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宝库里的一块瑰宝。
孔子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学思并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结合今天教学改革的实际,认真学习、继承、借鉴和创新。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它源于孔子。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他不但提倡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而且提倡老师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育规律,它反映了教学双主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因果必然联系。《学记》有这么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明确教也要学习,教也是一种学习,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奋刻苦学习,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才能对教学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对学生来说,应是刻苦学习,从“知不足”而激励“自反”,能从教师的“教”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学习迁移,培养自学能力。
二、启发式原则
孔于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比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学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主张要早几十年。
孔子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掌握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以现在的话说叫做有学习需要才能有学习动机;必须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深入思考,获得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为了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孔于反对注入式的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是这样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生,先让他苦心思索,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体会,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比如对一个方的东西,教师已指出一个角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由此类推其余三个角的样子,教师就不必再告诉他了,因为他不肯动脑筋思考。“愤”与“悱”是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在外表面容和言语上的表现。南宋着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 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学生经过相当时间还想不通时,就可以去启发;学生虽然经过思考,又有所体会,但却不能用恰当的言辞表述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去开导他。开导之后,让学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如今启发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情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用《学记》上的话说,教师只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通过设疑,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领会到开动脑筋、探求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劳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温故而知新原则
孔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复习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这是孔子从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对于今天的教学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温故”,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够自动地“知新”。为什么“温故”可以“知新“?这是因为在“新”与“故”知识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必须的逻辑联系,两者组成了连续的、不间断的知识序列。因此,“温故”的结果才导致自动地“知新”。如果“新”与“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相互衔接,那么,“温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实现的。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策略。例如,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计算长方形面积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学习“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再计算。
四、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原则
孔子有句论述学习方法的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它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学习活动中,学和思是一个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学中有思,思中有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是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正确方法之一。例如,小学语文《罗盛教》一课,通过“摸”、“托”、“顶”三个动词,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三次潜入水中抢救朝鲜儿童的经过,生动感人地表现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国际主义精神。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课文获得的。但是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动词?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紧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深入思考才能领悟。
以上教例说明,学生通过学、思的过程,仔细品味、揣摩三个动词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思想感情,不仅学习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学习了如何准确地选用词语,具体形象地描写人物行为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道理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
五、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经验十分丰富。他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学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样了解学生?孔子认为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观察和谈话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征等,因而对学生的了解较为全面、准确、深刻。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恰恰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注意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应当继承和创新。
