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需一篇“猪”的论文
我的空间里有,请查看。
题目为“聪明的猪”,谢谢!
http://104420865.qzone.qq.com/
网上的:
论中国古代家猪的驯养
内容提要:
猪在中国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磁山遗址的猪就有被驯养的证据。对由于肉食资源缺乏而做出的被动反应和出现剩余的谷物可能是家猪出现的主要前提。家猪的饲养经过了“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这样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家猪
绵羊和山羊在中东地区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而猪的驯养不但出现较晚,也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除了狗之外,猪很可能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而且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家畜。因此,研究猪从野生到家养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动物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确立测量猪的牙齿和骨骼、判断它的年龄结构、计算其在全部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等研究方法及参照考古学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猪骨,探讨中国古代家猪的发展进程。
一、家猪起源的时间
根据到目前为止所知的资料,中国距今大约10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是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等四处。其中,位于北纬25.5度的玉蟾岩遗址和位于北纬28.5度的吊桶环遗址里都发现了稻米或栽培稻的硅酸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1)。另外,位于北纬39度的南庄头遗址里也发现了陶器、骨器和石器等(2)。依据以上发现,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的开始及陶器制作的起源追溯到距今10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骨骼似乎都属于野生动物,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畜(3)。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甑皮岩遗址(4),但是我们认为其所依据的证据是有问题的。首先是这个遗址的年代至今仍有争议,早期的报告把此遗址的年代定在距今5000年左右,文化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早阶段(5)。后来通过碳十四年代的测定,又把此遗址的年代定在距今10000-7000年之间,这些碳十四测量数据尚有待于再研究(6)。其次,这个遗址猪骨出土的层位归属还没有定论。整理甑皮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学者指出这些动物骨骼全部出自1973年的发掘(7)。有些学者认为1973年发掘的全部动物骨骼均出自早期,为距今9000年左右(8)。但是另有学者指出1973年发掘的地层都属于这个遗址的晚期,为距今7000年左右(9)。第三,判定这些猪骨为家猪的证据是有问题的。研究者仅仅依据年龄结构,即1-2岁的个体占据65%就判定这批猪骨属于家猪,既没有测量猪臼齿的长度和宽度,也没有研究牙齿磨蚀状况和猪的年龄的关系。另外,因为明确存在家猪饲养的其它大多数遗址中猪的年龄结构以1岁的占据绝大多数,据此研究者认为甑皮岩遗址1-2岁的猪占据绝对多数表明家猪的驯养技术尚处在较低的水平,故需要驯养较长的时间,因此猪的年龄越偏大(10)。这种说法比较牵强。总之,仅仅根据年龄结构就判定甑皮岩遗址的猪属于家猪是不科学的。对遗址中其他材料的研究表明当时甑皮岩遗址的居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在这样的狩猎采集经济中,是否存在一定数量的家猪值得商榷。因此我们认为,把甑皮岩遗址的猪作为中国家猪的起源证据不足。
我们认为目前所知最早的家猪出自位于北纬36.5度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判定其为家猪主要有三个标准,即牙齿的测量、猪的死亡年龄以及猪骨遗骸出土时的考古学背景。磁山遗址猪的下第3臼齿的平均长度为41.4毫米,平均宽度为18.3毫米。这个尺寸与我们一般认为家猪第3臼齿的平均长度低于40毫米的尺寸相似(11)。其次,磁山遗址超过60%的猪在0.5到1岁时就被宰杀,这种死亡年龄结构不象是狩猎的结果,而是人为控制下的产物。另外,该遗址的几个窖穴里都埋葬有1岁左右的骨骼完整的猪,上面堆积有大量的炭化小米。这些都是当时人的有意所为。
根据上述的发现,我们推测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里家猪的出现至少要比栽培农作物和制作陶器晚2000年左右。
二、 家猪起源的前提
我们认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里,家猪作为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之一,至少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或前提。1是由来已久的通过狩猎活动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已经开始不能满足肉食的供应,必须开辟新的途径获取肉食资源。2是当时在居住地周围存在一定数量的野猪,特别是有出生不久的幼小野猪,因此人们可以捕获它们进行驯化。3是对特定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栽培工艺的成功,巩固了人们有意识地种植植物性食物的信心,同时也促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动物进行驯化。4是收获的粮食有了一定的剩余,可以用来对动物进行饲养。
