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叫做物相分析
物相分析指的是对物质中各组成成分的存在的状态、形态、价态进行确定的分析方法。利用物理原理的方法有比重法、磁选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
② 样品的鉴定、分析、测试及试验
对加工后的样品要进行必要的鉴定、分析测试、试验及研究,这是矿石质量研究的重要环节。在矿产勘查各阶段都应进行,只是随阶段及任务的变化,研究内容有所侧重,精度有所差异。
( 一) 矿石的矿物学及矿相学鉴定
对矿石进行矿物学、矿相学及岩石学研究是矿石质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概略估计矿产质量的方法,对某些主要利用其中有用矿物的矿产,更有特殊意义。
对矿石的矿物学研究,目前仍是以显微镜 ( 偏光、矿相、实体) 下鉴定为主,辅以各种测试手段,如硬度、磁性、折射率、微化分析、电子探针等测试。鉴定、测试是直接在加工过的样品 ( 如光片、光面、薄片和单矿物样) 上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查明矿石矿物成分、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次生变化及分布规律;
2) 确定矿石中各矿物组分的数量,据精度要求不同,可采用目估法和统计法等;
3) 查明矿石结构构造,测定矿物外形、粒度、嵌布特性及硬度、脆性、磁性、导电性等物理性质,为解决选、冶加工方法提供资料;
4) 考查矿石中元素赋存状态,为确定工业矿物,确定选、冶方法和流程提供依据;
5) 结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石类型,查明分布。
( 二)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目的是确定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还要查明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化学分析以及核子物理方法等。
1.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主要用于普查找矿阶段,如地球化学找矿,在勘探阶段则常用于检查矿石中可能存在的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为组合分析提供项目,分析项目较多,主要根据矿石类型、元素共生组合规律、岩矿鉴定和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确定,故又称为多元素分析。
2.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分析精度高。分析结果用来评价矿石质量、圈定矿体、估算储量。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又可分为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合理分析和全分析。
1) 基本分析又称普通分析、单项分析、主元素分析。分析的目的是查明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变化情况,以了解矿石质量、划分矿石类型、圈定矿体和估算储量。基本分析是勘查工作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化学分析工作,故必须系统地进行。分析项目为主要有用组分,具体因矿种和矿石类型而定。
2) 组合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矿石中伴生有益组分及有害组分含量,以便估算伴生有益组分的储量及有害杂质对矿石质量的影响。组合分析项目是根据全分析和多元素分析结果确定,即当有益或有害组分达标或超标时,则作组合分析。组合分析样品由基本分析副样8 ~ 12 个组合而成,组合时应符合样品合并原则。
3) 合理分析又称物相分析,其任务是确定有用组分赋存的矿物相,以区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技术品级,了解有用矿物的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中可回收的元素成分。合理分析的项目主要是矿石主要有用组分,有时也研究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杂质的矿物相。合理分析样品的取样是根据矿石的岩矿鉴定结果,在不同类型或品级的分界线两侧附近采取,样品数目一般为 5 ~20 个,也可用基本分析或组合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
4) 全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矿石中各种元素及组分的含量,以便进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全分析的项目是根据光谱分析结果,除痕量元素外的所有元素。全分析最好在勘查阶段初期进行,以便指导勘查工作。全分析样品可单采,也可利用组合分析副样,但必须有代表性,大致上每种矿石类型 1 ~2 个,一个矿区不超过 20 个。要求各种元素分析的总含量应接近于 100% 。对某些以物理性质确定工业价值的矿石如石棉等,只需个别化学全分析样以了解其化学成分,判定其矿物种类即可。
3. 化学分析样品的内外检
1) 内检是指由原实验室检查基本分析的偶然误差。内检样由送样单位从副样中抽取,编密码送原分析实验室进行检查,检查的数量不少于原分析样品总数的 10% 。如果送样单位对某些分析结果有疑问时也可指定一定数量的样品重新检查。
2) 外检是指其他实验室检查原实验室基本分析的系统误差。外检数量一般为基本分析样的 3% ~5% ,但小型矿床外检样品应不少于 30 个。外检样由送样单位分期分批向基本分析单位指定送外检的号码,然后由基本分析单位将副样送具备相应资格的外检单位。
3) 仲裁分析是指: 若内检、外检两者分析结果出现系统误差时,双方各自检查原因,若无法解决,则报主管部门批准进行第三方的仲裁分析,若仲裁分析证实基本分析是错误的,则应详查其原因,如无法补救,应全部返工。
4) 化学分析误差计算:
绝对误差 = 原分析样品品位 - 检查分析样品品位
相对误差 ( 平均误差) = 两次分析平均误差数 ÷ 原分析平均含量
矿石允许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式中: Y 为计算相对误差,% ; C 为修正系数: Fe、Mn、Cr、Ni 各取 0. 67,Cu、Pb、Mo取 1. 00,Zn 取 1. 50,Ag 取 0. 40; x 为测定结果浓度值,% 。
( 三) 矿石物理技术性质测定
测定矿石物理技术性质,一般是为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及矿床评价提供必要的资料,而对于某些非金属矿床 ( 如云母、水晶、石棉等) ,更重要的是为了评价其矿产质量,确定其加工工艺特性。通常,物理技术性质测定项目有矿石体重、湿度、孔隙度、硬度、块度,矿石和围岩的抗压强度、裂隙度、坚固性、松散系数等。评价非金属矿产质量所需测定的项目则视矿种和要求而定。现选择几种常用的主要物理技术性质测定简介如下。
1. 体重测定
体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石的重量。它是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矿石体重测定分小体重和大体重两种情况。
1) 小体重: 目前多采用涂蜡法,取小块样品 ( 直径 5 ~ 10cm) 封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采用涂蜡排水法测定矿石在封蜡前后的重量及封蜡后的体积,便可按下式计算: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式中:D为矿石体重;W为样品的重量;W1为样品涂蜡后的重量;V1为样品涂蜡后的体积(放入水中测定);V2为样品上所涂蜡的体积;d为蜡的相对密度,一般为0.93。
