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讲解公文一般使用什么教学方法

讲解公文一般使用什么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8 03:33:40

如何学会简单的公文写作技巧11

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写作,是文件的拟稿工作, 它是机关制发文件的第一个工作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愈来愈丰富,信息传递、交流愈来愈受重视,应用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传 达信息、组织策划、推广成果以及人们在社会、思想交流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工具。
公文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常的行政活动中要接触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的公文。作为政府部门选拔杰出人才的公务员招录考试来说,公文既能考查考生身份感的强弱,又能测试出考生对政府部门日常工作的熟悉程度。
二、法定公文写法
(一)命令
命令和令是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文种。此类文件所用范围有限,权威性高,而内容简单,往往只是“某某法规现已经在某级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现予以颁布”,写作难度很低,因此,在写作考试题中极少出现。
【基本框架】
原由——内容——要求;原因目的——规定或措施——希望或要求。
(二)决定
决定是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文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解决人口问题做出安排。
【基本框架】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和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举措;目的——理由——安排。
(三)公告
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文种。由于指明是向全社会或全世界公告事项,此文种一般只包括标题、正文和发文机关、成文时间四部分,有时加“特此公告”字样,不须写出收文机关或公告对象的称谓,结构相对简单。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或意义——内容——号召;
(四)通告
通告是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文种。通告的发布有时小于公告,如仅限对国内某一类群体通告事项,一般也无须写出通告对象的称谓,有时需加导语和结语,如“为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维护公共安全”,“特此通告,望周知”等。
【基本框架】
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五)通知
通知是把需要知悉和遵照执行的事项、情况、要求告知、晓示特定对象的公文文种,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基本框架】
告知对象——告知事项——原因理由——落实要求。
(六)通报
通报是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文种。主要作用在于学习其他地区、单位、个人的经验,推动工作发展;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了解情况,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通报按用途分为三种: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通报的主体为四部分:事由、分析判断、决定与措施、要求。
【基本框架】
事情原由——处理情况——经验教训总结——落实或预防要求
(七)议案
议案是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文种。此类文件为政府向立法机关提交审议事项专用,写作考试考查的可能性极低。
【基本框架】
提请审议的事项——理由——期望和要求
(八)报告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文种。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文件的报告等。机关常用也是申论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报告分别是情况报告和工作报告。
【基本框架】
陈述基本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理由——打算。
(九)请示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类型。请示按内容、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求示性请示,求准性请示,求转性请示。请示一般由请 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结尾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的有“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可 行(或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
【基本框架】
请示理由——事项——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目的——措施。
(十)批复
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文书。在实践中也有许多行文关系不当、错用文种的例子,主要表现在同级机关之间、上级政府所属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本为同级关系,应用“函”而用了“批复”。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答复指示——工作要求。
(十一)意见
意见是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文种,其内容主体为对策。作为上行文,可用于向上级机关报请批转或转发有关事项;作为下行文,可用于领导 机关或某些重要问题提出处理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办法。以下行文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的情况居多。意见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意见正文的 基本结构:由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要达到什么要求);背景与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工作举措——工作要求;背景与现状——必要性或原因理由——工作要求;目的——理由——安排——要求。
(十二)函
函是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文种。其突出特点是多为平行文,用于同级机关之间、不同系统的单位之间公文往来。函,本质是一种书信,既有书信的一般特点,又要遵循公文的格式和规范性要求。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要求。
(十三)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文种。纪要中记载的安排部署工作、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案、措施的内容,属于对策范畴。与会议记录不同的是,记录往往属于原始记录,对内容未加提炼加工,而纪要则须主旨突出、层次清楚,体式更加严格规范。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理由——措施——要求。
三、常见事务文书写法
(一)计划
计划,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与规划、要点、方案等类似,均为安排工作性质用于,对全局或单项工作进行预想性的安排部署。四者主要区别在于安排的对象、时间范围不同,其重要性和安排范围是递减式的。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检查内容;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二)汇报
汇报是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文体,通常分为工作汇报和情况汇报两种。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解决对策。
(三)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带着一定目的,采取社会化的调查工作方法,在调查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有事实、有观点、有结论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是:反映问题现状、陈述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或事件、做法的影响、危害、作用、意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调查背景——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应对之策;调查背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四)讲话稿
申论试题中的讲话稿,通常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了特定目的、用于一定场合、面向一定对象发表讲话的文字底稿。
讲话稿的写作,必须服从讲稿六要素: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对的主要事项——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五)演讲词
演讲词也叫“演说词”、“演讲稿”,是用于演讲的文字稿本。演讲词在讲话稿的基础上,突出鼓动性、感染性,含有较多的抒情成分,可使用较为灵活丰富的语言,做到“文情并茂”。
【基本框架】
背景、环境、场合——演讲目的、指向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感言、倡议、鼓动
(六)答复
答复,在现行机关常用文书中,主要指以书面形式对人大代表建议、质询、政协委员提案、人民意见、建议作出的答复。
【具体结构】
态度——现状——措施;背景——目的——措施——决心或期望
(七)责任书
责任书是行政机关为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任务,调动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完成、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常用文书体裁。
从使用范围来看,责任书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单向型,即一个政府、一个部门、一个工作人员自行拟定责任书,在部门内部发送,或是根据要求上报备案;一种是双向型,即上级与下级签订责任书,或从上到下发送责任书,要求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照执行。
【基本框架】
背景目的、指导思想、政策精神——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措施——奖惩措施
(八)公开信
公开信,在申论写作中是一种以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或个人代表部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开性书信体裁,其内容大多为从政府角度就某一问题向公众发出倡议,提出要求。本质上是书信体议论文,突出倡议性、呼告性、鼓动性,要求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
【基本框架】
现状阐述——问题——必要性、重要性——对策——倡议号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九)倡议书
倡议书是公开信的一种,范围有宽有窄,既有面向全社会、无确定对象的,也有面向小范围、特定人群的,如机关内部的倡议书、向某小区居民发布的倡议。其写作目的是唤起受众重视、促成共识、引导思想和行为。
【基本框架】
背景——必要性、重要性——倡议内容——结尾再次呼吁;倡议背景——倡议事项——倡议理由——已经或应该采取的措施——倡议大家采取的配合行动。
(十)建议信
首先要明确建议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再把建议的内容与书信的体裁格式结合起来,写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书(信)。
建议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文书,内容主要是对策性的,在形式上与对策有较大的通用性。两者区别在于,对策是抽象性的,并没有对策这种文书体裁;建议 则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文体,要从事实与科学的角度,阐明问题的危害、原因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必要性、原理、依据,内容具体,并可含有一定的科学论证内容。
【基本框架】
现状及分析——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措施
(十一)新闻发布稿
新闻发布稿是行政机关用于对外发布信息的书面文稿。新闻发布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发布稿是其依据的文字底本,无论书面或口头发布,都要依据“稿” 即文字底本。其最终接受对象是全体公众,而直接受众则是记者,“内外有别”的程度介于会议(纯内部)和现场讲话(纯外部)之间。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决心、表态、期望、要求;事件经过——处理措施 ——决心和态度
(十二)总结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单项工作或某一领域全面工作的回顾与分析、评价,内容上可以侧重对情况的客观介绍,即以叙为主;也可以侧重经验、做法、教训的总结,即以论为主。
【基本框架】
情况介绍——措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工作情况总体概括——具体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展望未来
(十三)情况反映
基本概念与情况综合相同,均属对观点与事实的综合概述。写作时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语言的概括性。
【基本框架】
现状——问题表现与危害——对策措施——启示;问题——原因——对策——启示;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十四)情况综合
情况综合,也称情况综述、情况反映,基本内容是在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测事件或情况发展演进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措施。
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事实概述——问题分析——对策阐述,最后可加表态和未来展望。
(十五)编者按
编者按本质是一种新闻体裁,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陈述编者对新闻反映事物(包括事件、观点和做法)的看法、说明编发此条新闻的意图的一种评论文体。它是对转发的事迹材料等做出评论,提出贯彻落实或学习、发扬的意见,通常包括背景目的、内涵实质、意见要求三部分。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背景——目的——内容——要求;介绍什么——为什么介绍——要怎么做、怎么学、怎么落实。
(十六)讲解稿
对某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现象、文化遗产、风俗传统等进行讲解、说明,起到宣传、推广目的,有明确的解说对象,通常需要写出称谓。
【基本框架】
由来——传承——现状——意义;景物现状描述——历史传承——现实意义——请求或倡议。
(十七)宣传手册
宣传手册和宣传提纲本质是同一种文体,通常申论考题不要求写出全文,只要求列出提纲。提纲即是结构框架与内容要点的综合。框架有题干明确提示的,如 黄河文化、安全文化的宣传手册、宣传提纲就各自分了四部分,给出了明确提示,按提示分段落和层次即可;题目没有提示框架的,按一般宣传背景、目的、理由和 措施、要求的顺序来设定框架。
【基本框架】
宣传背景和目的——宣传的事项——理由和意义——措施、请求或倡议。
(十八)宣传材料
宣传材料、宣传稿是近年考试出镜率较高的一种题型,用途是对社会、企业、公民进行宣传,阐释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宣传理念和做法,唤起宣传对象的理 解、支持和配合。公开信、讲话稿、倡议书、宣传材料、宣传提纲这些文体,名目不同,但内容是相近的,表达手法是相通的,都有一定的宣传对象,都要考虑宣传 内容和形式的可接受性,所以可以列为一类文体——就是宣传性文体。
【基本框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宣传什么——为什么宣传——具体宣传内容——需要公众、企业、社会做的事;背景目的——工作举措——号召倡议;目的——措施——倡议;背景和由来——问题现状——已经采取的措施——准备采取的措施——需要群众给予的配合。

