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职业病网 如何识别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当前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形势严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对于减少和防治职业病,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概率具有重要作用,通俗来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就是针对作业场所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甄别,从而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下面将对几个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进行一 一阐述!
(1)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该法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检测,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检测。
(2)文献检索法
文献检索法就是通过查阅国内外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等期刊中相关工作场所、工种和生产工艺有关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资料以及对其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报道,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
(3)职业卫生学调查
该方法适用于对传统行业或传统工艺项目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但对一些新的生产工艺项目可能受到知识或工作经验的限制。
(4)工程分析法
工程分析法是对识别对象的工程概况、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生产原辅料和产品等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在评价新技术、新工艺的建设项目时,如找不到类比对象与类比资料时,一般利用工程分析法来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5)健康监护
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医学检查以及对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的分析,了解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情况,研究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接触—反应(效应)关系,其结果是判断与验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结果的重要指标。
(6)类比调查
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包括工程一般特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环境特征等的相似性。
(7)经验法
经验法是依据专业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此判断工作场所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一种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传统的工艺行业项目,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受到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在识别过程中易出现遗漏和偏差。
②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观方法,另一类是宏观方法。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
食品毒理学主要是借助于动物模型模拟引起人体中毒的各种条件,观察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再外推到人。
1.体内试验(in vivotest) :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实验多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脉鼠、家兔、仓鼠(hamster)、狗和猴等。在特殊需要情况下,也采用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鸟类、昆虫等。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例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是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其结果原则上可外推到人;但体内试验影响因素较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2.体外试验(in vitrotest):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毒理学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体外试验系统缺乏整体毒物动力学过程,并且难以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慢性毒作用。 (1)游离器官:利用器官灌流技术将特定的液体通过血管流经某一离体的脏器(肝脏、肾脏、肺、脑等),借此可使离体脏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活状态,与受试化学物接触,观察在该脏器出现有害作用,以及受试化学物在该脏器中的代谢情况。(2)细胞:利用从动物或人的脏器新分离的细胞(原代细胞,primarycell)或经传代培养的细胞如细胞株(cellstrain)及细胞系(cellline)。(3)细胞器(organelle):将细胞制作匀浆,进一步离心分离成为不同的细胞器或组分,例如线粒体、微粒体、核等,用于实验。
3.限定人体试验:通过中毒事故的处理或治疗,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的毒理学资料,这是临床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时可设计一些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受控的实验,但仅限于低浓度、短时间的接触,并且毒作用应有可逆性。保健食品的人体试食试验。
4.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不仅可以研究已知环境因素(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从因到果),而且还可对已知疾病的环境病因进行探索(从果到因)。但流行病学研究干扰因素多,测定的毒效应还不够深入,有关的生物学标志还有待于发展。 如突发性大规模食物中毒的调查。
试验目的
急性毒性试验:测定LD50, 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性质和可能的靶器官,为进一步进行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观察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并根据LD50进行毒性分级;
遗传毒性试验: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进行筛选;
致畸试验:了解受试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30天喂养试验: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观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可初步估计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经长期喂养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性质和作用的靶器官,了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子代的发育毒性,观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初步确定最大NOAEL和致癌的可能性,为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代谢试验: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速度及蓄积性,寻找可能的靶器官;为选择慢性毒性试验的合适物种、品系提供依据,了解代谢产物的形成情况。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了解经长期接触受试物后出现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后确定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未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的最终评价提供依据。
③ 职业流行病学常用的调查方法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法:
1.横断面调查:现状调查,属于描述流行病学,快速、花费少可以提出新的病因假设(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的病因假设),不能得到因果关系,职业病普查和工作有关疾病的调查研究。
注意的问题:
(1)健康工人效应:掩盖有害因素作用。
(2)时间先后关系不清:因素——疾病。
(3)病程因素:职业病特点,某病程长的疾病可能被高估。
(4)患病资料的解释谨慎
(5)其他:样本量、诊断标准一致性等。
2.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对照研究:因素-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统一方法、控制偏倚,由果及因,病因可能性判断,下结论要谨慎;经济、快速、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研究。统计学指标:比值比。
(2)队列研究:
接触组、对照组,可以推断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关联程度大小。
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标化死亡比、相对危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