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捉蚂蚱的技巧
1、一种是直接捕捉,也就是用手去捂蚂蚱停留的地方,以速度来把蚂蚱抓住。
2、另一种是守株待兔,这个就比较讲究技巧,就是利用多年与蚂蚱战斗的经验,推测蚂蚱逃的方向,然后伸手在那等着。一般来讲,聪明的娃娃比较偏爱这一种方法。
3、寻找场地:地势开阔、平坦长满淹没脚面的草地,现观察里面有没有蚂蚱,如果有就可以行动了。
蝗虫防治方法:
应强调前期提前预防,压制为主,后期灭杀为辅,实施飞蝗的可持续治理。即积极发展和改善检测预警技术水平,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递,改造治理蝗虫的发生基地,创造不利于飞蝗发生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控制蝗害,必要时用药防治,抑制群居型蝗虫种群的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蝗虫
② 蝗虫(也就是蚂蚱)的养殖方法和条件
1、选址
选择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2、消灭天敌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消灭干净,因为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3、地面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担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5、建棚
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纱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按上拉锁,这个装制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
(2)研究蚂蚱的方法和感受扩展阅读:
飞蝗的习性:
1、孵化
种卵孵化最低温度为17摄氏度,发育适宜温度介于26-32摄氏度之间,土壤含水量以 18-22%, 孵化率最高,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经过 50-60分钟,上午八时到下午一时孵化最多。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2、蜕皮
飞蝗成长靠蜕皮来完成,当生长到一定长度需要蜕皮时,则停止进食。头朝下倒悬其体,进行脱皮。(要有附着物)一小时后即可取食。蝗蝻自出卵后5-7天蜕一次皮,壮的蜕皮块,弱的蜕皮慢,蜕一次皮即为一龄。从孵化到成虫需蜕五次皮,方能变为成虫。
3、群居性
一龄蝗蝻常聚集在植株上,二龄蝗蝻喜欢在光裸地上,龄期越大,聚集性越显着,起初小片,后来一大片,互相拥挤重叠,甚至堆积成几寸高
4、迁飞
蝗虫的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殖生理发育的需要,迁飞可以增进食欲,特别是在羽化至产卵前迁飞,能提高产卵数量和质量。所以,蝗虫产卵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飞翔,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③ 如何捕捉蚱蜢
捕捉蚱蜢的方法:选对季节,选对场地,选好工具,捕捉原理。
1、选对季节
捉蚂蚱的季节:春季中旬以后,秋季中旬以前,夏季蚂蚱最多。
2、选对场地
蚱蜢喜欢吃嫩草,在野外草誉森滚比较旺盛,地势开阔、平坦长满淹没脚面的草地可以捉到蚱蜢。
3、选好工具
工具制作:将两个短柄抄网固定在电动车或摩托车后脚撑两侧,网要开口大,网密,尾长。尽量贴近草上方。
4、捕捉原理
通过惊扰蚂蚱,使其跳起,被经过的抄网使蚱蜢被网住。
(3)研究蚂蚱的方法和感受扩展阅读:
蚱蜢的生活习性:
1、食性和取食危害方式
蚱蜢成虫与蝗蝻的食春橡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庆余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2、蚱蜢的活动习性
蚱蜢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