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师国学教学方法

教师国学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01 11:00:44

如何用国学教育孩子

导语:时下,国学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家长对孩子的国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那么,家长如何结合国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一、提高家长对国学的认识

引导孩子学习国学,首先要有家长的支持。专家们认为,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情,孩子自己是很难坚持学下来的。国学教育在6岁前的坚持对孩子后来的学习十分重要。

在幼儿阶段,作为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温习诵读过的篇目,讲解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了解做人的道理。比如《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句子,家长可以找来《孟母三迁》、《断机杼教子》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环境影响人和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再比如读“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孙康、车胤刻苦读书的故事,使孩子懂得勤学苦练才能有建树。这种通过故事熏陶学国学的方法非常适合低年段的孩子。

此外,家长之间还可建立起国学经典学习的组织,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坚持、共同热爱,以期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国学精神财富。家长可以经常与幼儿园、学校沟通,把孩子将要学习的国学内容先学习一遍,有了感性认识后,就可以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心理学认为,孩子的学习是由于信任教师和家长而产生的,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把国学知识作为基本修养,言谈举止间能够合理熟练地引用国学语句,孩子学习国学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并为之努力。

二、 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要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国学教育,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家长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每天的同一时间给孩子展示一些关于国学的内容,并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了解,给大家讲国学故事,这样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就可以慢慢提升。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孩子必背的古诗文,家长如果有时间不妨和孩子一起来读诵。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督促孩子背课文,自己却全然不通,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家长熟练掌握了这些国学经典,孩子一定佩服不已,会更加信服家长,愿意同家长一起切磋。

三、为孩子创设国学学习环境

给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选择合适的国学书籍很关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特点,和孩子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国学书籍,这样的话,孩子在进行国学书籍阅读的时候,就会比较感兴趣。此外还可为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国学知识挂图,把这些内容挂在孩子的房间,按老师的要求每天在家和孩子一起诵读儿童经典,巩固孩子的记忆效果。

定期为孩子播放经典光盘。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时给他放一段诵读国学经典的光盘,让孩子在愉快的空间里听经典诵读,孩子玩的时候、开车外出的时候,可以把诵读cd做背景音乐和孩子一起欣赏。

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学习国学的成就。对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果要及时表扬,每天孩子回家时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回忆学到的国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又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四、国学教育的方法很关键

专家们同时也提醒,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不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家长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国学教育方法有:家长陪孩子每天读国学书籍;给孩子播放国学教育的视频;每天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家长给孩子讲国学小故事。

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很多家长在孩子诵读《弟子规》等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孩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然,国学经典并不仅仅是用来读诵的,生活中的应用最难得。比如,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应该按照弟子规相关的道理去做,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引经据典示范给孩子看。这样,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才会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比如,有的学生高考前特别焦虑,家长就用《后汉书班超传》里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句子激励孩子,让孩子直面高考;比如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家长可以用“谦受益,满招损”或“骄兵必败”的故事提醒孩子;当孩子犯错误不敢面对时,家长可以用《论语》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去引导孩子。

当家庭出游时,看到某一处美景,可以和孩子一同回顾历来文人对这美景的描绘。如能和孩子一同吟咏出某些篇目,那也大大提高了出游的层次。

❷ 在中小学中怎样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在中小学中怎样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通过经典诵读,内化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伟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这为经典诵读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诵读国学经典,受到古人哲理、智慧的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青少年获得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经典诵读应纳入到语文教学中,且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学习正确的诵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甚至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在共同诵读过程中实时地与学生讲解、交流、分享,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养成规范诵读的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并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优化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将国学文化融入到语文学科中,推动传统课堂转向现代化和多元化。那么,要提高国学经典在小学教学中的教学地位和效果,我们就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多样化探索。教师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也可以通过讲述经典的历史故事或分角色表演经典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3.科学选择国学经典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国学经典教材要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必须实现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和提高知识储备的双重标准。在国学经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养、熏陶作用,引导小学生认知理解“仁、义、理、智、信”的中华美德。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才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应打破过去单一古板的呈现方式,确保教育形式多样化、新颖化与视频化,这对孩子学习与理解有重要作用,再开发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有效地学习,在有效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通过国学启蒙教材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先秦、汉代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选择诗词歌赋来提高学生朗诵和鉴赏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国学经典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各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通过绘制传统文化相关的墙画、设立古代先贤的雕塑、建设优美的校园等方式来改善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征集墙画设计,书画作品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和经典古诗文的认知。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读书角、广播站等场所融入国学教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张贴和诵读交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收国学经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举办活动搭建平台