② 公文写作教学课件

公文写作教学课件

一、 概述

公文要素最好举例说明(找例子)

二、常用公文的写作问题

请示

(一)概念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是一种期复性的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公文,它使下级机关通过公文往复接受上级机关的决策意见,解决本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待处理的具体问题。

陈述意见,请求指示。对在本地区、本单位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按成规难以处理的问题;执行上级统一规定有困难的问题等,都可以也必须及时向上级机关说明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请求上级给予明确指示。

提出问题,请求帮助。在工作中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或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本单位、本隐猜简部门因职权所限无权处理,都要迅速向上级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说明情况,请求裁决。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尚无明确规定的新问题等时,应及时上报,请求上级给予指示。

提出建议,请求解决。对有关政策、法规或上级机关规定、指示的界限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时,要及时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具体解释。

(二)特点

1、行文方向的定向性

请示只能发往固定的、明确的上级机关,使其予以批复。

2、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与报告对比,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的性质)

3、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具体问灶裤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与报告对比,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4、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请示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事项一般来说都是即将发生或将要遇到的,行文一般在事前进兆慧行。下级机关只有得到批复后,即获得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或批准,才能按上级的意见进行工作,处理有关问题,决不能“先斩后奏”。(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5、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请示的事项只能是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能一文数事,以避免因给上级机关批复造成困难而贻误工作。(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三)类型

从内容、目的的角度,请示通常可分为如下几类:

1、求示性请示

本单位在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遇到疑难问题,无章可循,且关系重大,须领导机关给予指示;或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规定,提出政策性措施,要待上级机关批示后再行实施的。

2、求准性请示

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事项或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计划、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这类请示还包括,为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事项,或实施本单位重要项目而缺少人力、财力、物力,不满足这些条件就难以成就的,报请上级机关批准调拨使用。

3、求批性请示

业务部门对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具体办法,但不能要求行政机关执行,便呈请上级机关认定形成批转性公文。于是,部门意见转化为机关的决策,下级机关即可照此办理了。

(四)写作

请示的结构形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时等。

(1)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有时为简洁起见,可去掉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正文

正文可分三部分:

一是事由(或引据)。写明请示的起因,即请求指示和批准事项的依据,一般可运用叙事、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请示及请示的缘由,事实要清楚,说理要充分,用语要简练,把为什么要请示说明白。

二是请示事项(或主体)。写明请示事项,即要求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必须叙述清楚,讲清问题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要直陈其事,简洁明了。如果是请示批拨资金、物资,则应写明需要的金额、品名、规格及数量等;如果是请求对某一工作的指示或对处理某项问题的批准,则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处理办法;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案或意见,则应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得到及时准确的回答。

三是结尾(请示要求)。同样单独设段。虽然通常只用寥寥几笔,都是表明行文机关基本要求的部分,要精心设计,谨慎用字。常用的结语有“妥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上述意见如无不当(妥),请批转有关地区(部门)执行”等。

(3)落款署时

(五)注意事项

1、坚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要由上级机关同一部门批复。反之,一文数事,要由几个部门回答,则必然贻误工作。

2、不能越级请示。各级机关都有一定的权限,上下级机关之间也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在请示工作时,一般要逐级向上请示。

3、不要多头主送。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有的单位认为同时向上级几个部门报送一个请示,会引起重视,殊不知都管都不管,都不予批复反而误事。

4、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未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也常有不予批准的,因此,除极特殊的情况外,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5、除领导直接交办或特别紧急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凡属上级机关已有明确规定,下级单位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解决,不应将矛盾上交。

三、报告

(一)概念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从上述报告的概念,可以看出,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领导同志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止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的意见或建议夹带于“报告”中,同时考虑新增加了“意见”这个文种,新的公文处理办法在“报告”的适用范围中删去了“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内容。

报告是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是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协调工作的重要公文。它使上级机关能够及时了解下情,掌握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下级机关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报告属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适用范围较广,在公务活动中的意义、作用也比较重要。

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领导机关的两大职能。而了解情况是掌握政策的基础,是实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的基本要素。通过报告,经常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传递信息,是下级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定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不定期的重要工作汇报,使上级机关能及时掌握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情况,有利于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说明情况,答复询问。对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下级机关要以报告的形式认真负责地给予答复,及时说明情况,便于上级机关作出决断。

(二)特点

1、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批复和反馈,属一种单向行文。

2、时限的不定性

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工作,是正在进行中(指一个阶段已完成)或已经完结的事项,行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文于事具有相对的滞后性。

3、内容的广泛性

报告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可以是一文一事,也可以是一文数事,反映多方面的情况。

