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研究意识的方法论

研究意识的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2-01-31 05:31:59

Ⅰ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和方法论是什么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指导实践

Ⅱ 潜意识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种有关潜意识的实验方法,也不欢迎别人试图实验性地去验证他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罗森茨韦格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谈到他希冀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回信中非常简洁地作了答复:“我颇有兴趣地检查了你们试图验证精神分析命题的实验研究,我不会对这种实证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些命题所依赖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使它们与实验验证无关。当然,这么做是无害的。”
弗洛伊德据以建立精神分析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由他的临床病例所组成。他将与患者的谈话记录作为科学资料,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作为研究的科学方法。对弗洛伊德来说,成功的治疗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可靠性提供证据。这里,对弗洛伊德最具吸引力的,是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
在弗洛伊德时代,最常见的神经症是歇斯底里,它表现为心因性躯体症状,诸如躯体麻木和感知缺失等。1896年,弗洛伊德曾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宣布歇斯底里并非魔鬼缠身,也非道德沦丧,而是一种具有心理病源(尤其是性)的症状。遗憾的是,当时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协会主席R.冯·克拉夫特-埃宾却把弗洛伊德的观点称之为“科学的神话”。
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起始于他1894~1895年所写的手稿《科学心理学之规划》,从中可以发现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当时,弗洛伊德为两个目标所苦恼:第一是检验,如果有人引进定量的思考,那么心理机能的理论会是什么形态;第二是如何从精神病理学中汲取一些可为科学心理学所利用的东西。在该手稿中,弗洛伊德阐释了他的意图:“建立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把人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可用物质微粒来说明的量化决定状态。”为此,他发展了关于心灵和行为的普遍理论,使用的完全是生理学的和量化的术语。例如,动机被描述为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处(现称突触)引起紧张的结果,这种紧张使人感到不快,跨越间隙,紧张最终得以释放;记忆被解释为神经元间隙处渗透性(现称突触强度)的改变,这是连接着的神经元重复兴奋的结果。用相似的量化神经病学方法,弗洛伊德解释了从妄想到认知的全部“心理机能”。
继那部手稿以后,弗洛伊德开始从事自我分析。借助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出现在心理潜意识中的行为和心理事件的原因,并区分了“真性神经症”和“心理神经症”。前者是真正躯体病症,由“某种神经病毒增加或减少所引起”;后者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或依靠潜意识观念的情绪作用所引起”的。
随着自我分析方法的运用,弗洛伊德开始从机械生理学解释转向进化生物学解释。那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包括冯特,接受了德国达尔文主义先驱E.海克尔的“生源定律”。根据“生源定律”,个体的发生重演了种族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生物的胚胎是对它的种系发生道路的重复”。由此,一个人类胎儿经历了两栖阶段、爬行阶段、简单的哺乳阶段等等,直到他形成人的雏形。于是,弗洛伊德把“生源定律”扩展至心理发展,作为其研究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基础。

Ⅲ 试论个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其对研究方法的选择的

试论个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其他研究方面的选择,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太大了

Ⅳ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社会学方法论

第一讲 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

一、社会研究

包括学科研究和非学科、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学科研究广义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如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研究。

1.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社会是由人和物构成的社会世界,有意识、精神。

2.研究的主体与客体:研究者的多重身份。客体-社会本体论

3.研究目的:专业与非专业研究的目的不同。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也不同。

二、方法论

早期从自然科学中移入,关于对自然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如何研究的理论、逻辑、假定、预设、原则。 如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

1.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交叉

2.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而理论是对实际现象的观点和系统认识。方法论不涉及具体现象,学科理论称为现象理论,而方法论是工具理论

3.方法论与具体方法:方法论是在思维层次上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考察、接近哲学层次。具体方法是在操作层次上具体技术的运用,靠近经验层次。

4.方法论的一元性与多元性

20世纪60、70年代以前方法论是统一的、一元的方法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60年代以后人们认为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有不同的方法论,形成多元方法论。

5.方法论的主要问题:

(1)研究逻辑

(2)对人及行为的假设:人的定义、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受何因素的影响。

(3)对社会整体及社会现象的认识途径: 有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认识。多种具体方法的竞争。

(4)真理性和客观性:方法论和知识论交叉

(5)规律性:社会现象有无规律性。

(6)价值(个人主观意识)在研究中作用。

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

19世纪初受自然科学影响。孔德《实证哲学》观点:①社会科学要研究现实问题 ②研究应是有用的,能解答实际问题。③应是可靠的。④应是确切的。⑤肯定的、能够证实的。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有机体,社会各部分有特定功能。

19世纪后期人文学科研究、文化研究中提出质疑:①自然与社会有本质区别。②社会由个体组成,主张社会唯名论。③对人不能采用实验法。李凯尔特、文德尔班的“文化科学”。狄尔泰提出Hermeneutics(释义学.解释学.诠释学)对文献古典文本的解释方法可用于社会现象研究。 自然科学的客观解释是因果解释,释义性解释是对人的意义的主观理解 。