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规划和组织与国学经典教学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将祖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生的生活中,更可以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如“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阅读会” “习语矫正比赛” “经典话剧表演” “名句名作朗读交流会” “班级特色诵读赛”等活动,还可以在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与激励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❸ 幼儿园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导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了经典诵读、文学艺术、科技发明,文明礼仪,民族友爱等。幼儿国学教育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如何开展国学教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一、经典诵读。

普遍的模式是在幼儿园内部开展国学班(也有社会上开办的国学馆),国学班或国学馆从布置上营造了一个古色古香文化氛围,以三字经、千字文等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典籍以及唐诗为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模仿古代书塾教育的模式,要求幼儿以安详的态仪来进行学习。也有的幼儿园没有单开国学班,但引进了一部分典籍读物作为常规课程。经典诵读的作用是让幼儿通过熟读和记忆,达到内容与内心的融合,然后在日常生活的某个情境中,得到不自觉的唤醒,从而达到道德情感与习惯的教育。比如,有一次我带大班的孩子们到公园寻春,有一个女孩忽然发现了角落里一株樱花树开出了一枝艳丽的花,她张口就说:“墙角数枝梅啊!”虽然说的不正确(不是梅花),但其意境用的恰到好处。还有一次,有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情,我和小朋友们对他进行了了批评并鼓励其改正,有一个孩子就忽然在后面喊道:“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至于“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等等以学习、交往、孝悌,励志等社会层面的内容,则分别从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但经典诵读未免有些古板,甚至死气沉沉。有时候难免拘于形式。对于3---6岁这些活蹦乱跳,自制力很差的孩子来说,我们一定要从教学时间上做好安排,并在教学手段上辅以图片,多媒体等,以便幼儿容易接受。

二、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是区别于经典诵读的,以游戏为主展开的,有目标的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活动。其教育内容涉及面很广泛,体现在幼儿基础课程五大领域以及文化学习的各个方面,形式活泼多样,不拘一格,一般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体验,操作,交流讨论,肢体表演,游戏等方式,达到对传统文化美学及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行为规范的理解。比较多的是做社会领域的集体教育活动,比如《有趣的生肖》通过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引导幼儿了解出生与生肖的有趣结合,体验十二生肖轮回的现象;《美丽的衣裳》向小朋友展示了我国多民族的`不同服饰风采,并引出主题:我们的衣服岁不一样,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艺术方面也可以生成活动,比如大班艺术《画脸谱》,通过观察帮助幼儿了解脸谱的特点,鼓励孩子们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脸谱,从而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同时发展了幼儿大胆创新的能力。另还有外健康领域如《中华美食》,语言领域如成语故事等。集体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面广泛,能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方式方法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及《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与要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环境创设。

有很多幼儿园把中国特色作为环境创设的主题,形式上有墙饰,吊饰,展览架摆放,楼梯贴等,其内容包括文化艺术,饮食,经典诵读,文明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我园楼道墙体悬挂或张贴了各式各样的戏曲脸谱、文化扇、剪纸、国画等;楼道吊饰则装饰成了中华瓷器的造型,小主题命名为《中华瓷韵》;展览架一般做成博古架的造型,摆放一些以石头、瓶子、粘土为载体的中国元素的装饰。吊饰以中国戏曲,中国瓷艺,中国剪纸,中国扇艺,十二生肖,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成语故事绘图等作为题材。这些装饰首先从视觉上给人以浓重的中国味,使幼儿置身于中国元素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感受中华文明的大气与典雅。同时在美学,科学,社会等方面对幼儿进行了引导和熏陶。墙体上可以辅以文字说明,墙体内容的制作与收集可以是老师,幼儿以及家长,形成墙体与幼儿互动,墙体与家长互动,也可以在楼梯上,柱子上一些小空间粘贴三字经,千字文等典籍内容,使幼儿和家长随时可以诵读。

四、亲子活动。

一般指的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紧密相连的大型主题活动。我们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要局限于放几天假,出去玩几天。我们更应该从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育意义上来着手。比如,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在环境创设上悬挂香包,艾草,还可以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粽子和小朋友一起品尝,不仅体验分享的快乐,更能结合故事和图片,视频,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以《团团圆圆中秋节》为主题中秋节上,我们可以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和宝宝一起过节日,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鼓励宝宝把月饼敬献给爷爷奶奶,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尊老爱幼的美德;春节,我们可以以《红红火火中国年》为主题,在幼儿园包饺子,作水果拼盘,蘸糖葫芦,做手工灯笼,用各种材料粘贴对联等,使幼儿真切感受中国年的各种元素,引发幼儿对中国年的喜爱。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节日礼仪,道德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大型亲子活动拉近了幼儿园、幼儿及家长的距离,,使家长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园达成共识,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也便于幼儿的国学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家庭中。

