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有哪些

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0 10:23:34

‘壹’ 教育学研究方法哪些

1.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
比较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
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对什么是比较教育,说法不一,大多数比较教育学者认为,应从各国实际出发,研究世界教育发展中的重大国际性教育问题,而不是从抽象定义出发,构思现实意义不大的形式上的理论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教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利用有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

比较教育学的基本特征 ①国际性。比较教育至少要对两个以上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它是跨国家的,具有国际性的特征。②可比性。在国际教育方面,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作为本国的借鉴。③综合性或跨学科性。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集中几门社会学科的成果应用于对各国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几门学科的范围。因此,需要有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熟习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对各国教育进行历史的、社会的具体分析和综合比较。

比较教育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17~1917)这个阶段以 “借鉴” 为主要特点。1817年法国教育家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他对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四点创造性的建议:①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搜集工作。②采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③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④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经验。这些建议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第二阶段(1917~1945)。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进行国际性的对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国教育学家I.L.坎德尔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于1933年所着《比较教育》一书对当时比较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中国曾把该书译成中文,作为大学的比较教育课的教科书苏联教育理论与活动家..克鲁普斯卡娅'" class=link>;..克鲁普斯卡娅也研究了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和瑞士的教育经验,这对苏联教育的发展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阶段(从1945至今)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国际教育经验为基础,加深和扩大研究成果。表现在:①扩大与新建研究机构。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汉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国际教育成绩评定协会等机构。1970年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成立。到80年代该学会曾分别在渥太华、日内瓦、伦敦、东京,召开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议,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②比较研究方法多样化。在前一阶段,坎德尔等人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占优势;在这一阶段,除历史法外,许多教育家把社会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引进了比较教育研究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应用多种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常用的方法分两大类:①以区域研究为主进行比较。②以问题研究为主进行比较。此外,还可辅之以描述法、历史法、社会学法、统计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据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使比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义。

比较教育的研究虽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由于各国的教育制度不同,指导思想各异,如何解决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统一对比标准”问题,还需要比较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闯出新路。
教育学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方向,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是“教育现象”,有人认为是“教育事实”,有人认为是“教育规律”,有人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还有人笼统地认为是“教育”或“人”。这些观点大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及其派别。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对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有什么看法
《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在本学期只有十次课,每次课是2个学时,另外有4个学时是撰写开题报告,实际上只有八次课而已,我认为课时是有些短,因而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仓促了,学生需要在短时间把握较多内容,学习起来有些困难。

这门课程分为九个专题进行讲授,从第一专题教育科研方法绪论、第二专题研究规划、第三专题查阅文献、第四专题文献综述、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第七专题开题报告撰写、第八专题撰写开题报告到第九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课时限制,老师进行重点教学,同时也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将第四章选择抽样、第五章实验研究、第六章调查研究作为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将第八章个案研究、第九章行动研究作为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

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老师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让我们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后才讲授研究规划的内容,而选定研究规划的基本程序:一是发现研究课题;二是分析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确课题目标;四是确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计划;六是撰写课题论证报告。老师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首先讲述研究规划的教材内容符合我们的学习特点,具有科学性。

而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们本科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开题报告的撰写有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参考文献目录、文献综述等几方面内容。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从短期目标来看具有实用意义,为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好理论和初步的实践准备;从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岗位来说,学习教育研究方法,准确掌握相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形成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贰’ 传统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有哪些

‘叁’ 实训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二、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 一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三、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法 二、参观法 三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 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美术教育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和感知。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是进行思维地去认识事物。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景物、物象世界的观察比较,一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五)以指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 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其对象与自己画画之间,不停顿的互相对照比较之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或临摹的对象。写生画的形象比例的观察,则以物体的自身的长与宽为标准,得出长、宽的比例关系。物体间的比例,则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体)为标准得出其间的比例关系。物体的倾斜角度则是以垂直、水平线为标准进行比较、观察……包括品评作业的好差亦应以优秀作业作为比较标准