20世纪初社会学方法论代表人物:韦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①首先应界定社会事实 ②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时代形成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集体的行为、思想观念、时代精神。 ③主张客观的因果解释和功能解释。他为西方社会学实证学派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韦伯借鉴和综合了“文化科学”和“实证科学”的观点,提出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①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本质不同,社会科学的解释不仅包括客观解释,也包括主观阐释(intepretive)。②借鉴狄尔泰的观点,必须理解动机、目的、意义。③应排除主观偏见.采取价值中立,客观的科学研究。投入理解的方法把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④理想类型法:依据现象的共性建立理想类型(典型),表象差异可用不同的理想类型来反映。⑤区分历史的因果解释和逻辑的因果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观点:(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阶级斗争、人际互动)的结果。(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构)。

主要阅读材料: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2章、第1章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尔克姆着,胡伟译,198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

韦伯着,朱红文等译,1992,《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Ⅳ 意识的动能作用原理内容和方法论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包括,
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选择性和自觉创造性。
人能能懂得改造世界,意识对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够鼓舞人的决心,意志和干劲。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Ⅵ “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个表现及方法论是什么

1.意识的能动作用三个表现为: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方法论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的还是来自于想象或回忆的。此种辨识真伪的能力,任何其它脑区都没有。当人在睡眠时,意识脑区的兴奋度降至最低,此时无法辨别脑中意像的真伪,大脑进而采取了全部信以为真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梦境”。意识脑区没有自己的记忆,它的存储区域称作“暂存区”,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只能暂时保存所察觉的信息。意识还是“永动”的,你可以试一下使脑中的意像停止下来,即会发现这种尝试的徒劳。有研究认为,意识脑区其实没有思维能力,真正的思维都发生在潜意识的诸脑区中,我们所感知到的思维,其实是潜意识将其思维呈现于意识脑区的结果。
一种更一般的定义意识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运动,可以反映(映射)真实世界以及非实有意识自身的运动,可以正确映射真实和意识本身规律,也可不正确或歪曲反映。一般意识需要真实物质寄主才能对真实和意识本身产生作用。它的存在可以分为静态和能动两种状态,静态意识一般以编码形式存在,比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软件或其它静态物质载体,意识能动态可以继承静态形式而提升意识范围和水平。意识的静态和能动态互相作用是新意识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这种定义的出发点源自于物质永恒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人工智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Ⅶ 物质与意识的方法论和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思维也是物质的;方法论: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Ⅷ 意识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内省。最初的心理学仅是讨论这个问题,最初冯特使用的是内省的方法来研究意识问题,后来很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对这种方法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也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而且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于是人们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研究方法,可由于也找不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因此,导致了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完全放弃了对意识问题的研究。

2、测验法。直至20世纪的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为研究这个问题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终于使这个问题又回到了科学的正轨上来。尤其是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在神经科学研究的范围内,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位置。

(8)研究意识的方法论扩展阅读:

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纯碎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它主要以心身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的心身到当今的意识科学。

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纯碎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它主要以心身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传统的心身到当今的意识科学。

通向意识的科学基础

目前国际学术界正在积极开展意识科学的研究。其中最着名的是“意识科学研究协会”(A ssoci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onsciousness).这是一个对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对跨学科的国际性研究机构。

该机构的目的是支持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哲学以及其他科学对意识的研究,以揭示意识的本质和机理。

意识的科学研究协会出版了两份科学杂志:一份是《意识与认知》,另一份是《心灵:对意识的跨学科研究》(电子杂志)。

Ⅸ 主张研究意识结构的是什么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创始人是华生。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三、格式塔学派或称完形学派 1912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后期代表有勒温。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四、精神分析学派或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五、认知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麻烦采纳,谢谢!

Ⅹ 马哲的六大方法论是什么

马哲的六大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价值论。

1、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 , 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和世界的组成“有什么”的问题。

2、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3、联系观:

联系观,即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 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4、发展观: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5、矛盾观: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6、价值论: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10)研究意识的方法论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2、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阅读全文

与研究意识的方法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婴儿长湿疹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882
胡麻油减肥食用方法 浏览:507
颈结石最快的治疗方法 浏览:995
白驳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870
牛仔连衣裙子腰太宽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136
测量放线盒的方法 浏览:695
简单又好看的生日蛋糕制作方法 浏览:797
左侧气胸治疗方法 浏览:610
社会心理学实验法包含哪些方法 浏览:116
列克纳胶使用方法 浏览:45
超声检测方法 浏览:143
glucosamine的食用方法 浏览:510
2乙基丙烯醛检测方法 浏览:545
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测食品中的铁 浏览:624
空棺计算方法图解 浏览:861
威格士最佳使用方法 浏览:483
小米手机悬浮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26
千纸鹤的方法怎么折 浏览:183
瑜伽墙绳安装方法 浏览:641
灭蚊的有效方法研究 浏览: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