五、文艺节目。

大型文艺汇演中,我们可以排练内容上或形式上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节目,引导幼儿以音乐、韵律,歌舞等表演形式,感受中国文化美,体验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如舞蹈《唐诗新唱》,音乐剧《守株待兔》等。这些表演首先要通过很长时间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老师对幼儿动作,表情的指导能够引导幼儿体会中国经典的意义;其次,这些表演场面宏大,更能够使幼儿感受到中国文化气势的恢弘。而且,一般的大型演出往往会以影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使幼儿百看不厌,从而使其教育意义得到不断地延伸。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办书法班,识字班,使幼儿真正感受中国汉字美,为幼儿展开阅读与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拓展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以及它丰富的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从孩子抓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幼儿,培养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一、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因此,在幼儿期间开展国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形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静交替。以歌舞、艺术等融入教学,多元化育儿,并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但能诵读《弟子规》、唐诗等国学经典绝句,更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运用。如:看到路边垂柳他们会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进餐时有人掉饭粒,他们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见同伴起争执,他们会说;“融四岁,能让梨……”国学教育让他们学会了包容、礼让、节约等道理。

二、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九重阳节……,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契机,传递给幼儿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老吾老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路不拾遗”等等许许多多的典故和名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活动素材,对指导幼儿做人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许多有突出成就的外籍华人,华侨巨子们为什么放弃豪华舒适的现代化生活,丰厚的待遇,一心要回到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喝上一口家乡水,吃上一口家乡饭,听上几段家乡戏,过过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尽心效力呢?究其根源,他们要寻的是一种民族,民俗的情结。而这个情结,是他们的父母,师长在他们极小的时候就已打好,深深埋在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最底层,而且在不断发芽,生长,任何外来的力量无法遏制得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为教育下一代服务,不失为教育者的明智之举。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培养幼儿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将传统文化融于幼儿园区域游戏之中

我们将传统文化内容与区域活动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设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区:有的班结合民间游戏创设的“传统游戏活动区”,区域中老师们给他们提供了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滚铁环”、“抓子”、“修房子”、“踢鸡毛踺”、“扇杨板”、“砣螺”、“风筝”,“抬花轿”、“翻花绳”、“骑竹马”“丢手绢”等等现成或自制材料,并为每个游戏配上图片,让幼儿一目了然知道游戏的玩法。有的班结合饮食文化创设的“叙永特色小吃”活动区,有的班结合茶文化创设的“茶楼”区域活动,教师提供了各类茶让幼儿认识,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进行识茶、端茶、敬茶、品茶,学习礼貌用语,学自制茶叶,让中国茶文化融入幼儿生活。

有的班结合节日文化创设的“端午飘香”、“闹元宵”、“过年了”区域活动。有的班结合民族文化,创设了“欢乐苗寨”、“中国传统服饰”区域活动。在“欢乐苗寨”区域中,老师搭了寨子作为活动区场所,通过各种苗家习俗的活动如制作苗家饰品、用石臼舂米、跳竹竿舞、画竹筒画石头画等,充分让幼儿体验到苗族文化所带来的快乐。有的班结合艺术文化创设的“青花飞扬”、“小小京剧谜”区域活动。在“小小京剧谜”区域中,教师们为幼儿制作了“生、旦、净、末、丑”的各种形象、京剧的表演服装、道具、脸谱,并为幼儿搭建了小戏台,供小戏谜们表演。

