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环动、向外环动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 .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把杆训练部分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旁、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摆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蹁腿、盖腿
舞蹈
界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小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舞蹈
界
技术技巧
一、转
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Ⅱ 中国舞的基本功、技巧练习
舞蹈基本功包括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踢后退、劈腿跳、大踢腿、劈腿、小跳组合等。具体的练习方法如下:
压腿: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压肩: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推脚背组合: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
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
劈腿跳: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大踢腿: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劈腿: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
小跳组合: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Ⅲ 如何熟悉掌握中国舞教学法
了解学生
Ⅳ 中国舞一二三级组合的8拍动作教学步骤和设计思路
摘要 中国舞基本功的注意事项:单脚站立的时候要站稳,最好拿着扶手,避免摇晃摔倒。按脚的力量不能过强,使腰腿的肌肉骨骼受到损伤。推腿的动作要慢,要短。一般情况下每次3~5分钟就可以。放松。不要一按脚就完成训练,进行踢腿练习放松调整。关于拉韧带和脚掌的练习,其实是在按脚的过程中锻炼的。作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必要再有意识地花时间练习。所有的脚,正侧的后推最长在30分钟以下即可。
Ⅳ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的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是唐满城教授在北京舞蹈学院历届中国舞系教育专业授课实践中逐步完善而成的教材。其宗旨是把身韵教学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一种科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示范和思维让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锻造与启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身韵教学法正是秉承了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理念,最终达到让学生熟悉教材、运用教材和发展教材的目的。
Ⅵ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中国古典舞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作为一个独立的舞种,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产生的。它以舞蹈艺术特有的审美规律出发,借鉴中国戏曲舞蹈,吸收中华传统武术精华,兼以融入新的时代精神,这使中国古典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点和民族精神。中国古 典 舞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高度民族审美表现力的具有全面技巧的中国古典舞演员。这就要求舞蹈演员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外,还须同时具有在中国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 身韵。身韵使古典舞突破了戏曲程式动作的限制,“变其形,扬其神”,从审美高度把握住了古典舞的核心审美特征,达到了“神”与“形”的独特结合,并在古典舞教学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身韵概念及形成特点
身韵是身法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体现。身韵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的,即以艺术形体上身的基本动律元素训练为主,剖析了民族传统中的动律元素,提出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基本元素,细致地整理了头、眼、肩、手臂、腕、掌、指、躯干、腰、下肢、脚型及步伐等各种基本位置、姿态、造型、运动路线、各种步伐的训练目的及训练方法,吸收了武术、戏曲中的典型动作,并给予最大的变化、派生和变形,如风火轮、云手等。身韵元素为动作的的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它的三“圆”运动翻U变和“动静”、“点线”互含以及“形神兼备”、“以神领形”、“形止神驰”的审美原则,体现了古典舞最本质的特征,实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神与形的统一,从而抓住了传统舞蹈中最美、最有表现力、最有民族特点的规律,使之成为贯穿在一切动作、技巧中的灵魂,成为一切技术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关键要素。