2) 大体重: 是用全巷法采样在野外直接测定。先将样品称重 W,再测采出样品的坑道体积即样品体积 V ( 通过灌沙法测量沙子体积) 。大体重 D 的计算公式为: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矿石,应分别测定体重。一般每一品级矿石需测小体重20~30件,样品体积一般为60~120cm3(计算平均值用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大体重每一矿石类型为1~3个,取样体积一般不小于0.125m3(即长、宽、深均为0.5m)。体重样品应在坑道、探槽、人工露头点采取。
由于小体重样品的裂隙已被破坏,相对变致密了,所以通常小体重大于大体重 ( 误差有时高达 50% ~80% ) ,当矿体中裂隙发育时,大体重应多测几个以校正小体重。
2. 矿石湿度测定
矿石湿度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重量矿石中的含水量,即含水量与湿矿石的重量百分比。测定矿石湿度是为了估算储量之用,因为体重一般是湿体重,而品位是干品位,计算储量时两者必须统一,即校正一方,才能提高测量计算精度。
矿石湿度 B 为 :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式中:Wsh为湿样品重量;Wg为干样品重量。
当湿度较大时 ( >3% ) ,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
校正品位采用下式: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式中:Csh为矿石湿品位;Cg为矿石干品位。
矿石湿度样应与体重样用同一样或同地采取,以便验证。由于湿度与孔隙度、裂隙度、采样深度、地下水位等有关,所以湿度样应分类采取,每一类不少于 15 ~20 个,样品重量 300 ~500g。
3. 矿石松散系数测定
松散系数是指一定量矿石在爆破前后的体积比值,即矿石由天然状态到爆破之后的松散程度。测定目的是为确定矿车、吊车、矿仓等的容积提供资料,计算公式如下: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式中:K为松散系数;Vs为爆破后松散矿石体积;Vy为爆破前原矿石体积。
4. 矿 ( 岩) 石的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是指矿 ( 岩) 石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测定抗压强度是为开采设计提供依据,以便计算坑道支护材料用。
一般是在矿层及顶底板围岩中采样,按不同硬度级别分别采取,每一级采 2 ~ 3 个,规格为 5cm ×5cm ×5cm 的立方体,每种试验应取两块,送专门实验室分别进行平行层面和垂直层面的施压试验。
( 四) 矿石选冶工艺性质试验
矿石选冶工艺性质试验是矿产勘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矿产勘查阶段探明的矿产储量,除少数外,大多数不能自然达到工业生产利用要求,必须进行选冶试验。其试验标准是应达到工业生产上既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这也是矿产可否供工业生产利用的原则标准。选冶试验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断定选冶试验是否达到上述标准。1987 年国家储量委员会颁布的 《矿产勘查各阶段选冶试验程度的暂行规定》对于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的分类及矿产勘查各阶段选冶试验程度的要求等,做出了较明确的规定。
1. 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的分类
矿石选冶试验程度是指试验深度、广度和规模的综合概念。根据试验的目的、要求和特征,技术经济指标在现实生产中的可靠性,选冶试验规模及模拟度的高低等,将选冶试验程度分为五类:
1) 可选 ( 冶) 性试验。在实验室采用具有工业意义的选冶方法和常规流程,在对矿石物质组成初步研究基础上,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获得目的产品反映的技术指标,目的是为了判别试验对象是否可作为工业原料。试验定量程度低、模拟度差。可选 ( 冶) 性能对评价矿石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易选 ( 冶) 矿石试验结果,可作为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
2) 实验室流程试验。在可选性试验基础上,利用实验室规模的设备,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何种流程条件下获得较好的选冶技术指标而进行的流程结构及条件的多方案比较试验,即选择技术经济最优的流程方案和条件。试验结果一般是矿床开发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对易选矿石,也可作为矿山设计依据。
3)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对实验室流程试验推荐的流程串组为连续性的类似生产状态操作条件下的试验,试验是在动态中实现,具有一定的模拟度,成果是可靠的。其结果一般可作为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 但对于难选矿石,仅能作为矿床开发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4) 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试验车间或实验工厂进行矿石选冶的工业模拟试验。是采用生产型设备,按 “生产操作状态”所作的试验。目的是验证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结果。工业模拟度强,成果更为可靠。其试验一般是作为矿山建设前期的准备而进行的,供矿山设计使用。
5) 工业试验。借助工业生产装置的一部分或一个或数个系列,性能相近,处理量相当的设备,进行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具有试生产性质。主要用在矿床规模很大,矿石性质较为复杂,或采用先进技术措施,缺乏足够经验,以及有因技术、经济指标或新设备的适应性需在工业试验中得到可靠验证时才进行工业试验。可见,工业试验是建厂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其试验结果作为矿山设计建厂和生产操作的基础和依据。
上述选冶试验程度,先后层次分明,前一试验是后一试验的基础,后一试验是前一试验的验证、发展和提高,各类试验程度应该循序渐进,不可逾越。对于某些易选冶矿产可只进行第一类或前两类试验; 而对于难选冶矿产,则需按顺序进行上述全部试验。一般前三项试验由勘查单位负责进行; 第四项试验由勘查单位与工业部门密切配合进行; 第五项试验由工业部门进行。
2. 矿产勘查各阶段矿石选冶试验的基本要求
矿产勘查各阶段都应进行矿石选冶试验。运用选冶试验手段评价矿石质量和矿床经济价值时,选冶试验程度应与矿产勘查程度相适应。即按各勘查阶段工作目的要求、矿产选冶难易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选冶试验。矿产选冶难易程度是根据矿产物质组成研究,初步推断和划分为易选、一般和难选矿石。
勘查各阶段只做必做的矿石选冶试验,其基本准则是既保证矿石能提供工业生产利用,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其选冶试验程度和对试验样的要求详见表 7-5。
表 7-5 矿产勘查各阶段矿石选冶试验程度表
注: 易选矿石是指组分简单、工业利用成熟的矿石; 一般矿石是指可用组分多,工业利用上成熟的矿石; 难选矿石是指组分杂、矿物细,在国内外存在着技术难题。( 据董智虞等,稍作删简补充)
