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微粉粒度分析方法的问题
我只知道激光法有个水力学半径的说法,偏大
但是这3个方法测的粒度范围一样么?估计没有可比性哦
沉降法听名字就是测量较大粒径的方法,激光法测的是纳米级的粒径
㈡ 目前常采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
测粒度分布的有:筛分法、沉降法、激光法、电感法(库尔特)。
测比表面积的有:空气透过法(没淘汰)、气体吸附法。
直观的有:(电子)显微镜法、全息照相法。
显微镜法(Micros)
SEM、TEM;1nm~5μm范围。
适合纳米材料的粒度大小和形貌分析。
沉降法(Sedimentation Size Analysis) 沉降法的原理是基于颗粒在悬浮体系时,颗粒本身重力(或所受离心力)、所受浮力和黏滞阻力三者平衡,并且黏滞力服从斯托克斯定律来实施测定的,此时颗粒在悬浮体系中以恒定速度沉降,且沉降速度与粒度大小的平方成正比。10nm~20μm的颗粒。
光散射法(Light Scattering)
激光衍射式粒度仪仅对粒度在5μm以上的样品分析较准确,而动态光散射粒度仪则对粒度在5μm以下的纳米样品分析准确。
激光光散射法可以测量20nm-3500μm的粒度分布,获得的是等效球体积分布,测量准确,速度快,代表性强,重复性好,适合混合物料的测量。
利用光子相干光谱方法可以测量1nm-3000nm范围的粒度分布,特别适合超细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研究。测量体积分布,准确性高,测量速度快,动态范围宽,可以研究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其缺点是不适用于粒度分布宽的样品测定。
光散射粒度测试方法的特点
测量范围广,现在最先进的激光光散射粒度测试仪可以测量1nm~3000μm,基本满足了超细粉体技术的要
光散射力度测试远离示意图
求。
测定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一般只需1~1.5min。
测量准确,重现性好。
可以获得粒度分布。
激光相干光谱粒度分析法
通过光子相关光谱(PCS)法,可以测量粒子的迁移速率。而液体中的纳米颗粒以布朗运动为主,其运动速度取决于粒径,温度和粘度等因素。在恒定的温度和粘度条件下,通过光子相关光谱(PCS)法测定颗粒的迁移速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颗粒粒度分布。
光子相关光谱(pcs)技术能够测量粒度度为纳米量级的悬浮物粒子,它在纳米材料,生物工程、药物学以及微生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优点是可以提供颗粒大小,分布以及形状的数据。此外,一般测量颗粒的大小可以从1纳米到几个微米数量级。
并且给的是颗粒图像的直观数据,容易理解。但其缺点是样品制备过程会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如样品制备的分散性,直接会影响电镜观察质量和分析结果。电镜取样量少,会产生取样过程的非代表性。
适合电镜法粒度分析的仪器主要有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普通扫描电镜的颗粒分辨率一般在6nm左右,场发射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5nm。
扫描电镜对纳米粉体样品可以进行溶液分散法制样,也可以直接进行干粉制样。对样品制备的要求比较低,但由于电镜对样品有求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因此,对于非导电性样品需要进行表面蒸镀导电层如表面蒸金,蒸碳等。一般颗粒在10纳米以下的样品比较不能蒸金,因为金颗粒的大小在8纳米左右,会产生干扰的,应采取蒸碳方式。
扫描电镜有很大的扫描范围,原则上从1nm到mm量级均可以用扫描电镜进行粒度分析。而对于透射电镜,由于需要电子束透过样品,因此,适用的粒度分析范围在1-300nm之间。
对于电镜法粒度分析还可以和电镜的其他技术连用,可以实现对颗粒成份和晶体结构的测定,这是其他粒度分析法不能实现的。
㈢ 常规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几种
测粒度分布的有:筛分法、沉降法、激光法、电感法(库尔特)。
测比表面积的有:空气透过法(没淘汰)、气体吸附法。
直观的有:(电子)显微镜法、全息照相法。
㈣ 岩石粒度 分析方法主要有哪3样
排除用先进仪器测定的话,一般有三种方法:筛析法、沉速(降)法和镜下薄片鉴定法。
一般对易于分解离开的岩石(如碎屑岩),通常采用筛析法和沉速法;对固结较紧且又不易解离的岩石,通常采用薄片鉴定法;而对粗大的砾石通常直接测量。
㈤ 粒度分布图数值怎样分析
粒径分布表是不同粒径在总粒径中的含量。分异是指该粒径所占的百分比,堆积是指以前所有粒径含量的总和。
通过减去两个累积值(或加上该范围内的所有差分值)可以得到该范围内粒度的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440微米以下的颗粒含量占100%。
(5)粒度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粒度特性有两个关键指标,介绍如下:
①D50:试样的累积粒径分布百分率达到50%时对应的粒径。其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50%的颗粒占50%,粒径小于50%的颗粒占50%。D50也称为中值或中值粒径。D50通常用来表示粉末的平均粒径。
