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01 21:43:27

Ⅰ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独特视角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微观分析方法呢?张五常在1991年的这篇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章中开篇就讲到了这种变化。在新古典框架里,“在瓦尔拉斯(Walras)范式中,所有的行动权利被隐含地假定为自由的、简单的、不受限制的,而且拍卖商和监督人的服务都被假定为不花任何费用的。因此就不存在律师,没有经纪人,没有银行,没有官员,没有企业家,没有警察,而且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类组织。”而新古典大家马歇尔又过于急噪,总是太想把经济学象心理学、生物学那样挤入科学的殿堂,虽然他“完全清楚制度的重要性,但他用长期的与短期的概念、用均衡和不均衡概念回避了许多问题。”在此以后,人们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了经济学大厦的工程建设,力图从效用理论、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各个方面将新古典的大厦夯实,使得经济学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它自己也急不可待的自我宣称自己是最接近自然科学性质的社会科学,是最成熟的。然而,这一切在20世纪5、6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奈特早在1924年就已经提出了不确定性概念,西蒙(1953)的有限理性,科斯(1937)、(1960)的交易费用范式和社会成本问题,哈耶克(1937,1945)的关于知识问题的讨论,以及迪克莱特对反垄断的口述传统都对新古典造成了冲击。正如科斯所批评的那样,经济学不应该只是一堆分析工具,尽管他们也十分重要,更重要的应该是它的研究内容或论题,“我想经济学家应最哦的一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制度!”(1998)如此以来,我们就不难看出新制度经济学本身正是在不满新古典日益成为一门抽象的语言而丧失了实际内容方面而兴起的,这个学派既吸收了传统的一些经济分析方法,又有自己的分析范式。 任何制度的运行都需要成本,价格机制也是制度之一种,它的运行同样如此,但价格机制仍有它显着的优越之处。
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人与人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因为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来说总是不足,所以竞争和稀缺是同义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或称为产权或称为制度,无疑人们是无法走出霍布斯丛林的。这是一种困境。我们姑且不在此讨论霍布斯、卢梭以及洛克的思想,因为那显然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只来考虑分析制度的绩效。讨论绩效,必然要假定人们已经走出了丛林状态。
然而,即便产权确定了,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产权人的需要,竞争的产权规则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方式中,价格机制只是其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绩效最高,相对于租金消散所带来的人们的成本来说,是最低的。我们从这里开始谈起。
租金是对使用资源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就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我们为满足最终享受收入而必须花费的成本,最早的租金概念专指地租。李嘉图当年的概念是只土地使用的价格,它不随人们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供给状况,因为供给根本缺乏弹性。其实,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几乎只要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这种供给的缺乏弹性。那么,对这些稀缺资源的分配就必须通过一种机制来完成。在历史乃至现代,这样的机制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对稀缺的政治资源的分配,现在机关里的论资排辈现象等等也是如此。其实,这和男人凭气力、女人凭容貌来排列本质上讲并无二致。虽然这些制度在现实生活中一再为人们所行使,但人们的代价有的时候常常会十分高昂,这一代价就是租金的消散。我举一个夸张的例子,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为进华府亲近秋香假装卖身葬父,而另有一位则假装卖身葬全家,二人都想进华府,但石榴姐手中却只有一个名额,于是竞争势在难免。石榴姐自称心肠软,见不得别人家惨,于是二人就制定了一个相互比谁更惨的竞争规则,结果大家都知道,两个人的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唐伯虎为此打断了自己的胳膊,而另一位哥们竟然因此而命丧黄泉。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租金的消散是非常之大的。这和排队成本一样,只不过它更夸张,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只是要达到最后分配的目的,即一个均衡状态而已。如果石榴姐的心肠没那么软,而是很黑,让二人出价竞争,租金就不会消散,结局也不会这么悲惨。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不采用价格或使得价格扭曲的情况,总会有另一种规则来代替它,但是代价会十分高昂。正如哈耶克(1945)所说:价格机制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也许是所有发明中最伟大的。