各阶段选冶试验必须在物质组成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试验。由于各阶段工作的目的要求不同,对矿产物质组成的研究要求也有区别,相应地可分为大致研究、初步研究和详细研究等。试样的采取必须保证代表性,要求不同阶段有所差别,随勘查工作深入,代表性应依次增强。试样必须按不同类型矿石分别采取,矿石类型的划分标志多种多样,一般有矿石的致密程度、矿石中有用组分种类及其含量、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氧化程度等。
③ 物相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物相是物质中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同一元素在一局派芹种物质中可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状态存在;所以,特定物质的物相都是以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某种物相(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特征而存在的。例如,铜矿石中有辉铜矿(Cu2S)和赤铜矿(Cu2O),它们分别以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的状态存在,两种矿物中的含铜量不同,分别为79.85%和88.80%。又如大气颗粒物和河湖底泥是一种非化桐毕学计量的混合物,它们大多数是多种物相并存的体系,含有大量的硅铝酸盐、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等。通过物相分析可鉴定污染物中的不同物相,了解其存在形态、化学组成及各物相之间的相对含量与它们的分布状况;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与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之羡瞎间的关系,确切地评价环境的质量。物相分析是状态分析的一种;它有物理分析方法,如显微镜鉴定,X射线物相分析和差热分析等;也有用化学分析手段进行的化学物相分析,如湿法化学分析法。
④ 物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
四、工业分析方法
1、按照方法原理:
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所以又称为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的化学分析方法有两种:
(1)重量分析法;
(2)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由于这类方法都需要较特殊的仪器,故一般又称为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等。在钢铁冶金分析中常用的仪器分析(1)分光光度法(比色法);(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发射光谱分析;(4)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按照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或化合物所组成的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任务则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成的含量。钢铁冶金实验中最常用的是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表面分析:对固体表面或界面上只有几个原子层厚的薄层进行组分、结构和能态等分析的材料物理试验。也是一种利用分析手段,揭示材料及其制品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或状态的技术。主要在机械工业中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氧化、腐蚀、摩擦、磨损和润滑特性等的研究和合金元素及杂质元素的扩散或偏析、表面处理工艺及复合材料的粘结性等问题的研究。
形态分析是研究结构或形状的。
3、按照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4、按照试剂用量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根据试样的用量及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各种分析操作时的试样用量如表7—l所示。在无机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半微量操作法,而在经典定量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常量操作法。
另外,根据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通常又粗略分为常量(大于1%)、微量(0.01%~1%)和痕量(小于0.01%)成分的分析。
5、按照分析要求: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又叫常规分析
仲裁分析是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仲裁分析时,准确度是主要矛盾。
6、按照分析时间及所起作用
快速分析:快速分析是例行分析的一种,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例如炼钢厂的炉前快速分析,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报出结果,分析误差一般允许较大。
标准分析:
7、分析测试程序:
离线分析;
在线分析
SiC粉体在硫酸铝-硫酸钠复合熔盐中反应转化
的研究
⑤ 物相分析与结构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物相分析(phase analysis)和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是材料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
物相分析主要是指对多相材料中各个物相(phase)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即对不同组分的物质在样品中形成的晶体相进行鉴定和分析。常见的物相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拉曼光谱等虚御旁,可以确定样品中物相的种类、含量和分布等信息。
而结构分析则是对单个物质的晶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晶体的空间群拆键、晶差橡胞参数、原子位置和键长等信息。常见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等,其中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物相分析和结构分析虽然都是对材料的分析,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⑥ 纳米材料的主要表征方法有哪些
材料的表征方法有纳米粒子的XRD表征、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谱分析、纳米粒子的扫描透射电子桥郑显微术、纳米团簇的扫描探针显微术、纳米材料光谱学和自组装纳米结构材料腔消行的核磁共振表征。
常用材料表征手段
1. 微观形貌
形貌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材料的几何形貌,材料的颗粒度,及颗粒度的分布以及形貌微区的成分和伍哗物相结构等方面。
形貌分析方法主要有: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原子力显微镜等等。
如下图所示