‘肆’ 有哪些常见的实验方法

1 控制变量法: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实验方法。

例如,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等实验中都用到了该实验方法。

2 类比法:例如,在学习电流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与生活中熟悉的水流作类比。

实验+推理法:有些理论只有在理想空间里才能通过实验得出,此时,我们可以在现实条件实验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这些理论。

例如,在初二我们学过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知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必定会受到阻力作用,但是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可以推出这一结论。

3 描述法:例如,在生活中是不存在光线的,我们为了更好地学习光,才引进了“光线”这一词。

4 转换法:例如,我们在学习“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时,我们把音叉的微小简答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摆动。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5 模型法:我们在学习原子结构时,为了更好地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

(4)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实验是初高中阶段物理课程中包含的相关实验,包括电学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等,常用于验证物理学科的定理定律。

实验物理是相对于理论物理而言,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实验物理主要是从实验上来探索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

实验室使用守则

1、为保护实验仪器和保持环境卫生,学生必须脱鞋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是全校师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场所,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肃静,遵守纪律。

3、做实验前,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检查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完知世好齐全,如有缺损要及时向教师报告。

4、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

5、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6、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

7、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

性质

1.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和谐统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拦猛慧性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

3.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5.预测性: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

‘伍’ 第三节 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

1.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方法。观察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认识教学现象。通过观察来积累关于所研究的教学现象的具体资料是教学研究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它可以为教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观察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也可观察教学的某些部分,此外根据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还可以通过多次观察去完成。

2.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的主要特点∶(1)适用范围较广,研究课题较小;(2)直接、客观,有表面性;(3)有目的,有计划,不能控制条件。

3.观察的作用

观察在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方面∶(1)观察是假设、观点和理论产生的手段。(2)观察是解决特殊问题的手段。(3)观察是提供真实具体信息的重要途径。(4)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和个体差异。(5)观察是基础教育较为有效的评估方法。

(二)观察的类型

教学观察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这里主要介绍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观察一般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两种。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加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最容易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材料。非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不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以某种方式把自己或自己的观察目的隐蔽起来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成功的关键是不让观察对象发现有人在对他们进行观察。

(三)运用观察法的要求

科学地观察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具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2.目的明确

3.严密的组织计划

4.保持观察情境的自然性

5.克服观察中的主观倾向

6.正确记录,科学解释

(一)调查法的含义与特点

1.调查法的含义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特点

调查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二)调查法的类型

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1.现状调查

也称常模调查,主要用以调查、研究某一类教学现象目前的基本情况或特征。这类调查目前在整个教学调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小学生错别字的调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情况调查等。

2.相关调查

这是指调查分析研究两种以上教学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便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关系的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调查等。

3.发展调查

发展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的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如了解儿童的学习行为的年龄特征,就可以利用发展调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行为的变化情况。

4.预测调查

预测调查是指调查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动向,目的是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进行预测。如对我国办学体制的发展前景调查,就可以通过对当前社会力量办学等有着问题的调查,结合经济情况,做出预测调查。

(三)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调查课题一般是根据教学研究或教学实践的需要提出来的。课题提出来后,要对调查课题作准确的界定,明确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同时还应对调查课题的核心概念做出准确的界定,对课题中的有着变量要下操作性的定义,准确操作指标。

2.选择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主要受制于调查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同时还受调查类型的制约。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教学调查包括多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在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时,要根据课题的不同情况,针对各种方法和手段的长处和不足,恰当地选用。

4.制定调查计划

制定凋查计划是整个凋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用于制定调查计划的时间要占整个调查研究的1/3。调查计划一般包括∶调查课题和目的;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手段和方法;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调查经费预算;调查人员(包括课题负责人、调查员、协作者或协作单位)的组织。

