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

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3 21:50:25

‘壹’ 开题报告中 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怎么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一、拟选论文题目: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1. 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文献综述与选题书面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3. 填好“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连同书面报告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4. 书面报告的格式见附件。三、导师对选题报告的评语(就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成果予以评价):四、评审小组对选题的意见(是否同意选定该课题、是否同意选题报告通过、以及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建议;其他建议,如限期重作选题报告、终止培养建议等):五、论 文 工 作 计 划六、附件(一下为附件内容)拟选论文题目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贰’ 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呷村矿床模型问题

矿床发现之初,学者们认为呷村矿床具有“下筒上层”的结构模式和“下黄上黑”的金属分带模式,与其他典型的VMS型矿床类似(傅德明等,1996;侯增谦,1991),但后来又发现矿床下部的脉状-网脉状矿体不是呈筒状或漏斗状垂直于上部的层状块状矿体,而是呈似层状近于平行展布,与上部块状矿体呈整合或似整合产出,又提出 了“层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式”的矿床模型(侯增谦等,2001)。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呷村VMS型矿床喷流沉积的矿体在岛弧裂解阶段形成之后,与围岩地层一起经历了燕山期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期陆内走滑作用。这两个成矿后的构造演化阶段,必然对矿床地层和矿体发生改造,形成强烈的紧闭褶皱和大量的逆冲断层和韧性剪切带,导致岩层和矿体的重叠或缺失,从而改变矿床的结构模式和蚀变矿化模式(鲁婷等,2008)。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后期构造对矿床的改造,则难以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矿床模型,也难以正确指导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

(2)含矿层位对比问题

即有热矿区含矿层位与呷村矿床含矿层位是否属于同一层位。

由于有热矿区目前发现的矿体与岩石组合与呷村矿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关于呷村矿床含矿火山岩系是否南延到有热矿区存在较大的争论。生产勘查单位(108地质队,1984;403地质队,1993,2010)认为,呷村-有热同处呷村复式倒转背斜内,呷村含矿火山沉积岩系向南延至有热矿区,有热与呷村为同一含矿岩系。张文宽等(1994)曾认为,“从成矿有利度等值线趋势看,在第19线以南深部可能存在呷村矿床的第2个成矿中心。若是如此,呷村矿床储量再翻番是有可能的”。但曹新志(2009)持不同看法,认为有热含矿层位与呷村含矿层位不属同一层位,有热含矿岩系位于呷村含矿岩系之上,是呷村矿床东侧第Ⅶ含矿沉积韵律单元的南延。

(3)含矿带对比问题

即有热矿区目前已发现的块状矿体是否可与呷村矿床东矿带富矿体对比的问题。

生产勘查单位(108地质队,2010)笼统认为,有热已发现的矿体就是呷村矿体的南延,特别是发现了块状黄铁矿矿体,虽然银铜品位很低,仍认为可与呷村矿床的块状矿体对比。

侯增谦等(2001)曾对呷村矿床东矿带进行过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建立了东矿带块状矿体的精细结构柱状图,但未对中矿带和西矿带进行对比研究。有热已知矿体除部分为块状“黄矿”矿石外,大多为脉状-网脉状铅锌矿石,缺乏重晶石岩和硅质岩等喷气-化学沉积岩,缺乏银铜工业矿体,与呷村矿床东矿带难以直接对比。

因此,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补充呷村矿床中矿带和西矿带的精细结构研究,再将有热矿体结构模型与呷村矿床各矿带进行对比,是评估有热矿区找矿潜力的关键所在。

(4)构造问题

作为一个产于火山-沉积断陷盆地内的VMS型矿床,呷村矿床的形成和展布受控于盆地构造及其影响的沉积相,特别是南北向断层与东西向断层的交汇部位,有可能控制了热水喷口位置,从而影响矿体厚度和品位。因此,查明南北向和东西向同生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分布规律,对成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呷村矿床形成之后,经历了印支运动以来的俯冲、碰撞造山和陆内构造变形作用,导致矿区火山-沉积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作用,使近于水平的岩层和矿体变成近于直立,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生成的片理、劈理与层理不易区分,故前人对矿区总体构造样式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主要有复杂褶皱(徐明基等,1989)、单斜构造(403地质队,1993)、楔冲构造(曹新志,2009)、构造“重构”(鲁婷等,2008)等观点。因此,查明矿区总体构造样式,确定矿区是否为一倒转地层,确认是否存在韧性剪切带,其对矿床结构和蚀变矿化分带是否形成构造“重构”等问题,是本次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只有在正确甄别和恢复各矿化体的初始空间位置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更符合客观实际的矿床模型。

(5)找矿方向和隐伏矿定位预测问题

有热矿区是否具有寻找富矿体的找矿潜力?如果有,则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在哪里如何确定隐伏富矿体的空间位置?这是本次研究需要回答的最终问题。

