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传输过程研究方法有哪些

传输过程研究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8-20 03:37:21

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哪些

目前传播学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四个维度。
调查研究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人为地设计一个特定的、非自然状态的环境,在研究者控制下进行测验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价值在于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与见解,供其他研究作基础使用,由后续研究得出一般结论。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c6c59f0100zwyl.html

㈡ 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传播学名词,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研究它所用的最常见的视角分别是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考察。下面是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的基本过程1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一、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与他人的人。

2、受传者,信宿。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以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

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双重性质:

1、模式与现实具有对应关系,但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H.拉斯韦尔《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五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缺陷: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模式/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传播的数学理论》

信源、讯息、发射器、信号、造源、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器、讯息、信宿。 描述电子通信过程。

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意义: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陷: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

1、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2、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 (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缺陷:1、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

2、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传播的基本过程2

传播是如何进行的?

●定义

传播的基本过程是指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构成要素

(1)传播者(信源)

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既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信宿)

讯息的接收者和反馈者,受传者并不是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群体,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种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3)讯息(message)

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在中文里讯息也被翻译成消息,文告等。信息包括讯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讯息。广义信息中自然界的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广义信息包括一般和狭义信息。

(4)媒介

指传播的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

受传者收到讯息之后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因媒介渠道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传播的基本过程3

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讯息载体、媒介渠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要素和环节构成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传播效果实际上是作为这些环节和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因此,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应留意以下一些环节和要素: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包括媒体组织和传播工作者)的性质,他们在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等对效果的影响。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内在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文本分析是考察信息内容之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讯息是通过语言、文字、音声、图形、画面、影像等载体传递的。考察这些讯息载体或象征符号的意谓、功能和效果的特性,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受传者的属性既包括性格、兴趣、关心等个人属性,也包括他们的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关系等社会属性。这些个人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㈢ 简述漂流因子的涵义,并据此分析强化质量传递过程有哪些方法

漂流因子(drift factor)指的是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其值为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散增大的倍数。
质量传递:是物质在介质中因化学势差的作用发生由化学势高的部位向化学势低的部位迁移的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并列为三种传递过程。质量传递可以在一相内进行,也可能在相际进行。化学势的差异可由浓度、温度、压力和外加电场所引起。质量传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
质量传递有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种方式。分子扩散由分子热运动造成;只要存在浓度差,就能够在一切物系中发生。对流扩散由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所引起,仅发生在流动的流体中。
质量传递的中心问题是确定浓度分布和传质速率。浓度分布可在已知速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对流扩散方程解出。传质速率又称质量通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质面积所传递的质量。求取浓度分布可作为确定质量通量的基础。在对流扩散的研究和计算中,常将传质速率表述为传质分系数与传质推动力(浓度差)的乘积,于是确定传质分系数成了质量传递的计算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质量传递的研究方法与热量传递的研究方法颇为相似;但热量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只是热量,而在质量传递时,物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本身在迁移着。因之质量传递更为复杂。(蒋维钧) 简称传质。物质系统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迁移过程。气体吸收,空气的增湿、减湿,以及液体的蒸馏、精馏,是属于气液系统的传质过程。液液萃取是属于液液系统的传质过程。固液萃取(即浸取)和离子交换是属于液固系统的传质过程。干燥和吸附则是属于气固系统的传质过程。
拓展资料
漂流因数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其值为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散增大的倍数。性质漂流因数和总是大于1。其值越大,总体流动作用越强。当A的浓度高时,漂流因数大,总体流动的影响大;当A的组分很低时,则漂流因子近似等于1,总体流动的影响很小或消失。

阅读全文

与传输过程研究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药山药食用方法 浏览:934
外科手术区皮肤消毒方法步骤 浏览:881
耳道干燥快速恢复十大方法 浏览:853
学生用什么方法较快阅读 浏览:765
圆心角周长计算方法 浏览:651
特级化学教师教学方法 浏览:621
雷诺氏病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124
网上赚钱的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889
手机小型电流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浏览:817
客厅收纳最好方法如何 浏览:659
草龟怎么煮的正确方法 浏览:318
当归祛斑怎样使用方法 浏览:817
除油溶液分析方法 浏览:759
用什么方法弹手机电子琴 浏览:890
大班声母c拼音教学方法 浏览:723
汽车质量鉴别有哪些方法 浏览:146
电脑开机密码从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4
餐垫套装钩针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156
火影忍者手游快速得忍者方法 浏览:953
排卵监测方法有哪些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