3. 成分分析
体相元素成分分析是指体相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分析,其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ICP、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其中前三种分析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溶解后再进行测定,因此属于破坏性样品分析方法;而X射线荧光与衍射分析方法可以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定因此又称为非破坏性元素分析方法。
⑦ 任务铜矿石的物相分析
任务描述
一个矿床是否具有价值,不仅与元素的含量有关,更与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关。有时,某些元素的含量虽然很高,储量也很大,但由于矿物组成复杂,选矿冶炼都有困难,可能并不具工业价值,因此,在选矿和冶炼工艺的研究及生产实践中,物相分析的作用也特别突出,因为它不仅能够指示出原矿或原料中有用元素的各种矿物(或化合物)所占的比率,为制定选冶工艺方案提供依据,而且还能指出尾矿或矿渣中有用元素损失的状态和含量,从而为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本任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明白物相分析意义,知道铜矿石物相分析具体操作方法。
任务实施
一、矿物分离
1.硫酸铜的分离
在含铜的矿物中,能溶于水的仅硫酸盐一种;借此特性,可用水浸取,使铜的硫酸盐与其他铜矿物分离。如果试样中含有其他的硫化物(如闪锌矿)、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等)以及还原性金属铁时,将导致硫酸铜的浸取不完全或者完全不能浸出。用水浸取的方法虽然有此缺点,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特别在配合选矿浮选实验时,仅需测定水溶性铜盐的情况下,可普遍采用。
对于用水不能完全浸出的试样,可用黑药钠盐(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钠)水溶液作为硫酸铜的选择性溶剂。黑药钠盐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不溶于水的黑药铜盐,然后用有机试剂(如苯)将黑药铜盐萃取出来。此方法避免了蒸馏水浸取产生的干扰,这是因为黑药铜盐的形成速度要比铜离子与硫化锌、金属氧化物,以及如前所述的许多干扰物的反应速度快的缘故。黑药钠盐法测得胆矾的结果较为准确。由于这一方法操作手续较繁,除特殊要求,一般不用。
2.自由氧化铜的分离
分离自由氧化铜的溶剂较多,对于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石常选用不同的溶剂,经常采用的有酸性溶剂和碱性溶剂两大类。
(1)酸性溶剂。含有亚硫酸钠的稀硫酸溶液是氧化铜矿物的良好溶剂,在1g Na2SO3的H2SO4(5+95)溶液中,孔雀石、蓝铜矿全溶,赤铜矿只溶解一半,自然铜和硫化铜矿不溶。同时溶解与方解石、白云石、锰结合的氧化铜。
稀硫酸溶液中亚硫酸钠的引入是为了保持二氧化硫的还原气氛,避免硫化铜的溶解。当溶液中有三价铁存在时,由于亚硫酸钠本身不能还原三价铁到二价铁,所以会引起硫化铜的溶解;溶液中三价铁的质量越多,硫化铜溶解的量也就越大。
含有3.0g Na2SO3的H2SO4(0.25mol/L)溶液浸取自由氧化铜,由于酸度的下降和亚硫酸钠用量的增加,使溶液中三价铁的质量下降,得到较为准确的自由氧化铜的结果。
用EDTA-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氯化铵(pH=3 )为自由氧化铜的溶剂,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全溶,辉铜矿溶解率为3%。
(2)碱性溶剂。pH=10的30g/L乙二胺溶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和亚硫酸钠,在规定的条件下,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溶解,硅孔雀石少量溶解,硫化铜、与白云岩结合的铜不溶。乙二胺对铜离子的配位能力较强,对钙、镁、铁的配位能力则较弱,因此在乙二胺溶液中白云石等脉石矿物溶解度很小,从而达到自由氧化铜与结合氧化铜分离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的辉铜矿有时会有不同程度溶解。
用碳酸铵-氢氧化铵溶液在室温浸取1h,铜的氧化物几乎全部溶解,同时溶出的还有自然铜。与铁结合的氧化铜不溶,辉铜矿的溶解可达10%,甚至更大。因此,当试样实属氧化矿,自然铜含量又很低,则碳酸铵-氢氧化铵溶液可作为自由氧化铜的选择性溶剂;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3.结合氧化铜的分离
要浸取这一部分的氧化铜,首先要了解试样中氧化铜是与什么矿物相结合,即是与钙镁的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结合,与铁矿物、铁锰结核等矿物结合,还是与硅铝酸盐(高岭土、黏土)、石英等矿物结合,然后决定分离结合氧化铜的溶剂。
与钙镁的碳酸盐结合,可用含亚硫酸钠的硫酸(5+95)溶液。
与硅铝酸盐和石英结合,用含氟化氢铵和亚硫酸钠的硫酸(5+95)溶液浸取。
与铁矿物,铁锰结核等矿物结合,用HCl(1+9)-SnCl2(10g/L)溶液浸取。
盐酸-氯化亚锡法只适用于氧化矿。含亚硫酸钠,氟化氢铵的稀硫酸溶液浸取时,虽然也有三价铁对硫化铜矿的干扰;但由于氟化物的引入,减少了对硫化铜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含亚硫酸钠、氟化氢铵的稀硫酸溶液仍是总氧化铜的选择性溶剂。
为准确的测定次生硫化铜矿,可在浸取自由氧化铜后,用中性硝酸银溶液先浸取次生硫化铜,再用含亚硫酸钠、氟化氢铵的稀硫酸溶液浸取结合氧化铜。
4.次生硫化铜的分离
(1)硫脲法。硫脲与铜在酸性介质中形成配合物,以含10g/L硫脲的HCl(1mol/L)溶液为溶剂,在规定的条件下,辉铜矿、斑铜矿、铜蓝溶解,黄铜矿不溶。关于硫脲的用量、酸度大小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硫脲用量愈多,酸度愈大,处理时间愈长,试样的粒度愈细,溶解的速率愈快,反之反应则慢。根据矿区不同,可选择最低试剂用量和最短处理时间。
(2)银盐法。银盐浸取法可以在酸性,中性,氨性溶液中进行。
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的条件为:试样经分离氧化铜后,以含硝酸银(20g/L)的(1 +99)HNO3(H2SO4)在室温下浸取1h;此时,辉铜矿、铜蓝、斑铜矿溶解98% 左右,黄铜矿溶解2% 左右。引入铁盐溶液(10g/L),斑铜矿的溶解更趋于完全。
在中性溶液中进行的条件为:15g/L AgNO3溶液,室温浸取半小时,再用乙二胺(15g/L)溶液浸取45min。
在氨性溶液中进行的条件为:AgNO3(20g/L)-NH4OH(4mol/L)溶液,室温浸取60min。
5.原生硫化铜的分离
留在最后残渣中进行铜的测定。
二、分析流程
1.分析流程Ⅰ
适用于一般铜矿石分析,不适用于含有赤铜矿、自然铜的试样。
试剂:亚硫酸钠、氟化氢铵、硫脲、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120g/L)、酚酞指示剂(1g/L)。
(1)自由氧化铜的测定。称取0.5~1.0g(精确至0.0001g,称样量根据试样中铜的含量而定)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g Na2SO3和60mL H2SO4(0.25mol/L),室温振荡30min。过滤,滤液用硫代硫酸钠分离铜后,测定铜,即为自由氧化铜的铜。
(2)结合氧化铜的测定。将上面的残渣放回原锥形瓶中,加入 1g Na2SO3、2g NH4HF2和100mL H2SO4(5+95),室温振荡1h。过滤,滤液同自由氧化铜一样分离测定铜,即为结合氧化铜的铜。