二、 身韵— 民族化的神与形的熔铸
1、身韵训练— 内蕴与外势的灵魂
舞蹈表演不仅注重动作规格与韵律,更重要的是把握人物特有的气质神貌。中国的文学传统、国画宗旨、戏曲风格与诗词雕塑等艺术门类共同的原则都是神似重子形似。艺术表现与表演抓住了神即抓住了魂。神即神 韵 、心意,是表达情感的手段,起主导支配作用。就本体意义而言,神韵是身韵训练的本质所在,是中国古典舞在其形成、演变、发展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其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神韵作 为 一个概念和训练要义,它极富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精要,而神又与气相贯通,在身韵训练中神韵与气韵实质上是不可分割的,理解并区分两者的内涵和不同效应是十分重要的。气韵和 神 韵的关系:《辞海》中对气韵的解释是神气和韵味;对神韵的解释是神采气度。在身韵训练中,气韵是指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而神韵是人体内传达知觉运动组织中的心力、心思。
从身韵训练中出发,人们普遍比较重视气息的开发和应用,因为通过对气韵的控制,可以使舞蹈演员的身体各组织部位与神经充分调动和协调,当这种协调达到完美的统一,便可舞台空间完全变成展现内在情感的外部空间,以此营造出意境,体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中国古 典 舞的身韵训练首先从气的训练开始,的第一训练步骤为盘腿坐地,使下半身固定在地面,通过人体内深呼吸而带动的身体上下运动,使学员把全的注意力放置在对气息的开发训练上,强化训练出驾驭气息的制能力,这种最基本的一张一弛动作结构开发训练,形成了一个对气的循环圈,把一种无需意识操纵的自然行为,改变为一种有意识操纵的艺术呼吸行为,使人的自然形体成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体。肢体舞 动 过程中的神韵并不是玄虚抽象而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它起着主导作用,支配艺术灵魂的主观控制力。由内心情感因素牵引,始终运行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之间。重神 似 乃艺术创造之根本。以身韵训练中对眼神的要求为例,在表现眼睛聚、放、凝、收、合等艺术形式的时候,都通过内涵支配和心理节奏变化而形成外在的表现力。这种外在的风采与魅力,本质上就是神韵的体现。戏曲表演艺术大师李少春曾说过:“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不难看出,李少春先生对神韵的要求用的是线行动作解构法,他要求在完成动作时,都始终要用戏曲舞蹈中人物的内在神韵去统领形体并强调内气导引,用神韵这一条线,像串珍珠一样,把戏曲舞蹈中的个体动作符号串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一种较大的张力和较强韧性的动态化逻辑结构。正是这种逻辑结构,使它形成了一种世公认的中国式的戏曲艺术形象塑造方法,即表现生活、传达I感的独特手段,这种戏曲舞蹈中基本的神韵原则,其实也就是身韵训练的动态显现。总体 来 说 ,气韵和神韵在身韵训练中彼此依存、密切关联,又有相对独立的特性。以气韵为支点,神韵为顶点,贯穿身韵训练的全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神韵理解与把握的认知度,使身韵教学中技能与思维同步开发,以达到动作过程中形神统一的完美境界。
2、 形 — 神韵与气韵的归宿
形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即客观存在的外部舞蹈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路线。形是 神 韵 与气韵的归宿,神韵的具体化。形是神的外延,神则贯穿形的始终。神、形二者的有机结合的渗透,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韵律美感。我国民族具有的内向、收敛、中和、节制、安分、持久的特点,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识,形成了我们古典舞身韵中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文化渊源。因此,光靠几个外部动作无法替代中国古典舞身韵之形的真正涵义,而应是受着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是所谓的神形兼备、内外合一。也就是说,身韵的形离不开“意”、“气”、“力”,是靠这三者引动并综合而成的。中国古 典 舞讲究“舞以尽其意”。“意”是一切动作的先导,同时也贯穿形体运动的全过程。它既可以导致气息自然贯通,使形的运动和表现有充实的基础,又可引导形的活动范围,达到形情溶汇、神态完美,舞蹈动作超群脱俗。身韵之 形 每时每刻也都是和呼吸联系在一起。如身韵中“含”、“腆”“提”、“沉”呼吸必然要带动肌肉的收缩与运动,动作与呼吸是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的。动作是呼吸状态的扩大,呼吸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产生适应的力,以达到支配动作所需要的力度。呼吸在动作达到完美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它在动作表现情感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呼吸的长短、缓急、轻重,可导致情感的变化,来区别各种人物__的性格和特点,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结”这种情感的变化都与呼吸密切联系。