四、开展主题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由教师主导,由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通过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它的特点是有核心、有主体、有连续性和发展性。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主题教学活动的模式更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地,有计划性和方向性地完成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开展孝心主题活动时,组织幼儿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给父母洗脚,帮父母做家务,在幼儿帮助老师布置班级,替老师收拾区角卫生和物品等,让学生懂得并践行知恩报恩。例如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通过《葫芦娃》、《哪咤》等故事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增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亲和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五、家园配合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实施方法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学习效果,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获得兴趣的保证,因此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转变家长的观念,对家长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让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让家长在行为举止上成为孩子学习榜样。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结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园自身发展情况,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让幼儿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深入到幼儿的心中,进而让幼儿有效的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❹ 幼儿国学教育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简单轻松的原则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通则,对幼儿更不能例外。幼儿的好奇心强烈,记忆力奇佳,但是理解能力有限,接受能力较差,因而我们选择的国学教材必须是最易学易记的,使用的教学方式必须是最简单轻松的。只有这样,国学教育才能为幼儿所接受,国学经典才能一点一点地渗入幼儿的大脑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主要指先秦诸子和儒、道、释三家。蒙童读物是幼儿国学教育的入门知识,常见内容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这些蒙童读物内容浅显、文字简单,孩子经过诵读易于识记和初步理解。
对于年龄在三岁左右的小班幼儿,应该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包括《新〈千字文〉》)为主。这几本蒙童读物语句整齐短小,每句仅有三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熟读成诵。
对于年龄在四岁左右的中班幼儿,可以以诵读《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声律启蒙》为主。这几种蒙童读物散句居多骈句很少,声韵性差,有点拗口,需要反复诵读才能读得流畅,由于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教师只要指导幼儿准确断句慢慢诵读就可。
对于年龄在五岁左右的大班幼儿,可以以诵读《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为主。《增广贤文》对仗的句子居多,容易熟读成诵,是训练对联的好教材(但是文中哲理性的内容幼儿不易理解,不宜深讲);《幼学琼林》是一部小史书,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讲其中的故事,让幼儿借助故事来读读背背,能简单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这样就达到教学目标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满足了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家长望子早日成才的愿望,实则为拔苗助长,是完全违背教育规律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教师应当遵循简单轻松的原则,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慢慢接触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绝对不能用“讲深讲透”的思维来指导幼儿国学教育。
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对幼儿“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要幼儿反复诵读,读得流畅甚至背得下来,教学目标就算完成。诵读的难度应该只略高于吟唱。我们要相信,幼儿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知识储存在记忆里,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这些记忆就会发酵,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就能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幼儿国学教育的目的就实现了。
二、生动形象的原则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强,对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声乐、奇异的物品和精彩的游戏等兴趣盎然。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要充分照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必须遵循生动形象的原则,让幼儿在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幼儿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图案、生动形象的教具、悦耳动听的声乐和活泼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国学经典教育似乎离“生动形象”很远,离“严肃呆板”很近,但是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钻研和反复实践,还是创造出了游戏教学法、儿歌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国学教育,效果非常好。例如,有一幼儿教师设计了一个“好习惯,我做主”的国学教育游戏:把全班幼儿分成两组,让两组小朋友站在起始线处。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跑到箱子里挑选出自己觉得最好的习惯,然后跑过对面把它贴到黑板上固定,最后快速跑回起始线处跟第二个小朋友击掌。第二个小朋友再重复前一个小朋友的行为。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跑回起始线处算游戏结束。然后,让小朋友们比比谁找的习惯最棒。小朋友们找出的好习惯有勤动脑、爱学习、勤洗手、不吐痰、讲礼貌、不插队、红灯停绿灯行、给老人让座、帮父母做家务等,教师再引导幼儿说出养成这些好习惯的意义,对于说不到位的则适当点拨,这样就使幼儿懂得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还知道其中的好多好习惯古书中就有,多读古代经典益处多多。
旋律优美的音乐能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我们还可以将音乐教育与国学教育融为一体,将经典儿童歌曲的歌词改换成国学名句,让幼儿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自然愉快地唱诵国学。
另外,很多国学内容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内容,让幼儿以短小的情景剧形式进行表演,引导幼儿在模仿表演过程中,加深对国学的理解。如表演《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教师扮演父母呼唤幼儿的名字,幼儿准确理解“应勿缓”的意思之后表演出迅速回应的动作情态;表演“亲有疾,药先尝”一节,教师扮演生病的父母,幼儿端着一碗药水递给“父母”之前先做出试试冷热的动作。这类表演,只要幼儿姿态落落大方,动作神态与内容相符,并能表现人物性格,就算是成功的。只要表演到位,就说明幼儿准确理解了国学的内容,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通过巧设环境来达成幼儿国学教育的教学目标,也符合生动形象的原则。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巧妙渗透国学典籍内容,如在“宝宝餐厅”里写上“对饮食,勿挑拣”,在“宝宝卫生间”里写上“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在“宝宝鞋帽柜”上写上“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在镜子前写上“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这样做既能帮助幼儿识记国学经典,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知行合一的原则
圣贤常说“学贵力行”,告诉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国学教育更要强调知行合一,否则国学只会滋长幼儿的虚荣心。正所谓“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教师只有引导幼儿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必要时可与家庭形成合力),才能让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进而养成行为习惯。
好的习惯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礼貌谦让、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知恩图报、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这些在国学经典中都可以找到。当幼儿不懂得谦让时,正是教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当孩子磨磨蹭蹭时,正是父母讲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好时机;当父母忙着做事而被孩子打断时,就教孩子诵读《弟子规》中的“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学了国学经典中的孝义,马上教育孩子回家后给长辈们捶背、端水,自己叠被子、盛饭洗碗、穿衣戴帽、打扫房间……这样,就能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注入国学元素,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教育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及各种形式的国学活动更是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应有体现。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国学内容,正是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窗口和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呈现方式及国学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注入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学元素在现代教育中应具有的文化教育意义。 一、什么是“国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耐燃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昌陵虚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所在”。由此可见,国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
通过对现行的人教版一至六学年全套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做一个粗略统计,可以看出,一到六年级的十二本教材中,包括选读部分在内,共有课文四百二十一篇,其中国学内容四十篇,国学占课文总量的百分之九,此外,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部分。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拓展部分,使小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学部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它不仅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更是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厚资源,是实
现语文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三、国学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入
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使青少年能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能增强他们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国学元素呢?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和语文教学相结汪冲合,又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积淀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规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记忆、积累为主。新课标提出的一到六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一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诵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2.故事熏陶。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也消除了反复诵读产生的枯燥感。因此,我们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琴棋书画。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包括琴棋书画、民俗风情等在内的国学元素,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用音乐、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让孩子浸润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养。这些对于国学的深入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国粹,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的超境界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的记忆。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国学精粹,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对孩子们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更广泛的影响。
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除了鼓励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外,还可以组织以国学为主题的夏令营,或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出去游历,增长见闻。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应为孩子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假日带孩子游历名胜古迹,寓教于乐,让他们在了解祖国历史的同时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气息。名胜游历不仅能使孩子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还能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秀美山河的
热爱,从而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怀濡染。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多元一体”的。
国学最重要的当代教育价值之一,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提升思想境界。开展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实践,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在实践当中我们要让国学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德行的养成。要通过国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纪宝成.国学的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6-04-05. [3]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导下,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着,还是谚语民俗等,都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建议用故事的形式讲一些国学的经典故事和礼仪。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演绎一些国学的经典,这样会让小朋友更有参与感,学习效果也更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

