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叫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1)效用分析方法包括哪几种分析扩展阅读
假定:消费者张三要用既定的收入m,购买两种商品,即商品1和商品2;P1,P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既定价格;Q1,Q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数量;MU1,MU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边际效用。
使用基数效用论推导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P1Q1+ P2Q2= m
MU1/P1= MU2/P2
使用序数效用论推导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P1Q1+ P2Q2= m
MRS1,2= P1/P2
将MU1/P1= MU2/P2 ,
整理可得到
MU1/MU2= P1/P2
故而,要说明使用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推导出来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相同的,只要证明
MRS1,2= MU1/MU2即可。
Ⅱ 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几种方法对比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确定的计划方案目标,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成本相同时比较其效果的大小。它是指方案成本总额相同,比较其效果。
②效果相同时比较其成本的高低。它是指方案的效果相同,比较其成本。
③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当卫生计划方案的投资不受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随之变化,这时对卫生计划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标。
(2)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任一方案的效益是否超过它的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只有效益不低于机会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的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消除货币时间因素的影响,对计划方案的总效益的现值与总成本现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其差值即净现值对方案作出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②年当量净效益法。年当量净效益就是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
③效益成本比率法。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④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因素,反映了方案计划期内单位资金的收益率,参照基准贴现率或最低期望收益率可对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决策。
(3)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通常用于同一健康问题不同方案的防治成本与结果的比较,往往难以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卫生计划或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可适用于不同健康问题的卫生计划或方案的评价指标,是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失能调整生命年,使用其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成本效用分析。
(4)成本最小化分析
成本最小化分析法用于比较具有同样结果的2个或多个方案。如果已知要比较的方案最终结果相同,这时就只需要比较各方案哪个成本最小,成本最小者为最佳。在有些情况下,要比较的几个项目对个人的效益可能是相同的,但对社会来说意味着医疗成本的节省,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可视为额外收益并转化为货币形式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