4、写法的灵活性

报告种类较多,一般行文篇幅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怎样分层分段要视具体内容和行文目的而定,因文而异。这种文体在写法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文字表达方式上,以陈述性语言为主。

(三)类型

报告种类较多,可以从用途、性质、内容等方面划分。按其行文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报告等等;按起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

工作报告主要是就某一阶段工作进展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或大会所作的汇报,它着眼于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同时一般性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工作的意见。

一般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即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的或突然发生的情况。例如向上级机关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突发事件的情况。这类报告的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的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书面报告。

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顾名思义,例如上级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或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批示下级机关查办,或询问有关情况,下级机关办理完毕,需用书面形式答复上级机关。

综合报告是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全面工作情况的,常常采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在各类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而专题报告则是专门反映本地区、本单位、某一方面情况的,有时也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四)写作

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由于报告种类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等组成。

报告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不能省略。


③ 浅谈公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论文

公文是党政机关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制作出来的书面材料,一般包括命令、议案、公告、通报、请示等内容;而企业中的公文大致包括报告、会议记录、公司及产品介绍、讲话稿等内容。公文写作存在着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合理且恰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够降低公文撰写的难度,也能够使撰写人员准确把握主旨,语言表达清晰明了,公文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
一、细心搜集资料
一般情况下,公文写作对实践的要求很严格,所以,公文撰写人员要想在短时间内效率和质量兼顾,就要在平时工作中对资料进行细心的搜集,从而为写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一旦公文写作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进行筛选,防止因为没有写作资料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所以,在公文写作中最首要的前提就是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公文撰写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定期将搜集好的资料进行分类,对相关资料做好记录,久而久之,公文撰写人员在形成一个自己的资料库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公文撰写的质量,即使在时间紧迫的时候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公文的撰写工作。
二、明确公文主旨
公文写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使得公文写作的目的性极强,公文写作的目的性直接决定了公文习作的主旨,形成了公文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所以,公文撰写人员要明确公文的写作目的,才能明确公文主旨,在行文过程中才能更加明确和流畅,避免在行文过程中因为主旨不明确导致无法进行写作的情况发生。另外,公文写作中的主旨和领导的意图直接相关,所以,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常都是根据领导的目的和想法进行写作,所以,公文撰写人员在会议中要认真聆听领导发言,准确领会领导讲话的重点内容,结合公文撰写的实际情况,将工作内容、工作中心和领导讲话的主旨互相结合,继而有效明确公文主旨。
三、选择好公文文种
现在,公文文种比较多,即使都是公文,但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区别,也就使不同的公文文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适用的范围也就不同,所以在公文写作之前必须要对公文文种进行选择,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公文的使用效果,一旦公文文种选择不当,就会导致公文写作中出现不协调,表达意义不明确的现象。这种情况就要求公文撰写人员应该对公文的种类和文种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写作之前根据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选择合适的公文文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公文文种在功能和特点上也不尽相同,需要公文撰写人员格外留意。
四、明确写作思路
公文写作要求作者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能够明确自身的写作思路,对所要表述的内容,分不同的步骤,层次,开头和结尾进行构思。在公文的写作中,对于同一文种、同一类型的公文写作,因为公文的内在逻辑性基本相同,所以其写作大体思路是一致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公文写作相对简单。大多数的公文写作思路都可以运用“三段思维法”进行构思和写作,但是这中方法仅仅限于一些大概的思路,针对于具体的小细节来说,在写作思路中应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
一般来说,告知类的公文写作的目的和作用是让读者能够对某一件事情了解和知晓,并不对读者进行要求,所以公文写作的大致思路就是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公告、通告、通知、报告,甚至是命令、决定、请示、批复、意见等相关的公文内容都可以应用这种方式进行写作。另如祈使类的公文写作思路一般为告知读者发文者想要做某件事情,要求读者应该如何做,采取相应的行动执行,大致的写作思路就是为什么这样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所以,对于公文的写作思路进行明确能够掌握各种公文写作的思维模式,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快速沥青写作思路,从而达到快速写作的目的。
五、确定文章的结构模式
作者的思路都会通过公文的结构模式表现出来,其直接反映在公文的层次安排当中。例如,在公文撰写中的“三段思维法”主要通过对公文的三个部分进行写作,主要表现为事情的起因,各种事项和结语三个部分,这是公文内容的逻辑机构,在大多数的公文中都比较适用,可以作为多个公文的模式进行套用。一般,公文的开头起因或缘由主要写明发文的原因、目的等内容,使读者明确发文的目的,公文开头部分的写法中通常都有固定的模式,一般为目的式、概述式、根据式等方式。公文中间部分一般都是围绕公文的主旨和文中进行撰写,主要进行问题的分析、情况的概述、相关决策的而制定和问题的解决等一系列的内容和措施,从而使读者明白应该如何去做,在公文中间部分的写法中通常为条款式、小标题式、分段组合式等形式。公文结尾部分的撰写一般是对结尾部分提出相应的要求、号召、请求等内容,一般习作形式为总结式、强调式和呼应式等形式。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特殊的情况就是公文写作中并不会对结尾有特殊的要求,文章分为两段式且文章正文写完后顺其自然的结束即可。

④ 公文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方法

现代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公文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步,搜集资料方法是“看两篇写一篇”

写作之前,可以先找两篇文章。第一篇,要找以往领导同志在类似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总结讲话。因为每种类型的讲话,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套路和逻辑,这篇文章,解决的是“形似”的问题,就是文章结构、语言风格要像。第二篇,要找上级领导机关或者同级其他机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因为每种内容的讲话,在一定时期内,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要求,这篇文章,解决的是“神似”的问题,就是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方向要准。找出这“两篇文章”,通过学习和模仿,之后写出来的文章,最起码在结构上、内容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第二步,琢磨内容,方法是“换位思考”

替领导起草讲话稿,当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是最基本的方法。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换位思考呢?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五个:第一,领导同志应该讲什么?就是在这次总结大会上领导应该强调的内容、要求等。第二,文件起草的部门希望领导同志讲什么?就是有关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考虑,希望通过领导讲话传递出的工作信号。第三,听众希望听到什么?讲话都是有对象、有听众的,听众对领导的讲话往往都有具体期盼,或是答疑解惑,或是肯定表扬,或是明确思路等,应该将听众的需求反映在领导讲话之中。第四,领导同志本人希望讲什么?每位领导同志讲话都有一贯的思路、风格,每位领导同志都有近期关注的重点、强调的要点等。第五,上级希望领导同志讲什么?每项工作都应该按照上级领导机关的部署和要求开展,科学地传递上级的要求也是讲话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了这五种角度,是不是就全面了、穷尽了?不一定,最起码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在综合各个角度之后,重新回到最初始的问题——在这样的场合,领导同志应该讲什么?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采取螺旋式上升方式,否定之否定,站在更高的平台去重新思考。通过多个角度的思考,我们就会对文章的主体内容有较为充分的把握。

第三步,拟定提纲,方法是“闭上眼睛”

