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泰拳招式怎么练
(1)捆腕 双臂平胸交旋势
(2)抡拳 拳成先后交涣上落势
(3)按耳 提留护面侧
(4)拦格 手自外内拨
(5)斜挡 抬拳斜上格
(6)高提掩 双臂轮流高抬
(7)戴冠 曲臂上提时前冲
(8)双并肘 两肘齐架敌腿
(9)踢臀 侧举足后弹势
(10)耍膝 双膝连上提
(11)献莲 俯首前触势
(12)回踢 回族后摆腿戒备姿势或称“拳桩”。身略偏向敌,双拳先后高与肩平,形如弓箭,两足微曲并立。擅右击为主者左拳在前右掌在后,按左击为主者则反之。泰拳的马步名“三官步”,所谓马步,就是“拳桩”连同步法的整体运行。基本拳步为八方移动步法,循罗盘方位所向的进退及侧移步法。三宫步是由于其步型为斜三角,活动时亦常沿着三角形路线为进退基本图样。此技可说是泰拳技击的精华,进可攻退可守,万变不出其中。在实际运用时,三宫步法有甚独特的技法,以适应环境和形势的需求:
点滴步:跷足欲进,提膝作上下掩护的步式.动作轻巧自然,与虚步同。
盖步:用点滴步迷惑对方时,虚悬之足下放,或前或后.更能旋身出招。
易势:利用脚步的移动,突然改变方向,是出奇惑敌化其攻击的移步法。
三宫步的单吊书马式,看似虚浮,实则泰拳精妙独到之处。此式可政可守,敌方攻来时,可施踹脚踏敌前脚遏止其进攻、复后腿击之,曰“制军”。若主动进攻,虚足可以蹬敌丹田,随以拳或腿连续攻击,谓之“冲杀”。更重要的特点是三宫步发动时,可使精神与气劲合一增强信念。泰国传统神话就有将三宫步描绘为拍蓝降魔神技。
前代拳师极重视马步的战略功效和艺术性。较高深助拳步,有“虎跨步”、“狮踞步”等。着名泰拳宗师变颂察说,在拉玛六世皇御前一次拳赛,有功夫到家的拳师,刚开始行拳。便把对手吓得浑身发软,眼光发慌,未战已败。可见一个技高拳师摆出拳桩无懈可击,移动疾速,现出绝对信念,足以令对手取胜志气尽溃。相传古代泰拳有108招,其中技法包罗万象,奇技、诡招甚多。基本招式有“长兵”与“短兵”之称。长兵乃是拳腿,短兵即肘膝,又有所谓“虚招”和“诡招”之分,即虚实之用。
头两式:前抵、侧抵。
拳五式:直击、侧击、回击、佯击、上冲。
脚五式:踢、蹬、钉、回摆、后踹。
肘六式:斫肘、撞肘、拭肘、抽肘、反肘、后肘
膝六式:明膝、暗膝、腾膝、飞膝、小膝、兔膝有关的基本技击术语,有以下口诀:
并(相对) 合(进) 取(执)
藏(断) 佛(拨) 切(入)
冲(扑) 撞(扎) 压(按)
拖(拉) 擂(迫) 抱(缠)
投(摔) 攻(动) 守(迎)
拆(解) 避(闪) 答(还)
当时拳师所用招数,全无禁忌,不论投摔、反关节、跌扑、地战、飞击、头触、臀撞等动作,均可应用,最特异的一点,是戳眼、撩阴等毒招亦被允许。拳师造诣,各师各法,名师博技以口诀相授,将实战招数,按其动作或性质配以名词,古典优雅,偏以整齐之训令.一则可助忆诵,二者在打斗时师傅同门,在台边提示,拳诀能收隐语之效,对方师承不同,自然不解其意。例如:用肘拳诀有“战象交齿”或“流星入云”对于屡用飞膝,军师同门可呼“撒网捕鸟”以提示破解之法。实战攻防招数,有“母招”与“子招”之分。20年代华裔宗师金成,所传“母招”与“子招”各十五式,合共三十式,其中包含泰拳术的基本及花样招数,实用齐全,备受拳坛中人重视,誉为典范,兹将各式照泰拳名原意翻译,配以简义列出如下:母 招