为了提高全名族素质,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开展礼仪教育的必须性及小学礼仪教育的内容,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在礼仪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

挫折是每一次成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展开了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挫折教育中图分类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教师工作职责。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认真开展靠安全活动以外,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享有"网络全书"的美誉,它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任何一种自然美都是由多种多样的形式、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教学中配合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景,可以把音、像、文字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增强教材的艺术感染力,营造美的情景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庐山云雾》一课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欣赏,学生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学生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欣赏画面,进一步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感受庐山云雾之美,还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培养了审美能力,激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

链接:https://pan..com/s/1EE1SYLtDeb3lFFZrCOfheg

提取码:d5hd

给孩子进行良好的国学启蒙教育,是让孩子学好国学知识的关键,对幼儿的传统思想教育有重大的意义也可以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中华美德,这里有免费的国学启蒙课的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

❼ 如何对幼儿开展国学教育

一、环境熏陶

幼儿学习国学需要良好的客观环境,需要家园配合,在孩子生活学习的场所张挂相关的国学内容。如,学习《弟子规》时可将原文分解成若干块,制成挂图随进度张挂,为孩子创造提渣逗局倡国学、热爱国学、学习国学、实践国学的环境。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学习,用自身指冲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进步。

二、诵读识记

诵读识记是幼如让儿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方法,目标是通过诵读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以利于孩子在生活中慢慢理解和运用。具体方法可以用光盘导读、教师领 读、领读和跟读结合、集体诵读、个体诵读、集体背诵等方法。要求是以诵读为主,教师不必主动讲解,有兴趣的孩子问到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精讲。

三、故事启蒙

许多国学经典都包含着生动的小故事。如,《三字经》中“择邻处、断机杼,香九龄、能温席”等等。运用生动的故事,可以将抽象的国学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语言,提高教育效率。有专家认为,用50个故事就可将《弟子规》全文化成生动的生活教材,让孩子受到与经典原文一样的启蒙教育。

