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班主任和老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从了解学生开始的,从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顺利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道德情操、友谊情感、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并把了解学生个人同了解学生集体结合起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了解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个性特征、成长经历、交友情况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在了解学生个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以便了解学生集体。了解学生集体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状况,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干部状况、传统作风及倾向等。了解和研究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要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学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应当把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与教育学生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只静态地了解学生,更要动态地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和调查访问。
㈡ 进行学生研究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学科教学中能够?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生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在备课时先要了解你的学生,备课时的切入点要面向中、差学生,课堂教学注重抓基础教育”。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 、1.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质量也高;主动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就好。 2. 尊重学生的选择。 二、活动中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 (1)、补缺补差,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系统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知道他们缺什么,需要补什么;第三,要广泛涉猎,汲取别人的经验方法,掌握科学的补缺补差的方法,有效地完善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结构。 (2)、排除情感障碍,使非智力系统有序化。热爱学困生,用爱打通师生间的情感障碍。把爱生和知生相结合,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进而获得新的成功。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充分发挥集体在转化学习困难学生中的作用。 (3)、注重方法,使信息渠道畅通。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的内在规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运用知识。比如在指导学困生课外阅读时,要选择学困生感兴趣的书籍,能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让学生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 (4)、排除客观环境干扰使各系统互相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局面。教师首先多与学困生接近,掌握其学习环境、家庭背景、心理状态,了解其思想品德行为的各种不良倾向等方面情况。其次,教师通过家访、个人帮助、谈心或通过社会帮助等不同方法帮助学困生排除客观环境不良干扰。再次,排除干扰后对学困生再进行跟踪性教育。 三、活动结果与学生的探究,创新不可分割 教学活动所追求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它表现为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培养的全面关注,并在教学中处处着眼于他们的未来。这体现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应发生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具有奠基作用的那些素质和能力。例如: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感受和欣赏的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等。要做到以上这些,需要教师切实地把教学看成是对人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在教学中不是把目光停留在作为事实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能够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把它们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 四、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生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教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2.要熟悉每个学生。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如果教师总是以尊长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即使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难以熟悉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了。如果教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就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从而能够顺利地对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3.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言行必然能表现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和思想。因此,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地、不动声色地观察,并进行多方面的验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切忌主观臆断,以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 4.要与学生交心。教师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教师与学生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
㈢ 小学科学课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信度:研究所测量的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误 差:指与测量目标无关的任何一种变量或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所造成的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接受并清楚地认识到误差的存在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减少误差的前提告迅条件。
一、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选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材料——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在运用访谈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如何接近访谈者。自我介绍,说明来意,行到配合。
2、如何处理拒绝、态度要诚肯
3、追问的技巧。被访者回答含糊不清,追问就很有必要。
4、记录技巧。1)准确记录访谈对象所说内容2)随时观察访谈者的表情动作并记录。
三、在编制调查问卷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1、问题内容。要着眼于课题研究的内容,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的各个答案之间,防止交叉和重叠。
2、问题的数量。一般让被试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题目以30——50题为宜。
3、问题的排列。一般遵循原则,同类组合先易后难,先一般后特殊,先封闭后开放。
四、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与控制程度可分为:
1、 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正式观察一般用于教育研究。
2、 开放性与封闭性。
3、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
4、 推断程度
5、 理论参照程度
按照观察是否有预先严密计划和程序来划分,观察法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法。。
根据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五、科学观察应满足哪些要求
1、 安排观察预备期
2、 不干预被观察者的活动。
3、 讲究记录方法
4、 集中目标
5、 足够的时间和次数
6、 了解误差来源,减少误差
六、什么是行动研究、主要特点。
行动研究就是用行动去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为了更好地行动而研究,通过研究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生活的世界。
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
1、 为行动而研究——指出行动研究的目的。
2、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行动研究的情情境和方式
3、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
七、什么是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洞友做他情境与样本的程度。
内部效度主要与内部的因果联系相关,外部效度主要与研究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相关。
八、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实验研究的效度?