在中国,有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可以用来验证上述家猪起源的前提。第一个是磁山遗址里发现了300余个长方形的土坑,其中80个土坑里放有小米。考古学家将那些小米依照体积换算成重量,达5万公斤之多。另外,有些土坑里在小米之下还放有完整的猪或狗(12)。
第二个是依据对山西省襄汾市陶寺遗址出土的人骨与猪骨的食性分析。陶寺遗址距今4000年前,这个遗址发现了小米的遗存。通过对这个遗址出土的人骨和猪骨进行稳定同位素测定,发现人和猪都摄取过大量的C4植物(13)。因为小米是C4植物,所以可以推测当时的人与猪都吃小米,或者更确切地说,人吃的是小米,而猪吃的可能是小米的壳。
我们认为新石器时代居民是在自然环境制约下开展生存活动的,他们在经济上的发展往往是被动的。比如饲养家猪,就与上述的4个条件或前提相符。第一,正如我们曾经在其他文章中阐述的那样,养猪是在狩猎活动满足不了肉食资源的前提下不得已而为之(14)。第二,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里都发现有一些野猪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测野猪在当时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提供食物控制它们。这可能是成功地驯化野猪的重要原因。第三,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饲养家猪要比农业出现的晚,这表明在饲养家猪之前人们已经掌握了驯化这种行为。第四,在农业的起源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剩余的粮食,必须到栽培农作物达到一定水平,粮食生产出现了剩余,才可以用来饲养家畜。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遗址里发现大量的小米,表明当时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除了供应人们的食用以外,还有一定的剩余用来饲养家猪。此外,陶寺遗址猪骨的食性分析证明了这里的猪也吃小米,这与我们上述的前提是吻合的。
三、饲养家猪的发展模式
大量讨论家养动物出现过程的考古文献都集中在如何对考古遗址中的家养动物进行定义和鉴别上。这些家养动物的定义主要是强调控制饲养动物的环境,或对动物的所有权(15)。但是本乡(Hongo)等通过对位于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卡耀努遗址出土猪骨的分析,认为家养动物的出现是人与动物长时期相互依赖的结果(16)。
学者们往往把家养动物的出现过程归结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有的提出“可用期”、“代替期”和“巩固期”这样一个模式(17),但是这个模式仅限于解释欧洲西北部的特例,在那里农业的出现晚于家畜的出现,而在中国农业的出现要早于家畜的出现,因此这个模式完全不能用来解释中国家猪的起源。本乡等提出从“狩猎”到“文化控制”,再到“家养”这样一个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有推测的成分。这个模式的提出依据的是黑克(Hecker)的观点,他认为,在人类对动物的驯养过程中,总会有些驯养行为无法留下“有形”的证据,致使今人无法对其进行复原(18)。本乡等的模式与我们提出的 “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的发展模式十分相似(19)。但是本乡等认为最初的“文化控制”是指人为地控制或操纵动物生育,将雌性的家猪与雄性的野猪交配(20)。这个推测缺乏动物考古学的可靠证据,因此在这里围绕我们提出的模式进行讨论。
我们通过对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这个区域古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有多种类型,具体划分为“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这样三个类型。表一列举了用于获取肉食资源方式讨论的遗址及出土动物种类的数量和比例,图一则是各个遗址的分布图。
当定居生活最初形成的时候,人们的狩猎和捕捞活动往往就在居住地周围进行。这样,居住地周围有什么动物,当时的人就狩猎或捕捞什么动物。虽然其狩猎或捕捞的行为属于人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存活动,但这种行为依赖于居住地周围存在的野生动物资源,因此我们把这种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称为“依赖型”,其定义是当时人们的肉食来源完全依赖于捕获居住地周围存在的野生动物。如表一在统计方法一栏里注上黑色三角形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就显示出“依赖型”的特征,其动物种类很多,但是没有任何家养动物的证据。
另一种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是把狩猎、捕捞野生动物和初步控制、开发特定家养动物相结合。对动物进行饲养意味着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左右特定动物的生长。我们把这种肉食资源的开发行为称之为初级开发,这种开发提高了人们在食物资源不稳定的情况下生存的能力。其定义是当时人们的肉食来源主要依赖于捕获居住地周围存在的野生动物,但是也包括饲养一定数量的家畜。表一有7个遗址属于初级开发型,我们给这些遗址标上黑色的圆圈。前面提到的磁山遗址应该属于“初级开发型”的典型。
最后,当家养动物占据多数,而狩猎、捕捞的重要性下降时,就表明当时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饲养家畜来保证肉食资源的供应,但狩猎、捕捞活动也在发挥一定的作用。一般而言,饲养活动相对于狩猎、捕捞活动更多地体现出计划性、管理性,其在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中占据主要比重,表明人的生存活动能力有了稳定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如果家养动物遭遇灾难,那么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要比野生动物遭遇灾难所带来的影响大的多。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之为“开发型”。定义是当时人们的肉食主要来自饲养的家畜,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捕获居住地周围存在的野生动物。表一有12个遗址属于“开发型”,我们给这些遗址都标上黑色的方块。