不少教师、家长往往忽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在志趣、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现实中,早慧与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外有一项有趣的统计发现,在大有作为的科学家、发明家中,小时候学习就特别突出的只占5%,而不突出的竟然占55%。有的学生虽然学业上暂时后进,其实智力潜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机会来表 现自己的才华,或者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对象而不愿意学习,或者没有良好的教育时机来发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们无视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划一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实践证明,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正在创造性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北京市十一学校大面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实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的因材施教。据介绍,该校分层次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施的。不允许按成绩分层次,而是把ABC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进度和授课教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目标保底不封顶,学生管理分层不分班,做到面向全体,有选择而无淘汰,努力创造一种尽量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创新。
据报载,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81年发表的一个宣言中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这是很难用几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从教学的角度说,孔子教育教学思想中的许多方面,对于我们思考和实施今天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② 以前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本文2000年7月于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美教育研讨会”上宣读发表;2001年9月发表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实验中心编.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文发表时候作者姓名:广东省汕头.潮阳市第三中学李统轶)
正文
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国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汉语(作为母语)教学圈内自上而下思想特别活跃,许多专家和教师对语文教学成效持相当严肃的态度,反思的内容已涉及到教学指导思想、教材设置、教学方法诸方面,并已达成相当成熟的共识。
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吕叔湘先生说:“十年义务教育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却是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2700课时,接近中小学全部课时的30%。然而,每年全国有几千万青工在补课。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会记笔记、写不了实验报告、病例。至于硬笔书法更是众所周知的差。”吕叔湘先生这番话成了语文教学界反思的导火索,也被认为是建国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非正式“总结”。
1992年3月20日《文汇报》就如何改进语文教学组织了一场很有影响的讨论,陈钟粱老师再次提出那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我们的学生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最多,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却不强”。其原因有:①语文教学过去偏重内容与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语言训练。②围着一张考卷转,片面追求升学率。③教学形式主义盛行,不讲实效。
很多老师紧随其后,有些老师指出目前的公开课(观摩、经验交流、实践、精讲……)已完全流于形式,存在以下几大弊病:①重讲轻练、以听代练。②刻意求利、获益不多。③重视听课、忽视评课。
有些老师指出:“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的最大弊病就在于老师讲得太多”;“在工具性、实用性上下功夫”;“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师强调改进阅读教学,开设快速阅读,以适应信息世界的需要。有的老师发现高考作文题不合理,“试卷越来越长,文字越来越多,内容覆盖越扩越大”。以1991年高校入学考试题为例,满满八大页,6000字,内容包括汉字读音、辨形、标点、关联词语、文字鉴赏、句子修改、意义衔接、消除歧义句、长句改短句、汉字笔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外加两篇作文。
1992年第三期《语文学习》刊登了郭宗明老师题为《试论40年来语文教学的总体失误》的文章。对教学指导思想、教材设置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失误进行了探讨。
1. 指导思想方面
(1),过于注重研究如何把学生教好,而忽视了儿童和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学习语文的潜能;只注重在如何教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忽视了人类掌握语文的特殊规律。
(2),过于注重研究教学法,而忽视了教学主导者(老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2. 教材设置方面缺乏权威性、规定性、稳定性。
五十至七十年代以来盛行的“五大块”教学法(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只注重师生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背景、内容和语言现象的分析及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
对“五大快”的弊病,郭老师描述得特别精确:“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去引导和要求学生在特定的阶段掌握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而是几乎不分阶段的大规模地对语言材料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的教学目的明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实际上的做法却是在同学生分析语言现象。比如说,不是要求学生会写一定量的汉字,而是要学生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那实际上是文字家的事);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一定数量的词汇,而是要学生分析词、短语的组合方法,甚至词中的语素的原意(那实际上是语法学家的事);不是引导学生猛练作文,而是尽在一些“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借代和借喻的区别”等纯理论问题是兜圈子(那实际上是修辞学家的事)。
汉语老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非常敏锐,敢于从宏观高度讨论问题。但是,由于未经过现代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洗礼,他们考虑问题,尤其见之于表述时,更多的用的仍然是旧语文学的范畴,其语言风格带有更多印象、直观、非逻辑的色彩。这个问题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级专业杂志上,相当一部分争鸣文章和原则关涉不大,实际上是文字“岐义”之争,由于未能引进新的理论体系,新的范畴、术语,大量的文章由于限于个人经验的狭窄,不能上升到规范语言和公认一致的理论层面,造成智慧和经验令人痛心地损失。叶老生前曾呼吁“愿语言老师和语言学科的工作者通力协作研究语文教学,做到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用心诚然良苦,可惜知音不多。事实上,经过我们的观察、比较和分析,中国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教室政治”,即师生关系上,“教师中心”论几十年没有被清扫过。学校名义上是为学生设立,但由于事实上的无视学生的根本利益,教师素质从来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教师上岗前没有任何资格,学生关于教师工作的反馈意见毫无意义。低能的教师充斥课堂,他们的工作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官方或民间机构的严格的审查,他们只能是照本宣科,没话找话。如:“儿童的‘童’字,上面是一个树立雄心大志的‘立’,下面是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里’。”他们即使想关心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但由于自己本身不会读书,也写不好文章,只好站在讲台上没完没了地胡说,怎么可能去培养学生的四会技能呢?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一味以灌输为主,繁琐哲学,最后,涉及到科研,对教学的评估,许多人几乎总是下意识地把问题绕开,回避中国语言教学的最大问题:教师素质较低,学校教育仍然是“教师中心”的价值取向。许多研究没完没了地象在分析茶叶的成份、杯子的质地、乃至房间的温度、沏茶的时机,但很少有人承认沏茶主要只涉及水温和茶叶两个方面,水是凉的,生的,茶叶优劣,这些重要事实被掩盖了。
“五大块”是一个毛病,注重语言形式的传授,忽略了四会技能,实际能力的培养。用教代学,用讲代练,“无限的输入压抑了习得者的观察力、推断力、创造力。损害了习得环境的丰富性”,反而妨碍了学生学习。“五大块”是高度程式化的,无视教材阐释处理的多元意义、形式,无视学生的个性、起点。