5.调查的实施

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研究的中心工作,它是调查者根据计划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借助各种调查工具收集资料的过程。这是调查的主体工作。研究者应尽量使收集的材料真实可靠、完整和系统化。调查者在收集材料时不能带有主观性和倾向性,切忌用自己的观点去寻找材料。同时要注意将事实和意见区分开来。事实是客观的,而意见则往往有主观色彩。对事实要进行核对,去伪存真。

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概括叙述调查课题的背景、本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调查采用的手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正文。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调查者根据调查的事实,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分析、解释,并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见解。第三部分是结论。即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及有关的建议均是第三部分的内容。除此之外,要把有关参考资料附在报告的尾端。

(四)教育观察的基本途径有:

1、上课

亲自为学生上课,是观察学生最普遍、最经常、最方便、最理想的观察途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观察,获取信息之准确、丰富是其他途径不能比的。很多教师已深有体会和备受其益。

2、听课

听课的目的是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情况与学生学的情况,可以直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技能;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特征。此外通过听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见解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这是教学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经常采用的途径。

3、参加有关活动(参与观察)

如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身临其境”,考察师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校风、学风的情况。在参与观察中,不能让观察对象知道和察觉观察意图,这样才能观察到想要知道的本来面目。

4、实地参观考察

观察学校的自然环境、校舍建设、设备仪器和清洁、卫生、纪律制度、校风教风等,并观察学校教学、生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运转情况,这是参观学习的外地人员或上级领导者经常采用的途径。

列席学校各种会议或召开座谈会,倾听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学生的发言,观察会场气氛和大家的情绪;查看反映学校以前运转情况的各种资料,如计划、教案、作业、档案等,可以了解该校办学思路、办学水平、教改情况和团结情况等,这是教育督导人员经常采用的途径。

5、访谈

与观察对象访谈,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倾向、仪表神态以及身体状况等。访谈包括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时研究者要善于察言观色。

(1)访谈法的含义∶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有目的地谈话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2)访谈法的特点∶访谈的优点∶一是灵活性。它可以向不同类型的人提问不同的问题,以了解不同类型人的材料。当调查对象不理解问题时,可以重复或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谈话中发现新的问题疑点,可以深人了解,持续追问。二是范围广。既有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同时又有涉及交谈方面的广泛性和深人性。三是真实有效。访谈时,调查者还可观察调查对象的表情与行为,以判断回答的可靠程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费时费力,另外调查结果还受调查者的能力、水平态度等思想束缚的影响。

(3)运用访谈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调查,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事前准备好访谈计划、访谈提纲;二是要尽量取得调查对象的合作;三是要作好详细记录。

6.调查表法

(1)调查表法的含义∶调查表法又叫报表法。它是调查者按照一定的组织关系,把设计好的调查统计表格请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填写,以便了解某一地区或单位的工作现状及发展情况的法。

(2)调查表法的特点∶它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机构向下级进行调查的常用方法。它具有格式规范、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可广泛的收集资料等优点。但是所获得的资料只能限于一般隋况,很难深人事物的本质。

(3)编制调查表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调查表应符合三个要求∶一是适用;二是规范;三是美观。

7教育观察法的优点是:(1)最大优点是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获取教育事实资料;(2)不干扰观察对象的自然表现,可以获得客观、真实的资料,适用范围广;(3)花费少。

8教育观察法局限性1、取样小。由于受感官和仪器的局限,观察的范围不大,观察样本小,使教育观察法一般限于小样本的研究,在研究对象数量多且分散的情况下难以应用。

(一)实验法的含义和特点

1.实验法的含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教学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学实验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的教学研究都很重视实验,并已取得了多方面的实验成果。

2.实验法的特点

(1)教学实验是有意识、人为地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变量,但在实验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实验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实验结果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应有弥补的有效措施。

(3)教学实验会产生所谓的“实验者效应”,即实验者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实验者的期望,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实验班发生了偏向,影响了实验的结果。

