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漆的好与坏用什么方法检测
油漆检验方法清单1.(硬度)检验方法 2.(比重)检验方法 3.(固体含量)检验方法 4.(干燥时间)检验方法5.(抗刮性)检验方法) 6.(耐醇性)检验方法(硬度)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设备清单 一台PPH-I型铅笔硬度计,高级绘图铅笔12支(6H~5B)二、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 本仪器三点接触被测表面(两点位滚轮,一点为铅笔芯),始终保证铅笔与被测表面夹角为45°,根据杠杆原理,保证主体加在铅笔芯上的压力为1+0.05kg。三、试验步骤: 1.按照GB1727-79《漆膜一般制备法》制备试验件3块,或从涂漆件上切取具有代表性的试件三块; 2.用削铅笔刀(自备)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笔5~6mm (切不可松动或削伤笔芯)住铅笔使其与NO.400砂纸(自备)面成90°角,并在砂纸上不停划圈,以磨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为止(边缘不得有有破碎或缺口),铅笔每使用一次,要旋转180°后再用,或重磨后再用; 3.将仪器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把10mm平键放在主体上方,此时主体与工作台面平行,把削好的铅笔插入主体的孔内,铅芯棱边接触到工作台即旋紧紧定螺钉,然后移去支撑板; 4.将仪器放在被测试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以1mm/s的速度向前(沿面板上箭头方向)扒推进,从最硬的铅笔开始,每级铅笔犁5条3mm的痕迹,直到找出都不犁伤涂膜的铅笔为止,此铅笔的硬度即代表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 (比重)检验方法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比重杯法(塑胶漆、烤漆、半成品)[GB1756-79]国标。 1.1检验规程 1.2已各(G质量,g)之比重杯先干净干燥后,装入试样至接杯口,加盖;待试样的多余部分由盖中的小孔溢出时,用清洁揩擦干净,称出其质量(G2,g),立即记录温度(t)。二、计算:20℃ 试样相对密度d: d:=(G2-G1)/37.00+0.01×(t-20)式中 G1……空比重杯质量,g; G2……装试样后比重杯质量,试样测其温度值, 0.01……相对密度的温度修正系数; 37.00……比重杯在4℃时装入水的质量,(固体含量)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塑胶漆、烤漆)培养器法:(GB1725-79(88))国标。一、检验规程 1.1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器在105℃±2℃烘箱内焙烘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ml,g)。 1.2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g试样(m,g),置于已称量的培养器中,使试样均匀流布于容器的底部,然后取放于鼓风恒烘箱内(塑胶漆80±2℃、烤漆120±2℃)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2,g),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熔烘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一,称量,至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g),试验平等测定两个试样,两次平行试验收的相对差为大于3%。二、计算:20℃ 试样相对密度d: X(%)=(m2-m1)/m×100 式中 m……试样质量,m2……培养皿及油漆烘至恒重后质量,g; m1……培养皿至烘至恒重后质量,g; (干燥时间)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漆膜干燥时间的检验方法……塑胶漆、烤漆:(GB1725-79(88))国标。 一、检验规程 1.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5-79)在产品规定的底材制备漆膜,然后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干燥条件进行干燥。 1.2表面干燥时间检验方法……指角触法, 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着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二、实际干燥时间检验方法……刀片法1 2.1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漆膜,观察其底层及膜内均无粘着现象,即主伙漆膜实际干燥,(抗刮性)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检验规程:划痕法- 1.1将被检油漆稀释至喷涂粘度涂-4杯16秒后,喷涂于胶片,喷涂厚度为1度即湿膜厚度12mm1.2用洪箱60℃辅助烘干20mm后取出,放置30分钟后,待测。 1.3将干燥后工件漆膜朝上,一半放于台面上,用BYK硬度测试仪之铅笔单位B在工件的漆膜上面以30??锐角的角度。1.4观察其被描划的漆膜是否破裂或痕迹极深,或滑 痕迹现象来评定之一。 (耐醇性)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检验规程:浸醇磨擦法: 1.1材料:95%乙醇,棉毛衫碎布;湿膜测厚仪、500克砝码。 1.2被检油漆稀释至喷涂-4杯粘度16秒后,喷涂于胶片(硬胶、软胶漆)厚度为一度即湿膜厚度12mm。若烤漆喷于干净的50×12×0.2~0.3mm马口铁片上。 1.3塑胶片喷涂试片,用烘箱60℃辅助烘干20分钟,马口铁片喷涂试片,用烘箱135℃辅助烘干30分钟。取出烘箱,放置30分钟待测.1.4用棉毛补碎布浸泡于95%乙醇液中,用手取起泡过棉毛衫碎布包住砝码,在漆膜上均匀磨擦,直至脱漆见底,计磨擦次数。二、注意事项: 2.1若作烤漆耐醇性,试板按《漆膜一般制备法》国标GB1727-79制版。