然而,语文教师们的探讨是“寻根”,寻到古典语文教学的遗产中去。对我国古典语文教育传统的反思,最早的开拓人是张志公先生。他的《传统语文初探》最早印行于1962年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张先生1984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谈到他是怎样系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当时是出于一种基本否定的偏见开始研究的,后来,他逐渐发现古典教育是一座“宝库”,在1962年的政治形势下竟摆出这个观点,可见,这样做是需要一点学术良心的,发现这个“宝库”有些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1. 集中识字
儿童入学的头一年,一年时间内集中认识2000个汉字。(汉字常用字5000-6000)
汉语属非拼音文字(形音之间没有联系)古典教育能在6-7岁孩子身上解决汉字的1/3,的确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成就。这项成绩关键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龙,通用上千年。富于知识性、生活性、趣味性,而且易于上口,言韵合撤,而且三本书上没有多少重复字,堪称古代文化的奇迹。
2. 识字、写字分别进行
识字课外设写字课。而且练习字有合理顺序,先描红,后习字,先大楷,再中楷,后写小楷。
3. 句子训练一属对属对(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好处很多:①不知不觉有识字而向造句过渡。②初步做诗训练。③掌握大量的平仄音韵知识、技能。④在练习中学习修辞知识。
4. 作文训练
八股名声今天虽然坏,但现在许多作文教程也少不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几种类型,也要先写主题句。提出问题,然后进入正文,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古人叫“起、承、转、合”,给作文规定了一定的模式。张先生认为传统语文教育的毛病存在:①忽视口语、重视完全脱离实际应用的书面语。②培养目的是选吏。
从纯技术观点看,传统语文教育质量之高远非今人可以相比。即使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然潦倒、愚腐,一无所长,一个旧制度的牺牲品。然而,我们谁也不会怀疑那个时代的秀才,几乎都能写一笔漂亮的毛笔字,不费力地完成从悼文到七绝,从新春对联到学术论文的任何实用和理论文体。至于他对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能力,怀疑也是多余的。
自从张志公先生之后,1991年8月张隆华教授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正式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部教育通史,上起先秦,下至20世纪80年代,涉及无数史实,时间跨越2000余年。论述的问题关涉到教育宗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教法各个方面。和张志公先生60年代“披沙捡金”的保留态度相反,张隆华教授一开始就是“本着继承发展传统语文教育的必要性”这一点出发的。据顾黄初教授说,近几年甚至有人公开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法。立论依据是语文教学实际效果“‘五四’以后不如‘五四’以前,抗战以后不如抗战以前,‘文革’以后不如‘文革’以前”,“在语文教学方面,现代人搞不过古代人。”这听上去很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偏激,但是近现代语文教学盲目引进拉丁语言的形态语法范畴,把汉语切割得七零八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严重的恶果,确实是值得今人反思的。其实,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是共通的:
1、语言教育总是对母语语言的识别、书写、理解、运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活动。一种语言道德体现为一套符号系统(语音、音素)。其次,由于人们运用这套符号的系统有四种形式(听、说、读、写),语言又可以理解为四种技能。最后,运用这些技能的目的,决定了语言是一种用于交际的工具。
2、汉语教学的失误,通俗的说,是丢弃了传统、失去了自我。张志公先生建议用新观点——撇开拉丁范畴——重视研究汉语,但伤害已经造成。语文高考的“覆盖面越来越大”说明拉丁语法体系和规范侵入汉语语言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3、汉语的教学的弊病是注重分析语言形式,忽略了语言的实质是用于交际的工具。解放前,汉语教学“翻译法”,后来改成白话文,许多人又搞出“五大块”,回避问题的实质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没话话”、“装着在教”。无怪乎吕淑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齐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换言之,没学好是遇人不淑,学好了是自学成才,老师呢,“装着在教。”汉语界老前辈对古典语文教育的反思确是对改进汉语教学有重大启发意义:
1、属对训练熔语法、修辞、声韵、文化、诗学于一炉,是把情景教学原则落实到书面语层次的成功典范。
2、集中识字。
初级基础的具备,就应该力争解决词汇问题,主要在运用中,也要注意死记硬背,如词汇、诗歌、名篇、范文。
3、教学目的更科学。
古典的考试导向把平时的教学各环节调动起来:阅读为了写作,吸收为了产出。语言教学的成功的关键在于立足于产出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吸收能力的培养,这正是古典语文教学成功的秘密。
注:1、中国语文,1979年第8期。
2、《我和语文教学》刘国正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7页。
3、参见第167页。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年第9期。
5、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汉语语法的再研究,第1页。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XK201121064.htm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ywyj/ywyj201302/ywyj20130203.html
http://www.cqvip.com/QK/88700X/200710M/25652190.html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wjlt/wjlt200932/wjlt20093240.html
2000多年前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一座文化宝藏,它是植根于传统文明基础上的教育思想的宝库。研究并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必定对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学生观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孔子认为人们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是后天形成的,“行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重视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而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人为的划分一些我们教师自认为“不可教也”的差生,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和要求。表现在平时偏爱学优生,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全体学生,漠视中等生,厌恶乃至放弃所谓的“差生”。造成这样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应试教育的影响等,但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还是面向少数精英的?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还是仅仅为了选拔人才的?当下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我们不仅要打破“差生”不可教的思想禁区,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差生”更需要教育的观念。事实上,这些学生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教育本身,而不在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孔子在2000年以前就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要加强对“差生”的教育,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成绩上整齐划一,而是在现代社会,每一位学生在某些特定方面都有所进步,从而有益于学生,有益于社会。
二、孔子平等的师生观对当代师生观的影响
孔子一生爱生忠诲,不隐其学,在游学列国中又同学生结下同生死、共命运的关系。师生之间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和“教学相长”的思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则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
孔子的师生观是平等的,仅从一件小事上即可反映:孔子见南子,子路甚为不满,又无法解释,只好指天划地的向子路发誓赌咒表白自己:“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样才取得子路的谅解。