(二)实验法的类型

从不同的方面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把教学实验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性质和目的上划分,可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推扩、验证性实验三种;从手段上划分,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从组织形式上划分,可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三种。

1.确认性实验

实验的目的在于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特点是∶研究问题来自实际,在现场情境中进行,研究方法带有很大的试探性,操作程序是开放的不太规范的,内外效度均不高。

2.探索性实验

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问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特点是∶有科学的理论假设,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比较规范的实验程序以及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寻求尽可能大的内在效度,并以科学理论解释实验结果。探索性实验一般研究教学理论体系中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改革。

3.推扩、验证性实验

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践的经验来检验、修订和完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不仅对实验条件有明确分析,而且实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关注实验结果应用的普遍性,追求较高的外在效度。

4.实验室实验

这是在特设的心理与教育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室内采取各种实验仪器和现代化技术,在人为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而进行实验研究。由于实验室内条件完善,便于控制,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

5.自然实验

这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验研究的目的,适当地控制某些条件,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以便观察或测试研究对象发生的变化的实验方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教学实际情况下进行的,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实验一般采用自然实验法。由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学实验的条件控制较难,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困难。进行教学实验必须认真考虑以下因素∶班级的基础、学生年龄、知识基础、业余爱好、智力水平、生活经验等;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学生的家庭条件(家长的知识修养、职业爱好、学习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教材的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练习时间的长短;学校设备、环境等。

6.单组实验

这是指向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然后测量其所产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借以确定因子的效果如何。这种单组实验法比较简单易行,条件也比较容易控制。但是上面介绍的单组实验法,其实验效果只能证明试验的新教材和新教法是否可行,却无法进行比较,如要想证明新教材是否优于普通教材,就需要采用等组实验法。

7.等组实验

这是指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分别施行于两个或几个教学条件基本相等的组,然后比较其所产生的变化,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

采用等组实验法最关键的问题是,除了实验因子(如教材)不同外,其它教学条件(如师资水平、班级基础、教学时间等)要求基本相等。在等组的条件下,采用比较的实验方法,能较科学地确定一种新教材或新教法的优劣。但要选择教学条件完全相等的几个组是不容易的,而且要保证实验过程中除实验因子外,其它因素的影响也相等是很困难的。这点必须特别注意。

8.循环实验

它是把不同的实验因子,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轮换地施行于不同的班组,然后根据每个实验因子所发生变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的效果。循环实验法与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相比较有两大优点∶其一是在循环实验法中,两种教学方案(两个实验因子)都被每个教师实施过,都在每一班学生中实验过,所以,即使教师教学水平有高低,学生班级基础有好差,由于循环实验的结果,把这些差异的情况所产生的影响平均分配给各个实验因子,对于实验因子都无所偏向其二是在循环实验法中,由于各个实验因子的实验次数增多,因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但增加了实验的复杂性。

4.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

实验进行前,根据实验的目的,拟定测验题目,准备教具、仪器、记录表格、统一标准,拟定记录方法、符号等,设法控制实验因素,使重要因素不变或少变。

5.实验的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无关变量。要作精确、详细的记录,在各阶段中要作准确的测验。为了排除偶然性。可进行重复实验。

6.对实验结果进行测定和统计

研究者要编好测试题,测试时的指示语要统一,不要给学生任何暗示。统计时要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的客观结果。

7.验证假说,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实验的假说进行验证,对实验的探索结果、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今后还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等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8.撰写实验报告

这是对教学实验工作的总结。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实验的课题、目的、意义;教学实验方法;教学实验的结果;讨论;结论,最后还可以列出参考资料。

(四)运用实验法的要求

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实验要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这是进行教学实验的关键。

2.认真搞好实验设计,这是实验研究成功的基础。

3.进行必要的预备实验,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效度和信度,在正式实验前可选择少量被试进行预备实验,为正式实验提供必要的资料。

