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类法、早期科学阅读。
1、观察法:一是借助于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另一种是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可分为个别物体的观察、长期系统的观察、间或性观察、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观察。
2、分类法:学前儿童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学前儿童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挑选分类、二元分类、多元分类。
3、早期科学阅读:幼儿通过阅读寓有科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故事、儿歌、谜语等,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可分为科学诗、科学童话、谜语、科普画册、录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要让儿童获得科学经验,更主要的是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让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也就是在儿童探索过程中,让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要选择儿童生活熟悉的内容,贴近幼儿,贴近自然。活动方式也应该生活化,就是把科学教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去,注意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科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时机。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的探索性。
儿童好奇心强,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来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的。
Ⅱ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纲要》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师应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和改进教学,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探究机会,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一、创造条件,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如设立科学区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细致观察的机会,也为幼儿比较自由、随时观察和探索提供了可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师要合理、科学地为幼儿提供有关探索材料。首先,材料的可操作性要强。其次,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再次,提倡自己动手、变废为宝。 三、因势利导,培养幼儿探究能力捕捉动态教育契机。作为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深厚的专业积累、敏捷的思维及时地补捉或把握瞬间而过的教育契机,充分显示教育艺术的魅力。 四、总结提高,扩大幼儿探究成果在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成败得失。当幼儿操作失败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进行大胆的操作与探索。当他们取得成功时,要毫不吝啬地去表扬,及时地以赏识的语言、动作、表情去鼓励幼儿,让他们尽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科学活动之后,记录信息、表达交流对于巩固幼儿探究成果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帮助幼儿把实验中的现象或探索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文字、图画、符号、照片……用别人能听懂、看懂的话写下来、画出来,然后,向同伴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并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总之,把探究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要我们多给幼儿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生活中探究、在学习中探究、在活动中探究,就能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