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 教育 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音乐学习内容丰富必然决定了音乐 教学 方法 的多样性。下面是我整理的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教学方法相关内容推荐↓↓↓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手段有哪些
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 音乐欣赏 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 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 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 的方法。
(3)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
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语言 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 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 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
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 法。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 辩论 进行学习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音乐课的意义与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音乐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好像人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人沟通一样。很难想象没有了音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音乐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1.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
2.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高度的享受;
3.能帮人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人从痛苦中解脱;
4.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疗疾病,常常能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5、音乐使你不孤单;
6、音乐开启我们的智慧,做作业时,催人奋进;
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关于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 音乐课教学方法有哪些
★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 音乐课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
★ 音乐教学方法技巧有哪些
★ 音乐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B.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什么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也叫Dalcroze Eurhythmic,结合了音乐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和肢体律动,是一种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方式。
与其他传统教学法不一样,即兴创作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组成部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包含了三个要素:
Eurhythmics(肢体律动):训练身体表达音乐的节奏与动态感。
Solfege(视唱):训练耳朵,眼睛和声音来表现音高,旋律和和声。
improvisation(即兴创作):将音乐元素内化,由学生用肢体动作,歌声或者在乐器上进行即兴创作。
达尔克罗兹(1865 — 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1892年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
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
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C. 音乐教学方法技巧有哪些
决定 教学 方法 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收集的音乐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方法技巧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技巧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 音乐欣赏 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 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 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 的方法。
(3)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
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语言 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 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
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 辩论 进行学习的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中宏观的对策与方略,它是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它与教学方法是战略与战术之别。因为它所起的作用是规范、指导具体方法。而在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就需要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的支撑。
(一)开放性教学策略
是开放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思维空间、表现形式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它是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裁体。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
内容、生活内容、实践内容、时代内容的有机融合。课堂向课前、课后开放,学校向家庭、社会开放,以充分开放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听唱,能听唱,敢想做,能想做,鉴于此,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听唱想做”的兴趣,教会学生“听唱想做”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听唱想做”的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主线,使开放性教学成为“唱、想、做、评”教学新模式形成有力的助推器。
(二)创设支持创造的音乐环境策略
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布置理想的教室及校园环境,如在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楼到墙壁上适当地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 教育 意义的音
乐格言,还可以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音乐板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评论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 故事 ,发表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策略
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如合唱团、乐团、钢琴组、作曲小组等,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也很大。
(四)引导独立探究策略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在音乐情境中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 思维方式 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音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 经验 为基础,通过学习环境的互动,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实践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绝不暗示,而要千方百计去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
(五)评价体验策略
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内容,一是对学生在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精神品质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知识的成功与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 反思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以多 渠道 地获取改进音乐教与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以提高音乐教与学的质量。
D.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研究音乐教学的理论及其运用。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阐述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教材编选原则,研究音乐教学规律,探讨乐理、视唱、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教学的步骤与方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文章
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审美、修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光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音乐素质等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譬如:在进行歌唱技巧训练的时候,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就要指导他们逐步从胸式呼吸转向胸腹联合式呼吸,学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级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能力,为从本能地歌唱进入艺术歌唱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发声方法的训练,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确。律动教学则应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可能性的示范,并且大量采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到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不管在器乐、欣赏或音乐常识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为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讲授法相比较可多用。
