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壤检测标准
森林土壤检测标准:
1 GB 7866-19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2 GB 7868-1987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3 GB 7870-1987 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4 GB 7871-1987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5 GB 7872-19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6 GB 7873-1987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
7 GB 7874-1987 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
8 GB 7875-19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9 GB 7876-1987 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
10 GB 7877-1987 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11GB 7878-1987 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12 GB 7879-1987 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
13 GB 7880-1987 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14 GB 7881-1987 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15 GB 7883-1987 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
16 GB 8915-1988 土壤中砷的卫生标准
17 GB 9834-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18 GB 9835-1988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19 GB 9836-1988 土壤全钾测定法
20 GB 9837-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⑵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将土样中有机碳高温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此类方法所得的结果中也包括了土壤中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和以高度缩合的、几乎为元素态的碳(碳、石墨、煤)。另一类是用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氧化有机碳后测定消耗氧化剂的量,再换算为有机碳的量。
这类方法不包括高度缩合的碳和碳酸盐形式的无机碳,快速简便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操作技术,至今仍是通用的常规方法,其中最通用的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利用170〜180°C油浴使加有重铬酸钾氧化剂和硫酸的土壤溶液沸腾5min,土壤有机质中的碳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而重铬酸钾中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
剩余的重铬酸钾用二价铁的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有机碳被氧化前后重铬酸钾消耗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进而换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
(2)土壤矿物质全量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土壤有机质的生态效应:
1、提供作物养分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随着有机质的矿质化,不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和微生物利用,同时释放出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在有机质分解和转化过程中,还可产生各种低分子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质部分都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促进风化,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此外,土壤有机质还能和一些多价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络合物进入土壤溶液中,增加了养分的有效性。
2、保水、保肥和缓冲作用
土壤有机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据研究资料表明腐殖物质的吸水率为5000~6000g/kg,而黏粒的吸水率只有500~600g/kg,腐殖质的吸水率是黏粒的10倍,能大大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土壤有机胶体有巨大的表面能并带有正、负电荷,且以带负电荷为主,所以它吸附的主要是阳离子。其中作为养料离子的主要有K+、Ca2+、Mg2+等。
这些离子一旦被吸附后就可避免随水流失,起到保肥作用,而且随时能被根系附近的H+或其他阳离子交换出来,供作物吸收,仍不失其有效性。
3、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主要是以胶膜的形式包被在矿物质土粒的表面上。一方面,腐殖物质胶体的黏结力比沙粒强。因此,有机肥料施入沙土后可增加沙土的黏性,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有机质松软、絮状多孔,而黏结力又不像黏土那么强。所以黏粒被它包被后,就变得松软,易使硬块散碎成团粒。这说明有机质能使沙土变紧,使黏土变松,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4、腐殖酸的生理活性
据研究资料表明,腐殖酸分子中含有酚、羧基等各种功能团.因而它们对植物的生理过程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腐殖酸能改变植物体内糖代谢,促进还原糖的累积,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旱能力。
腐殖酸能提高酶系统的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养分的吸收,从而增加生长速度。腐殖酸能增加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细胞膜的透性从而增加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并加速细胞分裂增强根的发育。
5、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土壤腐殖物质胶体具有络合和吸附的作用,因而能减轻或消除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的污染。据研究资料报道,胡敏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和某些农药。腐殖物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络合,从而有助于消除土壤溶液中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⑶ 土质检测是什么意思
土质检测是土壤成分分析,常规的项目有pH,有机质,速效的氮、磷、钾,全量氮、磷、钾。有特殊需要时要做金属分析。
土壤环境监测森李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2、土壤相关检测方法:
1 【PH】森林土壤PH测定LY/T1239-1999[1]
2 ------【总铬】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GB/T 17137-1997
3 【铜】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猜春启GB/T 15555.2-1997
4 ------【锌】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5 【铅】固体废物
6 ------【镉】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7 【镍】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8 ------【氟化物】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555.11-1995
离子选择电极法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1992年
9 【六价铬】固体废物 六穗如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1995
10 ------【硫化物】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总局1989年
11【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⑷ 怎么证明土壤中有矿物质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破碎、搬运等过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而成的。可以说,土壤也是由矿物组成的。
证明土壤中含有矿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验证。土壤烘干后称重,密闭加入一定数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脱水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导入澄清的石灰溶液出现沉淀,分析时倒推即可.土壤烘干后称重,加入蒸馏水过滤,残渣烘干称重,与加入蒸馏水前的重量比较会减少,说明有无机盐溶入水中,造成重量减少.