(3 )次生硫化铜的测定。将上面的残渣放回原锥形瓶中,加入10 g硫脲和100mL HCl(0.5mol/L),室温振荡3h。过滤,滤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120g/L)溶液中和至红色,过量5mL,煮沸20min,陈化1h后过滤,滤液测定铜,即为次生硫化铜的铜。
(4)原生硫化铜的测定。最后将残渣低温灰化后,盐酸-硝酸溶解,进行铜的测定,测得铜为原生硫化铜的铜。
2.分析流程Ⅱ
本分析流程不适用于硅孔雀石高的试样。
(1)自由氧化铜的测定。称取0.5~1.0g(精确至0.0001g,称样量根据试样中铜的含量而定)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 乙二胺溶液(30g/L )用盐酸调节,精密pH试纸试验,使pH为10)、5g NH4Cl和5g Na2SO3,室温振荡1h。过滤,用水洗涤,滤液用硝酸-硫酸处理,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铜,即为自由氧化铜的铜。
(2)次生硫化铜的测定。将上述残渣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AgNO3(10g/L)溶液(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开始出现稳定的水解产物为止,过滤备用),于沸水浴中浸取30min,过滤。二次滤液合并,同上面一样用硝酸-硫酸处理,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铜,即为次生硫化铜的铜。
(3)结合氧化铜的测定。将上述残渣放回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H2SO4(5 +95)、1g Na2SO3和5g NH4HF2于沸水浴中浸取1h。过滤,滤液用硫代硫酸钠分离铜后,测定铜即为结合氧化铜的铜。
对富含褐铁矿的铜矿,可用50mL HCl(1 +9),加入0.25g SnCl2·2H2O 和0.5g NH4HF2,于沸水浴中浸取15min,过滤。滤液分离铜后,即为结合氧化铜的铜(氯化亚锡用量与褐铁矿含量有关,褐铁矿含量高时,应增加氯化亚锡的用量)。
(4)原生硫化铜的测定。最后将以上残渣低温灰化后,盐酸-硝酸溶解,进行铜的测定,测得铜即为原生硫化铜的铜。
3.分析流程Ⅲ
本流程适用于以辉铜矿为主,并含赤铜矿的试样。
试剂:①自由氧化铜浸取液,称取15g EDTA二钠盐和20g NH4Cl,用水溶解;称取10 g 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用水加热溶解,趁热与上述溶液混合,并加水稀释至1000mL。②次生硫化铜浸取液,称取10g AgNO3、20g Fe(NO3)3,用水溶解,加入10mL H2SO4(1+1),并加水稀释至1000mL。
(1)硫酸铜的分析。称取0.1~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称样量随试样中铜的含量而定)置于250mL塑料瓶中,加50mL水,室温振荡3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水洗涤塑料瓶及沉淀各5次,滤液用100mL容量瓶承接,加入3mL HNO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酸铜中的铜。
(2)自由氧化铜的测定。将分离硫酸铜后的残渣连同滤纸,移入原塑料瓶中,加入自由氧化铜浸取液50mL,室温下振荡3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用100mL容量瓶承接,加入3mL HNO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由氧化铜中的铜。
(3)结合氧化铜的分析。将分离自由氧化铜的残渣连同滤纸移入原瓶中,加入50mL H2SO4(5+95)-Na2SO3(40g/L)-NH4HF2(40g/L)浸取液,室温振荡1h。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用100mL容量瓶承接,加入3mL HNO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合氧化铜中的铜。
(4)次生硫化铜的测定。将分离结合氧化铜的残渣连同滤纸移入原瓶中,加入50mL次生硫化铜浸取液,室温振荡1 h。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用100mL 容量瓶承接,加入3mL HNO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次生硫化铜中的铜。
(5)原生硫化铜的测定。将分离次生硫化铜后的残渣移入瓷坩埚中,置于高温炉中,从低温开始升起,于600℃灰化30min,取出,冷却。移入100mL 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 HCl和5mL HNO3,于电热板上加热溶解,蒸发至湿盐状,加入3mL HNO3和10mL水,加热溶解盐类。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生硫化铜中的铜。
任务分析
一、物相分析简介
物相分析又称合理分析、组分分析或示物分析。
矿石的物相分析,就是确定矿石中各种矿物的组成或确定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物(矿物)的含量。它与一般的岩矿全分析不同,后者是确定各种元素的总含量,并不涉及这些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它们在试样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试样的物理和化学的特征。物相分析和元素分析是互为补充的。
物相分析是随着选矿和冶金工艺的研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析方法,至今仅有40多年的历史。
物相分析在对矿床进行综合评价、鉴定矿物和元素的赋存状态,选矿和冶金工艺的研究生产实践、分析化学的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对矿床进行综合评价时,仅仅测定矿石中各有用元素的总含量是不够的,因为一个矿床是否有价值,不仅与有用元素的含量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与有用元素的存在状态有关。有时,有用元素的含量虽然很高,储量也很大,但由于矿物组成的复杂性,选矿冶炼都困难,因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并不一定具有工业价值。例如,目前铜矿石取决于矿石中的铜是以硫化物还是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因为结合氧化铜中的铜是难以冶炼出来的。
在选矿和冶金工艺的研究及生产实践中,物相分析的作用特别突出,因为它能够指出原矿或原料中有用元素的各种矿物(或化合物)所占的百分率,提供制定选、冶方案和选择工艺条件的依据。例如,某铁矿中含铜在1% 以上,原矿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铜都与铁矿物以某种形式结合,这说明,直接用选矿的方法回收铜是不可能的。在火法冶金的工艺研究和实践中,在炼铜时,炉渣中常含有硫化亚铜、金属铜、硅酸铜和亚铁酸亚铜等化合物。进入炉渣的化学物相分析指出的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情况,冶金工艺人员可通过延长沉淀时间、减少炉渣黏度来降低机械损失,或通过改变炉内气氛克服化学损失。另外,化学物相法中的选择性溶剂也为湿法冶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物相分析的方法,可分为物理物相法和化学物相法两大类。物理物相法是根据各种矿物或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折射率、密度、磁性、导电性、介电性、表面能等)的不同,借助于仪器分析的方法(如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热谱法、热分析法、重液离心分离法、电化学分析法、显微镜观察法等)对矿物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的方法。化学物相法,是基于各种矿物或化合物化学性质的不同,主要是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不同,利用选择溶解的方法来测定各种矿物或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物理物相法多用于定性分析,但在近代已向定量发展;化学物相法设备简单,目前在国内应用较为普遍。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将二者结合使用。