⑵ 涂料中的主要成分做分析有什么方法吗
涂料成分分析方法:
一般涂料由三个组分组成,分别是成膜物、颜料和溶剂。有时需要加一些功能助剂来提高其特殊功能。具体可以参见文章:涂料的基本组成介绍。
涂料会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种膜除了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外,一些装饰性能等特殊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追求。例如:夜光、变色、保温、特殊的触感等。
一般说来,涂料开始是一种流动的液体,在涂布完成之后才形成固化成膜,其成膜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02 溶剂挥发和热熔的成膜方式
一般聚合物只在较高的分子量下才表现出较好的物理性质,但分子量高,玻璃化温度也高,为了使它们可以涂布,必须用足够的溶剂将体系的玻璃化温度降低,使T—Tg的数值大到足够使溶液可以流动和涂布。
当溶液在室温下接近0.1Pa·s左右时,可以用于喷涂。在涂布以后溶剂挥发,于是形成固体薄膜,这便是一般可塑性涂料的成膜形式。为了使漆膜平整光滑,需要选择好溶剂。
如果溶剂挥发太快,浓度很快升高,表面的涂料可因粘度过高失去流动性,结果漆膜不平整;另外,挥发太快,由于溶剂蒸发时失热过多,表面温度有可能降至零点,会使水凝结在膜中,导致漆膜失去透明性而发白或使漆膜强度下降;溶剂不同会影响漆膜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
如前所述,在不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是卷曲成团的,而在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则是舒展松弛的。溶剂不同,最后形成的漆膜的微观结构也有很大差异,前者分子之间较少缠绕而后者是紧密缠绕的,前者往往有高得多的强度。
这种成膜方式可以用罐头内壁氯乙烯漆来说明,将聚氯乙烯溶于丁酮和甲苯混合溶剂中,使所得聚氯乙烯溶液25℃时粘度达到0.1Pa·s左右。涂布以后溶剂逐渐挥发,Tg不断上升。三天以后,Tg可达室温左右,即T-Tg=0,这意味着自由体积已达最低,不能充分提供分子运动的孔穴,溶剂不易再从膜内逸出,但此时大约还有3-4%的溶剂束缚在膜内,这些溶剂必须在180℃加热(亦即增加T-Tg数值)2min以上才能被除去。
为了使聚合物成膜,除了加溶剂降低体系的Tg外,也可用升高温度的办法来增加T-Tg(即增加自由体积),使聚合物达到可流动的程度,亦即加热使聚合物熔融。流动的聚合物在基材表面成膜后予以冷却,便可得到固体漆膜,这也是热塑性涂料成膜的另一种形式,即热熔成膜,例如涂在牛奶纸瓶上的聚乙烯就是用这种方法成膜的。
粉末涂料也是热熔成膜的: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可塑性聚合物都可被粉碎成粉末,然后用静电或热的办法将其附在基材表面上,并被加热至熔融温度以上,熔融的聚合物粘流体流平后,冷却即得固体漆膜。粉末涂料中主要是热固性粉碎末涂料,它在加热熔融成膜过程中还伴有交联反应,有关粉末涂料的内容以后还要讨论。
03 化学成膜方式
分子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其它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而使分子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而成坚韧的薄膜的过程。这种成膜方式是热固性涂料包括光敏涂料、粉末涂料、电泳漆等的共同成膜方式。
其中如干性油和醇酸树脂通过和氧气的作用成膜,氨基树酯与含羟基的醇酸树脂、聚酯和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酯与多元胺交联成膜,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低聚物间反应生成聚氨酯成膜以及光敏涂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等,这些内容将在以后逐个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前或同时,一般也包含一个溶剂的挥发过程。
⑶ 涂料配方分析有哪些方法
涂料分析方法有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方法,只需1h即可对微量涂料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仅可确定涂料中使用的溶剂类型和涂料品种的大类,而且对于其主要成膜物质的具体结构、类型也能进行确认,并可定量分析拼用树脂的含量差别。这样通过检测涂料组成是否与原指标相同,分析每种成分含量对性能的影响,从而控制产品质量和贮存稳定性,对于舰船涂料中是否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是否出现以低价低性能涂料替换高性能涂料品种,涂料树脂含量是否减少等现象的仲裁和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将微量涂料样品在惰性气氛中迅速加热裂解,生成的许多裂解产物直接导入气相色谱系统得到有效分离,采用质谱鉴定具有特征性的裂解碎片。由于断裂方式主要取决于该样品的分子结构及所吸收的能量,因此该谱图具有可辨明树脂类型的特征峰,与样品结构的对应性明确、快速、准确、简便。裂解气相色谱分析中,常常遇到复杂的样品,其裂解产物多达上百种,用常规色谱定性方法,如纯物质对照、文献保留时间等,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对裂解谱峰的鉴定。而此方法处理繁复,用保留值偶然一致作鉴定,很可能会误判。GC和MS联用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采用高效毛细管将复杂混合物分离,由质谱讯号给出各种裂解产物的指纹质谱图,即总离子检出或选择性离子检出的特殊裂解质谱图。不同特征峰的“指纹”既可作为定性检测涂料基料的依据,也可用于研究树脂的细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