学生的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音乐素质较好的班级,可适当加大音乐知识和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也可更加充实。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就可采用视唱法。而对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就应以听唱法、跟唱法为主学新歌,教学进度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
此外,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乐教学中,不仅要采用示范法、练习法,还要穿插运用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们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要适当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各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互相配合,合理运用,会有相辅相成之功效。
总之,选择音乐教学方法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在选择的同时,既要正确对待经长期教学实践检验至今任然适用的各种教学方法,还要科学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创造出切合音乐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的总结
介绍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具体来说,每一门课程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
目标
课程标准的 “课程目标”同教学大纲的 “教学目的”有所不同,目标虽含 [2] 有目的、里程的意义,但目标不同于目的的那种总体性、终极性和普遍性价值,它更体现为具体性、阶段性和特殊性价值。因此,对于课程目标,可大致理解为: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和达到,因此,在某一方面、领域和学时的教学中,还有着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如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教学目标。
目标功能
从音乐课程的角度来说,其目标具有的功能有:明确音乐教育发展方向,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提供音乐学习经验方法,确定音乐教育评价基础,等等。这四者的关系是通过明确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为学生提供达到目标的最优的音乐学习内容、方法与经验,并以此确定为评价音乐教育活动结果的标准。
作用
而对于更为明确和具体的音乐教学目标来说,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向———明确音乐教学方向,提出音乐教学任务,确定音乐教学方式,主导音乐教学过程。
(2)规划———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规范音乐教学进度 ,提出音乐教学要点。
(3)调控———调节与改进音乐教学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4)评价———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分类
在音乐新课程中,课程目标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表述清晰地说明了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内涵。新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体现了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体现了在人的发展中多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核心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把课程视为知识,视为学科。知识为中心、知识标准化、知识统一化支配着课程的构建、设计与实施。这种单一、片面的课程观所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它加重了基础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造成了课程结构突出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等一系列问题。而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 “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 “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具体来说有下列内涵: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它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第二,突出课程的整合
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识性目标。过去,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均被排除于课程目标之外,其价值成为知识的附庸。而新的课程观在体现由 “知识本位”向 “人本位”转变的同时,必然导致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
表述
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要素。
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清晰
音乐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不同于音乐课程目标,更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中的 “教学目的”。音乐课程目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而音乐教学目标则是从微观的角度,预计某一时段、某一环节音乐教学所要获得的结果,是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其音乐学习活动具体的行为变化表现。目标虽含有目的、里程的意义,但目标不同于目的的那种总体性、终极性和普遍性价值,它更体现为具体性、阶段性和特殊性价值。因此,表述音乐教学目标的首要一点,就是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洁,指向清晰。然而,一些音乐教师由于对此认识得不够清晰,加上传统大纲的影响,往往把 “课程目标”或 “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来对待,目标表述得非常宽泛,笼统。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音乐文化素养,热爱祖国,成为 ‘四有’新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学习这首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共产主义道德风尚”,“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学习和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这些又虚又空的所谓目标对音乐课堂教学没有指导意义,也没有评价的价值。
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以往,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例如,“学习sol,mi两音,能够唱准它们的音高。用sol,mi两音及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掌握大合唱的有关知识,了解作曲家冼星海的生平”,等等。上述目标缺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晰,主要突出了 “知识与技能”维度。正确的目标确立方式应该是三个维度的表述。
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图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图片
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过去在“教师中心”和 “学科中心”的传统观念里,音乐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歌唱能力”这样的句式,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了从教师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的特点,即教师要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上,判断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是学生想在课堂上获得哪些音乐方面的进步,而这恰恰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愿望能够实现的。如此看来,像 “通过……使学生……”, “通过……培养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这类在传统音乐课程 “教学目的”中经常使用的行为动词,已不符合音乐新课程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相反,由于音乐新课程是从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目标的,因此其行为动词多为 “对”、“在”、“用”、“能够”、“感受”、“体验”、“了解”、“掌握”等。
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自主行为,不必过于追求统一,千篇一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音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就形不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传统音乐教学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统一,强调共性,过于追求标准化与规范化,许多教师都是一个模子,一个套路,这种缺乏实效的表面文章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音乐新课程则首先关注一个 “新”字,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必然会精彩纷呈,焕然一新。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设计中,传统的 “教学目的”同现在的 “教学目标”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带有浓厚的 “学科本位”和 “教师中心”痕迹,其设计体现为 “教什么”,“怎样教”,“通过教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后者则体现了从 “教师中心”到 “学生本位”的转变。“教学目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设计目标要求及目标水平。
课程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引导人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基石。
传统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的功能,致使该项目标形同虚设,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隘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和单调,甚至恐惧、苦恼,丧失了学习兴趣,而且极易造成学生的 “情感营养不良”、“情感偏枯”等现象。