讲话开写之前,要起草提纲。起草提纲要在掌握基本素材、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合上参考文章,合上各类材料,越过纸面看实质,闭上眼睛想清楚,合上书本写提纲。要切忌“找”提纲,翻阅各类材料,这里摘一个意思,那里找一个想法。拟定提纲,最起码要写到二级,想得清楚的地方要写到三级。

第四步,起草文章,方法是“一气呵成”

长期用电脑写作,很多人往往养成“先写容易的”和“复制粘贴”的习惯。好的讲话稿应做到文气贯通,如果先写材料丰富的、容易的、想清楚的,会使文章看上去是“拼凑”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因此,在公文写作的培养阶段,就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想清楚、写清楚,按照提纲,从头到尾写下来、顺下来。

第五步,反复修改,方法是“逼着自己改”

好文不厌百回改。刚学习公文写作的同志在写完初稿后,往往会感觉“不知道改什么”“不知道怎么改”“不会改”“改不动”,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狠一点”,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提升,要强迫自己多换角度、加深思考、提高站位,对已有的文稿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有时甚至还要推倒重来。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篇文章每突破一次“改不动”的困境,就会上升一个水平,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一个层次。

经过这样五个步骤,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写作流程,写出的讲话初稿就可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但是,从提高自身公文写作的水平来看,还需再做好两项工作:

第一,整理学习,方法是“对照花脸稿”。提交初稿之后,领导往往会对文稿提出修改要求,有的时候还会有颠覆性意见,这是提升自己公文写作水平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机会。我们应该将领导改动的部分和自己起草的内容进行比照,细致揣摩,认识到“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和 “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每对照一次,就相当于和领导进行了一次间接的思想交流。当文章最后成稿后,还应该对一稿、二稿、三稿甚至更多的修改过程进行重温,这样常常会有新的启发,也会逐步找到写公文的窍门。有的同志将领导改过的花脸稿整理起来,形成个人的“错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第二,丰富完善,方法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写上一百篇文章,不如写好一篇文章。要提升公文写作水平,聚焦目标、集中火力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样以领导同志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关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为例,可以尝试把这篇讲话改造成大会报告、会议纪要、学习通知、新闻通稿、评论员文章、社论文章、专栏文章、发言摘要等各类形式,虽然基本内容一致,但不同形式对文章的要求是不同的,把一篇文章拆开了揉碎了,重新排列组合,反复咀嚼琢磨,就会对各种类型的文体有基本把握,也会大大加深对领导讲话的理解。

提升公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的“五步”写作法,只是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希望真正地提升公 文写作水平,恐怕还需要勤学苦练,孜孜以求,在工作之外多读、多问、多思、多背、多写,下苦功夫、深功夫、真功夫。这“五多”比前面的“五步”写作法,要重要得多。


;

⑤ 公文课程建议

‘壹’ 如何学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

考试规律总结
1,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专或原题。多做教辅习题属。
2,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模拟试卷要多做。
3,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光看教材效果不显着,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
4,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
5,如果是记忆的话: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文科宏观性强。只要你答题不跑偏,大义写对就可捞分。
6,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ABCDE全选满,总能碰对几分。
7,考前三周反复做《自考通》或《一考通》,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力争全面掌控。

‘贰’ 如何学好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95

将简单题和中等题掌握就行了,如果是记忆的话,文科宏观性强考试规律总结 1,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ABCDE全选满,多项选择实在拿不了主意,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力争全面掌控,总能碰对几分。光看教材效果不显着。模拟试卷要多做,大义写对就可捞分。 3,考试前三周死拼教辅,多关注教辅才是关键。 4。模拟试卷和历年试卷上的题目每天做一套,后面的内容掌握大义即可,考试难度大的题目占百分三十不到。只要你答题不跑偏。 5:将每段话的第一句强记住。文科和理科有区别的,记住重点提示和习题。 6。 7,考前三周反复做《自考通》或《一考通》,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 2。多做教辅习题

‘叁’ 学习公文写作课程心得体会

哈哈,您好,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很高兴认识您,我也是费了好半天才找到这个公共资源。有空可以到我这里交流:
//hi./wujianjunty

应用写作学习心得

应用写作原本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概念,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在单位的人事科呆过一段儿时间,头头儿时不时让我起草个文件,写个发言稿或者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会的时候有时也让作个记录。这也算是和应用写作开始有了接触,不过我是学理科的,对应用写作的要求不甚空没了了。我当时的做法是模仿,我每次写这些东西时,总是借来相关的已有的材料,比如:起草文件,我就找来原来已有的类似的文件,照猫画虎,“描摹”而成。至于其他的总结和会议记录等等,也没什么要求,那就按自己的理解任意发挥。好在领导对此要求也不严格,也应付了下来。后来,离开了行政科室,从事业务工作,自然和这些公文接触就少了,但平时的工作报告,年末的年终总结,以及写个请假条,填写考核表格等等也是少不了的。从此我对应用写作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尚缺乏系统的学习。本学期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应用文的写作在工作中往往接触得最多,用处是很大的。

虽然后半学期受到“非典”因素干扰停课,但通过在课上孙老师生动的讲解和课下的自学以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有了一些收获。

一、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

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即使新闻、纪实文学之类的文体,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视野,去所观、所思、所感,再进而付诸笔端。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单位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团性质的或者众多个体的。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

比如:给领导草拟文件,一定弄清楚他的意图,不然急急忙忙去写,接着恐怕要经历多次“返工”的痛苦经历。因为你是给领导写的,领导又是从单位和自己的行政思想出发来共同完成这份文件。

再比如写请示、公函、报告、简报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与所发的单位之间的关系,如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关系、业务工作关系等等,据此才能采取合适的文体,在文中使用相应的语气和措辞,这样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消戚否则可能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大错。在课上孙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应用写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

二、应用写作—— “死斗桥纳板”而不乏“灵活”的写作

无论是公文、专用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人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一些格式和要求约定俗成,甚至一些公文的格式 *** 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应用写作时往往不能乱来,必须遵守规则。这不同于文学创作,个人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以打破陈规,不断创新。且不可对规则置若罔闻,否则会造成写作上的失败。

但这并不是说,应用文写作就没有我们可以发挥的空间了,我认为除了形式上的较多的约束外,在内容上除了注意一些语气的东西,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去驰骋的,当然毕竟应用文不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有那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还是以实用为上。

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具体不同的文体不尽相同,初学者不免眼花缭乱,不胜其烦,对于这些规则,我觉得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即使死记住,也往往不能灵活应用。最好的方法是找来一些标准范文去看,对照规则去看,多想想为什么这样,最好能理解这样要求的合理性,当然对于一些习惯性的东西,记住就是了。然后,可以不看规则去写一两篇相同文体的,在对照规则和范文去检查。我觉得在反复实践中去理解记忆比较好。在课上,孙老师给我们一些有问题的材料,去挑错,这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我们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三、应用写作的“朴实”文风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文辞华美、韵味隽永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但应用写作不太追求辞藻的华丽,它的文风相对来说就要朴实无华一些,基本上很少在词句上粉饰雕琢。我们很多同学,特别是原来文学功底较深的,往往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总喜欢写东西写得很艺术化,文中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什么比喻、夸张、拟人等等,堆砌许多优美的词句和典故。如果这样来写小说、诗歌、散文,只要使用适时适地,自然是很好的。但应用写作追求一个“实”字,应用文不是供人们把玩鉴赏的艺术品,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它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为了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商洽处理问题的一种工具。因此,写应用文时一定要避免那种不合适的文风。切记洗尽铅华、天然雕饰也是一种好的文风。