中国的考古材料显示出这样一个家畜驯养的发展模式,即在人完全掌握对动物的饲养之前,还存在一个强化人与动物相互作用的中间阶段。磁山的考古材料表明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地区的居民已经掌握了对猪的饲养,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地区家畜饲养的最早证据。但是,并不是说中国北部地区古代各个遗址的居民饲养家畜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是同步的。比如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第五期的绝对年代不超过距今4000年,但是其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看起来仍处于“初级开发型”,而“开发型”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早在距今6000年的河南省渑池县班村遗址第二期就已经出现。可见在中国北方的不同地区,家畜驯养的发展模式存在着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差异。
四、结语
家猪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家畜之一,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养动物,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显着特点。
我们认为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遗址,这个时间明显地晚于栽培作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对由于肉食资源缺乏而作出的被动反应和出现剩余的谷物可能是家猪出现的前提。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行为经过了“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这样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我们发现以家猪为代表的家养动物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而野生动物有一个不断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存活动是稳定发展的。这种发展趋势与世界上其它古代文化具有较大的同一性。
㈡ 猪是怎样交配的
一般自然本交所有动物都一样的,都是爬胯。
母猪在发情期,可以见到特异的求偶表现,公、 母猪都表现一些交配前的行为。发情母猪主要表现卧立不安,食欲忽高忽低,发出特有的音调柔和而有节律的哼哼声,爬跨其他母猪,或等待其他母猪爬跨,频频排尿,尤其是公猪在场时排尿更为频繁。发情中期,在性欲高度强烈时期的母猪,当公猪接近时,调其臀部靠近公猪,闻公猪的头、肛门和阴茎包皮,紧贴公猪不走,甚至爬跨公猪,最后站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
(2)研究方法猪扩展阅读
爬跨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行为,一般在发情期出现,既爬跨就是雄性动物谋求与雌性动物交配的行为。不在发情期出现的爬跨行为,则一般是与同伴或主人玩耍。比如家养的宠物狗经常抱着你的腿进行的爬跨行为,就是一种很亲热的玩耍。
参考资料爬跨_网络
㈢ 为什么是人去研究猪,而不是猪来研究人呢
你也太搞笑了,这种幼儿园的问题也提?让我告诉你这个幼儿园小妹妹好了,因为.......你的智商有猪高吗?如果有的话,说明猪没有能力研究你,如果没有的话,说不定它们现在就在研究你,只是你智商没有它们的高,没有察觉。O(∩_∩)O哈哈~这都不知道,人是高级动物嘛,吃饱撑着干嘛啊,是吧,猪只想过安逸的生活而已。
㈣ 保存猪种资源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猪种遗传资源保存主要有三种方法:活体原位保存、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DNA保存,此外体细胞保存也是很有希望的一种方式,这些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共同使用,互相作为一种补充。
活体保存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可以在利用中动态地保存资源,但是其弊端在于一般需要设立专门的保种群体,维持成本很高,同时管理问题以及畜群会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例如疾病,近交,有害基因的存在,其他畜群的污染,自然选择带来的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尽管目前超低温冷冻方法保种还不能完全替代活畜保种,但作为一种补充方式,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稀有品种或品系,利用这种保存方法,可以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的基因型,免除畜群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改变。一般情况下,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样本收集和处理费用并不是很高,特别是精液的采集和处理是相对容易和低廉的,而且冷冻保存的样本也便于长途运输。
DNA基因组文库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目前基本上处于研究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完善,可以直接在DNA分子水平上有目的地保存一些特定的性状,即基因组合,通过对独特性能的基因或基因组定位,进行DNA序列分析,利用基因克隆,长期保存DNA文库。这是一种最安全、最可靠、维持费用最低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㈤ 猪是怎么来的~