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时候人类偏就是选择了非价格的配置规则,正如张五常(1974)所说“租金消散能导致均衡的观点是一种机械演习,不是经济学命题”,我们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于是,接下来就引出了年轻的科斯当年的问题。 如果象我们上一节所言,那么价格机制就应该是最佳的,“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新古典辛苦了几十年,无非也是想把这一思想更为理论化、系统化,基础更为坚实。然而,真实世界比理论显然要复杂的多,人类的智慧与上帝相比,也许根本就是上帝跟人类开的一个玩笑。1930年代,一位大三的学生科斯拿到奖学金从英国来到新大陆,并巧妙的参观了福特的汽车公司——这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于是科斯开始问了他的两个问题:一、既然“黑板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体系如此有效,那么为什么现代经济里还有依赖行政命令运行的企业的存在呢?二、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在什么样的规模下被确定呢?
1937年科斯在文稿写成四年后终于发表,这就是《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首先表明,其实在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并没有对企业问题视而不见,新古典并不比古典经济学更狭隘,但他认为,那些重视及解释都不能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还有奈特的观点。
奈特利用风险和不确定性来作为工具进行分析,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产生。风险是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一种不确定,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人类的无知,因为不确定性表示着人们根本无法预知没有发生过的将来事件,它是崭新的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根据这样的分析工具,奈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总有少数人,他们具有风险偏好的性质,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拓新,勇于为利润的生成而不懈努力;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和中性的,他们愿意交出自己的权利让风险偏好者指挥他们,但条件是偏好者-企业家要确定的保证他们的薪水,于是,公司就在这样的权利划分中成立了。这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的思想。但科斯不认同,他一方面认为奈特也承认管理者(非企业家)也负有日常管理的责任,这一现象奈特无法解释,奈特的分析无法给管理者以地位;另一方面,科斯认为如果仅仅只是风险偏好不同,那么雇主和雇员之间也完全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来以市场完成之。
科斯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并非是无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价格发现的成本,只有这一成本小于企业的组织成本时,人们才会通过市场来完成。这个成本就是科斯首创,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大行其道的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我们稍后再谈,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科斯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规模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是之后几十年NIE乃至主流学者们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科斯的答案比较简单,这就是那几个着名的圈圈,他说,在一个城镇的消费中心A的外围有产业B、C,如果我们的企业处在外环C处,那么在交易成本边际上高于组织成本时,企业就在环内扩张,这就是规模效应,而这种扩张会带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以至于大于了市场交易成本,那么企业的边界在横向上就会被确定;而向内环B的扩张也是如此,即与B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合并后的组织成本相比较,边界也可以通过边际分析确定。应该说,科斯的这个分析是非常清晰的,因为他借用了交易成本范式,而交易成本则是一个应该加以解释的概念。许多经济学家不满意科斯的分析也常常是从这个角度来非难的,的确,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定义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这里的分析显然会显得空泛。后来的对纵向横向一体化的分析几十年间络绎不绝,其中最有名的有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分析和套牢问题(HOLD-UP),也有哈特提出的核心资产和剩余控制权概念,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就不进一步讨论了。 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法,而不是一般经济学的静态分析法,这个理论方法来自于德国历史学派。德国历史学派认为历史是连贯的运动,而不是静态的,传统经济学运用的是静态分析法,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作为二十世纪经济学一支突起的异军,新制度经济学它的起点是大家公认的科斯教授1937年的那篇短文《企业的性质》。之后几十年间,尽管有奥利弗·威廉姆茨等经济学家呼吁人们重视这个方法,但经济学家似乎对这篇文章视而不见,直到1959、1960年科斯的另两篇宏文《社会的成本》问世之后,他的思想才逐渐被大家注意,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引用者多而深入研究者少。对此,科斯常有抱怨之词。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大经济学家认为1937年的文章太过空泛,从逻辑上看虽然无懈可击,毕竟难以操作。当然张五常先生肯定对此观点不以为然,他认为这篇文章是最重要的,它是后来1960年文章的源头。
康芒斯、范博伦等老一代的制度经济学家,对于制度的批判多是从社会道德伦理,科斯认为此举降低了自身的价值作用,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过少。