曲折步形 外围招架
飞鸟投林 内围招架
依诺挺剑 内围肘
爪哇标枪 外围肘
拜须弥山 低拳击颌(俯身四十五度)
慈僧善目 高拳击颌(俯身六十度)
蒙民捍卫 蹬脚对拳
击木楔 肘击对踢
鳄鱼摆尾 腿踢对拳
断象拔 肘砸腿股
神龙隐尾 封脚膝打腿胫
天王转化 蹬脚对踢
减火焰 格拳反击
魔王博猴 踢撞对拳
折象脊 拽顶撞膝
子 招
神象奋齿 挤身冲颌
抹面腿 格拳直踢面
鬼王搂美 卸拳拿摔
天神射箭 封肘冲颌
折凤凰 内外闪、肘劈臂
狮子跨涧 避蹬踢、蹬后足
野鹿回头 后蹬追踢
神猴献宝 内卸冲颌
蛟龙闹海 俯避腿、踏膝弯
山神卷土 挡踢旋身反撞肘
越渔撒网 拨蹬踢膝内弯
漫歌擎柱 避踢蹬后足
扎花环 内闪肘刺胸
老僧扫庭 扫足弯连劈肘
斩葫芦 内闪肘劈面除上述三十式外,古典泰拳尚有不少圾具艺术性的花形招数,以下介绍的二十四招,乃系昔日泰拳故有的美妙技术中,员具有代表性及难度特高的招式。可惜此等技艺,在今世拳师中已成绝响。
隐士投湖 飞身头触
麻雀取水 上击拳法
天王掷轮 转身鞭锤
鳄鱼摆尾 反身后蹬
鳄鱼戏尾 三合踢法
牡鹿耀角 双飞踢腿
蛇驱壁虎 连环撞踢
雀女戏水 挟劲后抽踢
天神制军 冲身蹬腿
天帝过海 飞身高踢
栗鼠登松 踏膝飞身下肘
战象交齿 双肘下砸
转战龙门 后抽肘法
波涛拍岸 转身肘撞
流星冲霄 飞身冲扑
神猴腾空 飞身膝撞
天神搏象 低身环膝
仙妃坐坛 飞身臀撞
天神折箭 封肘拗臂
鲶鱼张刺 回手肘法
天神入林 踏膝腾身膝接
神猴掷妖 执腿摔法
坐折凶憎 低身破马
武将回枪 执脚侧踹面古时拳师较艺,有云“不合则矣、一台即势如盘龙,连绵不绝,决胜方休。”所谓“盘南”即此意思。
现代泰拳标准格斗势练习
(1)双足站位及重心分配:
双足开立比肩宽稍窄。左脚舒适的前跨一自然步,脚跟提起(约4-5厘米)以前脚掌点地,脚尖指向对手。膝关节微微内扣。右脚脚跟微欠起浮与地面,脚尖外展。两足左右间距10-15厘米,前后约同肩宽,双足指向约呈九十度角。身体重心在双足之间,体重均匀落于双足前脚掌内侧之重心眼上,同时,双膝自然放松,轻松弯曲,使身体处于一种弹性的随时攻防的灵活状态。
(2)双拳与躯干姿势:
上体右内转,左肩,左胸,即身体正面部分呈四十五度角侧向面对对手,身体放松,含胸,拔背,上体直而腹内收,左右两肩同高。左拳为先锋拳,屈肘略大与九十度置与左眼侧前,右拳后置与右眼侧前(或右眼侧旁),双肘距离肋部10-15厘米,双拳,拳,腕,小臂应成一条直线,双拳轻松半握,(如握鸡蛋状)或打开成掌,腋下含空,沉肩垂肘,轻松自然。
(3)头部姿势:
前额稍稍下低,下额尽量内收,自然和嘴扣赤,双眼从双拳间平视前方,高度集中注意力。
提示:1、前脚脚掌点地,脚跟提起的姿势犹如动作的活塞,富与弹性,有利于直接起腿阻截,也有利于动作间的转
换。实战中,前脚的踮起和放下,需视情况而定。一般在原地做攻击动作时,出前手照势不必放下脚跟。
2、双手时时保持高护是很重要的,因为自卫中被对方袭击重点是头部。
