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形势
你好,我个人认为方法有三。第一是多看新闻;第二是具备一些经济常识;第三就是多思考。如果想要捷径的话找一个经济知识比较丰富的朋友让他帮你分析你从中吸取经验。
B. 如何进行象棋形势判断
判断的目标:就是确认当前局面的优劣,以及棋局发展的前景的优劣。为了作到这一点,就要从双方物质力量、空间控制、阵形结构、攻击威胁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进行比较。
开局形势的判断:
开局的任务是出动子力布置阵形,争夺先手。所以形势判断的重点是出子速度、阵形强弱。出子快并阵形强者,必掌握先手。
1、出子速度:
开局任务的第一要素是出动子力,因此出子速度的快慢,是判断开局形势的一个因素。所谓出子快慢,包括步数的效率、占领重要据点、控制重要线路等。
(甲)提高棋步效率;(乙)占领重要据点;三、七兵河口是重要据点、盘河马是重要据点。
(丙)控制重要通道。出车的快慢、车路是否通畅,都是影响形势优劣的重要因素。车占肋线和卒林线很重要。
2、阵形强弱:强形的特征是子力协调,富于战斗力。弱形则有弱子、弱线、弱势等多种表现。
总之,一句话:明车活马好炮位。
中局形势的判断:
形势判断对中局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1、子力对比;
包括数量对比与兵种对比,数量对比又首先是车马炮等强子的数量对比。
2、子路通畅:
车路通畅很重要,不仅关系到车本身威力的发挥,而且由于车的主力地位,还能带动其他子力的开展。
马脚被绊或未开出,则影响攻击力度。炮亦须调到攻守佳位。
3、控制地域:
小兵控制对方河界弱点;
用马控制对方阵地的要害地域,就能给对方以较大的危胁。
炮的控制通常以当头炮或沉底炮为主要方式。
双车二鬼拍门,攻杀力强。
4、攻杀危胁:
在后中局阶段,出现杀势的情况常有发生,不可粗心大意。
残局形势的判断:
1、 弱子的作用:弱子价值增大,注重用帅助攻,这是残局判断的一个因素;
2、 控制中线:这是用与和、败与和的分界线;
3、 局面弱形:牵制性、封锁性、空虚性等方式。分析对方局面是否存在弱形,以确定打击的要害或防御的重点。
4、步数的计算:抢步数,争速度。
现在举1956年在银川举行的全国棋类赛中杨官璘和胡荣华的一局为例,再作较全面而具体的说明。
1. 炮二平五 马2进3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车一平二 车9平8 4. 兵三进一 卒3进1
5. 马八进九 象3进5 6. 炮八进四 …………
至此,形成五八炮对屏风马的布局。
6. ………… 卒7进1 7. 兵三进一 象5进7
8. 炮八平七 车1平2 9. 车九平八 炮2进4
胡伸炮封车兼带牵制杨右马的行动。杨如车二进四巡河,胡即炮8平9邀兑,杨不利。此下即入中局。
10. 兵七进一 …………
好手。为了抢先升车河头,诱兵渡河,先与后取;既使胡来不及平炮兑车,又摆脱了胡右炮封势。
10. ………… 卒3进1 11. 车二进四 马7进6
12. 马九退七 …………
增加了局面的姿趣和变化。如车二平七,炮8平7、车七平四,炮7进5、车四进一,炮7平1、相七进九,象7退5,不仅局面枯燥乏味,并且以兵种相较,胡反便宜。
12. ………… 卒3进1 13. 车二平七 象7进5
14. 炮七退三 炮2平5 15. 炮五进四 马3进5
16. 车八进九 炮8平7 17. 车八退七 炮7进5
18. 车八平三 马5进4
这一段进入了中局的白刃战,胡炮轰闪车,杨顺手反轰闪车。胡着眼在取势,毅然弃车踏炮,继以平炮射马,组成烟硝弥漫的强大火网,杨不为所动,得车之后调车返防稳住阵地(实则车八退三捉马更较有力)。
此时,胡既已弃车,箭在弦上,势无反顾,又断然以炮换马使中炮位置不受影响,然后跨江跃马,结成连环,配合中炮,依然保持了强大的中线攻势。双方狭路相逢,各出手段,以牙还牙,走得乱花迷眼,精采动人。
19. 车三平六 …………