Ⅱ 什么叫比较制度分析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经济学体系中兴起了一门被称为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 Institution Analysis,CIA)的新学科,青木昌彦是这一学科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其着作《比较制度分析》中,他应用主观博弈模型,把制度定义为“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青木昌彦,2001)。这里,博弈规则就是指博弈如何进行。不同于诺斯把制度定义为外生的博弈规则(North,1990),青木昌彦认为,博弈规则不是外生的,而是在参与人的策略互动中内生的,制度就是对均衡博弈路径上的显着和固定特征的一种信息浓缩。这种信息浓缩也许存在于人们的默契中,也许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符号表征中,它被参与人所预期和感知,并被认为是与他们的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比较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博弈的域(domains)。它由参与人集合和每个参与人在随后各期所面临的技术上可行的行动集合组成,参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组织。共有六种基本的域:共用资源、交易(经济交换)、组织域、组织场、政治域和社会交换域。

Ⅲ 分析问题要从哪几方面入手,比如制度。。。。谢谢~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都得从经济层面开始分析,文化,思想方面。你说的制度是政治方面的

Ⅳ 制度经济学的整体制度分析

早期制度学派反对古典学派的孤立个人行为的分析方法,但是他们还没有提出整体概念,并用以阐述制度运行中各个相关因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一时期制度经济学则注意分析整体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张从根本上刷新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他们认为,由于技术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因果动态过程”,所以经济学必须研究变化,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静止的横断面。这就是说,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要用把注意力从作为选择者的个人和企业,转移到作为演进过程的整个社会。他们提出,从经济学上讲,经济整体要大于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所以研究经济问题应当注重对“总体”和“整体”的研究,而不能循着相反的道路,即先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再来加总。加尔布雷思强调,只有把现代经济生活当作一个整体考察,才能更清楚地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这是制度经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第二个显着特点。
加尔布雷思的整体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甚至已不再是一个经济概念,它往往不能用数字来表达。比如,他提出的“大公司的权力”,就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既包括经济权力,又包括政治权力,因而不能用数字来计量。因此,这一时期的制度经济学反对主流经济学所采取的数量分析,而强调整体制度因素的分析。加尔布雷思认为,宏观经济学只注意总需求水平的调节,微观经济学只注意成本和价格的形成,却恰恰遗漏或忽视了社会的制度结构问题,即权力分配问题。
应当说,整体大于个体的简单加总,这无论在哲学上、逻辑上还是事实上,都是成立的。但问题并未到此为止。更重要的事实是,“个体加总”总是构成“整体”的主体部分,两者的差异可能是重要的,但一定不是主要的。一般地讲,个体的特征是整体特征的集中反映,个体的性质决定了整体性质的主要方面或基本方面。因此,既要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也不应当丢弃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对个体的研究往往可以构成整体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后面的分析将要说明,科斯看到了加尔布雷思过分强调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偏颇,而将制度经济学研究引向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呈现出微观化、具体化的倾向。

Ⅳ 经济学方法论的宏观、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

在经济学中,除了仍然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外,经济学的方法还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方法。
①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
②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以单个市场、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单个消费者的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个量及其变化,特别是研究生产成本、价格、利润和其他生产要素收入及其与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个量分析或个体分析。新古典学派的分析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主。此后,一些经济学家遵循新古典学派的传统,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如在有关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决策、企业目标的研究中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等。
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个量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总量或个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
③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以制度的变化、社会各利益集团地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作为考察对象。它强调经验材料的归纳,重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把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历史事件等对经济的影响摆在较突出的地位。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都是以制度结构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④总量分解方法是结构分析方法的一种,但并不是考察制度结构的变化,而是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的结构分析。总量分解是指:把经济中的总量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如分解为若干个部门的量、若干个地区的量、若干个市场的量等。这种部分的量介于总量与个量之间,它对于总量而言,相当于个量,但对个量而言,则又相当于总量。总量分解所要研究的,是总量、部分的量、个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现代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1901~)、W.W.罗斯托(1916~ )等人,都以应用总量分解方法着称。他们把经济总量分解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量,并根据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这些关系的演变趋势来阐释经济增长发展的特征。
从上述分析方法本身来看,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并按照研究课题的一定的要求加以运用。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同科学的经济学是不可分的。例如,凯恩斯分析经济的运动时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分析经济中的总量。又如,新制度学派的J.K.加尔布雷思(1908~ )等提倡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强调要分析各种利益集团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冲突。在他们所讨论的制度结构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方面。他们所考察的利益集团,是从政治上、法律上、技术变革或职业性质上划分的一定的集团。凯恩斯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得出加强国家干预的必要性的论断。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利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证明现存的制度有缺陷,需要制度结构方面的适当的调整。

Ⅵ 企业管理制度分析,急求!!!!!!!!