有热矿区的找矿工作已进行多年,虽有一定的进展,但找矿突破不大。按原有的找矿思路,肯定是难以突破,必须创新成矿理论,采用多元信息找矿模型,才能另辟蹊径,取得找矿成果的新突破。

1.3.2 研究思路

本次工作以VMS型矿床模型和构造解析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野外与室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大比例尺地质图修编和构造解析、坑道和钻孔综合修编为手段,在详细解剖呷村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基础上,按比较矿床学的思维,将重点放在有热矿区,对呷村-有热矿区进行详细的地层对比、火山喷发旋回划分、矿体特征、矿化结构和蚀变分带研究、含矿层位和含矿带精细结构研究、矿田构造解析、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前人物探成果再解译等工作,其目的:一是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重建矿床模型;二是在精细结构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呷村-有热矿区含矿层位和含矿带的对比问题;三是综合地物化资料,确定找矿方向,对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

1.3.3 研究内容

(1)矿床构造解析和矿床模型重建

对呷村-有热矿区进行详细的构造解析,通过对矿区褶皱、断裂、劈理、节理等各种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研究,确定矿床总体构造样式,大致反演矿床构造演化史。重点查明逆冲断层和韧性剪切带对地层和矿体的改造,明确岩层和矿体是否以构造岩片形式产出。在此基础上,正确甄别和恢复各矿化体的初始空间位置,重建矿床的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的矿床模型。

重点研究东西向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判别断层运动方向、位移量等运动学特征。最终确定断层位置、性质,以及对沉积相、含矿层位和矿体的控制和改造。查明南北向同生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与矿体厚度和品位的关系,确定同生断层中热水喷口位置及其分布规律,为找矿靶区的确定提供资料。

(2)含矿层位的划分和对比

通过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填图,确定呷村-有热矿区的岩性组合和变化特征,合理划分地层单元。在此基础上,对呷村-有热矿区含矿层位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研究,划分火山喷发韵律,查明各韵律的厚度、岩性组合、岩相及空间变化特征,蚀变和矿化结构分带特征,建立呷村-有热矿区含矿层位柱状对比图,最终确定呷村含矿火山岩系是否向南延伸至有热矿区。

(3)含矿带精细结构的划分和对比

通过坑道和钻孔编录,对呷村矿床各矿带及有热矿区目前已发现的矿体进行精细结构划分,确定各个矿带的岩石组合、蚀变和矿化特征、结构特点。重点解决有热矿区已知矿带是否存在下部为脉状-网脉状矿体,上部为块状矿体的微“双层”结构特征,查明有热矿体上部流纹质火山岩的顶部是否存在喷气-化学沉积岩。建立呷村-有热矿区含矿带精细结构柱状对比图,最终确定有热矿区已知矿体与呷村矿床各矿带的对比问题。

(4)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

通过对呷村-有热矿区主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定,以及石英H、O同位素和硫化物S同位素分析,示踪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成矿机制,加深对VMS型矿床成矿流体系统的认识。同时,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的角度进一步将有热矿体与呷村矿床各矿带对比。

(5)呷村矿床南部矿体空间形态研究

对呷村矿床南部7~11线间进行详细的坑道编录,查明矿化体和标志层在走向上和倾向上的空间变化特征,编制重晶石岩层厚度等值线图、矿体厚度和品位等值线图,确定岩相空间变化规律,恢复卤水池的空间形态和侧伏方向,从而推测矿体的侧伏方向,为找矿靶区的确定和矿山下一步的坑道开拓以及边部探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以已知的呷村矿床为参考,对有热矿区各勘探线进行系统的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编绘地球化学异常图,研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几何特征、矿化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垂向变化特征,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确定呷村-有热矿区的对比问题。确定呷村矿床是否存在隐伏矿化体的前缘晕(或边缘晕),建立隐伏矿原生晕的判别标志,确定有热矿区是否存在东部矿带的前缘晕特征,最终对可能的隐伏含矿地段进行靶区预测。

(7)前人地球物理资料的重新解译

以上述新获得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体等地质资料为基础,重新对前人物探成果资料进行再解译,验证地质推论是否与物探异常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圈定找矿靶区。

(8)找矿方向和隐伏矿定位预测

以矿床模型为指导,在含矿层位和含矿带精细研究以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基础上,定性判别有热矿区是否存在隐伏的东部矿带,确定找矿方向。通过研究卤水池和矿体的空间形态变化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查资料,对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