我们今天也提倡师生平等,但我们认为的师生平等还仅仅是从人格上说的,即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人。而更多的时候,这还只是一个抽象的人,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和特长的人,孔子的师生平等还表现在学问和品德上,师生之间有一个相互学习的问题,事实上当今的中学生知识结构、范围、来源等十分广泛,教师虽在学科知识结构、范围、社会阅历上高于学生,但并不包括所有的方面。有时候,我们教师反过来要向学生学习。我们一定要彻底的解放思想,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民主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师生观。
三、“因材施教”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诱导教学法对现代语文教学观的启示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常用观察法和谈话法来了解学生,他们不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而且也是教师进行一系列工作的先决条件,不了解学生就不能教育学生。
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的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愤”就是学生对于某一问题正在进行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知道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尚未成熟,处于欲言而又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使“发”。孔子要求在形成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对立由来已久,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孔子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原则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极大的启发。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三更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独立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该原则要求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 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进行启发诱导。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自学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创设的情景要针对社会上的热点和学生思维中的焦点来进行。启发式教育教学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以贯之,不断提高效率,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对现代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启示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重要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疑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的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果把“学”和“思”作为孔子教学过程的第一、二阶段的话,那么“习”和“行”就是第三、四阶段。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设了练习、实习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之”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孔子是第一个将知行一致观点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的人,这样就完成了他的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
孔子的这种“血、思、习、行”相统一的观点对我们南今天素质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也不无启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中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来指导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
1、 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从课题的研究,还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目的都应与一定的知识相关,在一定的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很难想象一个文盲能从事“研究性学习”。所以要搞好“研究性学习”必须首先学习各科知识,而且掌握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综合。
2、 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做到“学思”结合。“研究性学习”是以自立性、探索性为主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勤思”、“善思”。
3、 要能够“学以致用”,形成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要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原理,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原理去解释一定的社会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和“用”结合起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只会学,不会用”对现代社会是无所裨益的。
五、孔子的道德教育过程和方法对当代语文教育观的启示
根据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及其哲学中的知行观,可将他的道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道德认识阶段、道德情感阶段、道德行为阶段。孔子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总是把知识传授和道德知识结合起来,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实践有借鉴作用,即我们平时要把德育过程贯彻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之中,从学科教学中挖掘出道德教育的因素。其实在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中都包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比如自然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社会学家对社会的责任感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多,如谨言慎行、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扬善抑国、自我修养、以友辅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等。这些都给我们现行的道德教育以极多的启示。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灌输”而缺乏情感,强调原则而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重思想而轻行为i,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
1、 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扬抑结合的方法。孔子非常重视自觉地改过迁善,注意用扬善抑过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较显着。
2、 重视自我修养。在德育过程中,孔子正确处理了内省和外察的内在联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着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我们家田的德育中如能唤起学生自觉地“内省”,将道德认识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和行动,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师要在德育中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特别重视“身教”。子曰“身教胜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的人格和教育的道德水平对学生高尚道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 孔子的教育主张
1、有教无手巧肢类: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公平,不管贫富贵贱,不分国界,都公平的接受教育。
2、因材施教:孔子主张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教育。
3、启发诱导: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4、学思结合: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像在沙上建塔,终无所得。
思考与学习相结合,才能学到真知。
5、谦虚笃实:孔宽胡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这就是聪明智慧。做学问的态度要谦虚笃实。