杨虽多车,迫于形势只能全力以守;胡虽得势,但子力不足已成强弩之末。局势发展已至中局尾段。由于“双方都按正常着法进行”,“虽然经过一段厮杀,仍然旗鼓相当”;“纵使一方略占优势,并非决定性的可据此判定胜负。受子力的限制,势难速战速决”,已是“决定残局战略的时刻”了。
杨平车盯住马,为残局作打算的战略是准备一子换二子,消除攻势后,仍然多子占优。至于所多的一子自然是以保住为最好,否则也准备作适当牺牲,以此换取有利于残局的其它条件。
胡的战略应当是利用中线上的攻势夺回子力,争取对等兵力的均势;实现例和的定式--以“单车、全士象对单车、炮,或单车、马”;“全士象对单车”等局面--谋和。
在中局的尾段,预先对即将到来的残局作“优则图胜,劣则谋和”的方针决定,我们称为“残局中的布局,战术中的战略”。
19. ………… 炮5退3 20. 车七平六 马6进4
21. 车六进二 车8进6 22. 炮七进一 车8平5
23. 士六进五 车5平3 24. 帅五平六 车3进2
25. 车六进五 将5进1 26. 车六退一 将5退1
27. 车六进一 将5进1 28. 相七进五 车3退2
双方依据如上分析的各自战略运思行子。杨利用多子弃子,偏吃掉胡的一士,取得微弱的优势;胡利用空心炮的镇慑,抽还一子,达到子力几近于对等均衡的局面。双方一段“较紧张的搏斗各自转入了从容调整的局面”,依然“攻守交错,长短互见”,须要“进行最后决定胜负的尾盘战斗”。中局结束,残局开始。
从中局进入残局,首先重要的是审形。审形是根据双方子力的数量、质量、占据的位置决定宜于取胜或谋和的总方针之下,估计哪一些“形”将会出现。
原则是有利于己方的“形”应昼促其实现,不利于己方的“形”应尽量予以避免;反之,利于“敌方”的随时要给以限制使其不能顺利成“形”,称之为“限形”;或消灭拼兑其主要子力,抢占重要点线,使其不能成“形”,称之为“破形”或“捣形”。当然,从设想组成有利于己方的“形”,以至于对“敌方”随时给以“限形”、“破形”或“捣形”的压力,未必能如愿以偿成为现实,但必须有 这样一个大体的轮廓作为调动子力进行“组形”的悬鹄。
很明显,杨所要求的是对准胡缺士的弱点运用车、炮、兵来取胜,而车、炮、兵的取胜条件是要组成一定的“形”即在一定的形的条件下对攻防上起到一定联合行动才能取胜的。但要获得这样取胜的“形”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经过一段努力的过程即“组形”的过程的,“组形”的开端“要善于选点”。根据设想的“形”组织车、炮、兵联合进攻,--和当前的具体形势,如何想办法偏吃到两个顶头边兵的其一即所选的点。
胡因缺了一士,总的方针只能是谋和。要想求胜,惟有寄希望于利用杨的仗有优势而必然倾向于图胜的心理,也许因过分用强出现误差。要实现这样的方针,毫无问题,消息调停纵夺利诱,仍然在两只顶头兵上。如果尽快地把这两只顶头兵交换拼掉,当然就和定了,而对自己来讲也就绝了胜望;另外,积极的方针是去一留一,故意给杨一个想头,稳定局面,边走边看,从战斗过程中扑捉万一来到的胜利机会。胡是采取了后一种走法的。
必须知道,利用这种仗优图胜的心理,应当看作对局所依据的物质基础之一。因为对方虽明知这种心理要被利用,但绝不能因此而放弃眼前可能取得胜利的机会。而这种心理就自然成为在客观根据的事物了。
杨当然也知道胡要利用他这种心理的心理。但既不能因此而放弃图胜的机会,相反,也正好利用胡尚有求胜的心理将计就计发展自己的优势。问题就在于随时掌握攻守的分寸,勿使太过或不及。
到残局里,“兵(卒)的比重升级。几乎成为一时的天之骄子”。就现前这一对顶头兵的动静去留,步步涉及到通盘结局的成败利钝,战略战术的关键无不在此,并请注意此后士、相依次而来的重要作用。
29. 车六退三 炮5进2 30. 兵一进一 卒1进1
明白了前边对双方战略和心理的分析,才能对胡的这一着棋有如实的了解。照常理讲,应当车3平1扫兵,以下炮七进二 车1平9 32. 炮七平一(如车六平一,则车9平4,继以将5平6,对杨不利) 车9退1基本上已成和局。