‘叁’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石漠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是全球性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生态的破坏,全球岩溶区石漠化在不断加剧。如地中海岩溶地区、加拿大东南部布鲁斯半岛、日本秩父地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地区等均面临着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各国对石漠化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治理。在开发石漠化区岩溶含水层水资源、退耕还林、利用速生树种和种苗营养液进行石漠化区生态重建方面,取得了很多有效经验。但国外石漠化地区人口密度小,水、土、人之间矛盾没有我国突出,治理相对比较容易,技术成果报道较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十多年来,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以及世界粮食计划、世界银行贷款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援助项目,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砌墙保土、土壤改良、开发岩溶水、种植适生经济作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石漠化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解决单一目标的工程治理措施,以及综合性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一)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

1.生态修复措施

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为主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并与经济林木建设、中药材种植等相结合,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2.农田基本建设措施

以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自然和人为活动对耕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进而达到遏止毁林开荒为目的。该类措施以6°~25°坡耕地治理为重点,通过“坡改梯”(坡地改梯田、梯土)、“旱改水”(旱地改水浇地、平缓旱地改水稻田、望天田改保灌田)、“碎改整”(小块改大块、零乱改规整)、新开田土、冷烂锈田改造、洼地排涝等农田改造等,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

3.水利水保建设措施

水资源是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措施将“开源”与“截流”并重,通过对灌区改造、病险水库治理、地表“三小”(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工程建设,致力于解决石漠化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石漠化区经济的发展,对有效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遏止毁林开荒起到保障作用。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资源,布局适合于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的产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如贵州省根据当地地形、气候,在一些高寒地区实施退耕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北盘江两岸发展花椒种植;广西在石漠化区实施“砍头树”种植、发展养殖业等。

5.农村能源改造措施

以解决煤炭资源缺少地区农民生活及生产燃料为目的,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沼气工程、节柴改灶、农村小水电建设、太阳能利用等措施,实现遏制人为对森林的砍伐破坏。

6.生态移民措施

主要方式为异地搬迁。通过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和民营企业,有效地将石漠化区(生态恶劣区)的人口和人类工程活动向资源环境条件较优势的区域集中,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一方面使贫困区人口尽快脱贫,另一方面减轻石漠化区资源环境的压力和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人类对资源的需要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达到平衡,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7.其他

主要为政策保障措施、科技支撑体系等。包括对石漠化治理的政策支持,治理方式的科技研究、示范工程、石漠化监测、科技培训、宣传教育、组织保障等。

(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要模式

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要根据当地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多手段、多功能、多层次组合模式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国内岩溶山区采用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类。

1.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受地形、地貌、水文网和地质结构等条件控制,岩溶石山地区由许多具有独立功能的小流域单元组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为:根据小流域内上、中、下游具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确定生态经济功能,合理地配置生态防护体系,通过一系列组装配套的科学技术,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以水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实现流域全面规划,综合防护体系和复合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布局,形成符合山区特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体系。

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针对岩溶山区缺水、少土、水土流失严重和人地矛盾突出的特点,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对脆弱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利用坡面雨水径流和表层带岩溶水与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相结合,形成微型水利系统,达到实现防止水土流失和解决干旱期间农田灌溉用水的目的;对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并与具有经济价值的草、果(树)种植相结合,把防治土壤强烈流失和沟谷侵蚀的拦沙谷坊相配合;开展生态林建设,将生态林建设与经济林木种植相结合,既增强流域内水土涵养,又实现增加经济的收入。通过上述手段,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条件。

3.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针对岩溶山区山地多、坝地少的特点,结合地域资源和环境结构,实施农、林、牧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模式。综合考虑本地区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以保护和扩大森林覆盖率为核心,以水土保持、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合理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和农作(植)物结构,维系生态平衡,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名特优产品种植,把种植业、养殖业和产品深加工业联成整体,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促进生态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动态平衡,形成完整、协调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既提高资源的利用,又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4.草地畜牧业模式

西南岩溶山区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湿润,利于牧草的生长,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小、草地面积较大的地区,利用该优势发展牧农结合型的生态农业,以草养畜、以畜养农,并进一步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草代林代粮,进行草农牧林结合,短期可保持水土,远期则可开发林木资源,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

5.生态移民模式

中度以上的石漠化区面积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缺乏,土地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低下,对该类地区,可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将居民迁移到环境条件较好、资源承载能力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可减轻人类为生存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通过异地开发,改善石漠化区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促进脱贫,从而实现石漠化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6.庭院生态经济模式

以沼气建设利用为纽带,以完善和稳定“经果林—畜禽养殖—沼气”为基础,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前后及耕地资源,以改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为目的,以种植经济林木、中药材和养殖优质畜禽为主要内容,对石漠化山区山、水、林、田、路、网进行综合规划建设。通过优化岩溶石漠化区经济系统中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能源结构与技术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高效运行可改变农村庭院生活环境条件和不文明现象,逐步形成以种植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主干、以沼气为纽带、种养和加工相互配套、农林牧副业协调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体系,与石漠化防治融为一体,推进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三)石漠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典型工作

