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尔雅前三篇在训诂方面有什么特点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训诂的萌芽 训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百余年间的事,但作为训诂事实——解释词义的材料——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了.有依据字形说解字(词)义的,有依据字音推求字(词)义的,有用轿纯掘同义字(词)来做注释的.当一个字(词)赋予特定的某种学说或思想时,就用语句加以说明,如《孟子·离娄上》:“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孟子讲解恭、敬、贼三个字词),完全是为了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以上可以看成是训诂的萌芽. 汉代的训诂学 训诂发展于汉代.秦末社会的大动荡,引起了语言的大变化.先秦典籍多凭口耳传授,汉代用隶书裤毕写出,称为今文经.从汉武帝时起,用“古籀”、“大篆”等书写的古文经陆续出现,其中多有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 ,训诂由此而兴盛发达 .训诂最先从经书注释开始 .《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本,四种不同注释,其他经书也有各种传本和注释.同时,在汉代产生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种训诂专着?这一切为训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播迁流转,语言起了很大变化.而古书词义深奥,不易理解,于是注释之风日盛.在这一时期里,不仅儒家经典反复注释 ,而且还注释了《史记》 、《汉书》、《老子》、《庄子》、《楚辞》等书,其中精义颇多.南朝宋齐以后,出现既注释经义,又注释注文的“义疏”体注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这时的字书有《字林》、《纂文》、《字统》、《文字集略》、《玉篇》等书,但大多亡佚. 隋唐时期的训诂学 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义疏”体注释,儒家主要经典都有义疏,其中孔颖达《五经正义》最着名.孔颖达的义疏不仅有关于词义的注释,而且有对文法的说解,此外,这时期还大量注释子部书籍和史部书籍,如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义疏》,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等.这时期还有解释双音词的《兼名苑》、解释日常口语的《字宝碎金》、《俗务要名林》等.此外,继承发展了音义书.音义书产生于魏晋,唐代陆德明编撰的《经典释文》是音义书的集大成者,还有唐代高宗时玄应的《大唐众经音义》,唐宪宗时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上述注释书代表了隋唐时期的训诂学水平. 宋元明时期的训诂学 宋元明时期的训诂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不墨守前人成说,常常另创新义.如王安石的《字说》,王圣美倡导的右文说等;②对古韵(两汉以前的韵部)开始有所认识,吴棫的《韵补》,郑庠的《古音辨》是研究古韵的先导;③明代朱谋?的《骈雅》,方以智的《通雅》是发展雅学的着作,在双音词和方言俗语研究方面有很多创见. 清代训诂学 清代是训诂学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前人已经注释过的经典着作进行再注释,而且还提出训诂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一时期出现很多训诂大家,如:顾炎武、江永、桂馥、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阮元、朱骏声等.清代学者从事训诂研究的主要方法是:①依据对文字形体的分析确定本义,说明引申义.②依据音同音近的道理识别假借字,用本字去阐释文义.③用比证文句的方法考释词义.④因声求义,从同源词角度研究词义的系统性. 以章太炎、沈兼士、黄侃等人代表的近现代学者,宣告传统训诂方法的结束,把西方语言学理论引进训诂学之中,最主要表现在推求字源和语根、研究同源字闭核.从训诂学的发展历史看,两汉是第一个高峰,清代是第二个高峰.训诂一直附属于经学,直到清末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语言科学.
⑵ 清代训诂学的治学特点是什么
苗苗vitas:你好。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释解古文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等书。
⑶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
训诂学的声训方法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一个工具,因而仅靠字形来确定字义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这不仅因为古代用字出现通假现象,更因为形声字的产生,形声法的出现,使汉语出现了衍声的现象,而同音字的产生,方言字的分化,更是以语音形式为纽带的。因而声训的出现,就为训诂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释义方法,在训诂学史上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下面我就从声训的定义、源流、理论依据、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声训做一浅显的介绍。
一、声训的定义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也叫音训,即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是一种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换言之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形式着眼,利用语音,语义的关系来推求它的意义解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往往具有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二、声训的发展历史
声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汉、唐、宋、清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声训一法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周、秦时代为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的阶段,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着之中,如《孟子·滕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到两汉、魏晋发展大盛,产生了声训专着,以刘熙的《释名》为代表,得到全面的推广。在晋代出现了声旁兼表字义的学说,晋初的杨泉《物理论》已有“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意识到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的原理。这一时期声训研究成为一门相对较独立的学问,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唐以后声训渐微;发展到宋朝,有学者进一步把声旁兼表字义说深化,如王圣美提出
了“右文说”,“ 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如斯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深远;到清代,声训达到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由于加深了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古音研究有新突破,声训便有了更大的发展。训诂学家明确提出因声求义的主张,并整理出了不同时期的语音声韵特点,注意声训中语音的时代性。把语音相近的字归纳为双声、迭韵两类,而这两类字,都存在声近义通的关系。学者们对于声训的研究特别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语音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晚近章炳麟、 黄侃等先生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
三、声训的方法
古人在训诂实践中常用的声训方法有三种:
(一)同字为训:
1、同字为训:用字形相同而音义、词性并不完全相通的字来训释。《易·序卦》: “物之始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之中的“蒙者蒙也”,前一个“蒙”是卦名,而后一个“蒙”是蒙昧的意思。
2、同音为训:用同音字来解释被释词。《尔雅·释言》:“樊者,藩也。”《释名·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二)音近为训 :用多个读音相近的词,相互训释。《礼记 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注:颠,头顶的意思)《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三)音转为训: 指在双声字之中,韵母相近,主要元音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训释,转换。音转又可分为对转和旁转。
⑷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尔雅》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训诂汇编,其体例和训诂方法,对中国的训诂学和词书编纂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古汉语词典和方言词典,体现的还是它的编纂宗旨:“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即用今言解释古语,用通行语释方言。这一编纂宗旨,体现了人们对词书的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
《尔雅》是先秦训诂材料的汇编(西汉又有所增加),其编早敬坦排体例采用分类法——把词语分为两大类,大类中再分小类,有的小类再分目,井井有条,非常便于检索。这种分类组织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尔雅》训释词语采用的是先单词(《释诂》、《释言》)后复词(《释训》)的编排体制。现代的词典仍按这种体制编写。对名物词陆桐语的编排体制是根据内容分类,然后逐类分条训释;同一大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部分小类再分目,一目了然,检索方便。现代许多网络全书汇编,也都继承了这种体例。
《尔雅》用义训的方式训释词语。义训,是以词语在语言中的实际意义直接解释词义,以通语、常语解释文言、古语或方言俗语。这也是后来解释古书词语的字书、辞书所通用的方式。《尔雅》主要使用了以下义训方法:(1)直训,直接用一个单词解释另一个单词;(2)同训,把一组同义词汇集起来用一个常用的词语进行解释;(3)递训,即为了说明词义,几个词辗转相训;(4)分训,对多义字的训释,或分条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或在同条中分别列几个义项;(5)互训,即用意义相同的语词互相训释,也就是用甲释乙,又用乙释甲;(6)义界,即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对所释语词的意义作出概括的界说。此外,《尔雅》还运用了以共名释别名、以学名释俗名的训诂方法。
《尔雅》解释的有单词、复词,也有四字的成语和古籍中难懂的句子。成语和语句大多出自《诗经》。我国词典把成语单列为词条,也始自《尔雅》。总之,《尔雅》多种多样的训诂方法,稿哪大多被后世的训诂着作和字书、辞书所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