但这只是就棋论棋,对临局者的种种运筹没有计划在内,把它简单化起来去看的。殊不知双方的用心苦处都是从图胜的角度出发,加上这种心理因素在内,进退攻守,自然难免不尽合常规的措施,这是需要更深的工力和忍力,才能时歧不乱,处理得当的。而这种不苟且求和的积极态度,正是象棋锻炼人们精神的旨趣所在。棋艺水平越较高的越多有这种倾向于求胜的自发趋势,此仅仅其一例而已。
胡如照上边提法,不先进而先扫卒,诚然,杨的胜机很快就可能消失,但胡的胜机也即随之而不存在。因此,先进了一步边兵,好像卖个破绽,为杨留出一线取胜余地,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成为以车、炮、兵对车、炮、卒的残局局面。胡虽然缺了一士,而杨的边兵较远,车又不能轻离肋道,胡的卒反而距杨的帅位较近,不是没有条件抢先的。照这样发展下去,纵然无机可乘,估计到也不失为以对等子力达成毫不屈就的硬和局。
这就应当是如上战略方针落实到盘面上的合理推断,而为胡让出这一手的用意所在。否则那样简单谋和的方式,胡不会熟视无睹;恰恰是想用这样若明若昧的走法,企图对意在必胜的杨,兼带起一点掩盖战略真相的作用。这种微妙和临局心理,影响到“组形”的机关转捩处,习残局者是应该知道的。
31. 炮七进二 车3平1 32. 炮七平一 将5平6
稳重老练。否则,杨车六进二,继走炮一平五,胡的士、象即陷于瘫痪状态。杨如车六平四打将,又车四平六进行干扰,胡仍然出将,双方不变作和。在已经取得一路边兵渡河的助战的优势下,料定杨更无意成和,所以也落得及时作这样必要的调整。
33. 车六退一 士6进5 34. 兵一进一 将6退1
帅、士都从容不迫地摆好了适于防卫免掉危险的位置。这就是
“首先要把由于通过中局战斗尚未能决定胜负,而必然要产生的一些不利于最后决战的偏向缺点,分别轻重缓急予以调整。此如(例如)子力暌隔的使之通连,散漫的使之集中,僻背的使之开扬,重滞的使之疏畅”和“局部战斗中也有在所必争适于局部运用的《形》”。
35. 炮一进三 …………
杨的坠底炮,为兵让路,兼带挟制将、士、象的活动为车、兵进攻准备条件。车、炮、兵的联合越来越紧凑了,有力的“攻形”渐趋组成。
35. ………… 卒1进1 36. 车六退一 炮5退1
37. 兵一进一 炮5平3
胡的情况则是车、卒互相顶撞,僻处在边线上,并且受杨车紧随,一时难以动转。如果不知变通,仍然一味要按原来渡兵的设想追求幸胜,结果必然不利。胡似乎也察觉到这一点,所以
走了炮5平3准备抽回相口邀兑杨的底炮,借此限制杨形的发展,组成己方更巩固的“守形”,但是嫌弱了。
应当先走车1进3打将,帅六进一,然后卒一平2,既靠近了帅一步又亮车出头。杨如车六平八则和定;如不吃卒而兵一平二则卒2进1便摆开了与胡的希望造成的对攻阵形。这对优势逐渐扩大,胜利在望的杨何去何从,将是极伤脑筋的一幕,炮5平3的走法,对杨即将组成的形予以限制是有作用的,予以破坏或对攻则嫌不足。杨的优势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
38. 兵一平二 炮3退4 39. 炮一退五 车1进3
应当车1平8交换一手,兵二平三、卒1进1既保持对等兵力,并且占定上二路要道子力开扬,杨虽占优而不无后顾之忌。沉车打将,锐意进兵,未免过分用强,自塞变化。
40. 帅六进一 卒1进1 41. 车六平四 将6平5
42. 车四平九 …………
杨利用机会,先照将再尾随兵,尽管只是简单的几着,断净了胡的腾挪,多了炮置当头牵制孤士的余韵,其中有“缠”有“扰”、有“攻”有“补”,充分体现了残局应有的步调。
42. ………… 炮3平4 43. 炮一平五 将5平6
44. 士五进四 …………
如炮五进四去士,则车1平3,有退8捉炮,退6捉兵,借助炮抽将的运用,杨的胜望,即成泡影。现在预先支士,杜绝了胡的种种运筹,虽说在残局的重要关头赔了双士换取一兵,使炮的运用变得相对虚弱;但由此少了后顾之忧,车、炮、兵组形的条件依然存在,大可以放手经营,徐图胜利。我们说“对全局有利的虽轻必取;反之对全局有损虽重必舍”,“要从通盘着眼决定去取”,权衡轻重,所得还是多于所失的。