⑸ 土壤Hg 异常区Hg 存在形态及辰砂矿物的发现
以往多项研究工作及近些年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城镇及其周边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着Hg的地球化学异常。针对这些Hg异常的成因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但如此广泛的Hg异常的存在仍是困扰研究者的一个难题,由此也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因为Hg是一种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土壤Hg异常的存在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警觉,人们最关心的是这些异常会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为了解开这些疑团,并为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土壤Hg异常的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此类Hg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土壤中的Hg可以有多种存在形态,例如离子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硫化物态、氧化物态以及硅酸盐态等。以不同形态存在的Hg可能蕴含着Hg的来源以及Hg异常形成机理等方面的信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土壤Hg异常形成机理探讨就从Hg的存在形态研究入手,逐步深入,最终发现,土壤Hg异常与土壤中Hg的硫化物矿物———辰砂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辰砂矿物是在表生条件下次生形成的,这揭示了此类Hg异常的形成机理。
(一)土壤Hg热释图谱特征
首先使用了热释图谱的方法研究Hg存在形态。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土壤中的Hg连续释放出来,根据不同温度区间释放Hg的多少来判断各种形态Hg在全量Hg中所占的比例,进而确定土壤中Hg的主导存在形态。
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分布在我国13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1600余件样品中选取203件进行了Hg热释图谱测试。Hg热释图谱测试采用RG-1型测汞仪,土壤试样量为0.12g,热释过程采用分段加温的方式,热释温度区间依次是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各释放温度对应的延时脱Hg时间分别是60s、60s、55s、45s、45s、45s、35s、30s、30s、30s、30s、30s、30s。
测试结果表明,虽然不同试验区或同一试验区不同样品间Hg的热释图谱略有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图谱特征基本一致。基此,为了探讨土壤中Hg存在形态的总体规律,将各试验区不同样品相同释放温度条件下释放的Hg量累加起来,结果见表5-1和图5-1。
从表5-1和图5-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壤中Hg的热释温度主要集中在200~450℃之间,该温度区间释放的Hg量占全部Hg量的94.2%;而250~400℃温度区间上释放的Hg量占全部Hg量的90.0%。除沈阳、郑州两试验区以外,其他试验区出现Hg最高含量的热释温度均为350℃,据此推测350℃对应的Hg的存在形态是土壤中Hg的最主要存在形态。
表5-1 不同热释温度Hg含量累加结果
图5-4 部分“微球粒”形貌特征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分析(Philip,1999),“微球粒”是在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烟尘一同扩散沉降。该物质不仅是异常组分叠加到土壤中的直接载体,而且是判断人类活动、大气污染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间成因联系的证据。黄铁矿、磁铁矿等的成因和来源复杂,既可以产生于金属矿矿石的选冶过程,也可以是赋存在煤中的矿物通过燃烧而释放。由于这些矿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很高,它们的加入是形成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身是追踪和确认异常组分来源的证据。由于“微球粒”和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物的产出位置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具有比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判断土壤环境是否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一个直接证据。这一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科研人员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在未实施污灌的地区土壤是如何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从而建立了人类活动、大气污染与土壤污染间的成因联系。
在城镇及其周边土壤Hg异常内发现了辰砂矿物意义重大,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资料都认为土壤Hg异常的形成主要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黏土矿物组成有关,尚没有见到直接将土壤Hg异常与辰砂矿物联系起来的文献报道。作者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土壤中Hg异常与辰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土壤中Hg异常与辰砂间的成因联系,以及辰砂的成因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这个发现为研究土壤Hg异常的成因、形成机理及其查证方法等提供全新思路,更主要的是对研究土壤Hg地球化学异常的存在形式、评价其生态地球化学效应具有直接的作用。因为土壤中Hg存在形态不同,其在土壤-水-农作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途径就不同,在食物链中累积的程度差异很大。如果土壤中的Hg异常是由辰砂引起的,或者说通过人类活动等叠加到土壤中的Hg最终转化为矿物态的辰砂,那么针对城镇及其周边土壤中普遍存在的Hg异常的生态效应评价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微球粒”物质和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物的发现具有与辰砂同等重要的意义,除可以为判断土壤环境是否受到人为活动扰动提供直接证据以外,其本身至少是一部分重金属组分回落土壤的载体。对其成因、迁移转化途径的认识,对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异常形成机理具有“示踪”作用。此外,“微球粒”和黄铁矿、磁铁矿等都是固体物质,以这种方式叠加到土壤中的重金属组分,其生态效应与呈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组分间的差异可想而知。因此,这些内容对评价和解释重金属元素异常的生态效应具有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