1)袁道先院士在《岩溶生态系统和石漠化治理》中,结合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图表,对岩溶环境生态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

2)1999~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了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面核实调查等手段,基本查清了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现状、空间分布、发展趋势,编制了《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报告》。

3)贵州省地矿局王明章研究员等在“贵州省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并出版了《贵州省岩溶石山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对贵州省石漠化的现状、分布、成因、发展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从地质学的角度初步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途径设想。

4)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院况顺达博士等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为平台,采用遥感技术完成了石漠化演变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提交了《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关键技术研究及预警预报成果报告》。

5)贵州省师范大学熊康宁教授等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贵州省石漠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编制出版了《贵州省岩溶石漠化类型遥感调查研究》,阐述了遥感调查的方法、贵州省石漠化的基本特征和现状。

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地矿局、河海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开展包括石漠化问题在内的岩溶山区物质运移循环研究。

(四)石漠化治理方面的典型工作

1)林业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国家长防、珠防工程,开展了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为主的生态恢复工程。

2)发改委、水利和农业部门以解决缺水问题为核心,采取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工程;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对25°以下石漠化程度较轻、土层较厚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加大沼气建设,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花椒、砂仁等具有市场优势经济林果,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贵州省内典型工程有关岭县石板桥小流域治理工程、花江板贵小流域治理工程、思南碗水坝小流域治理工程等。

3)200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典型岩溶流域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分别在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省(区)以岩溶流域为单元,开展了以地下水开发为龙头的石漠化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典型工程如代表峰丛洼地类型的贵州省巨木地下河流域,代表垄岗槽谷类型的贵州省道真上坝地下河流域、云南省泸西小江流域、湖南省洛塔等石漠化治理工程。从地学的角度开展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目的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丰富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理论。上述示范工程的实施,将对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生产条件、脱贫致富提供基础条件,并对推动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整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这一项目成为本研究的基础。

4)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贵州省科技厅星火科技计划在省内岩溶石漠化地区实施30万亩金银花种植的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行“林—草—畜”生态研制模式发展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完成了《岩溶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报告》。

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在广西果化、湖南洛塔等地进行了以地下水开发为主的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工程。

6)中韩两国共同投入在贵州省修文县开展了以植树造林、小水窖和沼气工程为主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2008年以来,国家在西南岩溶山区选择了100个重点县(其中贵州省55个),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正常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漠化的研究和治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总体上看,仍然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石漠化继续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

当前,国内外有关人员从不同的侧面对岩溶石漠化治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实施了较多的试验和示范性工程,在岩溶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和防治的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整治提供了较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治理效果仍不是非常理想。根据相关资料,20世纪以来,尽管我国有效治理了岩溶石漠化面积5000平方千米,但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岩溶石漠化加剧的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千米。石漠化的加剧和改善面积比为5∶1。岩溶石漠化的形势仍然严峻。

(二)石漠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措施尚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脆弱的岩溶环境条件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的岩溶地质环境是石漠化发生的基础、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是石漠化发生的驱动力”;“对石漠化治理不但要对已经发生的石漠化环境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防止新的石漠化继续发生和发展”已经为大众认识。因此,合理的石漠化的治理途径不但要对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进行遏制,而且应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脆弱的地质环境实施改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通常采取的各种治理模式都主要集中在针对遏制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方面,而对如何改善石漠化区脆弱的地质环境方面却重视不够。

近年来,不同部门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实施了较多的石漠化整治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较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不同的综合治理模式。概括起来,这些治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土地整理、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庭院经济等措施的集成。虽然这些模式既有通过自然和人工干预促使植被恢复、对已经恶化的石漠化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工程,也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改善石漠化区民众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发展经济、从源头上防止石漠化继续发生和发展的措施,但是,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治理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对地表生物圈层的人为干预和控制,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支撑生物圈层的地质环境条件对石漠化发展的巨大作用,表现为一是缺乏对石漠化形成的内在基本环境———石漠化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二是在治理措施的选择和工程布局上通常未能充分考虑治理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背景等)对治理措施的适宜性;三是未能很好地考虑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并充分利用于石漠化的整治中。其结果治理工程仍然主要在脆弱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尽管多年来国家对水土保持、石漠化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治理工作确实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综合分析近年来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发展的趋势,石漠化程度和面积仍然在以较快的速率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可以认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除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尚不足以外,还在于当前的治理模式和工程过多是立足于石漠化形成的外因控制上,而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力度薄弱。

地质环境是一切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态环境的优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以认为:忽视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整治,基于脆弱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石漠化防治工作唯以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因此,现有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三)水源缺乏、土地缺少和土质贫瘠的问题亟待解决

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特征就是“地表缺水、少土、土质贫瘠”,是造成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目前采用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中难以解决关键所在。

