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肌肉无力,感觉没有肌肉怎么办
感觉肌肉无力,首先要找到原因,最近有没有熬夜、营养不良、长时间劳累肌肉疲劳等情况,这种一般通过休息保养、加强营养等就能慢慢恢复。如果没有这些原因就要找到病因,应该去医院检查明确。
如果肌肉无力同时伴有腰痛,则建议去骨科行腰椎磁共振检查,明确有无腰间盘突出压迫下肢神经。如果明确则需要牵引、针灸、理疗等相应处理。
如果没有其他不适要检查血电解质,明确有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甚至有无胸腺瘤之类引起肌无力。检查脑CT明确是否脑部疾病引起,肌电图检查或肌肉活检明确是否神经源性、肌肉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等。总之,感觉肌肉无力一定要检查明确,针对性处理。
②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
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踝关节的康复锻炼与力量训练 与踝关节相关的病症,我们熟知的有扁平足、高弓足、外翻足、内翻足、马蹄足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踝关节康复及力量训练方法。
训练器械:一条弹力带
1、脚踝内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内翻训练。
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上。向内翻转健肢一侧的脚(内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2、脚踝外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外翻训练。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部外侧,用另一只脚固定。向外翻转健肢一侧的脚(外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3、脚踝斜角训练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外翻和旋前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内翻和旋后(反掌)动作。不要让膝部向内旋转。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内翻和旋后(反掌)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内翻和旋前动作。不要让膝部向外旋转。
4、脚踝足背屈训练
长坐式踝部背屈训练。让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保持膝部伸展,脚部向上弯曲(脚背屈)。
坐式踝背屈训练。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将训练带的另一端绑在另一只脚上。向上抬起患侧的脚(脚背屈)。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收缩舒张训练。将训练带套在一只脚上。先让脚部处于自然姿势,足底曲。弯曲膝部来隔离比目鱼肌;伸展膝部来隔离腓肠肌。
踝部背屈训练(结束姿势)。向头部拉动脚的前部,使脚尖向上。
踝部背屈训练(结束姿势)。坐在椅子上,膝部完全伸展,踝部靠在地面上,将训练带固定在踝部前方。将训练带套在脚尖周围和正在训练的脚的脚底圆形部位。
踝部背屈训练(训练胫前肌)。坐姿,一脚放在矮凳上。将训练带系在固定物体上,然后套在脚上。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踝部背屈,并保持不动。返回开始姿势。提示:把脚尖向鼻子方向拉
5 、脚踝足底屈训练
长坐式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腓肠肌)。先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的上前方。保持膝部伸展,向下压脚(足底曲)。
坐式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比目鱼肌)。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底。双手抓住训练带的.两端。向下蹬患侧的脚(足底曲)。
踝部足底曲训练(训练腓肠肌)。坐姿,双脚下放置矮凳提供支撑。将弹性训练带套在脚底的圆形部位。踝部足底弯曲并保持不动。返回开始姿势。提示:让腓肠肌用力。
小腿上提(蹬起脚尖)训练(开始姿势)。站姿,将训练带中央踩在脚底圆型部位。双手抓住训练带两端,保持双肘伸直
小腿上提(蹬起脚尖)训练(结束姿势)。提起脚跟,越高越好。不要通过拉动手臂来拉伸训练管。变动:偶尔可利用单腿进行训练,可使用椅子或桌子提供支撑。
关节活动度
正常的踝关节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背伸(同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的动作。由于在踝关节手术术后,很多患者都会被石膏固定一段时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踝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那么在拆掉石膏之后的早期,就要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下面介绍一些关节角度练习的方法。
背伸(背屈)