②D97:试样累积粒径分布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其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对应的颗粒占97%。D97通常用来表示粉末粗末的粒径指数。其他参数,如D16和D90,其定义和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㈥ (二)粒度分析
1.薄片粒度测定
(1)基本原理:可见光(380~760nm)照射薄片中矿物颗粒,由于矿物颗粒对各色光选择性吸收的程度不同,因此,薄片中不同矿物颗粒就呈现出各种未吸收色光的混合色,导致岩石中的矿物颗粒明暗程度出现差异,再利用粒度分析软件,以矿物颗粒的亮暗程度为选择标准,对矿物颗粒的粒径、含量进行分析。
(2)样品要求:薄片厚度不超过0.03mm,否则影响矿物颗粒的光性特征,导致结果分析产生误差。
(3)地质应用:用于细粒沉积物的沉积相研究,通过粒度分析可为沉积相的划分、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沉积物搬运方式,以及沉积物物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2.激光粒度分析方法
(1)基本原理:当激光照射样品颗粒时,会产生颗粒截面的衍射、表面反射、介质与颗粒的折射和颗粒对光的吸收4种光学现象,这些现象相互作用导致了光学干涉效应,产生了激光散射图谱。激光粒度分析仪利用“散射光角度与样品颗粒的直径成反比,而散射光强随角度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的原理,采用夫朗和费(Frauhofer)或米氏(Mie)理论数学模型进行颗粒粒度分析。
(2)样品要求:①岩石胶结程度中等;②岩石粒径小于3mm。
(3)地质应用:①用于沉积相研究,通过粒度分析可为沉积相的划分、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沉积物搬运方式,以及沉积物物源的研究提供依据;②用于地层划分等研究,第四纪环境研究与地层划分、海洋矿产研究、古海洋学研究、环境学研究。
㈦ 什么是粒度分析
矿粒(或矿块)的大小称为粒度。破碎、磨碎和选别过程中所处理的物料,都是粒度不同的各种矿粒的混合物。将矿粒混合物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这些级别叫做粒级。物料中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叫做粒度组成。粒度组成的测定工作叫做粒度分析。 粒度组成的测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许多工业部门都常遇到。例如水泥工业、冶金工业、煤粉制备、土工试验、甚至食品加工等部门,都会用到粒度分析,也是选矿试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测项目,原矿和产品都常需进行粒度分析。 没有一个粒度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于一切粒度范围,一般都是按粒度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目前应用的各种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其中有的方法得出的是粒度分布,有的方法得出的是平均直径;有的是直接测量粒度(如筛析和显微镜测定);有的则是根据其他参数换算(如沉降速度和比表面);有的是在气相中进行的干法,有的则是在液相中进行的湿法。表1 粒度测定方法及其所适用的粒度范围 选矿生产和试验研究中经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是筛分分析、水析和显微镜分析。 对于粉状物料常常直接测定比表面(指单位重量的矿粒群的总表面积)。从比表面的测定数据可在一定假定条件下,求出平均粒度(直径)。测定比表面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渗透法(液体渗透法;气体渗透法)。 几种粒度测定方法比较如下:筛析法的优点是设备便宜、坚固、易制、易操作,适于测定粗粒。一般干筛可筛至100微米(150目),再细建议钐湿筛,现今用光电技术制造的微孔筛可以湿筛细到10微米,但实际上小于40-60微米多半用沉降分析,前者测得的是几何尺寸,后者是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当量球径。筛析法受颗粒形状影响很大。显微镜法直观测出颗粒尺寸和形状,因此常用于校准其它测量方法,其最佳测量范围为0.5-20微米之间,当粒度扩大到40微米以上,则易引起偏差。沉降法测量粒度的最大优点是统计性和重复性好,但受颗粒形状和结构影响很大,适用于1-75微米,不能直接观测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吸附法的特点是测定范围较大,但不能测出粒度分布曲线,只能间接换算出一个增均尺寸,而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渗透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粒度测量法,但可靠性和重复性差。
㈧ 请问粒度分布图和分布表怎么分析谢谢!
粒度分布表是各个不同粒度占总颗粒的含量。微分指的是单独的该粒度占的比例(%),而累积的是将前面所有粒度含量求和。
可以用减法将某两个累积值相减(或者将该粒度范围的所有微分值相加),获得在该范围内的粒度所占比例(%)。根据表格可知,约440微米以下的粒子含量占100%。
(8)粒度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表示粒度特性有两个关键指标,介绍如下: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