4.做好实验的抽样、分组、调控、统计等工作,重视检查实验结果。

5.实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时,为能在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还需进行验证性实验或纵深研究。

(一)个案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1.个案分析法的含义

个案分析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典型分析法”或“解剖麻雀法”,是指对单一人或事进行个别深入研究的方法。它通常是以一个典型的人物或事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了解此人某事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个案分析法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方法。如个案分析必须进行详细调查,占有大量材料。要通过谈话、观察等方法,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对学生的个案研究还要经常使用各种测验量表。

2.个案分析的特点

(1)研究对象容易确定,简便易行;

(2)个案分析容易得到个案对象和有关人员的支持;

(3)研究的时空范围较大,研究的持续过程较长。

(二)个案分析的一般步骤

1.进行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

2.进行个案现状的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

3.理出个案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初步的判断及因果分析;

4.根据判断结果,提出个案发展的意见;

5.总结、撰写个案分析报告。

(三)运用个案分析法的要求

1.选择对象要恰当,要有代表性、典型性;

2.要在详细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3.要善于抓住必然性、本质性的材料,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4.要考虑相关因素,综合地加以分析;

5.要善于通过特殊事物和现象,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个案法在于通过特殊事物、现象探索共性、一般性,不能停留在具体材料、具体经验的描述上,只有从中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才具有科学研究的意义。

6.个案发展的教学意见,要注意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行动研究法的含义和特点

1.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教师和研究人员结合,是一团体互动的过程,形成优势互补;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

(3)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4)在计划和实行的循环中不断前进;

(5)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即时性。

(二)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行动研究的第一步,教学中可能存在着许多问题,到底确定哪一个,一般来说,所确定的问题应是教学实践中迫切解决的,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者能够解决的。

2.收集资料

发现和确定了研究问题,就要广泛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首先要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此问题的过去和现状;其次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对与问题有关的人员和部门进行调查,征求他们对问题的意见;第三征求专家的意见。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应用行动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运用行动研究法的前提条件。

2.认真制订严密、科学的行动方案是行动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3.行动研究过程是一个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

4.研究结果不能轻易推广。

(一)比较法的含义和作用

1.比较法的含义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学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学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运用比较法的条件∶一是必须存在两种以上的事物;二是所要比较的事物必须有共同的基础;三是所比较的事物必须有不同的特性。

2.比较法的作用

(1)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2)能促使人们正确认识本专区、本单位的教学状况;

(3)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

(4)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比较法的类型

比较法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三)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比较的问题

比较研究首先要明确比较什么,这是比较的前提。这一环节包括以下细节∶(1)选定比较的主题。(2)确定比较的内容。也就是确定比较的项目。(3)确定比较的范围。要明确是班内的比较,校内比较或是跨校学区甚至跨国比较。

2.制定比较的标准

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比较。比较的标准可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即具有可操作性。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然后,对各种资料按比较的指标进行归类,并列,最后,对这些归类好的资料作出解释,即赋予资料以现实意义,为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

4.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常采用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定性比较主要比较事物间的本质属性,而定量比较事物的数量差异。

5.结论

做出比较的结论,就是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比较过程和比较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作出结论,论证说明预先确定的比较主题,揭示教学的规律。

