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哪些
历史研究有其独特的魅力。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哲学研究止于思辨和教训,容易“徒托空言”,而历史研究因其叙述历史事实而更容易显示出“深切着明”的效应。
历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历史研究所面对的研究对象是比较稳定的文本。它既不像实验研究那样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也不像调查研究那样因缺乏资料而无话可说。而且,从历史研究的视角来看,“现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见得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现实的而历史研究的对象就一定是“过去”的。相反,一切“现代”都正在成为过去,而一切历史都可以理解为当代史。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历史研究可分为思想史研究、制度史研究(或改革实践史)和学术史研究三种。而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历史研究可分为历史的考证研究、历史的叙事研究和历史的解释研究。
历史的考证研究和历史的叙事研究其实就是历史的调查研究,可统称为历史的实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调查是对“当下的事件”的调查,而历史的考证研究和历史的叙事研究是对“过去的事件”的调查。
历史的解释研究在面对历史事实(主要是历史文献)时,它更多地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判断及其所选择的视角。不同的研究者总是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解释,这使解释研究不可能像其他实证研究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那样显示出“毋庸置疑”的客观性。但是,历史的解释研究在提出解释时仍然重视解释的理由和证据,以便使自己的解释令人信服。就此而言,历史的解释研究也有某种实证研究的含量而并非任意、任性地随意发挥。
‘贰’ 学习党史的形式有哪些
学习党史的形式
1、将党史教育纳入正式教育中
促使党史不仅停留在党员与积极分子的学习阶段,将党史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依有据,有理有念,使党史学习不仅成为党内人员的学习基础,更为亲党近党的广大群众提供学习的机会。
2、充分发挥先进性带头作用
以党员及积极分子为核心,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自觉学习党史、认真学习党史。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经验,加深对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充分发挥先进党员的带头作用,将党史作为各级各类群体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
(2)党史学科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在实践中,学习党史也有具体的方式方法问题。
1、学习党史应有认真的态度。学习党史要认真,能在繁忙工作之余真正静心坐下来学习,不能走马观花,也不能自认为上学时都学过而不耐心,那样肯定学不好。当然,认真学并不是要求把党史的内容都记下来,那样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党史内容虽然非常丰富,但还是有主线和辅线的不同,有重点和一般的区别,学习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把握主线,抓住重点,深入分析,提高认识。至于历史过程中的细节,如果是与重点问题有关的细节当然要弄清楚,一般问题的细节在没有精力的情况下可以从略。
2、学习党史应选择好学习读物。学习党史除了应该读权威部门编着的通史,还要读中央领导人的有关着作。同时,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听听高校党史教师的讲座,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从中汲取营养。
‘叁’ 如何从整体性原则出发,理解在历史研究中运用多学科方法的意义
(一)历史的表述与客观之间
在实践中,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它成为历史研究中表述性史实与客观性史实之间的重要桥梁。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在对历史的研究中,我们绝不能预先假定历史的表述性现实与历史的客观性现实之间的一致性。“表述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既可能是一致的,又可能是相互背离的。一致性需要被证明,而决不是预先的假定”。在当时当地的历史实践中,当客观性现实与表述性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客观性现实不符合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表述性现实,于是,客观性现实必须服从表述性现实的构架。而这些所谓的“矛盾”、“冲突”与“背离”,不仅与当时历史中政策选择与行动之间形成相互循环作用的关系,“由于表述上的模糊性和现实发展中的复杂性”,也给今天的学术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时候对基本上相同的历史文献的解读,却可能让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历史文献的解读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那就是,在历史文献面前,作为研究者的我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历史文献则是我们展开历史研究的客观对象,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可变的而历史认识的客体是不可变的,对同一历史文献的解读之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不是历史事实发生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变化,而是作为历史认识主体的研究者的研究价值理念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缘故。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在历史文献面前我们就会是被动者,就会在无意识中囿于历史文献所构筑的樊篱而难以超脱,就会以历史文献作为得出结论或作出价值判断的标准,甚至在话语的表述上都会有意无意之间沾染上历史文献表述的语言风格。
(二)历史的因与果之间
在实践中,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价值还体现为,它将在历史的因与果之间补充一个对历史过程的梳理与分析,从而完整地展示出“原因—过程—结果”的历史逻辑发展理路。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必然是要沿着“原因—过程—结果”的逻辑公式,才能完成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完整梳理。而其中对于过程部分种种细节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环节,“可以说,没有细节,无以成史”。
‘肆’ 如何学好党史
1、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溯党史和新中国史可以看到,只要自觉遵循和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就进步,理论就创新,组织就壮大,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2、不断深化对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从历史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
3、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党史、新中国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在学习中练就高强执政本领: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只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才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成功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4)党史学科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学习党史的意义:
1、加强党员干部对党史的学习,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战斗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学好党史国史有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史国史包含党的建设历史,同时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建党以来党的建设发展历程,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必修课”
‘伍’ 历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哪些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
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
1.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例:请利用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2.全球史范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3.近(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4.革命史范式(阶级斗争)
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例:请从革命史范式出发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历史(提示: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陆’ 学习党史思政方式方法
一、专题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充分发挥“蒲公英”教师宣讲队和思政名师宣讲队作用,疫情防控知识要求、脱贫攻坚(扶贫励志)宣讲、民族团结宣讲、中国共产党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精神为主题。
通过微信群、钉钉群、广播站、国旗下宣讲等平台,运用视频会议、创编文艺作品等“宣讲+”方式,共组织宣讲204次,96125人次师生受到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党史课堂激发党史学习教育活力:组织好教室里的党史课微思政课,各学科老师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丰富课前三分钟形式。把“四史”教育纳入思政课课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鲁艳红老师作为州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不仅自己将的课堂和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而且也带动和引导了其他思政教师对于思政课堂与“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积极性,开展和参加了多次思政课课堂教学比赛,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氛围。
三、“创作式”活动 点燃党史学习教育新热情: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等革命英雄影片、举行升国旗仪式、制作手抄报、绘制黑板报、创作红色诗文、绘画、书法、歌作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作灵感、创新思维、创造活力,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更具生动性、青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