四、游戏巩固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将国学内容编成各种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学习快乐。如,背诵竞赛、情境表演、合力闯关、故事会等游戏。将国学内容与游戏结合,有利于发挥孩子的特长,调动学习国学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生活应用

国学学习的目的在于生活应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园里形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好学上进的行为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将国学知识运用到生活起居、学习游戏、小朋友交往等各方面,使他们成为尊敬父母、善待他人、热爱劳动、自理自立的好孩子。

❽ 怎样上好国学课

问题一:教师如何上好一堂国学课 一、善用语言巧表述好的语言,能够让一节课熠熠生辉。有了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学生在国学课堂中也是一种高尚的享受,有了恰当好处的教学语言,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唤醒学生奋发向上的心灵,使得国学课程更好的开展。1、解释文本的q语言国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写,这就造成了今人在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不但是学生,就连老师,对于很多生僻的字,年代久远的文章都很难看懂和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会选用合适的现代语言来向学生讲授文章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白古今义的差异,并能很好的理解。就像易中天品三国一样,易老选择了很多很亏枣q很现代的语言来帮助我们的理解。比如说“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我们对于“北部尉”这样一个官名十分陌生,但是与现在的副县级公安局长对比着来说,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这就是新语释旧词的对比性解释运用。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上,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古文底子薄弱甚至是空白的学生,教师语言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选用的课堂语言生动活泼且贴切形象,学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如《弟子规》中的第三课有“冬则温,夏则”这样一句话。生活在优越物质条件下的孩子们却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比喻说:“黄香对于父亲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空调。黄香就是一台小空调。”因为孩子对空调很熟悉,可以深有体会的感受到黄香孝行对父亲的作用,同时也让孩子很直观的学习到有关“孝”的道理。2、形式多样的鼓励语国学的课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复杂,孩子们很难理解和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教师应充分注意观察学生的上课表情和反映。可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上国学课的积极性。教师的鼓励语言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简单的很棒、你真棒等。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及时的、有针对性的鼓励。孩子在得到教师的认同之后,会对教师所表示的认同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说,在班上有一个孩子很喜欢认字,并在学习中学会了很多字。老师发现之后,高兴的夸奖他为“小字典”,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老师在孩子的眼中发现了骄傲,比简单的一句“你真棒”更有效果。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鼓励语言,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了解。当然,教师课堂上的鼓励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是口头表扬、实物奖励、优胜者特权等等。 二、浓厚生活气息的课堂1、要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纵观《弟子规》这本书,主要教授的是“为人父母怎么做”、“为人子女怎么做”、“为人朋友怎么做”、“为我怎么做”等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弟子规》最现实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如何去贯彻这一目标?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成效?关键是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善于抓住生活中典型事例,结合课本与学生共同剖析文本内胡敬容。比如在《弟子规》中的第五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德有伤,遗亲羞;身有伤,遗亲忧”。我们可以结合调皮捣蛋的学生的例子来加以讲解,让调皮的孩子自己来说说其中的见解和感悟,让其有切身体会,同时也明白,原来生活中处处皆国学。并适时的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其中,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2、实际生活情景的模仿《弟子规》中着重讲的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裤空慎,则学文”我们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在课堂上实现结合的最好办法就是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将课本内容直观、形象的体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对课......>>

问题二:上国学课对孩子有好处吗? 国学一般都是古代比较经典的着作,学习国学能让孩子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像《诗经》里多用比兴的手法,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有提高孩子修养的着作像《菜根谭》等