3、姿势自然,身体放松,精神集中。
训练方法———再地上划“井”字图形,按格斗势各部分技术要求,在其上试作正确姿势。要求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检查调整,直到姿势正确,然后放松自然的静站数秒,体会正确感觉。反复解散,反复进行数次。最好是对镜练习,或有同伴帮助。为强化收额姿势,可以下额夹一拳套或小皮球进行练习。为强化双手高抬以及一手出,一手护的习惯,可用一条布带或毛巾缚双手搭在后颈练习左右拳。泰拳主动攻击腿法
泰国拳的脚法闻名拳坛。泰拳对于腿上功夫的锻炼,要求异常严格。人们常常惊奇于泰国拳师之腿坚硬如铁、柔软如鞭,实际上此等武功乃艰苦磨练而成,并无任何秘密可言。泰拳用腿法重点为“扫踢”、“蹬踢”与“侧踹踢”三种腿法,是拳师在实战中千锤百炼所得之精华,拳基本腿招,运用最广。泰拳腿法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踢空腿、踢树干(沙包)、活靶、对招四种练习方法,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所造成的。
凶猛的腾空横踢
踢空腿——意义深重,是练腿的必修课程,可培养灵活性及平衡,有助于练腿的收放。练习时须假设敌人在周身
附近伺机攻击,而自身则以备种腿法去对付。
踢树干(沙包)——是最重要的练习,籍以伸展腿踢抵抗反撞力的能耐,加强腿踢威力、速度及腿胫硬度。
踢活靶——是近代的先进练习法,获益甚大。拳师经此项训练,习惯追击活动目标,不但腿招组织配合严密,特
别是对腿踢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帮助很大。
对招——可培养拳师的技巧、用招法度、智能等,是极为重要的一项练习。
此外,拳师还经常借助负重深蹲、长跑及跳绳运动,增强腿部弹力,加深腿击动力。
泰拳腿法的主动攻击,往往借助手上动作的虚晃引诱,而旦第一腿要真假结合,有轻有重,连贯。第二腿的攻击部位,打击高度要有变化。
1、高横扫踢攻击
高踢法是泰拳术招数中极具威力的招式,擅用高腿拳师,常以高扫踢攻击敌颈项、耳根、太阳穴和面部,对手稍有不慎,即遭踢昏。此技之效果,立竿见影,是极为致命绝招。由于高踢法的威胁,拳师对于头部、颈项的上路防卫,甚为严密。在施用方面,须具智谋,配合战术技巧。
(1)、看准对手上路破绽,突然发出左脚高扫踢,左脚迅速落地后,即用右脚蹬踢对方胸、腹部。
(2)、先用重拳连续攻打,引敌双手前移防守,粹然发右脚高踢其颈侧、耳根。右脚落地时,以左脚横扫
踢对方胸、肋部。
(3)、打出左刺拳佯攻,同时发左脚高扫踢攻击对方太阳穴、耳根、落左步时即以右脚前踢对方裆、腹部
或下颚。
(4)、先以低割踢作重复攻击,阻敌前进,待敌习惯于垂手挡格;则突挥右腿高踢,攻其头部,落右步时
即顺势连贯以右击时打击对方咽喉、胸膛。
(5)、先向敌手臂猛烈攻踢,使其部分肌肉伤痛而难于上抬防守,即发左脚高踢攻击,落左步时即发右横
撞膝猛撞对方胃部、软腹。