服装公司管理制度

一、公司行政机构设置 为满足公司当前经营和运行的需要,并适应公司将来的发展,公司系统采用集中统一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直线职能式”结构,以兼公司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发挥最大的群体效能。公司行政机构设置见“行政机构图”。

二、公司各部门职责

(1)营销中心工作职责

1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及销售预测,及时整理、分析、反馈同行及竞争品牌的营销动态;

2制订并完成公司中长期营销企划,拟定符合市场实际和公司董事会要求的销售政策及营销组合策略;

3制订公司年度销售计划,承担公司下达的年度销售任务,并****销售人员的二次任务分配;

4制订公司(品牌)开发计划,包括新产品(品牌)定位、定价、形象规划,并推导实施、落实、检查与总结;

5制订公司各品牌年度广告及促销计划,并负责****、策划、执行,以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知名度;

6负责整个中国市场的开拓、客户资源开发和管理,客户资料的建档与运用,代表公司与客户的联系协调和销售业务的往来;

7策划公司订货会及参加大型展示招商会;

8根据市场反馈,及时公司内部召开各类营销、产品开发及产销协调等专题会议;

9每年两季订货会之前,制定公司营销手册及各类销售道具和宣传品;

10根据公司的财务制度,执行和负责各项资金回笼、费用结算工作和帐款异常的处理,对货款安全负责;

11负责产品储运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存放和运输,确保帐物相符;

12负责建立健全营销档案管理体系;

13负责销系统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并配合人事部实施考核。

(2)市场部工作职责

1.制定并执行市场调查计划,以及日常市场管理;

2.进行品牌规划与管理;

3.制定并执行公司年度整体市场营销计划与预算(参谋);

4.制定并执行市场推广计划与预算;

5.制定并执行广告与专卖店、专柜推广计划与预算;

6.制定并执行公关与促销活动计划与预算;

7.负责市场推广用品的设计制作;

8.制定与执行新品牌(产品)上市计划,并做好产品计划;

9. 进行店员、店长培训;

10.做好市场档案资料管理。

(3)销售部工作职责

1. 根据公司总体营销计划,制定销售部及其区域、时间、品牌的销售计划与预算,包括销售额、回款额、市场占有率、渗透率等指标的拟定;

2.依据销售计划,制定销售方针、政策,对销售业务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管理,负责销售目标、市场占有率的达成;

3.依据整体营销计划,配合并执行公司、市场部所制订的各项市场推广计划;

4.负责经销商、加盟商的开发、选择、评估与激励;通过服务性销售方法,与经销商、加盟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双赢”关系;

5. 负责公司直属售点、分公司或办事处的建设和管理(支持、服务和监控);

6.负责销售货款的及时、安全回收;

7.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

8.负责销售报表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

9. 与市场部沟通和配合,做好销售计划的制定,确保销售计划的严肃性;

10.负责销售队伍建设及管理,依据业务发展,与行政及人力资源部共同制订销售部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结构、储备等)及员工的招聘、培训、调配、评估与激励。

(4)商品部工作职责

1.定合理的商品生产、调拨、库存(包括分库建设)与运输计划,确保对销售部门的产品供应;

2.制定年度、月度、季度及地区性产品开发、供应、调度计划;

3.制定完善的储运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安全存放和运输;

4.建立健全货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严格货品出入库管理,保证帐、物相符。

(5)产品开发部工作职责

1.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围绕商品部制订的产品计划,制订公司各品牌服装的年度产品开发计划(款式开发计划、打板计划等),并按计划完成设计、打板任务;

2. 对公司现有产品与营销中心沟通,进行销售跟踪,根据市场反馈情报资料,及时在设计上进行改良,调整不理想因素,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竞争力;

3.负责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

4.负责相关技术、工艺文件、标准样板的制定、审批、归档和保管;

5.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6.负责与设计开发有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6)品管部工作职责:

1. 负责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策划、****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绩效改善;

2. 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订立与实施,“5S”、“零缺陷”、“全面质量管理”等各种品质活动的与推动;

3.负责对各部门品质管理工作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4.负责进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品质标准、品质检验规程和各种质量记录表单的制订与执行,对出仓产品质量负全部责任;

5.负责全员品质教育、培训;

6.负责各种质量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各种品质异常的仲裁处理,配合营销中心对客户投诉与退货进行调查处理。

(7)生产部工作职责

1.根据销售部销售计划和下达的“制造通知单”(订单)及自接生产订单,拟定年度、月度生产计划,并依订单情况作出生产计划和核定订单交货期,下达生产命令,控制生产进度,保证按时交货;

2.负责生产流程的管制、工作调度、人员安排,制、修订各项产品工序工时标准和劳动定额,及计件工资标准;

3. 负责生产工人的管理、教育、培训和配合人力资源部进行考核、奖惩;

4. 负责用料管理及异常事项的追踪、改善;

5.负责质量管理及异常事项的预防、纠正、改善;

6.负责生产物料采购及进仓管理;

7.负责生产设备、工具仪器的计划、采购、验收、建档、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生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8. 搞好生产现场管理,进行“5S”的持续推行活动;