二、铜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
铜矿石按其矿物的组成不同,可分为硫化铜矿、氧化铜矿和混合铜矿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有80% 的铜来自硫化铜矿。
在硫化铜矿石中,黄铜矿是最重要的原生硫化矿物,其次是斑铜矿、辉铜矿、方铜矿、硫砷铜矿等。在铜的次生硫化矿物中,最重要的是辉铜矿,其次是铜蓝和斑铜矿。
铜的氧化矿物有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铜矿、碱式碳酸铜等。
根据铜矿物组成、化学性质和选矿工艺中的行为不同,在铜矿石物相分析中将某一些常见的铜矿物分为以下几组:
次生硫化铜(包括辉铜矿、铜蓝、斑铜矿);
原生硫化铜(包括黄铜矿、方黄铜矿等);
自由氧化铜(包括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黑铜矿等);
结合氧化铜(包括孔雀石,与脉石相结合的铜等)。
铜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是以选择某一溶剂为基础的,各铜矿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大致溶解情况见表5-2。
表5-2 各种溶剂对铜矿物的溶解作用(浸取率,%)
从表中看出,铜矿物(100筛目)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为:
(1)用含亚硫酸钠的硫酸溶液(5%)浸取1h,铜的氧化矿物除赤铜矿溶解不完全外,孔雀石、蓝铜矿几乎全部溶解,而铜的硫化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几乎不溶解。因此当试样中含自然铜、赤铜矿不高时,可用此溶剂浸取测定氧化铜。含亚硫酸钠的硫酸溶液(3%)与含亚硫酸钠的硫酸溶液(5%)溶解铜的氧化物,结果基本一致。但铜的硫化矿在硫酸溶液(3%)中溶解得更少一些,因此,当试样中铜的硫化物含量高时,宜采用含亚硫酸钠的硫酸溶液(3%)溶解。
(2)用固体碳酸铵浸取2h,铜的氧化矿除赤铜矿不能全部溶解外,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等几乎全部溶解。而辉铜矿、斑铜矿和黄铜矿则少量溶解。因此当试样中含自然铜、赤铜矿时,可用固体碳酸铵浸取氧化铜。但由于赤铜矿只被溶解84%,而辉铜矿能够溶解5% 左右,所以测定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
(3)用固体碳酸铵浸取2h后,再用氨水浸取半小时,铜的氧化矿物几乎全部溶解,但辉铜矿也可溶解10% 左右。因此当试样中含自然铜、赤铜矿时,可用固体碳酸铵-氨水浸取氧化铜。但当试样中含辉铜矿高时,则误差较大。
(4)用过氧化氢-冰乙酸混合液浸取1h,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含铜硫化物可全部溶解,此时,自然铜也全部溶解。因此,当试样中含自然铜时,必须先将自然铜浸出后,再浸取铜的硫化物。
在铜矿物的物相分析中,其他溶剂如含硫脲的盐酸(1N)溶液浸取3h,次生硫化铜可全部溶解,而原生硫化铜几乎不溶。或选择氰化钾作溶剂同样可使生硫化铜溶解,而原生硫化铜不起反应。用硫酸铁-硫酸作溶剂时,可以使辉铜矿溶解一半,而赤铜矿、金属铜全部溶解。
铜矿石物相分析一般只要求测定氧化铜总量和硫化铜总量。对矿物组成比较复杂的矿石则要求分别测定自由氧化铜(包括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黑铜矿等)、结合氧化铜(包括硅孔雀石、与脉石结合的铜,与铁、锰结合的铜)、次生硫化铜(包括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等)和原生硫化铜。硫酸铜的存在对浮选有影响,因此,该相的测定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自然铜、硅孔雀石、辉铜矿、斑铜矿等矿物的单相测定,只有在特别需要时才进行。传统物相分析一般采用在试样中加入不同溶剂,连续浸取各种相态的铜,然后通过铜的测定方法测定铜的含量。下面介绍一般铜矿石物相分析。
实验指南与安全提示
在铜的几乎所有氧化矿石中,铜的氧化物均有一部分以某种形态与脉石相结合,或以机械方式成为脉石中极细分散的铜矿物的包裹体,或以化学方式成为类质同象,或成吸附性杂质,这部分与脉石结合在一起的细分散的氧化铜矿物的颗粒不能再碎样时被破碎,所以无论用机械方法把矿石粉碎到技术上可能达到的最大磨细度,或是用化学方法(不使脉石有部分破坏),都不能把这部分铜分离出来,这种铜统称结合氧化铜。另外,以其他形式存在于铁和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铜也属于结合氧化铜,它们都属于难选矿物。
在物相分析中,最广泛应用的选择性溶剂类型有水、酸(包括混酸)、碱溶液和盐溶液,其中酸和盐溶液具有较普遍的意义。但应注意,在用酸作溶剂时,由于矿石中不与酸作用的组分很少,而且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与酸反应的差别也很小,所以必须注意正确选择处理条件和浓度,这往往是物相分析成功的关键。
对组成较简单的铜矿石,通常只测定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对组成较复杂的矿石,还需测定自由氧化亚铜和结合氧化铜的含量。硫酸铜矿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于矿石中的量是极少的,但由于其易溶于水的性质,对浮选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测定它的含量也是有意义的。
拓展提高
铜矿石的物相分析影响因素
铜矿石的物相分析流程还很多,其关键均在于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是化学物相分析的基础。最理想的溶剂是能使试样中待测的矿物完全溶解,而其他矿物完全不溶解,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各种溶剂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我们只能尽量选得一种溶剂使它对欲测的矿物几乎全部溶解(至少应溶解90% 以上),而对其他矿物几乎不溶解(至少应<2%)。这就是说,要使所选择地溶剂选择性尽量地高。怎样才能获得选择性高的溶剂?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还十分缺乏,主要是通过实验来选择。但一般地说溶解和不溶解实际上是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问题,因而这二者便是溶剂选择的依据。
但是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还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浓度,溶解时的温度,矿物的粒度,溶解的时间,搅拌,以及选择性溶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等因素。