44. ………… 车1平6 45. 车九退一 车6退1
46. 帅六退一 车6进1 47. 帅六进一 车6退1
48. 帅六退一 士5进4 49. 帅六平五 车6退1
胡的兵被消灭,只有全力谋和了。但扫去双士,摧毁了炮架,在此之前,已组成了很好的“守形”,由此更添了以炮换卒谋和的条件;杨想要避开胡的有的邀兑车、炮和以炮邀兑卒的的三兑来图胜,并非易事。适于攻击的“选点”,惟有对准这只残士,进行缠扰,开拓战局。
50. 车九进六 车6进2 51. 帅五进一 车6退1
52. 帅五退一 炮4平3 53. 兵二平三 车6退4
连打几手闲将,仍然占定肋线、退守通路;若有事若无事,是一步不明显的停着。意在诱杨下兵,拆散车、炮、兵在上二线威胁性较大的联合行动,然后再车退下二路定定,和意就更浓了。
54. 兵三进一 …………
杨果然受诱,轻率地下了这步兵。实际上全局仍处于"组形"的过程中,车、炮、兵的配合还需要继续调整,下兵的时机并未成熟。由此导致子力分散,"组形"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是胡此后也出现了不应有的疏忽,这一步兵的轻进,很可能断送了已到手的胜利果实。
这一着应当改走车九平八紧收一步。理由是:1、胡有炮3平5的运用,借邀兑头炮,伏有"将军脱袍"划送士象的变化,杨不得不委屈应付,便造成更多谋和机会。为了限制胡组成这样的好形,因此杨的车绝不宜轻易地放松底线的牵制;2、为了炮在必要时进行开边袭击,预先免掉和车在同一条线上的顶撞;3、不受胡的引诱,也起着以停着对停着,使其自出破绽的作用。让我们把杨走车九平八以后的胡的应着试演如下:
(1)车6进5 55. 帅五进一 车6退1 56. 帅五退一 车6退4静以观变,则 57. 车八退二 …………扰士 57. ………… 车6平5 58. 炮五平九 车5平1 59. 炮九平五 车1平4 60. 车八退一 …………禁炮不能平中邀兑 60. ………… 车4平5 61. 炮五平九 车5平1 62. 炮九平五 …………(为避免长捉可以平二)62. ………… 车1平6 63. 车八平六 …………扰士 63. ………… 车6平5 64. 炮五平九 车5平1 65. 炮九平八 车1平2 66. 炮八平九 士4退5把黑车调离要道,长驱直入,和车炮取得配合,左右夹攻,胡难以两顾。
(2)车6平5 55. 炮五平四 禁制胡炮的平中和车的守肋, 55. ………… 士4退5(炮3平5则车八退三) 56. 兵三进一 炮3平4 57. 车八退一 将6平5 58. 兵三进一 象5退3 59. 兵三平四 车5退2 60. 车八平七 象3进1 61. 炮四平八 炮4平2 62. 炮八进四 士5退4 63. 炮八退七 炮2进6 64. 车七退五 车5平6 65. 炮八平五 象7退5 66. 相五进三 胜。
(3)车6退3 55. 车八退二 …………扰士。 55. ………… 士4退5 56. 车八退一 将6平5 57. 兵三平四 优势扩大。
此外,胡可能还有其他应法,而各项走法中的变化也不尽如上述。不过,只要掌握了对准残士进行缠绕, 借此争取适当的下兵机会和车、炮更紧密的联合这条原则,总不难组成理想的进攻的好形。
54. ………… 车6进5 55. 帅五进一 车6退1
56. 帅五退一 车6进1 57. 帅五进一 车6退8
58. 车九平八 士4退5 59. 车八退四 炮3进2
60. 车八进四 炮3退2 61. 炮五平二 炮3平5
这一着胡是依靠“单(车)士、象可以和单车、兵”的定式作为蓝图,准备邀兑了炮谋和的,杨则认为胡的子力位置不尽符合于这一形的要求而据此图胜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胡谋和的可能性要杨获胜的可能性低,因为胡落实在子上,杨是落实在“形”上的。而胡匆忙地邀兑炮是疏忽了自己处于劣形地位致败的。
较好的走法,仍当以整形为主,走车6进2,杨炮二进五,则车6平3、兵三进一,炮3平5,以下有两种走法:(1)兵三进一、将6进1,无论炮二平五或车八平五,均应以车3退3邀兑成和。(2)炮二平五、象5退3,车八退一、将6平5,兵三平四、士5进4和。