岩溶山区强烈岩溶发育造成地表水流严重漏失,地表出现严重的干旱缺水现象,造成岩溶山区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供水困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少土”是岩溶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另类典型特征。碳酸盐岩成土条件本来就极差,加之地形条件以山地为主,土地主要分散分布在山间盆地、谷地和洼地中,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少,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量呈继续逐渐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岩溶山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低承载力的土地与高密度的人口必然产生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失衡问题。以贵州省为例,2005年全省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常用耕地人均仅0.68亩。退耕还林后虽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发展,但人口过多的现实却相应增大了石漠化区土地资源的压力。虽然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移民是缓解农村人口与耕地不足矛盾的有效措施,但是,也应看到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对土地仍将有较强的依赖性,并且生态移民也需要相应的土地和水资源作支撑。因此,可耕种土地的缺少成为制约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瓶颈”之一。

碳酸盐岩溶区的耕地一方面是土层薄、分布不连续、保水性和耐旱性差,另一方面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土质贫瘠、土地产出率低、农作物品质低下,成为限制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岩溶山区水源匮乏、土地缺少和土质贫瘠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是石漠化治理中的难点所在,也是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肆’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厂矿田研究历史较长,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岳胜、丁文江、张兆瑾、张庚等老一辈地质学家先后在大厂矿带开展过地质调查工作,初步确定了该区的地层层序、构造轮廓、矿产种类及其分布特征等。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开始至今,广西215地质队对矿带进行了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为提高丹池矿带研究程度和探明矿产资源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评为功勋地质队。与此同时,铜坑-长坡矿和高峰矿下属的地测科也都在各自所属的矿山开展了大量“探边摸底”的找矿工作,为矿山开发、建设提供了一手资料。

在科学研究方面,广西地勘局、地质七队、大厂矿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等单位先后在1958年、1959年起开始在本矿带进行科学研究。以陈毓川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先后在20世纪60年代(陈毓川,1964;1965)、80年代(陈毓川等,1985)、90年代(陈毓川等,1993;陈毓川等,1996;王登红等,1996)对丹池成矿带及大厂矿田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大厂矿带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同时,李锡林等(1960,1981)、叶绪孙(1985)、叶绪孙等(1996,1999)、刘元镇等(1987)、郜兆典(2002)等讨论了原生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论证了花岗岩及其成矿演化是锡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蔡宏渊等(1983)、叶俊等(1985,1989)、周怀阳等(1987)、张国林等(1987)、陈骏(1988)、韩发等(1997)、徐新煌(1991)、罗德宣等(1993)、廖宗廷等(1994)、秦德先等(2002,2004)则先后提出了大厂矿田火山同生喷气和后期与花岗岩有关热液叠加成矿的认识。涂光炽(1984,1987)在分析了大厂矿田诸多成矿因素后,提出了大厂矿床具有多成因、多来源、多阶段成矿特征的认识。

在成矿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方面,杨凤筠等(1968)率先开展了大厂锡矿田硫同位素研究;徐文炘等(1986)开展了岩体的Rb-Sr测年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李荫清等(1988)通过对大厂矿带流体包裹体的详细研究,获得了该区岩浆熔融体和成矿流体的特征及其演化的一系列重要信息。丁悌平等(1988)通过对大厂矿田岩石和矿物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认为矿石铅与花岗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Fu等(1991、1993)对大厂矿田流体包裹体及C、O、S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来自于花岗岩。蔡建明等(1995)、聂爱国(1996)分别开展了五圩矿田和茶山锑矿成矿流体研究;张起钻(1999)研究提出,大厂龙头山100#矿体硫同位素集中分布于6‰~12‰,具有油气硫的特点,其流体包裹体具高盐度、高密度、富含CO2、Cl-、CH4、K+、低K+/Na+、F-/Cl-等特点,其成因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有关。赵葵东等(2002)、蔡明海(2004)对铜坑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He、Ar同位素的测试,指出成矿流体中有地幔流体的混入。

在构造研究方面,陈洪德等(1989)对丹池成矿带沉积相及盆地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徐珏(1988)对丹池地区矿田构造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强调了燕山期构造的控岩、控矿作用;杨海明等(1990)对芒场矿田开展了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高计元(1998)研究提出,矿床的分布总体上受桂西北盆-山系的控制,矿床的生成和定位是盆-山系发生、发展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章程(2000)对五圩矿田构造应力场及力源进行了探讨。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单位根据不同的思路、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开展了侧重点不同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有力地指导了地质找矿工作。但是,大厂矿田范围内仍然有一些科学问题尚待解决,具体包括:①对于成矿时代仍然存在争论,有的认为成矿于燕山期,有的认为成矿于泥盆纪;②对于成矿物质来源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成矿物质来自于花岗岩,有的认为来自于地层;③对于找矿方向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该沿着地层找矿,有的认为应该围绕花岗岩找矿,等。