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例如,情感,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态度,在表现为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在对生活的乐趣、进取、向上的态度;价值观,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等等。这三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要素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科,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和内涵是不同的。在音乐课程中,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必须突出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特点。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过程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存、生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人的发展,它使一个个鲜活的人成了一架架机械、呆板、只会接受与记忆,不会思考与评析的学习机器。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过程与方法所以对音乐学习非常重要,是由于音乐教育多体现为一种 “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其教学目标往往蕴涵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上说,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 “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音乐新课程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细化为五个具体目标:即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综合。
1、体验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之一,它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做,用自己的脑去思考。一句话,就是学习者要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它重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视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习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参与、活动、探究、实践,将教学过程变为整合、转化间接经验成为学生直接经验的过程,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学习者个人经历、感受、见解、体验为一体,从而自我解读、自我操作的过程。
对于 “体验”,《音乐课程标准》中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表述:“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这句话所以重要,是由于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须采用一种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方式———体验的方式。原则上,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的方式与学习者自身的音乐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以施教者的体验代替学习者的体验。
2、比较
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等音乐内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
3、探究
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是指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与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在新课程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独立的持续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合作
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和实现共同的学习或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撑和配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小组成员有效沟通,妥善解决组内矛盾;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合作学习的方式目前在音乐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着,其共性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按音乐素质、能力和性别划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充分交流,研讨,协作,例如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由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演唱形式,编创表演动作,制作表演道具,选择伴奏乐器及音型、节奏型等。融合游戏、竞赛因素,促进小组间的竞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器乐演奏学习中,分成若干小组 (各组演奏水平均包括上、中、下三个层次)进行游戏式的竞赛,让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机会均等,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5、综合
作为音乐课程目标之一,它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其根本的要义在于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完善化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具体地说,综合包括音乐课程内部学习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姊妹艺术 (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美术、书法)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 (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等三种方式。例如, “鉴赏”和 “表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不仅会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再如,充分发挥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与线条表现音乐的明暗及相同与不同等。此外,通过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例如,同语文结合,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亦可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抒情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同史地学科综合,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同体育学科综合,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
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同数、理、化学科综合,可以联系 “黄金分割线”将美学概念与数学概念整合起来,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声音性质同物理学的频率、振幅等知识联系起来;等等。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是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诚然,基于综合理念的贯彻,音乐课中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一些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涉及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如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或艺术门类的方向,用文学、政治、历史、地理、舞蹈、美术、戏剧等内容作为学生音乐课学习、探究的主要对象,那音乐课的自身功能必然会受到削弱和损害。这显然是同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相悖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高中音乐课程来说,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文化素质的需要,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在音乐上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以往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存在误区,单纯地以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作为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体,并过分强化了知识的理性色彩和技能的技术作用,从而导致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片面化倾向,造成了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恐惧与厌倦心理。
基础教育中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观认为: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还包括音乐基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还特别包括音乐创作、音乐历史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音乐技能不仅仅体现为视唱、练耳、识谱等方面,也不只是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唱歌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把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或歌唱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将其视为音乐表现活动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有利于构成基础音乐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整体体系。
此外,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上,也须作根本的改变。既要改变音乐教学中单纯传授音乐知识,以讲授代替体验的理性方式,又要改变机械训练音乐技能,以枯燥练习代替探究、研究的倾向。应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E.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采用特制的奥尔夫乐器和自编的教材,以节奏训练为基础,重视即兴演奏或伴奏;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奏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着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1895 — 1982 )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如如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F. 着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是什么