(6)、用右脚高扫踢向敌头部、颈项踢去,如其反应灵敏向后退一步,躲过这凶猛的攻击时,我即右脚落
地即再抬起,以泰拳腿击有名的“鳄鱼摆尾”或向对方心窝、腹部猛力蹬去。如踢中有如千斤锤,
甚具杀伤力。
2、中部横扫踢在攻击
中部妇踢同高扫踢在技术动作上是相同的,都是弧形抛物式腿招,出腿角度基本是四十五度斜飞出击,有时因实战形势变化,随时变化腿招角度。泰式横扫踢产生的打击力度,优秀的拳师可达到350公斤。若与日本空手道的侧踹踢比较,其整体破坏力比日式踢法强4倍,足以说明横扫踢在长时间实战中是最有效、最具威力的。
横扫踢的超凡威力,乃发自动马拧腰,在右腿踢出时,将身体猛力向左疾摆,使腿随腰身旋动之势飞出,加上拉弧圈增速所产生的冲力,倾力砸向目标,将全部力量集中于踢击焦点上。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中部横扫踢,主要攻击敌方身、腰、背、肋侧与胃腹要害,中腿者痛苦万分,有五脏翻滚之感,伤重者当即呕血昏迷。)、左刺拳虚晃佯攻,同时左脚横扫踢对方肋、腰部,落左步时即以右脚蹬踢对方腹部、大腿根部。
(2)、在假动作掩护下,粹然以右腿横扫踢对方中部,落右步时即以左脚低踢对方前腿膝关节,腿部肌肉。
(3)、右脚向前跨一步,即以左脚横扫踢对方胸部、肋骨;落左步时再用右脚毛胫骨扫踢对方腰部、肾脏。
(4)、打出一连串快速的左刺拳,使对方的注意力分散,随即起右脚猛扫踢其腰部、肋骨;落右步时即用
左侧膝撞击对方胃部、软腹。
(5)、当对方发右直拳猛攻时,我方即以左脚扫踢其肋侧:落左步时连贯右重拳打击对方头部。
(6)、以连环右腿扫踢对方肋部、胃腹,将其击倒。再以体前倾用右剁肘砸对方肩膀.后心附近要害部位。
泰拳的踢法
泰拳腿击,天下闻名,故有“泰国脚”之称。而拳师对于腿上功夫的锻炼,要求异常严格,腿法的运用及变化极多。这也是泰拳与其他武术的显着差异。泰拳师重用腿功,原因很简单。因为腿比手长,力度雄猛,经过长久训练,即成最佳武器。所以,精于腿技的拳师,其双足不但坚强如铁,更灵活如手一般,这也是泰拳高手的先决因素。观看泰国拳斗的人,常惊异于泰拳师的腿坚硬如铁、柔软如鞭,实际上此种武功是艰苦磨练而成,并无秘密可言。昔日,在泰国常可遇见拳师在郊野或乡间,以芭蕉树为练腿功目标,围绕着树干“砰、砰”猛踢;今日泰拳师练习法已臻科学化,则双腿不离沙包,每日按着规律练踢,锲而不舍。
泰拳腿法的原理,基本战术是用锋足施展“蹬技”,扰引敌人,作为发动攻击的前奏,而后腿则循弧形猛力踢出,扫向敌人要害。所以“扫踢”与“蹬”两种腿法,久经考验,便成为泰拳基本腿招,运用最广。腿踢招数,由攻击目标高度可分三段。高踢一路攻击敌颈项、耳根、太阳穴和面部,任何一个部位中击多昏倒下去,甚至当场毙命,这是最致命的绝招。中部踢攻击腰、背、肋侧与胃腹要害,中腿者痛苦万分,有五脏翻滚之感,伤重者当场呕血昏死。低踢击敌下盘,破其马步,遏止进势,腿部抗力不足者必不支倒地,丧失战力。
蹬腿通常是在交斗时用以“挑逗”或“试探”敌人虚实的动作。一般攻击力不大,但是如果屡中蹬腿可失耐力斗志。更有一种猛蹬法,是倾力向敌胸腹蹬去,中者不是整个人飞出就是摔倒下去.