根据上述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厂矿带本身存在的自然之谜,我们认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以下科学问题,如:为什么有至少123万t的锡和大量的其他金属集中到大厂矿田这个不足100km2的弹丸之地?这么多的成矿物质从何而来?如何聚集的?矿体的定位机制是什么?最大的成矿深度是多少?如何寻找深部矿体?等等。

1)大厂锡多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种多、品位高,元素组合复杂,矿化分带清楚,矿体产出特征具多样化,所以工业意义、研究意义都很重大。通常而言,超大型矿床多为孤立产出,成矿作用具有“偏在性”(裴荣富等,2005),受到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面成矿条件的综合控制。大厂与个旧、柿竹园为我国最大的3个锡矿床,均分布在以南岭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但是成矿的环境、成矿条件、矿物组合上均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个旧、柿竹园矿床的形成是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矿床,而大厂矿床与笼箱盖主岩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关系,成矿作用在不同的阶段是不均匀的,具有幕式特征。大厂矿床,尤其是占储量80%的铜坑91#、92#以及高峰100#、105#矿体,在大厂如此小的范围内,多种金属元素巨量堆积,形成的关键是什么?成矿的背景有什么特殊性?这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2)作为举世瞩目的超大型矿床,经过近60年的研究、开发,在区域地层、构造、岩石学、同位素、成矿物化条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对于矿山深部及其周边地区的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看到,在已有的丰富资料中,往往带有原研究者或勘查者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资料(或认识)被反复引用,并被用作推断的依据,就会演绎出更多的错误,不利于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大厂矿床的成因问题,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目前存在3种分歧:①属于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②属于与岩浆无关、而与海底火山(热液)有关的热水沉积矿床;③属于多期次、多阶段、多成因,早期为热水沉积,晚期为燕山期岩浆热液改造。成因认识分歧的焦点是对大厂层状、似层状矿体成因的理解。具体来讲,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92#矿体的主要容矿岩石———硅质岩的成因,是热水沉积形成还是正常沉积作用形成?②与矿体相伴而生的电气石是同生还是后生?③脉石矿物中的长石是透长石还是冰长石?是同生还是后生?④成矿流体的来源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是解决大厂矿床成因问题的关键。正是由于大厂矿床成因问题悬而未决,直接影响了矿山后续资源的找矿方向。

3)从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在矿床成因方面存在分歧意见的主要原因是对矿床的研究没有建立在扎实的矿相学研究之上,研究的样品或者是单阶段、或者是选择易于获得、便于挑选、分析的样品,而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查清楚,从而影响了对客观事实的认识。矿床成因问题归根到底是成矿的动力学问题,即成矿物质的源、运、聚。只有搞清成矿的动力学机制,才能建立起正确的矿床成因模式,进而建立矿床的预测模型,指导矿山后续资源勘查的方向和探矿工程部署。

4)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相对于世界上和国内其他锡矿,大厂有没有共性,其特殊性又表现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影响到找矿方向问题,如大厂地区有没有“个旧”、有没有“柿竹园”?

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正确认识大厂矿田成矿动力学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通过系统、详尽的岩石学、矿床学、矿相学、成矿流体和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大厂铜坑矿(重点91#、92#矿体)中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流体的运移机制、成矿元素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等,重新厘定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模型,进而建立大厂锡矿的预测模型,为矿山后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对大厂锡矿(重点在铜坑91#、92#、100#、105#矿体)矿物组合、共生和伴生组分的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上,对不同成矿期次、不同成矿阶段矿体中的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重点对电气石、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来揭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机制,重新厘定矿床的成因模式,建立矿床的深部预测模型,为矿山的进一步勘查指明方向。

‘伍’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怎么写

(一)选题把握不准

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热
点,对药品现代物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药妆等兴趣浓厚,选此类热点课题的多,能够创新的少;二是游离在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之外,如在苏州
礼来公司实习的医药贸易专业学生选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在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思考”,在山
东步长制药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目前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分析”等;三是理论性太强,选题难度太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把握的范围,如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
同学选题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二)拼凑现象严重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比较普遍,网络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惰性的方便之门。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他人的文章当然是严令禁止的,但拼凑却是屡禁不
止。一是拼凑法,从网络上下载几篇同类型的论文,通过剪接拼凑成一篇论文,往往结构混乱,内容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二是雷同法,几个同学的论文题目略有
差异但内容雷同,甚至仅是顺序安排上略有差异;三是穿越法,为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核查,把不同专业师兄师姐或不同年度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或拼凑

‘陆’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

在介绍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就要阐述清楚问卷是自制,还是沿用的前人。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

研究价值就这个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罗列许多根本解决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区的教育质量等等,别人一看“提高”这个词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的质量不是一项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还有待实证。

研究的创新相对别人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新亮点,也是文章的亮点。研究的价值与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