(1)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例如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典型的离子键化合物一般可溶于水中。而具有共价键的无机化合物,难溶于水,但当用极性小的或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溶解时,由于这时溶剂化过程放出的能量大于矿物的晶格能,它们就能溶解。
所以在物相分析中选择溶剂时,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则得到广泛的应用。
(2)溶剂浓度:一般地讲,增大溶剂的浓度,会使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增大,但对于有黏性的溶剂,增大浓度使黏度也增大,反而会引起某些化合物溶解速度的降低。
(3)温度:溶剂温度升高,能加快溶解速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升高溶剂的温度往往对化合物的分离引起不良后果,如水解现象的发生,溶剂因挥发而失效等。所以根据被溶解分离的化合物和溶剂之间的反应特性来选择溶解温度,对氨水、过氧化氢等溶剂尤应注意温度的严格控制。
(4)粒度:试样的粒度越小,溶解速度也越快,因为溶解作用首先是在物质粒度表面进行,所以单位重量物质表面积越大,溶解速度也就越快。某些固体物质具有孔隙、裂隙,对于这些物质,磨细对于表面积的增大就无多大影响。但无论如何,在制备试样时,必须将试样磨细至各化合物呈单体分离,否则,只要有结合状态的颗粒存在,分离就不能完全。
(5)搅拌:搅拌可以加速溶解速度。
(6)杂质的影响:选择性溶解过程中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促进或阻碍溶解作用。例如,有三价铁存在时,当用盐酸或硫酸溶液作选择性溶剂分离氧化矿物和硫化矿物时,往往会因三氯化铁、硫酸铁的生成而促进硫化物的溶解,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又如当试液中有大量硫化物存在时,在用硝酸处理的过程中,析出的游离硫往往包住未溶解的试样颗粒,使溶解发生困难。由此可以得知,矿物的成因、变质程度以及所包含的类质同晶杂质或其他杂质不同,会使不同矿区的矿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量不同,所以对一个矿区的物相分析流程,有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矿区。
⑧ 矿物物相及结构分析方法
在矿物物相分析和晶体结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粉晶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其次为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热分析及阴极发光分析等。
1.X射线分析法
本方法在矿物晶体结构分析、矿物鉴定和研究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分析手段。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0.01~1nm)的电磁波,在实验室里它是通过一个高度真空的玻璃或陶瓷管(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管中有两个金属电极,阴极为钨丝卷成,阳极为某种金属的磨光面(习称“靶”)。用两根导线通入阴极3~4A的电流,在钨丝周围产生大量热电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以高电压(30~50 kV),钨丝周围的热电子即向阳极作加速度移动。当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阳极相碰时,运动骤然停止,电子的能量大部分变为热能,少部分变成X射线由靶面射出。射入晶体的X射线(称原始X射线S0),引起晶体中原子的电子振动,这些电子因而发出与原始X射线波长相同的次生X射线(如S1、S2)。晶体中各原子所射出的次生X射线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行程差,当某些方向上的行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X射线便相互叠加(增强)成为衍射线,通过探测器即可收集到衍射数据。
图24-6 面网对X射线的衍射
图24-6中各点代表晶体中相当的原子,面网1,2,3是一组平行的面网,面网间距为d,波长为λ的原始X射线S0沿着与面网成θ角(掠射角)的方向射入,并在S1方向产生“反射”。产生“反射”(即衍射)的条件是相邻面网所“反射”的X射线的行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nλ=2dsinθ(n=1,2,3,…整数,称为“反射”的级次)。此式经转换可得到
结晶学与矿物学
式中:dhkl为面网(hkl)的面网间距;θhkl为面网(hkl)的掠射角;λ为波长。该公式称为布拉格公式。
X射线衍射分析是通过仪器得到晶体的面网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0两组衍射数据,根据衍射数据进行物象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有粉晶(多晶)衍射分析和单晶衍射分析两种方法。粉晶衍射采用粉末状(1~10μm)多晶为样品(50~100 mg),粉晶衍射仪通过转动2θ角,用辐射探测器和计数器测定并记录衍射线的方向和强度,获得衍射图谱(图24-7)。衍射图中每个衍射峰代表一组面网。每组面网的面网间距d直接打印在峰上,它的衍射强度与峰高成正比,用相对强度表示,即以最强峰的强度作为100,将其他各衍射峰与之对比确定相对强度I/I0。获得衍射数据后,与鉴定表(ICDD卡片或其他矿物X射线鉴定表)中标准数据对比,即可作出矿物鉴定,也可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检索分析软件进行辅助鉴定。
粉晶衍射物相分析快速简便,分辨率高,记录图谱时间短,精度高,用计算机控制操作和进行数据处理,可直接获得衍射数据,对矿物定性、定量都十分有效,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晶衍射分析一般采用小于0.2~0.5mm的单个晶体(或单晶碎片)为测试样品。目前较多用四圆测角系统的单晶衍射仪。它是通过一束单色X射线射入单晶样品,用计算机控制4个圆协同作用,调节晶体的取向,使某一面网达到能产生衍射的位置,用计数器或平面探测器记录衍射方向和强度。据此,可测定晶胞参数,确定空间群,求解原子坐标,计算键长、键角,最终得到晶体结构数据。
图24-7 单晶硅粉末衍射图(Mo靶)
2.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IR)为红外波段电磁波(波长0.75~1000μm;频率13333~10cm-1)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振动的分子光谱,反映分子振动的能级变化及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矿物中某些基团分子不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分子振动的能量与红外射线的光量子能量相当,当分子的振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发射红外光谱,而因红外辐射激发分子振动时便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分子的振动能量不是连续而是量子化的,但由于分子在振动跃迁过程中也常伴随转动跃迁,使振动光谱呈带状(图24-8)。分子越大,红外谱带也越多。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照射到矿物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就形成了这个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矿物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采用与标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对比的方法来做分析鉴定。