但是不是应用文写出来都是给人一种干巴巴、读来索然无味的感觉?我认为,既然文章总是要让人来读的,包括应用文也是要有相关的人员去阅读,那么不可避免就要考虑人的阅读心理,要有某种趣味性,让人愿意读下来。我见过一些人的工作报告,内容上程式化的东西很多,如“在……亲切关怀下,在……的领导下,在……的协助下,在……的配合下,我们经过了……,克服了……,打破了……,最终……,”这些教条化的东西一多起来,让人根本就读不下去,除了感到枯燥以外,这里面缺乏完成工作的真情实感,感觉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对书写者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在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下,尽量把内容写得生动有趣些,是必不可少的。

四、应用文的“单义性”

许多文学作品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不同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理解去诠释其中的意义,这样同样的一部作品,可能有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理解。应用文一定要避免这种“多义性”,意义一定要明确,避免产生歧义,给不同的阅读者有这样那样的解释,否则,会造成工作中的极大混乱,比如制定的规章制度,在用词上用了一些摸棱两可的词汇,给人理解上有不同的说法,就会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造成麻烦。再比如一些待签订的合同,一定要逐字逐句地检查有无漏洞,反复斟酌,有无逻辑错误和未考虑到的情况,否则一个很小的纰漏,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惨痛的。写应用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述上的准确性,避免词不达意。

一、应用写作的涵义及实用型文章的特征
人们通常把实用型文章的写作称为应用写作,而实用型文章是同欣赏型文章相对而言的,是指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撰写的各类文章,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定的用途的文章。实用型文章一般被通称为应用文。
从总体上说,实用型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从内容方面来看,实用型文章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或处理某项具体工作而撰写的应用文,其内容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二是从形式方面来看,实用型文章大都有着固定的体式,带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
具体地说,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主指单一、集中、明确
主指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集中、明确是应用文主旨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所谓单一,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把问题说清说透。
所谓集中,是说一篇应用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应是全文的统帅。
所谓明确,是说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意图和主张是什么,要使读者一看便知。
(二)材料多样、真实、有力
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善于从材料出发,注意让材料说话,才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写出内容充实、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文章。
从材料本身的形态来看,事实与理论是材料的两大类型。如果再作进一步划分,事实则有事件与情况、实物与现象等许多种,理论则有方针、政策、规定及概念、原理、学说等等。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之分。不同类型的材料往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观察、实验和调查是在实践中获取事实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渠道;查阅文献则能够集中获取理论材料,第二手材料主要由此或通过调查得到。
真实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有力是实用型文章的材料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有力首先是说材料要能为主旨所统率,而不是游离于主旨之外,或同主旨相悖;其次要求所用材料为主旨的表达所必需,而不是可有可无。
(三)结构合理、谨严、固定
简单地说,结构是文章的内容构造;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材料。
从根本上说,结构合理就是指结构的安排符合客观事物的构成和发展规律。
就其本质而言,实用型文章应该是一种逻辑构成,而逻辑构成则要讲求谨严性,而不能流于松散无序。
固定是实用型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各类实用型文章大都形成了统一的构成格式。
程式化是文艺创造所应力避的一种倾向,但却是应用写作所不能背离的规律。结构固定,格式规范,是各类实用型文章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四)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信息的载体、交际的工具,离开语言,写作就无法进行。
实用型文章的语言准确除了是指用词造句恰当、贴切、得体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含义。首先,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的大量使用,会增强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性,或者说是应用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体现。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是指用于特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社会行业的意义确定的专门性词语。
任何文章的语言,都应当具有简明性。而在以高效、快速地传递信息为任务,所谓的语言简明,就是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材料,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明白白地传递给读者。
平易即平实自然、晓畅易懂。文章语言的平易首先表现在用语的直白上。
应用文特别是用于工作的应用文大都应当带有一种庄重的风格,而语言的庄重正是形成文章的庄重风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总之,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真实、有力,结构合理、谨严、固定,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是应用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要研究问题,把握情况
(二)要领会政策,熟悉规定
(三)要锤炼思维能力,加强语言修养
(四)要掌握规律,了解规定
(五)要善于借鉴,勤于实践

‘肆’ 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人将公文比喻为八股文,谓之又臭又硬又长,晦涩难懂,望而生厌。实则不然,对普通民众来说,公文确实不如小说、散文一般文辞优美、辞藻华丽、引人入胜,但公文作为党政机关上传下达、部署工作、处理事务的文体,有其独特的格式、语句、表述要求。一篇公文是否合格并不在于其辞藻语句上的华丽,而在于是否表述清晰、语意明确、内容详实、语句凝练,通过制发公文达到了所期望的效用,发挥出应用文所应该具有的“应用性”。写好一篇公文并不容易,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想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了解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必读之物,这是关于公文的官方指南。对公文定义、种类、格式、规则、办理、管理等定下了“规矩”,既然从事公文写作工作,就必须将条例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框架内撰写出规范合格的公文。
第二,要认真学习。没有人能天生写好公文,写公文表现在写上,体现的却是作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是第一要务,公文没有小说散文那般吸引人,在我们学习阅读的时候就必须保持毅力,坚持不懈。要加强研读、分析、总结,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有几方面:业务知识、文字能力、拿总能力缺一不可,可以多阅读高层文稿、前人作品,从思想性、文字性各方面去揣摩、学习。
第三,要勤于写作。光说不练假把式。只仅阅读和臆想是无法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还是要落在“写”上,工作中多写多练、反复思考、反复比较、主动请教,在不断的改进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反过来又能促进自己不断改进,最终才能写出精品。
公文写作是长期工作和综合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秘籍可循,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公,方能有所成绩。

‘伍’ 听了公文写作课程,对我个人工作有啥帮助

公文写作,你不管是什么单位,都要涉及公文写作,公文写作和写作文、论文是不同体系的东回西。行政事答业单位就不说了。
我先假定你是企业工作人员,你需要写通知、报告、计划,很多时候还需要加请示。这都是公文内容,完全不会写的公文,对你成长到中层及以上职务不利

‘陆’ 我想请教一下文秘专业主要学的是什么课程,教材是什么我不是文秘专业的学生,看什么书比较容易速成

文秘专业学的课程各个学校都不同,所以就不要纠结文秘的专业课啦~那个知道了也没什么用的。。。
不管哪个单位招聘文秘,那么首先要会的就是公文写作,其次就是办会和办事。办会通俗讲就是如何根据领导的要求、会议的需要做好会前、会中、会后的工作;办事就是印章的保管与使用、办公秩序的管理、差旅费报销、接待的礼仪、上司的行程安排之类的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些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实在不行就去买书好了,其实我觉得那个没什么大用,只要记住具体的流程和手续以及注意事项就行了。
但是因为是事业单位招聘,所以我觉得公文写作才是重头,建议你下载个《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排版要求》,这个是去年7月1日新执行的,对原来的公文处理条例、办法作了改动。其中最要注意的是发文字号和成文时间,逢考必考。
而且公文写作它还会考你改,就跟改错一样,给你一小篇错误的公文,让你改格式、改语句之类的。至于公文的写作,建议按照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来准备。最重要的一点是:但凡涉及到和公文写作有关的,格!式!一!定!要!准!确!!用!词!一!定!要!精!准!!
PS:文秘的知识点比较散乱,且容易混淆,所以要早点准备起来,不仅要多记忆,还要多弄点题目做做,有些小知识光靠背是记不住的。

最后,祝你考试成功!