(6)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扩展阅读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柒’ 存在问题、研究方法与主要进展

1.存在问题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研究,基本查明了南岭地区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总结了花岗 岩的时空演化规律,对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机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发现 了一大批铀矿矿床。然而,以往的研究工作多是孤立地研究花岗岩,或是孤立地研究沉积 盆地,尚未把盆地-山脉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因而,影响了人们对研究区构造演化的 认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占南岭花岗岩2/3以上的过铝花岗岩的成因机制以及构造-岩浆演化未能给 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对晚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的起源、成岩动力学机制、大地构造背景、 花岗岩与铀成矿的关系等基础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认识分歧颇大。

(2)南岭地区花岗岩的研究程度相比较高,而沉积盆地研究薄弱,发表甚少。以往 盆地研究多属填图调查,处于几何学和岩石学描述阶段。尚未开展典型沉积盆地的精细解 剖,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缺乏现代定时定量数据,影响了该区地质研究的步伐。

(3)研究表明,南岭东段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从EW向特提斯构造域向NE向 古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任纪舜等,1998;舒良树等,2002a,2004),导致早中生 代近EW向盆地被晚中生代NE向的盆地所置换和叠置。重力计算表明,研究区上地幔是 亏损的,指示区内壳-幔物质曾发生过大规模交换作用(陈培荣等,1998;陈跃辉等, 1998)。但是,许多与之关联的基础地质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比如,盆地对构造体制转换 的响应方式如何?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的时间和原因如何?盆地与深部构造-岩浆活动的 关系如何?板块俯冲作用有无影响到南岭? 至今尚未有人回答。

(4)赣江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是纵贯南岭的两条大型NNE向走滑断裂带(舒良树 等,2002;郑家仪,1996)。断裂带两侧重力场东高西低、地壳厚度东薄西厚;断裂两侧 盆地物质成分、沉积厚度差异明显;盆中多处发育基性岩、碱性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及 复合岩流(廖群安等,1999;俞云文等,1993;董传万等,1997),表明赣江断裂和吴 川-四会断裂均属区域控盆断裂,深达上地幔岩浆房的超岩石圈断裂。但这两条断裂的控 盆机制如何、与盆-岭构造有何联系? 目前尚不清楚。

(5)南岭东段是我国着名的花岗岩型铀矿大型矿集聚区。但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 机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尚存在较大分歧。其深部构造、地幔流体和碱交代作用、伸展 构造在铀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尚不十分清楚,值得深入研究。

2.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典型矿床 研究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相结合,沉积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矿床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重点加强野外调查、 室内测试和研究总结三方面工作。

野外调查包括区域地质路线踏勘、典型盆地剖面测制、盆-山边界断裂和构造要素产 状的系统测量和统计。对主要边界断裂的形成时代、力学性质、构造属性、变形期次进行 全面调查取证,对岩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岩墙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

通过对特征岩石的薄片观察,对主元素、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定量数据的分析,进 行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的研究。应用电子探针、同位素测年等现代测试手段,获取必要的 基础数据。根据地球物理资料,进行莫霍面深度与起伏、岩石圈底面深度及形态、盆地基 底深度及起伏等正、反演计算,提供深部构造的数据。

跟踪掌握并应用国内外最新理论、方法和成果,进行多学科资料综合对比研究,以建 立盆岭构造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根据铀矿成矿理论,分析探讨盆地构造、区域构造与铀 成矿的相互关系。

3.主要研究进展

(1)研究表明,赣江断裂带是纵贯江西全省的一条规模巨大的NNE向断裂带,与郯 庐断裂带和吴川-四会断裂带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该断裂对研究区褶皱、盆地、沉积地 层、岩体和大地构造演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带两侧盆地沉降中心不同,岩石 构造组合差异明显、空间展布迥然不同。

(2)通过对典型盆地的精细解剖,基本查明了盆地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认为区内 盆地受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明显,具有NE向延伸、SN向分带、NE向雁列展布的特征。盆 地形成与演化先后经历了近EW向基底构造(AnMz)、陆相山前磨拉石盆地(T3-J1早)、裂 谷盆地(J1晚-J2)、火山断陷(K1)、沉积断陷(K2-E)和挤压抬升(N-Q)六个阶段。

(3)南岭东段闽西—赣南—粤北地区存在一个中侏罗世陆相裂谷盆地带。东起闽西 永定,经赣南寻乌、龙南到粤北始兴。受后期构造-岩浆的破坏和改造,现呈肢解散碎的 残留盆地面貌出现。区域应力场分析表明,区内盆地经历了一个从近SN向的水平挤压→ SN向的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SE-NW方向挤压→EW向挤压(SN向伸展) 的复杂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