毛腿扫踢法,泰语称“笛”,是弧形抛物式腿招,出腿角度以小为尚,基本是45度斜飞出击。实战形势多变需因时制宜,随势变化腿招角度,如横砸,甚至自高向下击,以收最佳效果。用以接触部位是自足背以至胫部一段粗骨,俗称毛胚。不要用脚尖,因足趾脆弱,在猛烈接触时容易受伤。
泰拳用腿法门重点颇多,其科学与技术是拳师在擂台上千锤百炼所得的精华。其中涉及有力学、技巧与智谋的内容。泰拳坛近代史上,以腿踢而称绝者有三:首先是50年代的“鬼虎”塞猜,以招路准确、灵活多变而驰名;其后有“火脚神仙”仓猜,以腿招雄猛制敌;60年代的“旋风腿”亚披勒,则以疾劲无匹的腿功称霸拳坛。轻型拳师中,70年代“学生偶像”匹博莲的连环腿,活如机械弹簧,左右开弓,获“黄金腿”之名。40年代的“东北浪子”素里耶,重仅110磅,但其双层踢法的神妙,堪称一绝。
泰拳腿招讲求“劲力”,拳师集全身力量于一点,挥腿踢出,加上拉弧圈增速所产生的动力,砸向目标,放出一股“爆发”力量就是腿招威力所在。泰腿每招均有力学根据,而且在各类环境下,变化踢法,其中式样繁多,难以文字尽释。日本武术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泰式腿踢威力,证实横扫腿产生的打击力,较诸一般拳招最大之力强劲五倍。泰式横扫腿,若与日本空手道的侧踢比较,单式而论,侧踢力度较强,但作整体比较,即综合出击时间、频率、整体破坏力计算,则泰腿较日式踢法强三六倍。足以证明此种腿法是长时间实战最有效、最具威力的腿招。泰腿厉害之处,是其连续的攻击性。在未能顺利一招踢倒敌人时,亦可不断削弱其力量,对方身体及四肢在猛烈攻踢之下,肌肉即呈现肿痛,渐而体力不支,丧失战斗力。
在泰国擂台上,常可见拳师战败,浑身红肿如遭火灼,甚至重伤呻吟,这就是腿踢的威力。泰人常以“火”比喻腿的毒辣,很有道理。近代的泰国拳王亚披勒,曾在练习时一连发出八十腿,将皮沙包踢破。在擂台上,更是武勇非凡,曾以威猛绝伦的左腿,踢至名拳师颂蓬左臂折断。基本上,腿招要有威力,必须有稳固基础及准确的时间,踢出时要全力集中于踢出之腿,作全力、不挽留式踢法,腿方有劲。同时注意形势、位置、角度。最重要一点,发腿时勿忘防卫,倘若大意则易为敌拳所算。泰拳腿踢的训练,主要通过四种方法达成:(一)空腿;(二)沙包;(三)活靶;(四)对招。
踢空腿,是练腿的必修课程,可培养灵活性及平衡,有助高腿的收放,宜经常练习。空腿的意义深重,且是活劲的锻炼,练时假想敌人在自己面前纵跳伺机攻击,而本身则还以各种腿法。由于无实物卸力,所以必须在练习中捉摸焦点力,在踢出腿时猝然收放劲力的秘诀,迅速调节重心平衡,以达收发自如的境地。所谓收发自如,包含连续踢的技巧,就是一腿踢出,尚未收回之时,在空中遽然改变方向,继续攻击敌人,在实战中此种巧妙腿法,神出鬼没,令人难以揣测。
踢沙包,是最重要的一项练习,借以伸展腿踢抵抗反撞力的能耐,可加强腿踢威力、速度及腿胚硬度。
活靶,是近代的先进练习法,裨益至大,拳师经此项训练,习惯追击活动目标,不但招式组织配合周全,特别是腿踢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因而提高。
对招可培养拳师的技巧,用招法度、智能,也是极重要一项。
此外,拳师又经常进行跑步及跳绳运动,增强腿部弹力,助长腿招功力。
⑵ 太极拳站桩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站桩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太极拳站桩最基本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中,有一种特殊的内功修炼法,这就是站桩。站桩既能养生又能练出功夫,既可修身又可修心,既是习练拳艺的基石又是帮助习练者更深刻地体悟太极拳的便捷法门。
太极拳最根本的内容是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十三势,而站桩就是练就中定功夫的最佳途径之一。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之说,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方中足有根。”中国功夫中,几乎各家各派都有站桩的修炼内容而且都把站桩列为最重要的基本功。
多年来我曾站过少林马步桩、大成拳浑圆桩、太极拳的太极桩、八卦掌的走圈桩、智能气功的三心并站桩,我也研究过峨眉十二桩、形意拳三体桩、定劲桩、醉拳的站桩、自然门的矮步桩等。从本质上看,这些“桩”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派所用“桩”的不同它们对“桩”的解释和“桩”的内涵也就有了极大的差异。