四大音乐教学法包括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镇教学法。
它们的主要内容是:
达克罗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柯达伊教学法: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采用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重要的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奥尔夫教学法: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铃木镇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可说是一种母语教学法,从小即着重儿童潜力的发挥。
拓展资料:
音乐教学法课程目标是分科教学法之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音乐学院和教育学院有关专业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必修课。研究音乐教学的理论及其运用。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阐述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教材编选原则,研究音乐教学规律,探讨乐理、视唱、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教学的步骤与方法。主要任务是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音乐教育实践的能力。
G. 2019天津教师招聘音乐学科: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研究分析
: 【 2 019天津教招课程 】 【 6月教招汇总 】
为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釆取的教学方式、策略和手段等。其中,既包括教师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的音乐教育有其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日新月异,音乐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与提高。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1)教学方法是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服务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受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约。
(2)教学方法存在于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学方法不能脱离樱迅空音乐教学过程,而要受到教学活动过程的时空限制。
(3)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其行为表现具有互动性,因此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学”也要适应教师的“教”。
(4)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及劣势,因此教学方法之贵,在于发扬其优势避开其劣势,在于运用得法。
1.情境法
亦称“情境教学法”。由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音乐课唱歌、欣赏教学中,精心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启发性,关键在于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学常用的创设情境的途径,如(1)展现生活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某种生活场景之中。(2)演示背景情境,通过背景激起学生的联想。(3)展示画面形象,将内容形象化。(4)利用音像渲染,将学生带进特有的意境中。(5)通过进入、扮演角色活动,加深内心体验。(6)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此外,布置具有音乐文化氛围的教室,课前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亲切、和蔼、民主、平等的教态,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语言等,都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法经常应用于音乐教学。
但需注意:(1)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体验音乐情感,情境的设置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2)情境法适用于各学段,但较多用于低年级,要按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实施教学。(3)紧密结合歌曲、乐曲内容,采用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防止华而不实。
2.聆听法
广义地理解聆听法,就是欣赏法,音乐是一种以聆听为主要学习手段和学习途径的学科。通常,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利用相应的歌曲、乐曲和其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形式要素、情感内涵、风格特征,认识理解其艺术内容及文化内涵,分析其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进而享受音乐中真善美的艺术真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并使其建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狭义地理解聆听法,它是音乐教学中一种主要的、常用的以引导聆听为形式和手段的教学方法,即聆听表演艺术家、教师或同学们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以感受、体验音乐为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及音乐实践活动,获得艺术上的陶冶和享受,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增长知识技能,脊瞎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应用聆听法需注意:(1)聆听活动要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相联系,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避免单一的、枯燥地“听”。(2)聆听活动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自主的感受、体验、联想和想象。避免被动地“听”。(3)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避免教师解释性的、概念化的灌输。(4)聆听活动一定要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走进音乐”。
3.讲授法
亦称“讲述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中,昌唤不同教学内容宜采用不同性质的教学语言:讲述音乐历史背景、音乐家生平、民族音乐文化、地域音乐文化、音乐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多用叙述性、描绘性教学语言;讲解音乐知识技能等内容,多用解释性、说明性、论证性的教学语言;表述某种观点或概括总结、归纳提高的内容,用演讲式的教学语言。
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需注意:(1)语言力求准确而精辟、生动而感人,言简意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避免冗长繁琐、空洞无物,勿用散乱无章法、平淡而无激情的教学语言。(2)要用亲切的态度,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一味灌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3)音乐教学语言力求富于感情,富于美感,富于启发性。善于区分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变化,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有时还需要一点风趣和幽默。(4)讲授时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状态,注意学生反应,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和方法。
4.练习法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音乐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练习法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技艺性。在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大量地运用于唱歌、演奏、视唱、视奏等教学活动中。运用练习法实施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明确技能性的学习目标,知道技能要点或关键所在,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运用练习法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依靠他们自觉地控制和矫正,运用音乐知识技能获得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过程。
运用练习法进行教学需注意:(1)务必要将技能的练习融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进行。也就是说,技能的练习应尽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进行,避免使练习成为枯燥无味的单纯技术性的操练。(2)练习中要关注音乐艺术表现的整体,尽量保持完整的音乐内容和艺术形象,避免将音乐“肢解”成细碎的“零件”,变成缺乏音乐性的单纯机械性训练活动。(3)练习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且适度的练习要点,控制练习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胜任。掌握练习的时间,避免出现疲劳或涣散,多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的练习活动。(4)对学生的练习要多鼓励,少批评,出现错误不要训斥,以保护积极性。集体演唱中出现错误,宜在唱完后指出,经示范纠正后再练,尽量不要中途停下来重唱。
5.演示法
教师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或使用直观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获取感性认识,深化理解相关内容,使其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唱歌、器乐教学中的“范唱”和“示范演奏”就是一种演示法。此外,展示图片,观看乐器,播放演唱和演奏录像等也属此法。演示法具有直观性强,生动具体,节省教学时间,易于激发学习兴趣等优点,但演示常受到环境、场地、教具,以及学生人数、观看距离等条件限制,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设计安排要周密,尽量地扬长避短,注重实际效果。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接受知识的情况以及学习兴趣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教学。
解析
H.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音乐教学方法有四种。
内容概述: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特色为教师以钢琴即兴方式教学,学生则以身体律动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达克罗士教学法是瑞士集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舞蹈家。
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阐述音乐教学的目的、任务及教材编选原则,研究音乐教学规律,探讨乐理,视唱,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I.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说,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一、研究背景