背伸即踝关节向上的活动,由于后方有跟腱的存在,所以这个角度是术后最容易出现活动受限的角度,也是比较难练的角度。术后早期可以利用毛巾或任何长条带子进行向上的牵拉。
也可以让家属帮助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可在膝关节下垫一个小枕头,这样有利于使小腿三头肌处于放松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踝关节所能耐受的强度的增加,今后就可以利用自己体重来进行角度的练习了,比如下面 几个方法:
“弓箭步”——患肢在后,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伸直,下压脚踝。这样可以充分牵拉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解决因小腿三头肌和跟腱造成的踝关节活动度受限。
“蹲”——
蹲的时候注意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和臀部不要歪斜,即使脚后跟没落地也没关系。主要解决因踝关节内部原因造成的关节活动度受限。
跖屈
跖屈即踝关节向下的活动,属于术后比较容易练习的角度,早期可以把踝关节伸出床外让家属协助下压即可,后期随着角度加大,可以利用“跪”的方法,让臀部下压踝关节。
内翻
内翻其实就是常见的“崴脚”的动作,如果是外踝韧带损伤术后的患者,早期是不建议练内翻的,通常是在术后复查时,主刀大夫认为患者内翻活动受限的时候才进行内翻的练习。早期练习内翻角度,可以在跷二郎腿的姿势下,
自己用手来进行内翻的牵拉。
外翻
外翻与内翻的方向相反,由于踝关节的结构本身就可以限制外翻,所以正常踝关节外翻的角度都不会太大,
而且通常外翻受限的情况也较少,主要出现在内踝损伤或骨折的情况,如果出现活动受限,可以采用与外翻相反方向的练习方法。
③ 脚踝部位如何锻炼
一、脚踝基本锻炼——踮脚尖
踮起脚尖让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但可以强化小腿,还能健壮踝关节上的肌肉。
1,站姿,双腿分开与臀同宽。
2,慢慢踮起脚尖,直到你用脚尖站立,然后慢慢放下脚后跟站稳。脚跟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都差不多保持在3秒长。
3,重复20次。
(3)外踝肌无力的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踝关节由距骨两侧的凸面和胫骨远端及内踝和外踝形成的矩形凹面组成,距骨本身是下宽上窄的,因此当踝关节处于背屈阶段时,距骨进入较宽一侧的关节窝,踝关节处于稳定状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静止状态下的足部大多是背屈状态,不管是站姿还是坐姿,毕竟没有人能踮起脚尖站立。
然而,当踝关节跖屈时,距骨上窄的一侧进入关节窝,此时,脚踝趋于不稳定,而足部的跖屈在运动中也很常见,如跳跃,跑步,在这些运动中具有不稳定的因素,除了其不稳定的结构,运动期间脚踝受伤的风险也增加了。
④ 哪些运功可以改善肌无力
肌无力可以通过锻炼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但患者应该注意运动量与运动方式,通常不建议剧烈运动,可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以及呼吸训练,都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锻炼无论对于神经元性病变、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导致的肌无力都是有益处,剧烈运动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可加重病情,并不适合。
轻型重症肌无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进行改善。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加肌肉力量,增强肌肉的耐力,还可以防治肌肉萎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运动神经系统病变,运动对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很病变、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以及肌肉病变都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因此适当的有氧运动、呼吸训练、平衡训练等都可以有助于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肌无力患者要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
⑤ 重症肌无力患者如何才能康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久治疗才能康复。重症肌无力一般康复锻炼方式有三种,步行训练、坐起训练以及健肢主动运动训练。
1、步行训练
重症肌无力患者要做步行训练,正式开始前需要坐卧平衡和站立训练,这个步骤有所成效后才能进行步行训练。主要是通过迈步、上下台阶方式进行肌肉刺激,提高肌肉力度。
2、坐起训练
坐起训练需特别注意,先将头部抬高后,慢慢坐起,这样可有效改善低血压症状,对腿部肌肉有一定刺激效果,达到康复疗效。
3、健肢主动运动训练
这个方式是采用全身性锻炼,首先要借助外力进行主力运动,慢慢进行到主动运动。在训练过程中要缓慢进行,同时根据情况来增加运动幅度,有效帮助四肢运动,起到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