‘柒’ 公文写作课程,在国内,谁讲的好啊我向进修下这方面的课程!

讲授公文写作的特别着名的专家似乎还没有。写作高手一般潜回伏在党政机关中,没有答时间走穴上培训课;某些企业培训讲师也能讲这门课,但是可能不很精深;高校教师中有几个写作学教授倒是有些名气,但是学术化倾向比较明显。
根据您的需要来选择吧。
如果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报一个专门的辅导班。
如果只是提高工作能力,可以在网上看公开课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授课视频,也可以在当地找一个培训机构的相关公开课,例如写作课、沟通课、职业素养课之类的,去听一听。

‘捌’ 学习公文写作课程的感受

回答:shixei
新手
5月3日 22:24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和发行日期。
1、简报名称 印在简报第一页上方的正中处,为了醒目起见,字号易大,尽可能用套红印刷。
2、期号 位置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号,有的还可以标出累计的总期号。属于“增刊”的期号,要单独编排,不能与“正刊”期号混编。
3、编发单位,应标明全称,位置在期号的左下方。
4、发行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应标明具体的年、月、日,位置在期号的右下方。
报头部分与标题和正文之间,一般都用一条粗线拦开。
有些简报根据需要,还应标明密级,如“内部参阅”、“秘密”、“机密”、“绝密”等,位置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
报尾部分应包括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报,指简报呈报的上级单位,送,指简报送往的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简报发放的下级单位。如果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是固定的,而又要临时增加发放单位,一般还应注明“本期增发×××(单位)”。报尾还应包括本期简报的印刷份数,以便于管理、查对。报尾部分印在简报末页的下端。
介绍一个网站//beihua.e.cn/bgs/xxyd/xxyd/gongwen/2new208

‘玖’ 谈一谈你对公文写作课的理解及其重要意义

认识一哈说分撒旦法

‘拾’ 钮伟彤的公文写作课程好么

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
1. 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2. 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广受企业及学员欢迎!
3. 主讲课程:1、《公文写作与处理》;2、《行政文秘精英训练》;3、《机关公文写作》;4、《档案管理实务》;5、《演讲与口才》。
4. 培训特点:生动、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公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并互动,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写作规律。
5. 标杆客户:伊利集团。由于我的《实战公文写作》《行政文秘精英训练》课程深受内蒙伊利集团学员欢迎,2009年8月我被内蒙古伊利集团评为优秀讲师!
6. 恪守的格言:努力、进取、负责的地对待每一件事
7. 目前职务: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行政文秘学院副院长!

⑥ 公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公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如何写好公文呢,公文的写作有什么方法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公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领会意图

领受拟制文书的任务后,首先要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这是拟制文书的前提。公文拟制必须正确体现领导意图,不得有丝毫马虎,否则就会被打回重写。领会意图一般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拟制公文不但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很

强的工作,而且还是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常常涉及到一个部门、一个人、一件事,而这些具体工作又和全局性工作、整体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否则,就不会发公文了。因此,拟制公文时必须站到全局研究、领会上级意图,深刻明了每一份具体文书对全局的影响。如果文书内容涉及到其它部门,应及时密切沟通协调。

二是要站准位置。是哪一级的人员,就要站在哪一级的领导角度考虑问题,公文就是“领导的书面语言”,要了解掌握领导的工作部署、工作进程,预见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这样,才能使拟制的文书符合领导的意图。

三要明确目的。领导的意图往往就是制发公文要达到的的目的。因此,一份文书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目的性越明确,越利于更好地贯彻领导意图。

四要有效发挥。领导的意图不一定是现成的,有些是要靠我们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整理,进行认真思考,有效发挥。有时领导只交待任务,意图并不明确,这就更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实际工作是千变万化的,不管哪一种情况,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善于联想问题,举一反三,不开动脑筋,不认真思考,依赖现成的东西,死板僵硬,是不可能正确领会意图的。

二、搜集材料

材料是构成文书的基本要素之一。材料是从实际工作中搜集、摄取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大量的搜集材料,对拟制文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是拟制文书的基础。无论哪一种文书,它总要反映一种思想或认识,无思想、无认识的'文书是不存在的。但是无论任何一种思想或认识,都源于工作实际,离开了实际工作,就没有“原料”,头脑就制作不出任何办法、意见等东西,当然也就无所谓文书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告诫我们:“学习和研究问题,应当说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拟制文书也同样,正确的观点是从大量的详细的材料中”总结和引伸出来的,所以说,广泛地搜集材料是拟制文书的必要一环。

材料是阐述观点的支柱。材料是表达观点的,没有材料,观点根本无法树立;没有适当的、足够的材料来支撑,观点即使是立起来了也不能立牢。所以动笔之前,观点要靠材料形成;动笔之际,观点又须材料支撑。我们常讲要“摆事实、讲道理”,这里讲的事实就是材料,道理就是观点。不摆事实,不论证材料,道理就说不清,观点就道不明。如没有充实的材料做内容,空空洞洞,那肯定是一份“白开水”式的文书,无色无味地占有工作空间。

三、运用材料

对材料的占有要“多”。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具体地说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今昔结合。任何事物都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有认识了它的过去,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的现在。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同时从今昔两个方面去占有这种材料,既要占有现实的材料,又要占有历史的材料,这样才能从基本的历史联系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把问题陈述明白。

二是正反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往往可以形成鲜明比较,以使问题论述得更加有说服力。

三是近与远结合。与表达中心问题有关的材料固然重要但与中心问题间接有关的材料也不可忽视。相反,它有时可以起到开阔思路、补充说明等作用。

四是主客观结合。不仅要占有客观实际材料,还要占有通过思索得出的材料,如心得、感受及对问题的认识、看法等。

对材料的鉴别要“精”。对材料要精确鉴别,就是要认清材料性质,判断材料的真伪,估价材料的价值,掂量材料的作用等等。这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这个工作做好了,则材料的表象和实质、轻和重、大和小、主和次、典型与一般等,就会显得格外明晰。因此,我们必须勤于分析,善于思索,真正做到“吃透材料”。

对材料的选择要“严”。占有材料,我们提倡“以十当一”,以多为佳;选择材料,我们则主张大家以“一当十”,以严为上。选择材料,一是要围绕中心问题选择材料,选材不是目的,对材料之所以要严格选择,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文书的中心内容。因此,要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有取就有舍,有选材就有剪材,不舍得割爱,不愿意剪材,其结果必然是主干不突出,观点被淹没。二是要选择典型的材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些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有较强说服力的材料。三是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只有那些反映本质和主流的事实,都是“证据确凿”的真实材料,才能用来有力地说明问题、阐明观点。四是要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材料生动、新颖,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人、感动人。