(四)运用比较法的要求

1.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

2.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

3.比较事物的本质

4.比较法要与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克服其不足

‘陆’ 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主要有哪些具体方法

探究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内容及意义
中学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形式.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强调在实践教学中要运用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学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形式
具体方法可参考以下具体案例:
开放性实验探究:金属钠与稀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探究
3.1引入问题
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以及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掌握了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活泼性质非常强的钠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时,会得到什么产物?部分同学根据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知识,毫不犹豫地任务钠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也有部分同学会产生疑问:钠是先给水反应,还是先把铜置换出来呢?这时,通过教师引导,就形成了很好的探究“焦点”.
3.2猜想与假设
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全班同学的猜想和假设主要为两大类.一是钠扮正激先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生成产物问单质铜的红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二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在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3.3提出实验方案
因为探究课题的开放性强,学生各个小组提出的实验方案五花八门.总结起来,主要部分基本相同: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洗干煤油后,加入一大试管中,用分液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清闭硫酸铜溶液.其中有的实验小组,为了验证实验中有氢气产生,还添加了其他实验装备.有代表性的两类为:一是用导管将气体导入灼热的氧化铜试管中.二是在分液漏斗的顶端套一气球.
3.4实验探究,实验现象
通过分组实验,同学们主要得到了如下几种实现象.
项目
人数
猜想与假设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9组(32人)
生成氢氧化铜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有氢气放出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有氢气放出.
4组(16人)
生成氢氧化铜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有氢气放出
3组(12人)
置换出铜
生成红色的氧化铜沉淀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3.5解释交流
当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之后,互相协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首先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在和硫酸铜反应,生成兰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部分实验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有黑色的固体物质为氧化铜.学生交流讨论后,认为,金属与水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使部分氢氧化铜分解产生黑色的氧化固体.那么为什么钠会先和水反应呢?对于这个问题,有2个学生在实验报告提出由于硫酸铜溶液中水分子的密度比铜离子大,此时相当于生成了水合硫酸铜,铜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因此钠先与水接触反应.
3.6教师评价
通过探究性实验,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对产生现象的原理能提出合理的结实.通过批阅学生实验报告发现,同组成员论记录一栏大部分学生未填写,说明学生合作讨论意识还比较薄厅袜弱和不善于记录学生在自我评价部分写道:“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实验,更喜欢从实验中发现特情况去研究,当然,做实验自己的切记要细心,实验很多东西是无法挽回,象这引起的损失是不必要的”;“只要实验操作规范,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能培养一个人的实验兴趣,找出实验方法”;“这次实验不仅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能让我们自己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能提高我们的兴趣实验操作比较强,知识基础比较好,对实验很有兴趣,实验方法还要进一步提高,希望可以有更多做实验的机会”;“我认为实验中,我们体现的动手能力差,而且从实验结果看,我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周全,基础不够扎实;通过这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课外知识,还让我体验到对客观事实要严谨对待”,等等.学生的自我评价表明,所有学生都表示实验兴趣浓厚,建议以后多提供机会.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基础较好,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方法评较教低.同组成员评价部分,学生打分大多是“很好或较好”,没有层次性,彼此间评价较高,跟自我评价部分相矛盾.因此,学生对相互评价还没有建立正确的态度,评价失真.
4 结语
回首探究性实验教学所经历的历史擅变和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当前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所承载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探究性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基本过程;全面认识了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结合案例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了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为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知识,检验化学理论和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依据等发面所具有的认识论功能.
展望未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将逐渐“精细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将成为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块沃土.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条件日趋完善,相信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前景将越来越美好.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沉淀中夹杂黑色固体,并有氢气放出.

‘柒’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教育观察研究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优点:

①观察法简便易行、所获资料可靠性较高;

②观察方便易行,不需要特殊条件和复杂设备,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

③观察法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缺点:

①观察法获得的资料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判断“为什么”一类的因果关系的问题;

②观察时间和情境都有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使用困难;

③教育现象一旦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观察对象缺乏行为控制,观察收集资料分类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④观察法取样少,观察所收集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

⑤容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使观察结果失真。

2、教育调查研究法

教育调查研究是在一定埋论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有问题,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优点:

①采用问卷和访谈收集资料比较灵活简便;

②收集资料速度快;

③适用面广,时间地点不受限。

缺点:

①收集的资料往往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②调查法需要研究对象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不然收集资料易失真;

③调查的可靠性有一定限制。

3、教育实验研究法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优点:

①因为是人为地创造实验条件,可以观测到自然环境中不易观察到的信息;