(4)诸广山岩体是一个发育在前泥盆纪变质基底之上,以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花岗 岩为主体的多期复式岩体。早-中三叠世南侧北越、北侧大别强烈的陆-陆碰撞可能是诱 发陆内岩浆活动的动力学原因。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强大侧向挤压则诱发了花 岗岩浆的上涌,促进了盆岭构造的形成。南岭地区盆山格局的最终形成是晚白垩世—古近 纪陆内伸展作用的结果。

(5)南岭地区盆-山耦合机制与太平洋板块朝大陆的俯冲角度和速度变化具有密切 联系。从低角度到高角度的俯冲带角度变化和从快速到慢速的俯冲速度变化,致使南岭地 区从强烈挤压、挤压-剪切向伸展拉张转变,致使陆壳和岩石圈被拉张减薄,发生玄武岩 浆底侵和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独特的盆-岭构造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6)通过对代表性产铀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Nd、Sr、Pb、O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定南岭地区产铀岩体均为壳源型花岗岩,是由古-中元古 代地壳衍生的,是富铀古陆块部分熔融的产物。Pb、Sr、S、C等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 区内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壳源;H、O同位素数据反映成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 体的δ18OH2O为1.4‰~6.6‰,δDH2O为65‰~-34‰,即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 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地幔流体 对区内铀成矿具有重要贡献。结果表明,富铀矿体集中分布在含铀岩体内;中-新生代盆- 山动力学演化、深部构造以及拉张型构造-岩浆活动背景,是导致南岭地区铀矿质大规模 富集的主导因素。南岭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捌’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元素迁移不能脱离水的流动,因此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必须与地下水运动紧密结合。地下水水质的演变具有时间上的继承特点,自然地理与地质发展历史给予地下水的化学面貌以深刻影响;因此,不能从纯化学角度,孤立、静止地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而必须从水与环境长期作用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变的内在依据与规律(王大纯等,2006)。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区,非饱和带土体和浅层地下水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系统(任福弘,1986)。将浅层地下水系统视为多相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下水的氟含量因水动力和化学动力条件在时空上的随机变化而出现分异现象,这种分异现象与可以改变氟的赋存形态,影响氟的活性的地球化学作用相联系(曾溅辉,1994)。因此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尤其是以耗散结构为特征的系统角度认识氟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富集,如何从动态的、离子多类型协同作用下研究高氟地下水的形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水中检出的化学组分,运用已有的化学理论推断水中曾经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应该指出,作为传统的手段,这些方法有其简便、快捷的优点,但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其一,测试结果的解释推断主要是依据传统的化学理论,即以孤立系统平衡态(化学平衡)认识为基础的,而地下水样品则取自开放系统非平衡态的地质环境中。其二,前人构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在已知反应物组分、数量的前提下得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物质总量上是守恒的,实验的化学反应体系往往是低维的(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较少,物理相态单一),与之不同的是,地下水所处的环境是由岩(土)、水、气、生构成,而且水中的组分也十分复杂,这种环境条件在化学上属于多相多元的化学体系,或者说是高维的。其三,水样中组分含量不是多相多元化学体系的全部生成物,而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各相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换,地下水运移途中也会有物质的补充或流失,所以水样测试结果难以提供化学反应前后的完整信息,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多解)和主观臆断性。具体而言,存在问题主要有:

(1)研究中缺乏系统思维。无论是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研究还是影响因素的分析,基本上延续的是线性思维,没有系统的、多态的、开放的思维方式。

(2)方法中缺乏“过程”思想。大部分实验方法均采用孤立的、平衡态的思路,却试图用这种思路去解决只是“暂态”,仅仅是一个水化学过程的某一环节的问题,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很难解释“过程”。

(3)缺乏地质因素的解读。地质动力无疑是高氟地下水运移、集聚的主要因素,但目前的研究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化学因素方面,而对地层、构造、微地形变化、地下水流动系统等的重要作用解读不够。

(4)在防治方法中过于注重化学方法和改水措施,对于是否适于各地实际缺少调查研究,而且对新方法的探讨不够。

阅读全文

与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做剪纸画的方法 浏览:802
布鲁氏菌治疗方法 浏览:409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和技巧视频 浏览:523
bmi检验用什么检验方法 浏览:730
血液中元素分析检测方法 浏览:40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在哪里 浏览:600
教学方法实物 浏览:953
42除4计算方法 浏览:400
茶盘的保养方法视频 浏览:921
飘窗玻璃卷帘安装方法 浏览:481
幼儿肾积水治疗方法 浏览:210
显示主题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3
减肥方法快速减肥 浏览:658
定制衣柜侧板的处理方法图片 浏览:115
麻疹咽拭子检测方法 浏览:63
格林巴利的治疗方法 浏览:559
行政公文常用调查方法 浏览:892
除泥鳅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302
呼吸不规律测量方法 浏览:191
肚子肥胖的解决方法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