四、安排结构

理解了意图,搜集了材料,运用了材料,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把它们编织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统一和谐、严密紧凑、首尾通顺、行止自如的有机整体。

一是要树立“整体在胸”的观念。安排结构,就是研究文书的整体构成,就是由“分”和“合”,组“局部”为“整体”的过程,不能整体在胸,就不能顺然于手。有的人对此认识不足,往往是拿起笔来还不知道从何处写,于是只好想一点写一点,再想一点,再写一点,每写一段,都要回头去从头看起,十步九回头,这是很错误的。

二是要重视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要分出先后次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内容。如由开端说到结局,由原因说到结果,由正面说到反面,由一方面说到另一方面,由主体内容说到从属内容等等。

三是要花气力拟定提纲。拟写提纲一般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归类材料,就是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梳辫子”,进行“合并同类项”;

第二步,根据观点,就是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比具体材料更高层次的更高认识来。

第三步,调理顺序,就是安排先后次序,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第四步,修改补充。就是使提纲进一步充实、完善。

五、起草初稿

起草初稿时要一丝不苟,认真拟制,力求为终稿提供合格的“正品”,把“次品率”降低到最低。

(一)标题。标题是文书内容的简语句,它以高度概括文书的中心内容为目的,让人看了标题,就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避免出现文不对题。

拟定标题时,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要明确,直截了当地表明文书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二要简短,尽量减少字数,一语破的。三要概括,标题要能抓住中心思想。四要醒目,从标题上给人一种不忘的印象。

(二)开头。开头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一向被人们所重视。文书开头强调开门见山,落笔点题,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归纳起来有三类:

一是直接进入正文。

二是依据目的开头。例如: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为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公司决定:从5月1日起在全司范围内开展百日安全活动,现将主要事项通知如下:

三是以概述全貌开头。就是以简短的文字,把概况包括单位、时间、事由、简要原因等基本要素反映出来,为下文奠定良好基础。

(三)中心思想和内容。文书的中心思想不同于文书的内容,是文书的灵魂、主脑。

中心思想的特点:具有客观性,它是对全部实际材料的高度概括;具有主观性,它是经过作者的头脑加工产生的;具有时代性,任何一个正确的思想或观念都离不开特写时代。

中心思想首先要正确,是指中心思想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其次要深刻,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来源于实际,高于实际;第三要新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第四要集中,文书思想焦点应该凝聚,着力点应当单纯,不可分散,主攻方向应明确。

文书内容千变万化,但主要包括:成绩、问题、特点、做法、情况、原因、体会、要求、措施、规定等,(当然,不一定在一篇文章里全部包括),例如,通知应包括:依据、事项、要求;通报内容为情况、原因、措施;总结内容则为概况、成绩、问题、体会、措施等等。

(四)层次和段落。层次是指思想内容的表达次序,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是指文书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层次一般按照时间顺序、问题性质、递进关系、分总关系等划分。

段落的划分要掌握三条原则:一是单一性,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不能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二是完整性,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说完。三是互联性,各段落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使其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到“分之为段、合则为篇”。

(五)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必须要防止出现几个问题:

一是只有观点,缺乏材料;只有论点,缺乏 论据;

二是只有材料的堆砌和现象的罗列,不提出观点看法;

三是观点与材料脱节,材料说明不了观点,观点没有相应的

材料作根据,互不关联,东拉西扯,杂乱无章。

正确的表达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夹叙夹议。就是叙述与议论相结合,边讲观点边引材料。

2.剖析事理。运用分析的办法,提示观点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阐明观点的正确性,使得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

3.列举事实。用事实说明问题。

(六)结尾。俗话讲:“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书口子收不好,就会使全文松散无力。文书的结尾不拘一格,写法很多,主要根据文书的类别而定,现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要有四种:

一是要求性结尾。在文书的最后对执行某一规定提出具体要求,以便贯彻执行。如:“各单位于4月30日前将与整改情况上报至XXX处。”

二是请求性结尾。如:妥否,请批示。

三是征询意见性结尾。如:以上计划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将…

四是号召性结尾,这类结尾铿锵有力,往往能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多用于领导讲话。如: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为XXXX而努力奋斗!

六、修改润色

一份好的文书,无不在修改上下功夫,修改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并不比起草容易,古人说“改章难于造篇”,就是因为改章要“更上一层楼”。

修改的程序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综观全文。目的在于发现问题,从总体上找出修

改的办法。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长稿,需要多看几遍,宁可多花一些时间,不要匆匆动手,以免以后返工。

第二步:具体修改。需要进行细致地思考,做到字斟句酌。

第三步:把关复查。修改完毕,必须从头至尾阅读一遍,检查修改是否恰当。

比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下大力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完成。”一句,如改成:

“要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前面,遇有急难险重生的任务,随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圆满完成XXXX任务。”就感觉能压得住阵脚,文章就写得有劲,让人读起来舒畅。

最后,应当指出,有时修改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要有耐心细致的作风,才能把文书修改好。

;

⑦ 公文写作的技巧,求教

公文的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特急、急件)、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编辑本段公文写作的基本功能
规制令使作用。公文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发号施令的手段,是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工具。公文在实施领导、实施管理中能够发挥规范控制、令行禁止、组织协调的作用。
明事通情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实施管理职能、开展公务活动中,在上下左右之间,需要经常沟通情况、交流意见,以求共识共作。公文作为明事通情手段在机关工作中广为应用。
参谋决策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处理和运用,离不开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公文以其法定的渠道和效率满载各种信息为资治辅政服务。
宣传舆论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在实施领导、处理公务中需要有效的宣传舆论的支持。而公文的贯彻执行是宣传舆论的核心。
商洽联络作用。各级各类领导机关之间有许多事情需要商洽、介绍和联络,以便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发挥整体效应。此中,公文写作不可或缺。
存储凭证作用。公文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能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统一思想、处理问题的基本依据。公文在执行的时候是这样,成为档案之后仍然是这样。
编辑本段公文写作的主要特征
主题的职能性。公文是实现机关管理职能的工具和手段。在公文里,鼓励什么遏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允许怎么办和不允许怎么办,或褒或贬,或是或非,或倡或戒,或行或止,十分鲜明。
材料的可靠性。在公文里所采用的事实材料、数字材料、理论材料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必须真实、准确,来不得半点臆想、虚构和捏造。
结构的逻辑性。公文写作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通过综合、比较、论证形成写作思路,完成写作任务,多用说明、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慎用文学手段。文风的平实性。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力戒说大话、空话、假话、套话,不能言之无物,也不能哗众取宠,要实实在在,明明白白。
表述的简明性。结构力求简约,层次力求简化,语言力求简洁,在把事情、想法写清楚、写明白、写透彻的前提下,文字越简越好。
体式的规范性。要有强烈的文体、文种意识,要注意公文的书写格式、语体特点,也要注意公文的附加标识。(《应用写作》www.appliedwriting.com)
编辑本段公文的写作要求
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情况属实、观点明确、文字精练、条例清楚、层次分明、标点正确。
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日期一般要写具体的年月日。
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公文的作用
(一)
领导指导作用
(二)
联系公务作用
(三)
宣传教育作用
(四)
凭证依据作用
(五)
规范言行作用