问题三:怎样学好国学? 讲起来你会不信,其实很简单。把《康熙字典》拿出来,不管是电子字典或者纸本的字典都可以。就从任何一个字开始下手,把字典中的每一个字的训、释、解说或例句的意思,全部按照它的释义里的字,一个一个字弄清楚。所谓弄清楚,不是按照你自己的理解,而是按照它们分别有的释、训或解释。这些分别的释、训、解释自然都放在别的字的各别释、训或解释上面。因为这样,你就可以从一个字一下子就旁及其他字的释义。自然,一个字里会有多种释、训或解释。可千万不要把它们看成是不同的意思,它们绝对是相同的意思。既是绝对相同,它们会以不同的字符的方式出现,也就一定有它们的道理。这些道理也就是学国学可以真正切入的地方了。在学习这些文字的义理时,不要去相信现今谁的解释,或者哪一个名家的说法。要紧记一个教训现今还没有几个人把古书或文字弄清楚的,要相信哪一个名家的说法,也就永远学不好国学。那你一定会问,孔子的说法行吗?你也一定要紧记这句话孔子的学问还很浅,他的那部《伦语》,有很多句子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所以一定要自己亲自去把中国文字的义理先一个一个弄清楚。有了这个基础,再回来看一些古书,你就会发现,那些古书里有另一番天地。而这种天地也绝对不是现今说的那些东西。这种学习国学的方法,仍然是按照古法练制的。怎说呢?古人读书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没过,什学问都别谈了。而小学,就是从文字蒙求开始。看起来很笨,但这里有它的道理。中国的任何一个文字,都是一本哲学书。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论及天下事。也可以从许许多多天下事,浓缩回一个字的道理上来。这就是中文。不要看许多古书里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道理,其实说回来不过是一个字而已。因而先把每一个字学好,这是窍门。而中文的每一个字的义理都是相通的,可以说中文的每一个字都是相同的,惟不过它们被摆设的位置不同而已。如果你能把这种道理弄通,国学也就差不多了。不要看很多人摇头摆脑,吟诗诵词,像似满腹经文,饱读诗书似的。“一”这个文字,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搞死。也就是说,这些人不过是装模作样罢。这就是一堆冬哄先生的模样。要学这样的人,国学也不用学了。很多学校的校训,雅好用古文的典故当训词。但全校却没人说得清楚,问题同样是出在这里。要中国文字不通,说什都不通了。例如清华或者州大学的校训,就是笑柄之一。它们是被人摆在全校来嘲弄那些所谓的读书人的,而不是用来教训学子的。要系统学好国学,没什捷径。从中国的任何一个文字开始,只有这个道理。

问题四:哪些国学老师国学课程讲的好? 我来介绍一个啊

问题五:怎样通过国学教育让学生爱国学 1、国学是优秀得传统文化,要通过国学教育
让学生明确国学的价值
2、开展丰富多采的国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3、营造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举办国学艺术节4、让国学名家进课堂

问题六:如何学好国学 国学的基础是背诵。要将这些经典文学烂熟于胸才行。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学习国学的原因了,觉得枯燥,乏味。满口的之乎者也,很陈旧,很古板,很落后。那是他们没有这样高的慧根罢了。
然后是结合实际的生活体悟其中的奥妙。没必要逐句逐句的去翻译,去理解。它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文学,是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化。所以,只要烂熟于胸,以后遇事,便会自发思考,举一反三了。
看近年来很火爆的翟鸿教授等等一些大师级人物,都是通过对古典国学的领悟,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效果。
国学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可谓是相当的冷门了。原因也有很多。
人们所谓学以致用,觉得国学学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多学几门外语,到时候好找工作。这也是当今这种快餐文化和拜金势力的风气所致的。国家没能够有效的保护和推广我们自己的文化,深深的陷在抓经济发展的“泥潭”里,顾不过来啊。
所以能有这样一批爱好国学的年轻人,是非常可贵的。这是我们的文化,不能丢。它的价值是非凡的,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发扬它。

问题七: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国学教育 1.利用课堂,积极的渗透国学教育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歌唱和描写和谐社会、和谐自然方面的内容.《我爱我家》中一家人的互相体谅关心,《珍珠鸟》中人与动物的自然相处,等文章都在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感染和教育着学生们.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课本中的文字变成生活中的真实,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了学生向往的所在.这样不仅免去了枯燥的说教,更是胜过多堂生态道德教育课. 2、以情 *** ,让学生在感情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被宠被惯,与父母的隔阂渐增,亲情教育必不可少,《我的母亲》、《背影》等课文,都是在歌唱亲情,提倡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讲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亲情放在首位,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具体事例的阐述,让学生感到亲情的可贵,从而在心中能够体会到父母的无私与不易,平时的点滴积累,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爱”及如何向父母表达“爱”,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讲“只要爸爸妈妈高兴我就会很高兴”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爱”的火苗正在所有人的心中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将会燃起“大爱”的火苗. 3、诵读经典,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我的语文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利用一分种教他们背诵一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最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经典的教诲,不也正是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吗?即使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过时! 4.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经典记忆;通过诵读,使学生体会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进一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学校和班级的布置中也可以体现这些内容,板报、手抄报、文化墙都可以作为宣传阵地,校园广播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可利用放学时整队出校门间隙以班为单位进行经典诵读,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问题八:让孩子上国学班好不好 好啊,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让孩子多了解一点国学知识没什么不好。