呼吸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在人的精神受到外在刺激时,情感色彩会做出鲜明的反映,同时推动人体做出同步的形态,成为表情的内在核心。内凡呼吸的感觉还讲究力发于腰而达于梢(肢体末端),必须从身休的中段开始一直贯穿到眼睛、手臂。舞蹈 艺 术 是人有意识的情感活动和人体表现,要达到形体与情感和谐统一,呼吸是中介,只有有意识的呼吸才能使二者完美的协调一致。所以正确的呼吸运行产生适宜形态、情感的力度;可以提高身体表现力,使动作更完善;可以扩大其特殊的表现情感的功能。身韵之形同样也需要细致动作的力。所谓“力与形合”,就是要通过神韵的释放使肢体动作产生出的力和表现力,去溶化、融汇身韵训练中具体动作之形。根据动作的不同特点发出不同的力,做动作时发力的时间、部位、大小、轻重、快慢都要适时适量,才会气力顺随,给人以轻松、自然协调、流畅的感觉;相反如发力不适时,不适位、不适量,就会将刚做成软,将柔做成僵,将腾空做成下落,将下沉做成浮飘,形成气不顺,动作不协调,肢体僵硬笨拙的现象,影响动作完成的效果。由于传 统 文化的影响,对宇宙运动循环论的观念,导致了中国艺术具有的“给必须回到起点”的划“圆”特征。所以古典舞的动律以“划圆”为基本原则。特别是在高年级的教学任务中,要把已经成形的跳、转、翻等技术、技巧和身韵训练中的主干动作,根据音乐的旋律和组合动作的高、低、起、伏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艺术语言的抒情t和技术语言的规范性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身韵训练的生命力。或按照身韵训练的三圆运动轨迹,平圆、立圆、8字圆来融合技术、技巧。平圆可以和技术、技巧动作中的“转”等平圆w',动作结合。立圆动作又可以和技术、技巧中的“翻身”、“跳跃”等立圆V'-1动作结合。8字圆更适合综合性组合的运用,它的动作是由多元素组合而成,比其它动作更富于形象性。
综上所述 ,身韵训练体现了民族的神韵和风格,使艺术语言的抒情it和技术语言的规范性结合起来,以新的舞蹈形式培养了更高标准的中国古典舞演员,从而达到古典舞高度完美、高度统一的美学原则。身韵展现不仅体现了古典舞的风貌,凝结着古典舞神与形之精髓,而且渗浸着现代人的理解,溶入了中华民族舞韵之魂灵,愿这朵绚烂之花在舞蹈艺术的肥沃土壤中结出更多硕果,为舞蹈艺术风景中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Ⅶ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7)中国舞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Ⅷ 中国舞考级一级脚位的详细教学教案
小阿哥(苗族)
1、训练目的:
碎踏步训练脚下的灵活性,摆胯动作训练对胯的控制能力,初步认识苗族舞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抖手碎步跑:对7点出场,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左手叉腰手,右手正上位阔指碎抖手,膝盖放松,脚下正步位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跑,一拍两下。
b、双托手:双手旁斜上位,掌形(四指并拢,大拇指放松。)
c、单摆胯(以右为例):上身直立,右胯最大限度向右顶出同时右倾头,脚下打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向1点,重心放于右脚,膝盖放松微屈,左脚脚尖内侧点地,一拍到位。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准备
准备音乐:
(1)1—8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
(2)1—4 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右手从体旁慢起至正上位阔指
第一段:
(1)1—4 抖手碎步向7点方向跑出,左右交替8次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双托手,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 一拍到位
(2)—(4) 重复(1)—1—8动作,三遍
(5)—1 目视1点,体对1点,收回左脚呈正步位,胸前击掌,同时膝盖放松颤膝
2 重复(5)—1动作
3—4 双手落至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一拍到位
(6)1—2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3—4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5—8 重复(6)—1—4动作
(7)1—4 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八步,同时左转身头随动,旁按掌,一拍两步
5—6 双脚跳落呈正步位,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8)1—6 重复(7)—1—6反面动作
(9)1—8 重复(5)—5—8动作,共四次
间奏音乐:
(10)—1 目视1点,左脚脚掌向1点方向点出,出左胯身体随动,同时右脚以脚掌为重心点转至体对3点,双手旁按掌
2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3 重复(10)—1动作,转至目视3点,向3点方向点步,体对5点
4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5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5点,向5点方向点步,体对7点
6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7—8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7点,向7点方向点步,体对1点
