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非aba的训练方法

非aba的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12 02:15:09

‘壹’ 自闭症训练方法哪些

您好,目前主流的干预方法主要有:

①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
②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教育方法(TEACCH),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
③人际关系训练法包括地板时光疗法(floortime)、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DI),这两种方法主要以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体。
除上面三种之外还有感统训练,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但是此方法在国外存在争议。
目前对自闭症的训练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管对孩子使用什么样的训练方式,都得先熟悉孩子的能力程度和发展规律,才能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训练,因此如果孩子确诊自闭症,应该带其去相关医院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从全方面对孩子进行干预。

‘贰’ 孤独症儿童ABA训练

目前已经被实践证明能够对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产生全面、综合、持久的积极效果的方法是“应用行为训练法”,也被称为“应用行为分析法”(英文: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缩写为ABA)。很大一部分孤独症儿童都能从这种行为训练法中受益,最终在智力、社会交往、学业、语言交流和社会适应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些人甚至达到基本正常的水平。很多孩子都在适应能力及实用技能方面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且问题行为明显减少。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大约占10%)患儿.尽管经过了大量的训练仍然不见效果。 应用行为训练法的效果与开始训练的年龄有密切的关系,训练开始得越早,效果越明显,而且与训练的强度与训练人员的专业水平关系也十分密切。 就目前能够获得的科学证据而言,我们所能够建议的就是:还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方法能够达到应用行为训练法这样的改善效果。我暂且不提什么是ABA,它只不过是个符号。 让我们先理解什么是强化,通俗地说就是让人印象深刻。强化有正性的(奖赏)和负性的(惩罚)。比如说,老板让员工拖地,看你干得不错,夸奖你几句话,于是你干活更带劲了。相反,如果老板要求把地拖干净,要不然的话,就扣你的钱。结果你也努力地把地拖得很干净。惩罚过度,你可能一气之下,把拖把一撂,说到老子不干了。因此要使人的行为朝你预期的方向发展,最好是用奖赏的方式,尽量不用惩罚,因为惩罚不当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行为并退缩。 奖赏有物质的(饼干,糖果,玩具),也有精神的(赞美的话,亲吻,拥抱,笑脸)。刚开始时主要选用物质的奖赏,然后逐渐过渡到高级的精神奖励。这主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去选定,就像老板一样,他要根据每个员工不同时期的物质和情感需要,给予不同的奖励。并不是每次都是用钱奖励为最好方式。 我们如果学过舞蹈,武术等就有体会,老师把一个动作连贯做下来,我们很少有人能学得会。因此一般老师都是把这个动作分解去讲解, 等每个分解动作都学会后,最后才能连贯起来。这种任务分解就是ABA训练的核心内容。 预期或者说目标任务+任务分解+辅助+强化(奖赏或惩罚)=ABA训练。 最后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这个方法训练孤独症儿童。 目标任务:穿袜子 任务分解:双手把袜子口张开;套在左脚上;将袜子拉到脚后跟;绕过脚后跟后再往上拉。 奖励:根据孩子情况具体选。 也许这个动作你认为很简单,但要知道对孤独症儿童而言,可能会像学拉丁舞一样很难。我们家小孩刚开始学了一学期的拉丁舞都没有找到感觉,始终理解不了出跨的动作。我们哪一个正常的大人在学习中没有存在这种或那种的障碍呢?所以我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心去训练孩子。示范之后孩子还不会,则需要辅助他学习,在穿袜子这个动作学习中,大人要在孩子后面抓住他的小手帮他提上来。 把任务分解过程倒着来训练效果会更好,这样更容易让儿童理解训练的目的,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穿袜子的训练中即先训练最后一步,让孩子把袜子自脚后跟拽上来。 训练要点: 1.不要指望孩子很快能够学会,每次时间不宜太长,避免产生厌恶情绪。 2. 重复学习的时间不要间隔太长,否则过去学习的经验感觉会完全忘记 。这是我学开车时,驾校老师训我们说的,想起来学一两下,隔两三周又来学一下,好不容易有点感觉,隔时间长了,又全忘了,每次都得重新开始。所以我们小孩学游泳,我就坚持让她上游泳班训练,结果10来天就学会了,而我们大多人只是夏天去几次游泳池里划几下,永远都无法真正学会游泳。

‘叁’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1、运动功能的康复,发病早期可给予床上良姿位摆放,尽早开始床上活动和坐位、站位的练习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训练;2、意识障碍的患者可采用综合促醒治疗药物、高压氧、视听刺激等治疗,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3、认知障碍的患者通过认知功能训练进行康复;4、言语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言语康复训练;5、作业治疗可以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必要时可以使用辅助器具和矫形器;6、对于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针灸、理疗等综合康复手段;31、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治疗。

‘肆’ 自闭症aba是什么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以前认为ABA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其实ABA是个适合所有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等。例如,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有的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老师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这时候我们观察孩子的表现就会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也当当老师,角色互换表演!
以下是对自闭症孩子进行ABA教学时精髓的分解课题、并给予辅助、及时强化的理论实践总结: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自闭症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情绪认知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方法都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老师家长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实话,还是要打好认知基础,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阅读全文

与非aba的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干扰素用什么方法打 浏览:353
打不着火的最佳方法 浏览:665
蒙氏教育研究方法 浏览:222
腰椎间盘脱出检测方法 浏览:335
检查手机中病毒的方法 浏览:425
如何才能不劳而获的一百种方法书 浏览:280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浏览:656
住友挖机空调不凉快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浏览:777
外语教学常用方法教资 浏览:729
1x98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974
怎么学拼音最快的方法 浏览:22
教学方法框图 浏览:576
谈判表演技巧和方法 浏览:258
细胞纤维化检测方法 浏览:144
你知道哪些便方法 浏览:940
大半夜便秘睡不着快速解决方法 浏览:165
性功能勃起障碍的治疗方法 浏览:391
马常见的病和治疗方法 浏览:45
如何有效防困的方法 浏览:227
100斤山药种植方法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