9. 负责安全生产,预防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

10.编制和上报各种生产报表;

11.负责建立生产系统档案管理体系。

(8)财务部工作职责

1.负责建立公司会计核算的制度和体系;

2.按期做好年、季、月度财务报表,做到帐表相符、帐证相符、帐帐相符;

3.做好成本核算,负责公司财务成本和利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负责对各部门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和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管好用好资金;

5.对往来结算户随时清理、督助相关部门及时催收款;

6.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审批报销各种发票单据;

7. 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向总经理提供综合性财务分析报告和根据工作需要向部门提供专项财务分析报告。

(9)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针、政策和公司系统架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编制的制定、推行及检讨、改善、修订;

2. 制定、推行与修订“员工手册”和其它人事、行政办公管理规章制度;

3.办理员工招聘、录用、薪资、保险、迁调、考勤、考绩、奖惩、离职、人事档案等业务事项;

4. 调查处理各种工作失职、违规违纪案件和劳务纠纷;

5.制定人力资源部招聘、调配、培训开发计划并实施;

6.督促各部门编制各种工作计划、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

7.综合处理公司各种文件资料,传真和管理公司印信、文件;

8.负责出入管理、警卫、厂区安全维护和异常事件的报告、监控;

9.负责厂区环境清洁及维护;

10.负责员工食堂管理。

Ⅶ 什么是制度分析范式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差异如何评价之

制度分析方法采取了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实证与规范两种。
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个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实证经济学希望得到”如果有A,则必然有B”这样的结论.。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的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法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制度分析法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如:经济体制,国家的政治体制等。而微观经济学的两种分析方法是对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探讨。有点类似于一个是寻求外因,一个是寻找内因。
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

Ⅷ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一般有查阅法、询问法、测试法等方法。
查阅法是以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审阅来判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备程度,分析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检查范围和重点的一种检查方法。任何一个企业总有一套管理的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中有关财产、物资、财力、资金等等收付交接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常常体现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例如,要检查企业材料收发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先查阅企业材料管理制度。
询问法是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判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备的一种检查方法。询问法具体实施包括编制询问提纲、提出问题、记录答案等环节。
测试法是指深入实地进行观察核实,看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操作时执行如何,通过凭证审核和实地观察核实两种途径。

Ⅸ 制度分析方法的介绍

制度分析方法(Analysis method of the institutionalism),制度分析着眼于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

Ⅹ 什么叫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 无论何种政策体系,政府权力机构都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种制度必然影响政策选择、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只有公共政策才表现为法律的规定,要求公众与团体予以忠诚与服从。 二是公共政策的普遍性。公共政策的触角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的政策与公共政策相比,其目标群体是非常有限的。 三是公共政策的强制性。只有政府以武力为后盾,独享社会的强制权。 制度(system,institution)是一套有形无形的框架和规则体系,它通过规范、专业、整合而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制度是个人和团体行为的结构性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具有持久性特征,对公共政策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另一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2) 对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对另一些利益需求起抑制作用。 (3) 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为另一些个人和团体设置障碍。 制度与政府在政策过程中的缺陷: (1)政策过程涉及政府中的许多部门,它们的行为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日常的工作惯例和俗套。 (2)政策过程中大的行动是无数次和经常性小的行动的汇集或结果,政府机构中处于不同层级的部门和个人扮演了这些小的行动的主要角色。 (3)政府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为一项政策提供多样化服务,他们只是在国家目标、政治目标、组织目标这些概念特征领域部分地一致。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为制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制度模型逐渐成为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代表了当前政策分析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走向。 制度分析不同于理性分析,不认为某种原因必导致某种行动,而认为具有某种制度特征的组织必会做出某种行动的选择。 关于“潜规则 ”。

阅读全文

与制度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慢性皮肤病康复训练方法 浏览:284
上课如何变积极的方法 浏览:443
印章质量检测与规范方法 浏览:497
苹果设置设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6
棉花的种植密度和方法 浏览:25
组织行为学态度测量方法 浏览:647
天际隔水炖使用方法 浏览:716
肺结节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浏览:128
成衣制作方法分析 浏览:783
香樟种植方法 浏览:106
泮托拉唑的食用方法 浏览:807
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浏览:725
熏鱼干的食用方法 浏览:503
gridview使用方法 浏览:965
用什么方法检查是否肌萎 浏览:95
治疗白斑用什么方法最好 浏览:589
避震行为的正确方法 浏览:496
如何识别精密电阻有哪些识别方法 浏览:764
建筑内部管道安装方法 浏览:341
平安灯安装方法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