孔子教育主张的相关说明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毕世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孔子
④ 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主张
1.立志有恒
2.克已内省
3,改过迁善
4、身体力行
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孔子认为知识教育靠多闻多见去获得。他说:“多闻阙疑,慎 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释很有道理,包括这样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司"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性,并含有转化的意思。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自已知探未知。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族厅衫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说:"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自学了。
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据 《雍也》载,季康子间:“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间,"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5、虚心求学 奋发不息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不强不知以为知,这是求学做学问的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认为在路上听到传
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好象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他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很难有什么出息的!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伏山还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兆腔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从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即是说,当
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还没有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
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比如一个四方的东西,已经对他讲明了一个角,如果他不能据此推知其余三个角,那就不必再讲了。因
为这说明他没有主动积极的思考,仅靠教师讲授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碰到问题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在动脑筋思考问题。他曾说过:“不日‘如之
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一次,孔子说,我给颜回整
天讲学,颜回从来没提出过不同意见,好象很愚笨;可是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时,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够发挥,他并
不愚笨啊!可见孔子是重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
孔子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教育学生,例如当于夏读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于夏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于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于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首诗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 地去认识 "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 “礼”的约束。
孔子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学生间一个问题他只简单回答,引起学生追问,这也是一种启发式;如《子路》载,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冉有接连发问,孔子先答"庶",再答"富",后答"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间与思考。又如《宪问》载,子路间君子,孔子简单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满足追问孔子:"象这样就够了吗?"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问,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这样连续回答三次,既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再如《颜渊》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
到这三点才算是治理好政事,从而引起子贡思考,子贡追问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先
去掉军备。"子贡又进一步追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再去掉什么?"孔子答:"去掉粮食"。接着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7、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宋德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
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讱”。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年少的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纵在女色上;等到壮大了,血气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动怒,避免斗殴;老年时血气衰弱,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
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思想主张是 仁 和 礼.还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教育成就是:
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不耻下问
⑤ 叩其两端什么教学方法
叩其两端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出自孔丘:《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意思是孔子说:“我有知识吗,也会有没有知识的时候啊,曾经有个乡下人向我提问,我对他的问题无以应答,只有尽可能拉近与他的距离,站在两个人共同对于事件问题的立场上而做到能够完全理解认识问题和知识为止。”
注意
这是典型的孔子对学问求知的态度,也是他高超的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首先,在求问的学生面前表现得很谦虚,以便于下一步的启发,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学生也就非常虔诚的求问索答。
然后孔子再对学生的所不了解的事逐步进行理解沟通刨根问底,这实际是让学生自己思索的过程,直到理解学生而学生也恍然大悟。这样不但把有疑问的事解决了,由此还让学生还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⑥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学习方法: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6)诱导教学方法谁提出来的扩展阅读:
孔子教书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贤士”,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⑦ 启发诱导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积极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能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本领的一种教学原则。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学生已经思考相当长的时间但还想不通,则可以运销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孔子提出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
“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卖谈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叩其两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注意到事物的对立面,合乎辩证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