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是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学会唱歌、听赏、演奏、表演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等。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等方面下功夫。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随之涌现于教育教学当中,这给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自我校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创导新的实践,在这几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担任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从中听了多次关于学习新课程的讲座,也观摩了多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每一节课几乎都是那么的理想和完满。然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的时候,却发现,很多音乐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音乐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学习者的愉悦。却发现完全不能达到象他们那样完满的课堂效果!细想,是自己教育教法不妥?是学生素质太低?是师生配合不密?……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方法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据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的设计思路
(一)对关键概念界定
1.有效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音乐教学后,学生获得的音乐或与之相关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音乐的所有行为。
3.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专家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方法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小学音乐新课标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关注音乐教学效益,建构有效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体系,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方法,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音乐课堂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着力于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考察,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对歌曲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很差的特点,使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想取得音乐课堂教学的真正实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原素,就必须得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摸索出适合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这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实依据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和城市相结合的学校,近几年来由于我校生源问题,因此如何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在二期课改中得以提高和改善,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成为我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及研究的重要依据。
2.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创造性思维,并较好培养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在研究中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3.创造教育的理论依据
创造教育研究认为,凡是智力正常的儿童人人具有创造潜能,在支持的环境与适合的教育条件下,这种潜能就会转化为自我实现水平的创造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4.音乐学科教学论依据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研究中做到让学生学了音乐更有朝气;使学生更有智慧;使学生更有创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使学生音乐素养更有内涵;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5.儿童心理学理论依据
小学生感知事物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这个时期,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合作学习的热情。
(五)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向学生展露新奇、有趣的音乐、律动,能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需要与动力。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想办法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然后,创设让学生“质疑”的问题和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养成习惯;再次,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探究的能力。
3.实践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原则是要一切学生必须通过动一动、练一练、唱一唱、欣赏欣赏来体验、感悟音乐的魅力。在动、练、唱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人格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5.全体性原则
(1)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2)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3)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让班上音乐表现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让他们答问要留心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研究内容
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有助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3)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理论,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
2.调查法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目前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了解他们对本课题的看法,以及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变化情况。
3.行动研究法
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研究实践,把研究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实施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4.个案研究法
选择典型学生建立个案进行追踪研究,从而检验和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
5.经验总结法
在前期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并把研究成果有机渗入到小学各年级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五、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制定课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反思——修订教学方案——再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反思
先有教研组全体成员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然后由教研组集体制定课例内容,由一位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组其他成员听课紧接着是集体研讨,进行说课自评他评,并对做课老师进行置疑,然后集体进行二次备课,针对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商讨对策,制定教学方法,由这位老师进行二次做课,然后再次进行评价反思,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七、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1.推进备课改革
首先,学校作了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由教导处每周统一安排校级领导和中层分组听课,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
二是在课题组改进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其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改进研讨课
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1)主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 等。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2)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如 韩慧老师执教的研讨课《吹起羌笛跳锅庄》试教了二次。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3)同课异教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韩慧老师和刘静对《木瓜恰恰恰》异教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提倡互动评课
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体现,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氛围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二)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教师:黄艳玲
研究成果:
(1)、学生歌唱时间要充足,教师示范引领到位,加强了感悟体验。
(2)、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
(3)、歌曲的表现形式要多样,让孩子快乐歌唱。
2、《略谈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教师:丁学义
研究成果:
(1) 组织教学,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2) 感受情境.