哼哼和噜噜都是猪叫。从喉咙里发出的粗音(猪在寻找伴侣时发出的声音)哦喔、嗷 、呼噜噜尖叫(猪屁股上挨了一棍子时所发出的声音)耶。哼哼声(猪吃饱喝足、闲庭信步时所发出的声音)哼哼。
猪的叫声是一种联络信息。例如: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叫声,根据其发声的部位(喉音或鼻音)和声音的 不同可分为嗯嗯之声(母仔亲热时母猪叫声),尖叫声(仔猪的惊恐声)和鼻喉混 声(母猪护仔的警告声和攻击声)三种类型,以此不同的叫声,母仔互相传递信息。
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牛、犬、羊、猪、鸡)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为亥。
㈥ 野猪如何成为家猪
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缘自野猪的驯化。目前,野猪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相比之下,家猪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别明显,家猪的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它们一般白天活动,黑夜休息,性情也颇为温顺。人们不禁要问,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
汉唐时期的养猪业�
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猪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从先秦时期就有了"六畜"的说法,"六畜"中猪为其一。猪在古代名称甚多,从《周礼》、《礼记》到《尔雅》、《说文解字》、《方言》,记载了按照猪的年龄、毛色、性别而区分的诸多名称,而流行最广者则为彘、豕、豚。先秦时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养猪业虽在普及但尚不发达,逮乎汉唐,养猪业得到长足发展。首先,汉唐农业生产呈现高潮,奠定了养猪业的物质基础。其次,汉唐两代的气候处于温暖期��(2)�,有利于猪的生长。第三,汉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常年景,"守闾闫者食梁肉"��(3)�,肉类消费量大增。因此,促进养猪业出现了向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绘道:"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养有"千足彘"且 收入与千户侯等同的大户人家,在西汉前期就已常见,专以养猪为业的专业大户在汉代也已出现。汉唐时期的地方官员也多把督劝农民养猪,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方向.
考古遗址出土家猪的判断标准
家猪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最早的家畜之一,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的一种主要肉食资源,在宗教活动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何判断众多考古遗址里出土的猪骨是否属于家猪,是我们在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秉承以今证古的原则,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依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判定考古遗址出土的猪是否为家猪提出以下5条标准,这5个标准在使用时常常是互相参考的。 1是形体特征。考古遗址出土家猪的体形一般比野猪要小。由于是饲养,有人向猪提供食物,它可以不必象野猪那样用鼻吻部拱地掘食。时间长了引起鼻吻部及头骨长度缩短。另外,在饲养过程中猪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一般不需要争夺和对抗,缺乏剧烈运动,这些都促使家猪的形体开始变小。通过对牙齿和骨骼的测量,可以对家猪和野猪进行明确地区分。比如我们依据对内蒙古敖汉兴隆洼、兴隆沟、广西桂林甑皮岩、浙江肖山跨湖桥、河南濮阳西水坡、渑池班村、柘城山台寺、湖北枣阳雕龙碑、甘肃武山傅家门、安徽蒙城尉迟寺、上海马桥、山西垣曲古城东关、河南偃师商城、安阳洹北花园庄
内容提要:猪在中国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磁山遗址的猪就有被驯养的证据。对由于肉食资源缺乏而做出的被动反应和出现剩余的谷物可能是家猪出现的主要前提。家猪的饲养经过了“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这样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中国 新石器时代 家猪 绵羊和山羊在中东地区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而猪的驯养不但出现较晚,也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除了狗之外,猪很可能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而且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家畜。因此,研究猪从野生到家养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动物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确立测量猪的牙齿和骨骼、判断它的年龄结构、计算其在全部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等研究方法及参照考古学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猪骨,探讨中国古代家猪的发展进程。 一、家猪起源的时间根据到目前为止所知的资料,中国距今大约10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是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等四处。