62. 炮二进五 象5退3 63. 车八平七 士5退4
64. 炮二平五 将6平5
至此,杨以炮换炮并多得了象,胡的守形被摧毁了。杨所要求的决定全局胜负的“形”组织成功。应当指出:自第27回合由中局进入残局,到目前为止,双方交战七十余着之多,都属于“组形”阶段。
以下展形:
65. 车七退四 象7退9 66. 车七平五 …………
随手,险些功败垂成。正着应走车七平六。胡如士4进5则相五进三,同以下实战着法胜。如车6平3则兵三平四,又有两种着法。
(1)士4进568. 兵四进一 士5进4 69. 车六平八 车3退1 70. 车八平五 将5平4 71. 车五平六 将4进1 72. 帅五平六 车3进2 73. 车六平五 胜。
(2)车3进7 68. 帅五退一 车3平6 69. 车六平五 将5平6 70. 兵四平三 车6退7 71. 车五平六 将6平5 72. 帅五平六 士4进5 73. 相五进三 车6进8 74. 帅六进一 车6平7 75. 车六平八 胜。
66. ………… 士4进5
同样随手。应走车6平5邀兑。走法有三:
(1)67. 车五平二 车5进1 68. 兵三进一 …………(如车二进四,则象9退7、车二平三、将5进1,兵三进一、将5平4 和) 68. ………… 士4进5 69. 兵三平四 将5平4 70. 车二平七 将4平5和。
(2)67. 车五平六 车5进1 68. 兵三进一 士4进5 69. 兵三平四 象9退7和。(3)67. 车五平四 车5进2 68. 兵三平四 士4进5 69. 兵四进一 车5退1和。
同一回合,以杨、胡的高水平,对习见的“单车、士、象对单车、兵”的残局,在决定胜负的时刻竟然无独有偶地都走了似是而非的随手棋,(可知)活用定式,穷究定式有关的各种变形是有一定困难的。--走好象棋残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67. 相五进三 …………
飞相亮帅,与车、兵合拍构成好形,对胡的残士,起了绝大的控制作用。此后,胡要谋和可就困难了。
67. ………… 象9退7 68. 相三进一 将5平4
69. 车五平六 将4平5 70. 车六平八 将5平4
71. 相三退五 将4平5 72. 相五退三 将5平4
73. 帅五退一 象7进9 74. 相一进三 …………
杨的回环飞相和退帅归位,不可当作 闲着看。一面是作为停着,期待胡的自出漏洞;一面是为了免掉胡此后利用打将起缓冲作用。这正是巩固胜利,攻不忘补,不使对方有机可乘的老手作略。
74. ………… 象9退7 75. 车八平六 将4平5
76. 车六平九 将5平4 77. 车九平八 …………
“刚健含婀娜”,是为了配合兵向中线移动,是等待胡的底相起飞,离开防地,才便于下手的。
77. ………… 象7进9 78. 车八平六 将4平5
79. 车六进二 象9退7
改走将5平6,杨要更费周折,但仍是红胜。以下80. 车六平八 士5退4 81. 兵三平四 车6平5 82. 兵四平五 车5退1 83. 相三退五 象9退7 84. 兵五平六 车5进1 85. 车八退一 车5平6 86. 车八平三 象7进9 87. 车三进一 车6平9 88. 兵六平五 将6平5 89. 车三退一 车9平6 90. 车三平五 将5平6
91. 车五平六 士4进5(将6平5则帅五平六。) 92. 车六进二 车6进8 93. 帅五进一 士5进6 94. 车六平三 再退车吃双胜。
80. 兵三平四 车6平9 81. 车六进一 车9平8
82. 车六退三 车8进1 83. 兵四进一 车8平5
84. 帅五平六 象7进9 85. 车六平八 车5平4
86. 帅六平五 车4平5 87. 帅五平六 车5平4
88. 帅六平五 车4平5 89. 帅五平六 车5平4
90. 帅六平五 车4平5 91. 帅五平六 士5退4
92. 相三进五 …………
胡的车、士都失去了行动自由。杨的帅、车、兵配合纳入了必胜的定式、定形。
92. ………… 车5平4 93. 帅六平五 车4平5
94. 车八平二 象9退7 95. 车二进四 车5平7