红外光谱仪有两类。一类是单通道测量的棱镜和光栅光谱仪,属色散型,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另一类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是非色散型的,有许多优点:可实现多通道测量,提高信噪比;光通量大,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cm-1;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
图24-8 石英的红外光谱图
拉曼光谱(RS)为分子振动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联合散射光谱。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样品时,一部分光子与样品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进行能量交换(因分子大多处于基态,故光子通常将损失能量)后成为拉曼散射光。入射光频率(v)与散射光频率(v′)之差等于分子的某一简正振动频率(vi),而物质振动的频率及强度由物质内部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决定,因此,拉曼散射谱线能够给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
现代激光拉曼光谱仪除其主要部件激发源(氩离子激光)、样品室、信号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外,还常加装显微镜,构成显微拉曼探针仪。其空间分辨率为1μm2,检测限为10-9~10-12g,是微粒、微区、微结构中的分子类别及含量鉴定的有力工具。
近几十年来,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不断有新的发展,成为矿物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此外,随着宝玉石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非破坏、快速鉴定的方法,红外、拉曼光谱也在宝玉石鉴定中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3.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是根据矿物在不同温度下所发生的热效应来研究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目的在于求得矿物的受热(或冷却)曲线,以确定该矿物在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吸热或放热效应。此法常用于鉴定肉眼或其他方法难以鉴定的隐晶质或细分散的矿物;特别适于鉴定和研究含水、氢氧根和二氧化碳的化合物,如粘土矿物、铝土矿、某些碳酸盐矿物、含水硼酸盐及硫酸盐矿物、非晶质的铌、钽矿物等;还可以测定矿物中水的类型。
热分析法包括热失重分析和差热分析。
一些矿物在受热后可能发生脱水、分解、排出气体、升华等热效应引起物质质量发生变化,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温度变化关系的方法称热重分析法,在加热过程中测量得到物质质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称热失重曲线(图24-9)。在含水矿物中测定矿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失去所含水分的质量而获得温度-质量曲线,从而查明水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和水在晶体结构中的作用。不同含水矿物具有不同的脱水曲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定和研究含水矿物,如粘土矿物等。
操作过程是:从低温起至高温(1000℃左右)止逐渐以各种不同的固定温度加热矿物,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然后称矿物的质量,算出因加热而损耗的质量(脱出的水分质量)。以损失质量的百分数及加热的温度为纵横坐标绘成曲线,即得失重曲线。
图24-9 热失重曲线图
差热分析法是将矿物粉末与中性体(不产生热效应的物质,常用煅烧过的Al2O3)分别同置于一高温炉中,在加热过程中,矿物发生吸热(因相变、脱水或分解作用等引起)或放热(因结晶作用、氧化作用等引起)效应,而中性体则不发生此效应,将两者的热差通过热电偶,借差热电流自动记录出差热曲线,线上明显的峰、谷分别代表矿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效应。不同的矿物在不同的温度阶段,有着不同的热效应。由此可与已知矿物标准曲线进行对比来鉴定矿物。本方法对粘土矿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其他含水矿物的研究最有效。
目前,矿物的差热分析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不仅用来定性地鉴定矿物,有时还可以做定量分析、探讨矿物在加热时结构的变化和研究矿物的类质同象混入物等。差热分析曲线的解释如下:
1)含水矿物的脱水:普通吸附水脱水温度为100~110℃;层间结合水或胶体水脱水温度在400℃内,大多数在200或300℃内;架状结构水脱水温度400℃左右;结晶水脱水温度在500℃内,分阶段脱水;结构水脱水温度在450℃以上。
2)矿物分解放出气体:CO2,SO2等气体的放出,曲线有吸热峰。
3)氧化反应表现为放热峰。
4)非晶态物质的析晶表现为放热峰。
5)晶型转变通常有吸热峰或放热峰。
6)熔化、升华、气化、玻璃化转变显示为吸热峰。
差热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受热后有明显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物质,并有许多干扰因素而影响效果。因此,它必须和其他测试方法结合起来,如和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化学分析等密切配合使用。
4.阴极发光分析法
阴极发光是物质表面在高能电子束轰击下发光的现象。不同矿物或相同种类不同成因的矿物,在电子束的轰击下,会发出不同颜色或不同强度的光,同时能显示与晶体生长环境有关的晶体结构或生长纹,可辅助矿物鉴定。
阴极射线发光分析方法是研究矿物结构和能态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这种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功能等都获得很大改善,特别是在扫描电镜中,将阴极射线发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和X射线特征谱等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测量方法,成为研究矿物结构和微区性质的有力工具。
⑨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哪些
采用熔融法或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4)有机酸类 :枸橼酸、琥珀酸、胆酸、去...(DSC) X射线衍射法 物相鉴别红外光谱法 方法 溶出速率测定 核滋共振谱法
⑩ 除xrd外还有哪些物相分析方法
光学显微镜看光学性质、扫描电镜用能谱仪打点、红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