1、实验情景以外的事件。2、测验效应与练习效应。(2、儿童的自然发展与成熟影响实验效果,体自变量的作业难以区分)3回归效应4分组误差5失去被试
6、反应方式与反应心向。
1)随机化控制(随机抽样、分组)2)设对照组控制3)对外部情境的控制4)对人为因素的控制(主试和被试)5)研究设计模式控制
九、结构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类型,请就学生厌学问题的影响因素设计一套调查问卷,拳头题目应包括结构问卷的几种类型。
答:选择式、排列式、是否式、尺度式。
关于技校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因为各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有厌学的现象或曾经厌学过。这份问卷目的是探寻学生厌学的原因,为帮助学生解决厌学问题贡献一份力量。本次测试只作为一项调查活动,不记名,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希望你能如实地回答问卷上的问题。我们保证资料仅供研究决不外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调查,谢谢!纳衡
性别: 年级: 专业:
一、个人原因
1、你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吗?( )
A 、是 B 、否
4.你怎样看待学习的?( )
A、学习是一种负担B、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C、认为学不学无所谓 D、其他
5、你学习的目的是( )
A、为自己的前途 B、父母之命难违 C、大势所趋 D、自己的兴趣
6、你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 )
A、家长期望过高 B、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 C、学习压力过重 D、基础太差跟不上 E、学习太单调太无聊 F、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 G、不喜欢某老师
7、当你厌学是你怎么做?( )
A、逃课 B、上课不认真心不在焉 C、听之任之D、找信得过的师长或朋友解决
8、你认为厌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A被社会淘汰B、受老师的批评C、同学看不起D、学习越来越差E、从未想过
9、你是否想摆脱厌学的困扰?( )
A、会 B、不会
10、如果你认为学校不是你理想的学校是你厌学的原因么?*
A、是 B、不是 C、可能是 D、没有
11、.你喜欢在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吗:
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太喜欢 E.很不喜欢
18、产生厌学现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可多选)( )
A.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
B.家长外出打工,难以教育孩子
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D.家长放纵孩子的要求
㈣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什么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或者既包括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范畴的。
2、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会有多种多样,不能机械地认为,一个课题中只能用一种方法。
3、在课题中某个问题上你用这一方法,而在解决课题中另一个问题时,你采用其他的方法。
4、总之,在研究的过程中你要选择适合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㈤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问题一: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问题二:经济学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
一、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二、边际分析法:
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对与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
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V: sun_willshine
问题三: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教育观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即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教育观察法的分类:自然观察法与实验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法是在控制条件的情形下进行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而间接观察法是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发现问题、揭示事物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研究法一般和其他研究法配合使用。按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
调查研究法的步骤
第一步,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科研课题确定调查的题目是什么,比如对“高村温泉呼雷汤”的研究。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研究的提纲,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如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人员分工,所需要的经费等等。
第二步:具体实施调查。这是调查研究最关键的环节,科研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具有多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往往都取决于这一步。最大限度地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是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
第三步:对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推断出结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总结阶段。根据资料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课题总结。
3、文献法
就是用书中的理论作为依据,推断或验证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也就是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抽取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寻找出规律。但一定要避免重复别人的东西。
4、教育实验法
它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改变或创设条件,让一种因素发挥作用,从而引起或产生某种现象,揭示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也就是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验,使学生保持常态。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可靠的、可信的、真实的,才具有科学价值。按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把教育实验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等。
单组实验:比如说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分期实施不同的实验因素,每次对一个实验因素的效果加以测量和分析。比如,“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采用单组实验法,通过对某个班级学生前后行为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出分层教学法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等组实验:是选择两个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组进行实验,一组施加实验因素,另一组不施加这种实验因素,通过两组间的比较,来看实验因素的效果。比如,“新型××训练法对提高运动成绩的实验研究”,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以传统方法进行训练的对照组,来对照分析这种新型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循环实验:是把几个实验因素循环施加于几个不同的实验组,按照各实验因素变化的总和来判定实验结果。比如对“和谐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循环实验,轮流对不同的实验班施测,通过最后的结果,综合分析和谐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行为改变的影响程度。...>>
问题四: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