②实验法要求用比较严格的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

③实验法明确区分变量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者便于测量,测试结果更加可靠精确。

缺点:

①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与真实的教育活动相差较大;

②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一些负效应;

③实验不可避免地存在样本不足和被试选样误差。

4、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也称为“教师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或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与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

特点:

①为教育行动而研究。这是与传统研究“为理论建构而研究”的区别。

②由教育行动者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

③在教育行动中研究。行动的过程,就是努力提高行动效率,改善行动质量,提高自我行动能力的过程。

‘捌’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

2、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

3、调查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4、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

5、行为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

6、历史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

7、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

8、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

9、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0、个案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11、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达成疏理、解释或评价、预测任务的一种方法。

(8)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有哪些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意义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玖’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简答题

一)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教育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育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主要有: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有: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谈话、言谈、问卷等。
调查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调查对象;
(2)拟定调查计划;
(3)实施调查;
(4)整理调查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设想来创设某种环境、控制某种条件来对教育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分为:等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
(1)教育实验的设计;
(2)实验方案的实施;
(3)实验成果总结与应用推广。
(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在真实情境中对某个特定的教育样例进行研究(一般是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研究实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个案研究的课题;
(2)实施个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五)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经验(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分析与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步骤有:
(1)准备工作(确定题目、选定对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制订计划);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综合。
(六)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法可分为:同类比较研究和异类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定量分析比较和定性分析比较 ;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
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比较的问题;
(2)制定比较的标准;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4)比较分析;
(5)得出结论。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运用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移植法的种类有:纵向移植法;横向移植法;综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骤:
(1)定向学习,优选方法
(2)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3)实施研究,分析结果
(4)进行总结,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统计法、理论推导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拾’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
一.对比(比较法):
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颜料混合;研究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研究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时,在应用控制变量的同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哪一个蒸发快。
二.控制变量法
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
如研究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研究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重力势能大小和质量、举高高度的关系;物体吸热多少和物质种类、质量、升高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电流和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功和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的关系。
三.等效替代法
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这种“等效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四.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
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下结论的?
五.转换法
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径来认识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转换法
六.类比的方法
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某种关系上的相似叫类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叫类比。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现象、属性、概念、规律、理论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种种关系,都可以是类比的对象。
七、模型法
①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可使物理教学简单化,形象直观化,又可使具体问题普遍化,便于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
②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到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结构时,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块时,把撬棒当做是杠杆模型。
八、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实验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有关物理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十、累积法:
在测量的量很小时,将很多规格、性质相同的物体累加起来测量,然后除以个数算出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方法就叫累积法。
十一、比值法
17. 物理学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请你参照下面给出的题例再举两个例子 (需说明定义的物理量名称及其数学表达式,讲明是什么物理量与什么物理量的比值及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
例 速度 ,是路程与时问的比值;它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十二、分析归纳法
归纳方法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
十三、假设法
物理解题中的假设,从内容要素看有参量假设、现象假设和过程假设等,从运用策略看有极端假设、反面假设等.利用假设,我们可以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恰当地运用假设,可以起到化拙为巧、化难为易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干扰素用什么方法打 浏览:353
打不着火的最佳方法 浏览:665
蒙氏教育研究方法 浏览:222
腰椎间盘脱出检测方法 浏览:335
检查手机中病毒的方法 浏览:425
如何才能不劳而获的一百种方法书 浏览:280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浏览:656
住友挖机空调不凉快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浏览:777
外语教学常用方法教资 浏览:729
1x98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974
怎么学拼音最快的方法 浏览:22
教学方法框图 浏览:576
谈判表演技巧和方法 浏览:258
细胞纤维化检测方法 浏览:144
你知道哪些便方法 浏览:940
大半夜便秘睡不着快速解决方法 浏览:165
性功能勃起障碍的治疗方法 浏览:391
马常见的病和治疗方法 浏览:45
如何有效防困的方法 浏览:227
100斤山药种植方法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