,再从检索表中查出氧化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三)硫酸苯酚法

Ⅰ、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

Ⅱ、试剂

1. 浓硫酸:分析纯,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 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每次测定均需现配)

4. 标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 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

8. 6mol/L 盐酸

Ⅲ、操作。

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

①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②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测肝胰腺样品时,每次取上清液时应过滤。因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夹带残渣。)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④定容取样。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 氢氧化钠摇匀。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 ml的样品液,以蒸馏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每次测定取双样对照。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Ⅳ、注意

(1)此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制作一条标准曲线,颜色持久。

(2)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0.9校正μg数。

(3)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4)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间。比如:小于0.1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2克,仍取0.2ml样品液,如大于0.3可以减半取0.1ml的样品液测定。

(四)蒽酮法

Ⅰ、实验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测定。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测所有的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Ⅱ、试剂:

蒽酮试剂,0.20 g蒽酮溶入100 mL 95%浓硫酸中,冰箱保存;

Ⅲ、方法:

样品2.0 mL加5.0 mL蒽酮试剂,混匀,然后水浴煮沸1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在62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糖的浓度。(标线以葡萄糖为标样)

阅读全文

与米歇尔的糖果实验采用了什么具体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07胶的使用方法 浏览:720
卡1卡2打电话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515
正确的取卡方法 浏览:79
香干食用方法 浏览:868
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学电脑打字 浏览:388
车坐垫后垫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993
主动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787
川字纹怎么消除简单的方法 浏览:74
如何切鸡块方法 浏览:658
妇肤康喷雾剂使用方法 浏览:3
菜心的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浏览:30
常青藤的养殖方法视频 浏览:196
法定日薪计算方法 浏览:669
如何描述课堂管理方法 浏览:227
如何防住钓鱼的方法 浏览:163
给木料开槽用什么方法 浏览:932
玻璃棉卷毡计算方法 浏览:339
鉴别良恶性溃疡的自查方式方法 浏览:186
一建建筑施工成本分析方法 浏览:858
教师口才训练朗读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