96. 车二退一 车7平5 97. 车二平三 象7进9
98. 车三平二 …………
红胜。
98. ………… 车5平7 99. 车二退二
“展形”终结,全局也告终结。
C. 如何利用天气图分析天气形势
A、主要天气系统及控制下的天气现象。
1)高压中心:中心区域一般为晴朗天气,前部可能有冷锋配合,两个高压中间可能出现准静止锋,后部可能出现暖锋天气。
2)低压中心:附近易出现降水、多云天气,经常有一条冷锋和一条暖锋由低压中心伸展出来,因此常伴随着冷暖锋天气。地面低压往往处于高空槽线前部,在高空槽的促进下,产生降水天气,甚至是雷暴。
3)三小时变压线:反映气压场的改变情况,是分析天气系统移动、强度变化和确定锋面位置、分析锋面变化的重要依据。例如冷锋过后有正变压,暖锋过后有负变压。
4)天气现象:往往伴随着天气系统出现,随天气系统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随天气系统的移动而移动。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常见配置,例如高空槽前是地面低压,往往有降水;切变线和急流附近往往产生强降水;静止锋附近的降水、多云天气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辐射雾多出现在高压控制的夜晚或清晨;平流雾多出现在副高或者入海高压的西部或西南部等等。
5)风:风的移动可以带动天气系统的移动,风引起的温度平流还影响天气系统的强度变化,同时风还可以带来水汽的输送,风速适当可以为降水或雾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而较大风速时却可以吹散雾或者云,带来晴朗天气。
B、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强度变化
因为天气系统的强弱影响天气现象的剧烈程度,因此我们要关注天气系统的强弱变化。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
1)冷暖平流:冷平流使冷性系统增强、暖系统减弱,暖平流相反;
2)正负变压:高压中心有正变压则变强,有负变压则变弱,低压中心相反;
3)分析高空图的天气形势:高空影响地面,高空图中系统增强则对应的地面天气系统也增强,例如高空槽加深则地面低压与其锋面系统均会增强;
4)历史连续性规则:通过连续的天气图观察同一系统的强度变化,推测系统的变化;
C、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移动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正负变压中心:高压中心向低压中心移动,或者说产生新的高压中心代替了原来的高压中心;2)高空图相应系统的移动;3)历史连续性原则。
D、关注灾害天气:例如台风、雷暴、冰雹、飑线等。
D. 追问 我们观察,分析,判断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标准是什么
1、观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进行观察;
2、分析以事实为基础出发,根据矛盾对立中各方势力的变化趋势以唯物、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3、判断形势要站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联系实际的立场;
4、观点标准应是以矛盾的主体为主,但必须考虑矛盾的其他方面的立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做到维护主体、兼顾客体,实现妥善解决矛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