形意拳的尚济老师认为,站桩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动的一种练功方法;少林拳系认为,桩的意思是木桩泛指挟人地中的桩柱,也指树木等砍伐后留在地上的部分“站桩”指静止不动、像树木一样稳定;蛾眉十二桩的“桩”字其内涵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之意,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对此的描述最为恰当:“重江复关之,四会五达之桩。”
站桩对提高身心修养水平及功夫境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20多年的探索,本人根据师传的要旨,基本理清了站桩的内涵。本人认为,作为太极拳内功训练基石,进行三个桩法的训练就足够了这三个桩法是:无极桩、升降桩、混元桩。
无极桩多在盘拳走架的前后进行,可作为太极拳套路的组成内容之一训练,不需要单独拿出来进行锤炼。升降桩可在日常生活及练拳间隙,见缝插针地进行操练。
三种桩法中混元桩至为重要,不仅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在平时还要养成不练拳架也要站混元桩的习惯。
混元桩为“承始承终”之桩法,初学者和功夫高深者都可操练。初学者和功夫高深者同练此桩时,虽然外在姿势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内在的境界则会有“天壤之别”。
混元桩基本站法:先两脚掌贴地外展,然后两脚跟外展,两脚成一个微微的倒八字比肩略宽,身体微微下蹲,尾闾指地:随之。双手从身体两侧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缓缓上升,提至胸前环抱两手上不过肩、下不过脐,一般与胸等高。如此站立不动最少站30分钟。为什么每次至少站30分钟呢?因为中医认为人的.气血在体内运行一周的时间为28分钟。当然,初学者由于体力较弱,站不够30分钟也没有关系,只要坚持锻炼逐渐就能站够30分钟。一般来说,每天站30分钟,100天后则身体进一步修炼功夫的基础就有了此即古人所说的百日筑基。
收功:站桩30分钟后,如想结束站桩就可先两脚后跟贴着地合拢然后两脚掌也贴着地并拢:两手把怀抱中的大气球好像拢到腹部里边一样自然拢合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右手在下,两手叠在一起;随之,按照左、上、右、下的方向,逆时针揉腹9次;9次结束之后,按照左、下、右、上的方向,再顺时针揉腹9次。
最后,保持两手抚于肚脐的姿势安安静静地站立2。5分钟后,两手还原体侧成无极桩姿势再站立几分钟。
进步阶梯:在站桩的过程中练功者并不是站着什么都不做。而是有着丰富的调整身心的内涵在里边。一般来说,站桩姿势摆好后,可根据自身功夫的进阶进行“七层功夫”的专项修持:第一层抱球开合第二层丹田内壮。第三层松腰开窍,第四层乾三连第五层坤六断第六层内外相合第七层阶及神明。
混元桩亦称“抱月式站桩”。或“太极桩”。桩功不在于叫什么名称而在于其中的内涵。其实,许多桩法的内涵差别不大关键要看练功者能否领悟其中的要旨并把这些内涵练出来。站桩时要松静安详,切忌刻意刻板不可用力用劲要有“心如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洒脱。更要有m阮兮恍兮若有若无”的“心包太虚”的天人合一之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还会依次(或交替)闯过“九大身心净化关”。
第一,身心不适应关;
第二。身心适应关;
第三,攻冲病灶关:
第四,身心舒适关;
第五,皮肉筋脉骨渗透关;
第六,徘徊迷茫关;
第七,换劲换力关;
第八,反思关;
第九,净化关。
由于每个人的身心素质的不同练功者何时能闯过这九大身心净化关并没有统一的时间表,全在学练者悟性也要靠为人师者在整个站桩过程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要闯过“九大身心净化关”要达到太极修炼的“七层功夫”,须得明师的“口传心授”。“九大身心净化关”不仅仅体现在混元桩中也体现在太极拳锻炼的整个进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