⑧ 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有效性不是很高。如何提高有效简或性? 一、 教学目标要有效。 1、教学目标要正确。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掘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拦者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如《世纪宝鼎》一文,你要直接问学生:“世纪宝鼎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空洞,很难回答。但你要是把它换成“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为什么要送世纪宝鼎给联合国呢?”这个问题就实在多了,学生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 3、教师的语言要有效。(1)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游戏规则、游戏要求的游戏,而不能说,我随口说出了“游戏”二字,哄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可接下来却是“分组朗读课文”,这能叫做游戏吗?如: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中的左右结构的生字时,说“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请问,左右结构的字中,“割”“形”“到”“都”……也是左窄右宽吗?这不仅是语言的不准确,而且是知识性的错误啊。(2)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再比如,在《三个儿子》一文中,有“跟头”一词,师就忍不住拓展开了:“你们会翻跟头吗?”学生兴致来了,纷纷嚷着想要展示自己翻跟头的本领呢。师再接着说道:“是啊,尤其是一走到那些草坪上,我们呀,就忍不住去翻上几个跟头嫌友,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翻跟头的。”这时,课堂气氛好像是听热闹的,但仔细一想,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点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们说它干嘛呢!我想,我们老师,应该在“有效课堂”上下下功夫了
记得采纳哦
我是MML

⑨ 公文行文应该怎样导入新课

一、抓住领题法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题常设有领题,是为了突出文章叙述的重点、难点。在讲授这类课文时,教师如果能从领题入手,设计导语,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拎出理解全文的“纲”。这种导入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颗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柳树吗?
生:见过。
师: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我在我家屋后的小河边见过柳树。
生:在公园的湖边,我也见过柳树。
师: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生:柳树高高的,叶子狭长,枝条也是长长的,往下垂,有的还能一直垂到水边。
师:对。你说的这种柳树叫垂柳。你们读过贺知章的《咏柳》吗?谁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生:学生背。
师:很好。现代作家陈忠实写过一篇关于柳的文章,大家课前已经预习过了,它的题目是——
生:(齐)青海高原一株柳。
师:对!如果用一个“柳”字来做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这个题目范围比较大。既可以写所有的柳,也可以写指定的柳;既可以写垂柳,也可以写不垂的柳。
师:枝条不垂的柳叫旱柳。用“一株柳”做题目好吗?
生:用“一株柳”做题目太普通了。
师:那用“青海高原一株柳” 做题目有什么好?
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不是一般地方的、普通的柳树,而是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树,不一般。
师:它为什么不一般呢?
生:我知道青海高原雨水少,风沙大,气候恶劣,一般树木难以生长。这株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一定有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师:读了这段话,你们想要了解什么呢?
生:这一株柳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什么会“令我望而生畏”?
师:好!那就让我们读课文来弄懂这些问题吧!
这样的导入设计,有利于诱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青海高原一株柳” 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什么会“令我望而生畏”?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氛围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索未知领域,为学生学习新课作了有益的铺垫。
二、进入角色法
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不光喜欢新异直观的画面。更喜欢参与一切娱乐活动。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录音、挂图或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我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并深情朗诵:“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同学们,听——《二泉映月》缓缓响起。”稍后,师又描述:“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世数皮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这首乐曲就是着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它自始至终流露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毕嫌盲艺人——阿炳的思绪情感。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走进《二泉映月》,走近这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阿炳。搜差”
这样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角色,有的同学课前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边听、边想,竟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这自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音乐导入法
一位教育家说过:“音乐不以文字语言、不以具体的形态为媒介就可以打动人心,培养美的情操,这种力量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在课的开始就把与本课教材同主题或题材的音乐作品送入学生的感官,这不仅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现美好的意境,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内涵。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草原》,导入新课时,我在课堂上播放一曲悠扬的带草原风味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顿时,音乐旋律在教室里舒缓地流淌,轻轻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奇妙视听效果的同时,一幅幅富有草原风光的画面随之展现在学生眼前: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放牧的牛羊……如诗如画的意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他们一下子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在黑板上板书出醒目的课题——《草原》。在教学中,我正是恰当地借助音乐这一媒介物,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很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直奔主题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56个和睦有爱的兄弟民族,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杰出人才……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怎能不热爱她呢?”板书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用这样充满激情的导语揭示课题,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读书兴趣,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课时衔接法
其目的是衔接上下课时之间的知识衔接,复习巩固,或知识整合。因此,课时导入可采用“提问导入”或“测试导入”或“抽背导入”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既养成严谨的学风,又学好知识。如在教学《草原》第二课时,课前可以先听写“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重点词语,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些词的含义,再用词造句,学会积累运用。讲读课文时直接抓住这些重点词再提问:“草原有什么特点?课文中哪些描写草原的自然美?”请找出有关词句品读悟感。同学们马上会从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感悟课文内容,说出出美丽大草原的特点:绿、大。而“襟飘带舞”则反映出蒙古族人民欢迎远客的迫切心情和他们那种豪放的性格。这样的测试、提问导入,既集中同学们学习的注意力,又把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第二课时讲读课紧密衔接,使知识性上下联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总之,新课的导入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几种外,还有视频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表演导入、画画导入、谜语导入等,但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求变,有灵活性
再好的导入形式,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地采用,想必它的教育效果会越来越差。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及他们的心理特点,选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才能使学生具有新奇感,让他们总保持“乐学”的态度。
2、求精,有概括性
导语只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并不能代表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导语设计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导语的语言和形式都应恰当、准确。导语的设计还应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尽可能把导语设计得短小精悍。在设计导语时还要把握好导语所用的时间的“度”,尽量把导语所用的时间控制在二、三分钟左右。
3、求巧,有趣味性
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行文有趣,言之有味,形式多样的导语,效果绝对要比枯燥乏味的好得多。因此导语的设计要讲求洁简概括,形式多样,既使是简短的几句导语也要尽可能的巧妙有趣。新课的导语设计还要讲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通过导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以上的介绍仅是举例而已。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样,艺术性导入新课的方法,也要因文而异,因班而异,灵活多样,门径各异。但切不要摆花架子,要实中求活,要将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叶圣陶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课堂的导入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应不断地对新课的导入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⑩ 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辩御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肢运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携饥岩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阅读全文

与讲解公文一般使用什么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能流量计校验的方法及步骤 浏览:519
稚优泉666涂唇釉的正确方法 浏览:533
日本超市黄瓜的腌制方法及步骤 浏览:587
手工焊有哪些焊接方法 浏览:904
电脑主机组装方法 浏览:289
种梨怎么种植方法 浏览:657
记乐谱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14
莲子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9
更改打印机时间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60
兰花红夫人的种植方法 浏览:430
少年白癜风采用哪些方法治疗 浏览:759
大力马线的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788
画幅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86
水电布线教学方法 浏览:797
动画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计划 浏览:850
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方法及优缺点 浏览:975
把花朵比作眼睛是什么修辞方法 浏览:769
教室强电分组最佳方法 浏览:931
校园节能减排研究方法 浏览:154
科学的跑步训练方法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