(3) 用丰富的多媒体展现情景
(4) 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5) 表现情境.
(6) 拓展转化情境.
3.《创设音乐学科特色常规教学》教师:韩慧
研究成果:
(1)、用音乐去指挥学生。
(2)、速度变化的运用指挥学生。
4、《舞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策略的有效性》教师:刘静
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歌曲内容、风格、情景的不同,采用先歌后舞、先舞后歌、或者穿插式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简单而有特色的舞蹈动作,会使一堂单调乏味的唱歌课充满生机,学生积极性高到极点。不仅学的快也学的好。
;J.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着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是什么?
一、达克罗士教学法:
内容概述:“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特色为教师以钢琴即兴方式教学,学生则以身体律动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达克罗士教学法是瑞士集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舞蹈家及诗人于一紶的艾弥尔.杰克-达克罗士(Emile Jaques - Dalcroze, 1865-1950)于1905年在日内瓦音乐院实验成功而公诸于世旳教学法。
其教学方式有:1.律动教学 2.听音训练 3.即兴创作。1.律动教学:这是借着身替肢体最自然的律动,表达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这种教学模式常用在我们幼稚园、国小低年级的韵律、唱游…。它经常以肢体的动作:如走步、跑步、弯腰动作来代表拍子;或借着拍手、脚踏来分辨不同的音符;或借着游戏的规律节奏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这种以肢体的节奏感,导引学习音乐基本能力的潜能发挥可说是最符合认知、思考的一种音乐教学。2.听音训练:达克罗士认为以首调唱名来训练歌曲教唱,对于音乐欣赏的听音或记忆较有助益于能力的发挥,尤其音程间的认知,简单歌曲的仿唱,一定要配合身体的律动以达到“内在听觉感受能力”的音乐薰陶3. 即兴创作:这是借着任何乐器的弹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性的舞蹈动作来揣测音乐的动机及意境。另一方面达克罗士也鼓励对旋律与和声方面的创作与尝试,他认为节奏、韵律的配合是不能疏忽的。
达克罗氏教学法教学特性:
1. 重视以儿童之体律动的节奏配合音乐教学。
2. 舞蹈与律动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
3. 教材应取之于自然界中的节奏素材,是儿童音乐学习最自然的感受。
4. 非常重视儿童对“视觉”、“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
5. 即兴的舞蹈表演动作可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
6. 音乐教学应以节奏教学作为基础。
二、高大宜教学法:
内容概述:根据高大宜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可说是最理想的全民音乐教育。
高大宜的教学法可以用歌唱教学法作为其教学宗旨其主张所有音乐活动有:
1.歌唱教学、2.节奏的配合教学、3.视唱与歌曲练习、4.手语教学。
1. 歌唱教学幼儿时期的歌唱以听唱仿唱为主开始已‘念’歌方式,用童谣民歌与生活之谚语作为题材,从小三度音程开始教唱,并以五声音阶的音域为主,选择适当的教材配合实施教学,采渐进的教学方式,由两小节到四小节,再扩大为八至十二小节的乐句,每次上课以20分钟为原则。
2. 节奏的配合教学(1)先以感觉节奏的快、慢开始,聆听老师的节奏示范再加上以自己模仿,以拍手或踏步方式实施。(2)采用节奏音节念法实施节奏教学。(3)以歌曲配合游戏动作,尤其让儿童有创造设计的机会以配合唱歌的舞蹈动作。
3. 视唱与歌曲练习高大宜的歌曲与视唱有一系列的教本,大部份取之于民谣,视学生程度而给予适当的教材。视唱训练多以首调唱名法唱谱练习;歌曲练习则以二声部合唱为主,多为民谣,采用五声音阶的调式,节奏较难,适合程度较高的能力者视唱及歌曲演练。
4. 手语教学高大宜的应用John S Curwen的手语以辅助视唱的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是利用视觉,加上身手配合的手语动作,来加深儿童聊解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音程高低的距离关系并使儿童能感受儿童歌唱时曲调所表达起伏的那种音乐性。高大宜教学法教学特性:1. 以歌唱为主的教学法。2. 以传统民谣、儿歌作为主要教......>>
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下面就音乐教学的特点谈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是让他们接受美的薰陶,让他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审美、修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音乐欣赏的能力,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光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音乐素质等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譬如:在进行歌唱技巧训练的时候,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就要指导他们逐步从胸式呼吸转向胸腹联合式呼吸,学会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级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能力,为从本能地歌唱进入艺术歌唱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发声方法的训练,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确。律动教学则应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可能性的示范,并且大量采用游戏的方法,以更好到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不管在器乐、欣赏或音乐常识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要以形象性、趣味性为主,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讲授法相比较可多用。学生的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音乐素质较好的班级,可适当加大音乐知识和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也可更加充实。例如,在教唱新歌时就可采用视唱法。而对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就应以听唱法、跟唱法为主学新歌,教学进度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此外,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乐教学中,不仅要采用示范法、练习法,还要穿插运用讲......