问题九:让孩子上少儿国学班好还是上正常学校好呢? 都有好处,只不过现在的学校主要升学教育为主,学生个人能力明显不足。而你说的国学班,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道德情操。

问题十:当代讲国学的讲的好的人有哪些 作为一款经典的即时策略游戏,帝国时代II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他的销量上,还表现在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上。到现在,帝国时代的资料篇《征服者》还被许多玩家所津津乐道,在网络上也有数以万计的玩家日夜不停地利用这款游戏进行对战。甚至直到2003年,WCG上帝国时代的地位才被其后辈《神化时代》所取代。这一切都表明,帝国时代II无愧于一块经典游戏的称号。
还记得在帝国时代I刚推出的时候,许多专业游戏媒体的评价是:“如果有一款游戏的画面出色到让人忽略了它的一切缺陷,那么这款游戏就是帝国时代。”没错,当时帝国时代1的画面可以称得上豪华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帝国时代II就停留在前代的基础上,止步不前了。相反的,看到帝国时代II的画面之后,你绝对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叹:这款游戏的画面太漂亮了。与同时代的其他几款即时策略游戏相比,帝国时代II的画面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秀之一。
前代的AI一直被众多玩家怨声载道:没办法,电脑太笨了,不仅电脑控制的敌人非常笨,连电脑控制的自己人也笨得不像话。经常会出现自己的侦查兵卡在树林里出不来的现象。帝国时代II则稍微有了一些改进,但总体而言在AI方面改进并不大。仍然会出现让你欲哭无泪的情景。
在种族方面,帝国时代II新增了多个极具特色的民族。但是继承了前代的毛病,这些民族彼此的区别并不能说非常明显,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长。此外,帝国时代一贯的毛病――平衡性,在本代作品也没有得到解决,出现了异常强大的民族和明显鸡肋的民族,作为一款可以作为竞技项目的游戏,这一点可以说是帝国时代的致命伤。实际上,从近几次的国际比赛也可以看出:单调的战术和种族使得帝国时代II的比赛显得枯燥乏味,毫无亮点。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帝国时代II毫无疑问仍然是一款伟大的游戏,如果你是即时策略游戏的爱好者,那么这款游戏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包括其资料片)。

❾ 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还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本人就将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及一些浅显的见解总结如下:
一、利用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欣赏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学国学的基础。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孩子们走近我们的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简易的历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班班通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轿宴印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字,上面两边是两只手,表示合力办学;中间是金“爻”,表示读音;下边是个房子,房子里有个“子”,表示教孩子读书。所以,“学”本来意思是学习,引申为学校。另外,还可以科学地安排书法、古诗等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姿势端正、字体工整。老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写字教学中可融入书法教学,因为汉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燃帆圆,教学中每周都有一节写字课,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皮塌、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这样孩子对字的字形,演变等都有了了解和练习。
二、诗词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

❿ 如何更好的开展《国学》课程教学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我校教师开发的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工程,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为了开发一系列的课程文本,而更加注重参与过程本身。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当今学习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且为之振臂而呼并付诸实践者,可谓凤毛鳞角。赵朴初、冰心等知名人士倡议,着名作家老舍的儿子舒乙做董事长的北京市圣陶圣陶实验学校,便打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响亮口号,让小孩子从一入学就学习《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开始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绚丽与壮观。
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作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首次闪亮登场,这里已经荡漾起诵读至圣先师儒家文化的童音,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阵营中回响了起最富朝气的孩子的呐喊。
二、课程教学理念
《国学》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1、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国学》校本课程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2、加强诵读,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国学》校本课程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国学》校本课程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

阅读全文

与教师国学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坪效分析方法是指 浏览:225
乒乓球护胶膜贴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349
考点方法与技巧 浏览:957
猪皮冻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 浏览:192
优学派手机上的学习方法 浏览:835
娇韵诗油使用方法 浏览:433
干重活手背肿了快速恢复的方法 浏览:975
鬼谷钱经训练方法 浏览:393
幼儿降温方法有哪些 浏览:520
麦饭石烧干锅了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517
应用题一步解决方法 浏览:361
治疗痤疮用什么方法最好 浏览:835
智齿痛什么方法止痛最快 浏览:936
治疗痘痘的适宜方法 浏览:624
七年的汽车折旧计算方法 浏览:711
裤子腰带打结法简单方法 浏览:571
绿松石盘玩方法和图片 浏览:237
蹦极最大速度的计算方法 浏览:115
电机受潮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180
背东西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