问题五:简述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既有与其他科学研究相同的方法,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法。这些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大规模的团体能力测验首先是在西方国家的军队中发展起来的。例如,二战期间,美军共有900万官兵接受了能力分类测验,现在每年有150万人参加美国防部组织的《军事机构职业能力系列测验》。目前,我国用于公务员考试的能力测验,军队中应用的飞行员、驾驶员、坦克乘员的心理检测,以及官兵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等的检测,均采用这些方法。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和探索官兵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定量的评价和分析是很有帮助的。 (1)观察法。就是研究者依靠自己视、听器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在运用观察法时,人们也常常借助于现代的视听器材设备,如摄影机、录像机、录音机、闭路电视等。观察又分为纵向观察、横断观察和随机观察。纵向观察,即选择一定的对象,进行有目的地系统地追踪观察。纵向观察对研究管理对象的心理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新兵到部队后,可采用建立“个人心理档案”的形式,始终不间断地积累观察日记和调查资料,分析他们心理发展的情况。这对于掌握士兵心理变化的完整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有用。横断观察,即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单位的人员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随机观察,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偶然机会的观察。 (2)实验法。就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或改变心理现象发生的条件,从而引起和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以揭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发展规律的方法。如,设置近似实战的客观条件,以揭示官兵心理变化的规律。 (3)测验法。就是适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官兵智力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差异的方法。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比如智力测验、性格测验、能力测验等。 (4)访谈法。就是研究者通过与官兵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访谈法分为有组织的访谈和无组织的访谈两种。有组织的访谈,是研究者根据预定目标,事先拟定谈话提纲,按提纲向对象提出问题。无组织的访谈,虽然也有一定的目标,但谈话中没有严密固定的程序,研究者的提问往往涉及较大范围。 (5)问卷法。就是运用内容表达正确的问卷量表,让官兵根据个人情况实事求是地自行作出回答的方法。常用的问卷量表有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三种。是非法是采用是与非两种答案的问卷,让官兵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个试题作出是与否的回答。选择法是要求官兵从并列的两种(或多种)答案中实事求是地按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的方法。等级排列法是在问卷中列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要求官兵按其重要程度(对自己而言)依次进行排列的一种形式。 (6)调查法。就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官兵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研究者不能从外部观察到的官兵内隐的心理活动。
问题六:经济学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
问题七:我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您好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采纳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这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激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问题八:经济学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
一、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二、边际分析法:
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对与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
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V: sun_willshine
㈥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加思索,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检测完做试卷的分析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就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阅读方法不对。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五年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学生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2、农村小学生阅读是勉强的,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更成为他们的负担,不愿意也不习惯做笔记,即使做笔记也只是完成任务。
3、阅读方法不正确,只读不思,思而不深。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准备进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最高阅读境界。
二、研究内容:
1. 学习兴趣的培养
(1) 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
(2) 选好阅读材料,引发学习兴趣
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
(3) 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4)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阅读习惯的训练
(1) 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2)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3) 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 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三、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9——2014.10)
(1)对三个学段班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
(2)设计小课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案、计划。
2、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4.10——2015.01)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主研人员深入课堂调研、指导。
(3)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
(4)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定期通报研究成果。
(6将学生阅读所得写成的文章,编辑成册。
(7)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8)举行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
3、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5.01)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在校内交流。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推荐部分学生参加作文比赛。
(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改革措施: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我们提出几点策略:
1、研究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式。还要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举办红色经典故事会、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2、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把握阅读方法的类型,从文献中确定课题的界定和研究内容。
(2)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
(3)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六、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㈦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访谈调查
个别采访、开调查会,采用的是问答式、讨论式,要同被调查者平等对话,采取虚心求教态度,并口问手记。这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之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调查,便是典型调查。其目的是,加强所获信息的准确度和所获资料的可信度,确保调查结论的可靠无误。
2、问卷调查
在调查研究中,发问卷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简便易行、节省时间,所收集的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和统计。有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获得访问或开调查会所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
当然有时发出的问卷无法全部收回,会影响所给材料的代表性。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要重视对问卷的设计。
3、表格调查
调查表是调查研究中用以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登记,并列有一系列调查项目的表格。
调查表是获得数据的方法,设计时一定要内容明确,按一定顺序或逻辑排列。一般表的后面都附"填表说明"以便说明调查目的和填表要求。
其作用:
1、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2、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
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它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节水洁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3、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高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它形式上是“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