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本质经典概括的理论是什么
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美,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气和适性为美,佛家以涅盘 、寂灭、死亡以及涅盘 的象征——圆相、光明为美,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的美感论集中论述了审美的特征和方法。审美特征论涉及美感的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审美方法论强调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与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论遥相呼应。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足、完善、愉快的对象,就是美 ① 。美学不仅应当研究感觉规律,还应研究感觉对象的规律。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因此,本文阐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将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和美感的理论上。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
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既有异,又有同。所谓“同”,即儒、道、佛各家相通相近、殊途同归、末异本同之处,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颇为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中国古代对美的普遍看法大抵有如下数端:
一、以“味”为美。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不带价值倾向的客观认识,可视为对美本质本然状态的哲学界定。从东汉许慎将“美”释为一种“甘”味,到清代段玉裁说的“五味之美皆曰甘”,文字学家们普遍将美界定为一种悦口的滋味。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认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到优美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老子本来鄙弃欲望和感觉,但他又以“为腹不为目”为“圣人”的生活准则,并把自己认可的“大美”——“道”叫做“无味”之“味”,且以之为“至味”。佛家也有“至味无味”的思想。以“味”为美,构成了与西方把美仅限制在视听觉愉快范围内的美本质观的最根本的差异。
二、以“意”为美。这可视为中国古代对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其中寄托了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是一种快适的滋味,这种滋味,主要不在事物自身的形质,而在事物所寓含的人化精神。这种精神既可以表现为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情感、直觉、意念的即时投射,所谓“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刘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客观化了的主体精神,所谓“玉美有五德”(《说文解字》“玉”字条),“花妙在精神”(邵雍)。梅、兰、菊、竹,因为符合儒家的“君子”理想,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山、水、泉、林,因为是清虚恬淡的理想之境,所以成为道释之徒、出世之士心爱的栖身之所。现实的美源于“人化自然”,艺术的美亦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诗”者“言志”,“文”为“心学”,“书”为“心画”,“画”尚“写意”。“文所以入人者情也”(章学诚),“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焦竑),只有“意深”才能“味有余”。所以古人主张:“文以意为主”,“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方东树)。中国古代由此形成了“趣味”说。“趣”,即“意趣”;“趣味”,即“意味”。“趣味”说凝结了中国古代这样一种美本质观:有意即有味。这与西方客观主义美学观明显不同。
❷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文艺学、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的科学,是对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的概括和总结。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是研究文艺美学的工具,它受哲学、思维方式的制约,受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的制约,受文艺美学观念的影响。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多样化的方法为开拓文艺学研究的思维空间,提供了多样的途径。
文艺美学的研究,存在于三个不同的领域,表现为三种形态,成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个别表述方法。文艺美学研究方法,从逻辑方法上看有:归纳方法、演绎方法、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从研究模式上看有: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历史比较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方法、原型分析方法、形式主义分析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后结构主义方法、类型学研究方法、符号学、语义学方法、现象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从横向方法上看有:系统分析方法、信息分析方法、数学方法,等等。
作为工具和手段,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的活力和价值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的。拿文艺学的研究来说,社会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把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视角,研究整个社会状况同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的文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研究文艺特殊的社会功能,研究文艺的内容和形式与作家的创作和社会根源的关系。而作为这种方法的补充和发展的一系列新的方法,则从更多的角度研究文艺学。可以说,新的方法具有整体性(强调有机联系、多向思维、多学科综合)、模式化(要素、层次、结构)、思辨性(强调研究生命运动形式)等特禅悉点。当然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方法论的历史看,中国和外国的文艺美学研究方法都是从脊袭迅少到多,是发展着变化着的。在中国,古代文艺学、美学研究主要是社会道德的研究、本体研究、主体研究和接受研究的模式,常采用点悟式、比较式、实证式的形式,在思维方式上未能达到辩证综合的高度。现代文艺学、美学研究体樱此现出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并能以正确的哲学方法作为理论指南。近代开始,引进西方的许多理论和学说,打破了传统的方法论格局。比较文学的方法,丹纳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等等都得到运用和实践。后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学研究,给文艺学、美学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在中国掀起方法论热潮,文艺美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了四种拓展:即由着重考察文艺学的外部规律向深入研究文艺学的内在规律转移;由单一的哲学、政治角度扩大为从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多种角度来观察文艺学,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机械整体观念,用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由孤立地就一个命题进行思考分析转变为从联系的、整体的观点进行系统的宏观综合;吸收外来文艺学方法论和其他科学的养料,以丰富内容和改造形式。在外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运用谨严的逻辑方法研究文艺学、美学,从而在方法论上成为有重大贡献的第一人。新古典主义时期,主要运用演绎方法,用从古典作品中抽绎出的规矩去套当时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出现表现主义研究方法,注重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上的研究。进入十九世纪,改变了一种研究方法长盛不衰的局面,文艺学、美学研究有了更清醒的意识。印象主义的研究方法、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符号学、语义学、阐释学等等研究方法纷纷出现,注重以文学作品本身为研究对象。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止,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又转移到读者身上,接受美学的方法、后结构主义方法、信息分析方法等等更扩大了研究视野。
❸ 美学的研究方法
美学学习与研究首先具有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美学的哲学思维性质首先体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把握上,学习美学原理并非通俗意义的审美欣赏,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其次,美学学习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