(11)1—4 脚下位置不变目视1点,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5—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12)—(13) 重复(10)—(11)反面动作
第二段:
(14)—(15) 向1点方向,重复(1)—(2)动作
(16)1—4 抖手碎步跑,同时向左转身至5点
5—8 向5点方向抖手碎步跑
(17)1—4 重复(16)5—8
5—8 左转身至1点,重复(16)1—4
(18)—(22) 重复(5)—(9)动作
(23)1—2 重复(5)1—2动作
3 右脚向右旁打开,至右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2、 提示:
a、碎踏步时脚下要和节奏,一拍一步左右交替行进。
b、摆胯动作一拍到位,最大限度向旁顶出。
c、手位、舞姿明确。
5、歌词:
小阿哥,快乐多,
坐床上,唱儿歌。
妈妈见了笑呵呵,
爸爸出去买糖果,
回来给他吃几颗。
Ⅸ 谁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 十级教学法
教学法都是教材啊,是书,没有电子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中心有卖。请跟他们联系。
Ⅹ 急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十二级教法
(一)规格及要领部分
一、盘 手
规 格 正盘手:按手位,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外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内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反盘手:手心向上开始,手腕带动,手指内旋,手臂随动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圆。
手指继续外旋向下带动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圆。
要 领 手腕带动手指,动作连贯,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二傣族舞:
体 态 三道弯:头、肩、腰、胯、膝所形成的曲线
规 格 起伏步:正步位,双手叉腰以右脚为例,2拍一次起伏步。一拍半屈膝半蹲,第二拍的后半拍右脚踢起,右左交替后踢,保持臀与脚跟垂直。
要 领 快踢轻落,落地后再半蹲,有附点,重拍向下,
身体平稳,连绵不断。
规 格 孔雀飞步:正步位膝微屈,右脚前脚掌点地准备,前半拍左脚脚跟落地,逐渐压至全脚,双膝微屈,同时右脚离地,后半拍右脚掌踏地,左脚稍离地面
要 领 重拍向下,膝松弛,灵巧而不窜
规 格 旁点步:以右脚为例,右丁字位准备,右脚沿脚尖方向移出,之间成一拳距离,前脚掌点地,胯根掖回,朝一点方向,双膝屈。
要 领 重心在主力腿上,脚跟上提时,不宜过高。
注:叉腰、准备位、旁下位按手、旁平位立掌、前平位领腕、托按位领腕动作示范准确
三、圆场
规 格 女圆场:正步位右脚落在左脚的脚尖前,由脚跟开始,压至脚尖,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移动过程中,大腿相靠,膝自然弯曲,左脚再向前上步,如此两脚交替进行。
规 格 男圆场:正步位双腿弯曲,右脚勾脚落在左脚脚尖前一脚半距离,向前迈步,由脚跟开始压脚至脚掌,重心自然向前移动,同时左脚脚跟自然抬起压至脚掌,双脚交替进行,移动过程中固定身体高度
要 领 膝盖以下松弛,保持平稳、连贯的行走。
四、维吾尔族舞:
体 态 立腰拔背,挺而不僵
规 格 女进退步:自然位右脚踮脚上一步至左脚前,左脚随即稍离地面,右脚踮脚后退一步,靠近左脚跟,如此交替进行,进与退均一脚距离
要 领 注意平稳,膝部相靠,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男进退步:自然位半蹲,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前踵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第二拍的前半拍右脚脚掌着地,后退一步,后半拍左脚原地平踏一步。
要 领 注意平稳,上下身配合协调
规 格 三步一停:自然位踮脚向前行进三步停一拍,上步于另一脚的脚尖前,退步于另一脚的脚跟后,走在一条竖线上。向前行进时男生全脚。
要 领 注意平稳,在流动中保持舞姿
(一) 训练目的
一、 平 转:通过平转的单一练习,初步掌握平转的正确方法和协调性。
一、 维吾尔族舞: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的基本体态、手型、手位和
舞步,为进一步学习维族舞打下良好基础
三、 弯 腰:1、学会单腿重心的弯腰及转腰,进一步解决腰的
灵活性和柔韧性。
2、训练学员在流动及连接过程中的韵律感和身体
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的能力。
二、 蒙 古 族 舞:1、掌握蒙古族舞基本手型,学会硬腕的动作,
并能运用到不同的舞姿中去,做到手型及
手位的准确。
2、通过组合的练习,训练学员腕部的灵活及
控制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感
(二) 主干动作、教学步骤及难点
一、 平 转 :★主干动作:甩头、踮脚碎步转、平转
★难 点:平转
★ 教学步骤:1、原地练习左右甩头,可加双脚
换重心。
2、扶把平转1/2至1个平转
3、中间平转1/2至1个平转
4、中间2个平转
二、维吾尔族舞:★主干动作:进退步、三步一停、摊手绕腕、
颈横移
★难 点:进退步
★教学步骤:1、找到正确体态
2、单一练习脚的进退步
3、单一练习摊手绕腕加体态的变化
4、上下身配合
三:弯 腰: ★主干动作:单跪后弯腰、单腿后弯腰、
转腰、涮胸腰
★难 点:单腿后弯腰
★教学步骤:1、先练习双脚重心的后弯腰及呼吸
的正确方法
2、单腿重心的胸腰
3、完整的单腿后弯腰
四、蒙古族舞:★难 点:硬腕
★教学步骤:1、手型及手腕部力度的练习
2、不同手臂位置上的硬腕单一练习
3、流动中的舞姿及硬腕的配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