㈦ 什么是猪的饲养标准
答:现行猪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猪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为使其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日每头供给其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料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完整的饲养标准包括标准研究条件、研究方法说明、各类动物不同阶段、不同生产目的营养需要量及常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表。美国NRC和英国ARC的营养需要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个标准,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1998年第10版NRC《猪的营养需要》。在使用饲养标准时,对饲养标准要正确理解,灵活应用,一定要考虑到猪的生产性能、饲养规格及质量、环境和饲养方式的差异,对标准中的营养需要按实际水平、饲料饲养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㈧ 为什么要了解和研究猪的行为习性
行为是动物对某种刺激和外界环境适应的反应,不同的动物对外界刺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同一种动物内不同个体行为反应也不一样,这种行为反应,可以使它能从逆境中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动物的行为习性,有的取决于先天遗传的内在因素,有的取决于后天的调教、训练等外来因素,这些行为反应则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猪和其他动物一样,对其生活环境、气候因素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在行为上都有其特殊的表现,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猪行为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即猪行为学,从多年来研究结果看,对猪行为习性的研究可以概括为:采食行为、排泄行为、群居行为、争斗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活动与睡眠、探究行为、异常行为以及后效行为等。
随着养猪生产的变革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猪的行为活动模式及其机理,以及调教方法的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尤其是在畜牧业日趋集约化的情况下,全舍饲、高密度、机械化、专业化流水式高效生产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妨碍了猪的正常行为习性,应激反应不断发生。要解决这种人为环境与猪行为之间的矛盾,只能从猪适应反应着手,加强调教,发挥猪后效行为潜力,使其后天行为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如果掌握了猪的行为特性,科学地利用这些行为习性,根据猪的行为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养工艺,设计科学的猪舍和设备,改革传统饲养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创造符合猪习性的环境条件,必然有利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㈨ 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方面,比较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科学家通过对鱼、龟、鸡、猪和人等几种脊椎动物的
(1)它们在胚胎发育的初期很相似;它们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它们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有鳃裂出现 |
㈩ 土办法治疗猪咳嗽
一般情况下,若有猪咳嗽,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给猪打针,但打过以后,有很多时候都是原来咳嗽的猪还照样咳嗽,甚至咳嗽的更厉害,这时候养猪人就会想是不是剂量用的不够,于是,加大剂量再打一次。结果是越打越严重,猪的寿命也越短,当然也有好多情况下,完全是因为打针把猪打死的。因此,有些专家并不主张给猪打针。
我们知道,猪的免疫力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温度、湿度、断奶等,其中精神因素对猪免疫力状况影响最大。目前,有专家已经提出进行福利养猪,就是主张要人类关爱猪,让猪健康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动不动就被打针,打针会给猪带来很大的精神应激。因此我们就要想办法尽量减少给猪打针,当猪生病的时候我们尽量通过食疗的方法去避免打针。
针对猪咳嗽这种常见病,德国马普所的专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指出可以将本来用于注射的药物青霉素和氨基比林加入适量的水装在小的喷雾器中每隔半小时在猪圈上方喷一次,这样一天下来就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做的原理
首先我们知道如上所述打针本身对猪是一个大的应激可能会造成猪几天精神上的恐惧,免疫力也随之大大降低。其次,我们大部分养猪人都知道,猪咳嗽是属于猪的呼吸道黏膜性疾病,打针后针剂通过血管很难到达黏膜发挥作用,而通过喷雾猪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