>>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使教学设计艺术化 音乐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情感体验产生于每个教学环节,有强弱之分,有起伏美好的体验会使他们保持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实践。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琴,教师就是弹琴的人,而教学设计就是乐谱。会弹琴的,琴就会发出优美的声音,优秀的教学设计,会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导致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进行教学五一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情感体验做出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调整。课堂教学始终令人昏昏欲睡固然不好,让学生始终处在高度亢奋也不是太好。优秀的课堂就像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开始部分抓住人心,激起兴趣,中间部分精彩分呈,结尾达到 *** ,令人回味无穷,并且所有环节之间的转换是自然、连贯流畅的。因此教师在照顾学生情感体验前提下还要抉择课堂的教学节奏,做到有收有放,把一节课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首歌有着优美的旋律。
幼儿园音乐活动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我想谈谈歌唱活动中教师如何抓住导入环节向幼儿发起互动,调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1.言语互动。(1)故事导入。在教学中教师把歌词编成幼儿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新授歌曲的导语,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2)猜谜导入。如歌曲《大雨小雨》,教师用一个传统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 此,认真倾听歌曲。2.范唱感染。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激发幼儿的歌唱欲望。3.动画播放。教师可结合歌曲的特性制作PPT,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只有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上来,才可以引起有效互动。
说明中小学常用的一种或几种音乐教学方法
⑴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①音乐欣赏法:如借助诗歌,舞蹈,戏剧绘画等②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③参观法: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乐器博物馆,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事后进行讨论⑵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①练习法:如教师提出要点进行必要的示范;或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练习,教师加以指导;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分析,小节②律动教学法: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用肌体和心灵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创作教学法④游戏教学法:随音乐的情绪,节奏,有表情地进行律动⑶语言性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发①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教学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⑷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音乐课三拍子教学方法有哪些
自学能力是学生对知识刻苦自学、自我探索、自求得之的能力。它不同于一般认识和感知能力,也不同于那种机械记忆能力,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已有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和利用影响自己学习的各种因素,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展性学力。自学过程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不断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开拓思路的过程。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以至于养成良好的确学习习惯,我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入手。 一、课前 在课前,我让学生围绕目标、收集与学习歌(乐)曲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提前有备、有兴趣而学。包括文字、音响、音像及相关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比如、在教唱《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蒐集当时中国屈辱的历史背景,七子的地理位置等相关的知识。在教唱爱国歌曲时,我让学生提前收集:今年2008年,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举行的奥运会的精彩镜头、自己喜欢的奥运会的歌曲、运动项目、运动员等。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我尽量根据课堂时间一一在课堂上展示,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培养自学习惯的兴趣和动力。 二、课中 在课中,多让学生享受自学的成功乐趣。在进行新课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除了重、难点部分正确引导外,一些稍浅显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这样学生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也给学生一次自我能力展示和体现的机会。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自学知识的范围,也随之增长。我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歌词部分的教学理解一般都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来分析歌曲的情绪:是歌颂的?抒情的?活泼的?还深沉的?……我在歌曲旋律的教学中,一些较难学习的歌曲,我在歌谱教唱之后,歌词的填唱我会让学生自学。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学唱。让学生同桌两人结伴自学:一人唱曲谱、一人唱歌词;或者教师唱曲谱、学生唱歌词。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会发现自己在会唱曲谱的基础上,再加入歌词就可以自己学会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了!体会到了自学成功的乐趣!也在培养自学的好习惯。 三、课后 课后学习是课中知识的延伸。因为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在课后继续自学探索的欲望。继续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比如,我在教唱《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主题、目标学唱了歌曲的曲谱和歌词,了解了意大利这个多水城市多船歌的特点;也体会了船歌三拍子摇晃的特点;又欣赏了中国的几首船歌。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我最后让学生欣赏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我的太阳》,听完歌曲之后我接着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谁吗?可惜已经去世的一位又是谁?他曾经在我们中国的紫禁城举行过演唱会,唱过许多精彩的曲目,同学们不妨课后去了解……这样,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继续着增长他们的自学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立足长远,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要善于从低年级抓起,从浅显的知识入手,将根基夯实!无论在课前、课中、课后,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肯定!让学生自尝甜果,从而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动力和欲望!日久天长自学习惯便随之形成。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欢迎指导。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音乐教法课是什么?怎么上? 100分
认真仔细!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种方法
以欣赏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该模式课堂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师生相互问候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新课导入虽然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却是通向赏析新作品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此阶段导入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预留悬念式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设问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
第二阶段: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是音乐欣赏课中新授的重要环节。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新授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初次聆听、整体感知(分段赏析)、走进音乐(再次聆听、体会内涵)三个步骤。
1.在初次聆听、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同时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简单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
2.分段赏析、走进音乐是引领学生通过分段聆听对作品进行细致欣赏分析,通过聆听体验根据情绪、音乐要素等的变化判断曲式结构、作品表现内容等,通过聆听、视唱、默模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记忆作品的典型节奏和主题音乐。
3.再次聆听、体会内涵是在学生分段细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欣赏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流派。
感知作品的体裁特点,同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充分体会音乐内涵,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和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
这是欣赏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反馈本节课学生所学知识点,也就是达标情况,同时也是主题音乐及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当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教学过程的推进分别采用分段检测和最后检测的方式进行测标补标。
此阶段所采取的检测方式有:辨听、演唱主题音乐 、听音乐判断体裁、听音乐判断乐器以及音乐知识(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及和作曲家及作品相关知识)抢答竞赛等方式。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本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基本可分为两个步骤:拓展欣赏(创造活动)和课堂小结两种方案进行。
1.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内容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
2.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点,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课堂小结的方式有多种,不但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还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小结,甚至也可针对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延伸、德育渗透,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